?

集群化視角的貴州軍民融合產業轉型升級對策研究

2021-12-03 06:39袁劍鋒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1期
關鍵詞:轉型升級

袁劍鋒

摘要:基于集群化視角,聚焦貴州軍民產業發展現狀以及轉型升級目標任務,提出貴州軍民融合產業轉型升級的實現路徑。從區域政策、產業體系和孵化園區等層面,通過促進各層面要素集聚相互作用,共同促進軍民融合產業轉型升級。這為區域軍民融合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啟示與借鑒。

關鍵詞:集群化,;軍民融合產業;轉型升級

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軍民融合戰略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為我國國防建設和區域經濟建設協調發展進一步指明方向。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如何促進軍民融合的良性互動成為政府和社會的重要目標任務,在國家和國家國防科工局領導下,貴州省大力推進軍民深度融合,軍民融合產業取得了較快發展。地方先后出臺《貴州省“十三五”工業發展規劃》、《貴州省關于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意見》、《貴州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重要政策文件,積極探索促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貴州作為工業化后發區域,軍工產業為國家國防建設、區域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在貴州實體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然而近年來由于制造能力分散,內外部資源統籌協調及行業資源整合能力不夠,缺乏系統規劃與戰略抓手,以航空、航天、電子為代表的貴州工業品牌影響力未能放大,未能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導致貴州在承接東部高端制造產業轉移、吸引系統級產業投資落地方面存在劣勢。因此,以集群化為抓手深入推進貴州軍民融合產業轉型升級,對培育新動能,對全省經濟建設換道超車、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制造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軍民融合產業集群化發展涉及三個層面:區域政策層面、產業體系層面和孵化園區等層面,各層面要素集聚相互作用,共同促進軍民融合產業轉型升級。

(一)區域政策層面:構建完善的政策體系和一流公共服務

政府是區域軍民融合產業集群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選出地方有競爭優勢的軍民融合產業,通過產業政策、服務配套等硬環境和區域制度、創新文化等軟環境建設。同時,在政府的引導作用和市場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之間,也要尋求集群內部成員基于共同協商原則組織開展集體行動的治理機制,實現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的自組織發展。

第一,構建完善的產業政策支持體系。加強區域軍民融合的頂層戰略設計和優化產業政策。政策是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發展先導,沒有規劃引領的發展是盲目的。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發展規劃要與當地城鄉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相銜接,真正使規劃成為指導當地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發展的基本遵循和綱領性文件??茖W統籌軍民融合戰略的區域發展總綱領,突破地區支柱產業的行業限制、產業集群的區位限制和企業軍民屬性限制。權衡國防事業和國民經濟對軍民融合的實際需求情況,確定集群的產業和技術突破重點。

第二,完善財稅制度。與國有軍工企業相比,民營企業普遍經營規模較小、資本實力較弱,前期發展需要政府通過投資、補貼和稅收優惠進行扶持。省市級政府對當地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的人才引進、技術研發補貼和土地租用、重大項目稅收優惠,都會對高技術型民營企業入駐產業基地產生積極影響,通過“孵化效應”快速積累產業實力、發展地區經濟,提高集群“研究開發”、“技術應用”和“經濟社會效益”指數,利于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的良性發展。同時,為了保證民營企業有持續動力參與軍品研發生產,建議對軍工和民營企業公平稅賦,降低軍品科研的成本和風險。

第三,組建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按照“國家地方共建、市區共同引導、社會資本主導、專業公司運作”的思路,發起設立首期總規模百億元的貴州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滿足軍民融合重點產業、兩用技術成果轉化、軍工企事業單位改制重組等投融資需求。

(二)產業體系層面:促進軍民融合產業集群化協同發展

第一,完善產業體系,促進產業集群的孵化成長。按照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加快產業延鏈、補鏈和壯鏈,形成上下左右聯系緊密、專業分工協作緊密的完整產業鏈,增強集群的競爭優勢。要強化集群企業間、項目間的配套,每個產業集群一般要求形成主營企業、配套企業、服務企業、研發機構、金融機構等完整的產業組織體系,使每個企業都能提高工作效率、高效運轉。建立基于產業鏈協同的分工協作網絡體系,做好產業鏈,拉長區域產業鏈,引導和協調企業間進行專業化分工,進行專業化生產,以縮短營銷半徑,增強企業的專業化程度,使其成為產業集群化發展的組成部分,避免群內企業“集而不群”的情況發生,從而降低成本,大大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第二,發揮龍頭骨干企業在產業集群中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在產業集群中,有好的龍頭企業支撐,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配套企業來落戶,產業集群推進的速度就快,就容易取得成效。要把做大做強龍頭企業作為推進產業集群建設的重中之重。要堅持引進與培育相結合,發展壯大龍頭企業。著力培養一批本土有實力、有發展前景的龍頭企業。以航天航空骨干單位為龍頭、以中小企業為配套的完善的產業鏈條,著力發展以航空、航天、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產業為主的主導產業,加快建成特色鮮明的軍民融合產業集群。

第三,深化“產融互動”,營造有利于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發展的金融資本生態。通過引進風險資本、新金融資本和國家主體金融資本,引入PPP、銀團等模式,從而滿足有前途的重大項目的成長需求,助推其成長壯大。確保軍民融合產業集群得到優質金融服務,使金融資本流與產業經濟流得到有效配置。要真正在市場上創造更大的價值空間,真正創造出被市場認可的利潤空間,要得到資本市場的估值與定價,做大產業集群中節點企業在資本市場的市值,實現產業集群的幾何級成長,從而占據國家乃至世界產業升級浪潮的有利位置,形成國有控股型、公私合營型和民營創新型多元化發展的產業集群。

第四,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制造業基地”的思路,進一步整合資源,大力推進園區規?;?、特色化發展,提高產業集聚度和投資強度,促進軍民融合產業集聚與集群。采取產品鏈集群與創新鏈集群相結合的成長路線,通過相關產業鏈接招商,結合上游經濟規模的快速發展和今后發展規劃,加快下游相關項目的引進和原有工業整合。

(三)園區層面:構建軍民融合的產業孵化載體

以園區作為產業集聚的孵化載體,充分發揮軍民融合產業集群作用和釋放規模效應。

第一,建設若干軍民融合產業專業孵化器。圍繞航空航天、電子信息與大數據技術等,孵化軍民兩用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科技成果。通過項目征集、創業比賽、資金牽引等形式,開展軍工科技眾創活動,引導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建設軍民融合科技企業孵化器和軍民融合眾創空間。建設軍民融合孵化器(國家級雙創基地,與高校合作)聯合孵化器、電子信息科技產業園,推進孵化模式創新,打造空間獨立,生態完整,各具特點的軍民融合專業孵化器。

第二,著重打造產業孵化創新生態:實現產業集群化、孵化服務專業化。以產業園區為依托,積極培育產業鏈條,構建企業分工協作、協同發展的內部聯系,實現產業集群化發展,軍民融合產業園區的發展方向。建立完善的軍民融合產業鏈條,以軍民融合產業園為載體延伸產業鏈,形成完整的現代軍民融合工業體系。以園區為基本載體,整合資源,重點引進“補鏈型”項目、完善供應鏈,構筑全球一流的軍民融合產業集聚平臺,實現產業集約式發展,建設國際有影響力的制造業產業帶。軍民融合產業園建設主要以搭建園區軍民融合產業公共服務平臺、軍民兩用技術交流與科研合作平臺、軍民融合企業推推介平臺和園區公共實驗室共享平臺等,通過搭建各種平臺,為園區企業提供基礎保障。

第三,以孵化園區為載體構建軍民融合協同創新體系。通過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推動軍民結合、軍民融合的產業創新。結合軍工、民企、高校和科研院所,以會議、座談、參觀、展覽的形式,進行軍民融合技術交流,以共同簽訂戰略協議、合作協議的形式,實施軍民融合技術轉移、成果共享的技術融合科研合作。最后,利用省市級軍民融合產業區、園區資源,充分發揮園區軍民融合產業的技術融合,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綜合發展,實現園區內功能與資源優勢上的協同發展與集成化,是技術創新上、中、下游的對接與耦合,建立強大的研究、開發、生產一體化,具備綜合優勢協同創新體系。

參考文獻:

[1]祝樹金,龔世豪,張于喆,王海成.軍民融合園區政策的績效評估——基于國家軍民結合產業基地的準自然實驗[J].中國軟科學,2021(09):137-150.

[2]米俊,張琪,曲國華.軍民融合產業集群創新效能測度研究——基于價值共創視角[J].經濟問題,2021(09):64-73.

基金項目:貴州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貴州軍民融合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路徑與對策研究(2020JD021)。

猜你喜歡
轉型升級
經濟新常態下河南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研究
試論集團公司如何實現財務轉型升級
鄉村傳統財會工作轉型升級的思考
關于支持小微企業轉型升級路徑的思考
房地產開發模式轉型升級路徑
地面電視頻道“新聞立臺”的一次轉型升級實驗
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轉型升級
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新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