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城市土地經濟密度的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2021-12-06 20:09魏瑞兵
現代商貿工業 2021年35期
關鍵詞:固定效應模型區域差異

魏瑞兵

摘?要:以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為研究對象,利用相對發展率、面板數據回歸分析等研究方法,對2006-2018年中國各省城市土地經濟密度的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和探討。結果表明:我國各省城市土地經濟密度水平不斷提升,土地經濟密度變化幅度具有較強的自相關性和空間關聯性;土地經濟密度與人均GDP、地方財政教育支出存在顯著正相關,與固定資產投資額、產業結構、城鎮化率、人口密度呈負相關關系,產業結構的優化和高素質人才的引入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土地經濟密度;相對發展率;區域差異;固定效應模型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5.011

0?引言

土地資源作為多種資源的綜合體,作為人類生存的載體,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的特點,是城市最寶貴的非生產性財富,合理配置土地資源是城市高效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途徑,對于城市土地資源的利用的探討也一直是學術界的熱門話題。土地經濟密度是區域土地利用效率的指標,反映著土地利用效益的水平高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如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經濟效益,探索出協調發展的路徑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關于土地經濟密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經濟密度的內涵、土地經濟密度的時空演變特征和影響機理等方面。羅次芳認為城市經濟增長映射在空間上就是土地經濟密度,方穎認為土地經濟密度是區域單位面積的經濟總量,羅文斌基于空間分析和泰爾指數分析了湖南省土地經濟密度的時空差異,方明從人口、經濟、城市化和產業結構角度探索土地經濟密度的影響機理,但是已有研究多針對區域進行,對全國層面城市土地經濟密度的總體演變和驅動機制把握相對不足,近年來國內形勢較以往有很大的變化,現有研究尚未對其進一步更新?;诖?,本文以中國31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城市土地經濟密度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相對發展率和面板數據回歸分析,對2006-2018年的土地經濟密度的時空演變特征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期為社會經濟快速轉型發展階段中的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與配置提供參考。

1?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1.1?研究方法

土地經濟密度增長速度是區域土地利用效率和經濟產出能力的具體反映,為了橫向對比各省份一定時期內發展速率的差異,測算各省土地經濟密度的發展水平,本文引入相對發展率公式,計算公式如下:

1.2?數據來源

2006—2018 年的城市建成區面積與二、三產業增加值以及2009—2018的人均GDP、二、三產業產值比重、人口密度、固定資產投資額、地方財政教育支出、城鎮化率等指標來自于2007-2019年《中國統計年鑒》。

2?結果與分析

2.1?城市土地經濟密度的變化特征

2006年城市土地經濟密度較大的省份多集中于東部沿海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三省城市經濟密度水平相對較低,計算得到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的城市土地經濟密度的相對發展率,見圖1。2006-2018年各省城市土地經濟密度水平均有明顯提升,但區域間變動幅度差異較大,其中上海、北京分別為3.42、3.41,明顯高于其他?。ㄊ校?,其次為福建、湖南、江蘇三省,相對發展率接近3。而東三省黑龍江、遼寧、吉林和西部地區的新疆、甘肅、寧夏、西藏的發展相對緩慢,相對發展率在1左右。城市土地經濟密度較高的省份,擁有較強的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較高的土地集約經營水平,其下屬城市土地經濟密度增長也較快。

2.2?中國城市土地經濟密度的影響機理分析

2.2.1?城市土地經濟密度影響因素選取

城市土地經濟密度變化是城市人口、產業、市場、科技、交通等要素互相影響的結果。為了研究城市土地經濟密度變化的影響因素,本文選取經濟發展強度、產業結構、人口密度、資本投入強度、技術投入強度和城鎮化率6個指標對中國地級市土地經濟密度變化的影響機理進行分析。

2.2.2?模型構建

本文選擇面板數據回歸模型構建因變量和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對各變量的數值進行自然對數轉化消除序列數據的非平穩性,最終建立如下模型:

2.2.3?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固定效應模型通過了彈性檢驗和F檢驗,模型信度較高,模型回歸決定系數R2值為0.919,模型擬合效果較好,估計有效。

由模型結果可以得知,人均GDP和地方財政教育支出與城市土地經濟密度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而二、三產業增長值比率、人口密度、城鎮化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與城市土地經濟密度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產業結構、人均GDP和地方財政教育支出對土地經濟密度影響較為顯著,城市土地經濟密度與城市二、三產業結構之間的彈性系數為-1.378,二、三產業的轉換能有效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經濟效益,城市土地經濟密度與地方財政教育支出之間的彈性系數為0.4,地方財政教育支出對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也有明顯促進作用,城市土地經濟密度與人均GDP之間的彈性為0.256,土地與人口是城市發展的資源,人均GDP的提高的同時城市土地經濟密度也在不斷提高。而城市土地經濟密度與人口密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和城鎮化率之間的彈性系數僅為-0.049、-0.038、-0.006,說明人口密度、資本投入強度和城鎮化進程對土地經濟密度的影響相對較弱。

3?結論與討論

本文利用相對發展率指標以及面板數據回歸分析,對2006-2018年中國各省城市土地經濟密度的時空演化特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得到結論如下:

(1)2006-2018年中國城市土地經濟密度整體上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但各省間的城市土地經濟密度差距顯著,總體呈現“東高西低”的空間格局。從相對變化率上看,超一線城市相對發展率最高,東三省和西北地區的省份相對發展率最低。城市土地經濟密度與相對發展率呈正相關,即城市土地經濟密度越高的城市相對發展率越高,中國城市土地經濟密度兩極化趨勢明顯。

(2)土地經濟密度與人均GDP、地方財政教育支出存在顯著正相關,與固定資產投資額、產業結構、城鎮化率、人口密度呈負相關關系。說明隨著經濟發展程度提高、產業結構調整、技術資本投入的增加,城市土地的集約利用和經濟效益水平隨之提高,城市土地經濟密度不斷增加。

城市的盲目擴張式發展并不是高質量發展的表現,高素質人才和高效能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根本動力,未來城市發展應從提高技術資本投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著手,方能提高城市土地經濟密度,保證城市高效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一洲,吳次芳,羅文斌,等.經濟地理學視角的城市土地經濟密度影響因素及其效應[J].中國土地科學,2013,27(01):26-33.

[2]方斌,吳金鳳,孟穎,等.江蘇省土地經濟密度的時空變異分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31(06):716-719.

[3]羅文斌,吳次芳,馮科,等.城市土地經濟密度的時空差異及其影響機理——基于湖南省城市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2010,17(06):68-74.

[4]方明,吳次芳,呂添貴,等.中原經濟區土地經濟密度區域差異及影響機理[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5,28(06):35-40.

[5]高佳,李世平,李文婷,等.遼寧省土地經濟密度時空特征及驅動力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4,35(05):30-37.

[6]羅文斌,夏贊才,鄭群明,等.風景名勝區土地經濟密度差異特征研究——以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為例[J].旅游科學,2013,27(04):80-88.

[7]馮科,吳次芳,陸張維,等.中國土地經濟密度分布的時空特征及規律——來自省際面板數據的分析[J].經濟地理,2008,(05):817-820.

[8]Kahn.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sub-urbanization[J].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2000,19(4):569-586.

[9]Eric F Lambin,Patrick Meyfroidt.Land use transitions:Socio-ecological feedback versus socio-economic change[J].Land Use Policy,2010,(27):108-118.

[10]曹飛.中國省域城鎮土地經濟密度的空間面板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8,34(14):87-91.

猜你喜歡
固定效應模型區域差異
中國地區環境公平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區域差異的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
創造與替代:對外投資與本地就業關系研究
我國城鄉居民財產分配現狀及區域差異研究
商貿流通業對經濟發展貢獻的區域差異分析
我國工業資本配置效率的空間異質性分析研究綜述
我國商業健康險保費收入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城鎮化、商業化與農村金融
基于因子分析與層次分析的中國區域差異綜合指數的構建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