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造與替代:對外投資與本地就業關系研究

2017-01-13 20:47陳志芳蘆洋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6年6期
關鍵詞:固定效應模型對外投資

陳志芳+蘆洋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資本積累不斷增加,對外投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其對本國就業的影響成為了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利用2004-2014年中國30個省市的面板數據,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及動態面板一階段GMM進行估計分析。結果表明:從全國視角來看,對外投資會減少當期就業,但對未來的就業有拉動作用;從區域視角來看,東部地區對外投資對就業有積極影響,但應控制規模;中、西部地區對外投資會顯著抑制當期就業,對未來就業拉動不明顯。因此,東部地區應當加大研發投資,設立監控系統控制投資;中西部地區應加大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同時還應進行產業承接,創造就業。

關鍵詞:對外投資;本地就業;固定效應模型;動態面板

中圖分類號:F062.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254(2016)06-0069-09

Abstract:With the growth of economic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foreign investment becomes a new normal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ts influence on domestic employment draws more academic attention and thus becomes a hotpot. On the basis of 30 provinces panel data from 2004 to 2014, this thesis uses fixed effect model and one-step GMM estimation metho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investment and domestic employment. Nation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eign investments would reduce the current employment; however, it will promote employment in the future. In eastern regions, foreign investments will promote employment, but the scale should be controlled. For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employment substitution effect is stronger than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As a consequence, eastern regions should invest more capital in innovation and build a supervising system. For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more new technologies should be brought in; and industry regional transference and absorption should be made to increase employment.

Keywords:foreign investment; domestic employment; fixed effect model; dynamic panel

自改革開放起,我國開始了大規模的招商引資活動。經過三十多年的“引進來”政策后,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享有“世界工廠”的美譽,向全世界輸出各種商品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不過,對一個國家影響力的評判不是這個國家向外輸出了多少商品,而是對外輸出的資本數量,并且通過這些資本如何影響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和規則。近幾年來,隨著“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我國不斷加大對外投資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根據商務部的數據,我國2014年非金融類對外投資額達到1029億美元左右,與資本流入額基本持平,即將成為名副其實的資本輸出國根據商務部網站顯示,中國2014年實際使用外資1196億美元,非金融類直接對外投資1029億美元,在不包括利潤再投資與第三地投資,二者僅差167億美元。

。伴隨著資本外出,一些學者發出了“資本外流會減少國內投資進而使國內就業形勢更加惡化”的擔心。究竟對外投資與就業是如何相互影響,值得進行深入研究與討論。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開展深化,我國各地區對外開放的腳步日益加快,“走出去”將成為我國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主要發展目標。伴隨著向外走戰略,其對外投資也是逐年增加。中國地域遼闊,各地區發展情況不一,經濟實力有強有弱。對外投資對不同地區的就業影響的程度、差異也被學術界逐漸關注,并成為研究熱點。本文希望通過理論與實證兩方面分析,為我國或區域對外投資提出合理建議。

一、對外投資與本地就業關系研究綜述

(一)國外文獻綜述

發達國家作為最早出現這種現象的主體,成為學者們的主要研究對象,其中產生了許多理論成果。Mundell在對生產要素在國際間流動與國際貿易關系研究后指出,當國家嚴格控制勞動力跨國流動,將會刺激國際貿易發展;若是提高貿易壁壘,會誘使勞動力流入或流出,故國際貿易與勞動力流動存在替代關系[1]。Jasay在研究了對外投資與就業的關系時發現,在國內資本一定的情況下,對外投資會“擠出”對內投資與消費,進而抑制了國內就業[2]。Ruttenberg則利用實證的方法對美國1960-1965年企業數據進行分析后得出,增加1單位的對外投資會讓母國損失0.365單位出口,進而引起0.7單位就業流失[3]。Frank在分析了1970-1975美國相關數據發現,直接投資使母國160377人失業[4]。而在1977-1986年間,Glickman測算的這一數據達到了驚人的2740000人[5]。Stevenson在對瑞典1965-1990年間企業對外投資數據理論分析后得出,母公司在投資國設立的子公司代替了母公司對投資國的出口,導致母國相關產業生產萎縮進而就業減少[6]。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一些學者提出了相反的觀點。Hakins指出,企業對外投資目的在于控制資源與進入當地市場,而在建立國外子公司的同時也必然增加了對母國資本要素的需求,進而刺激了母國的就業[7]。Slaughter在分析了美國1977-1989年國際公司及其子公司后發現,對外投資未減少國內就業機會[8]。Bayoumi and Lipworth把日本1982-1995年間的對外投資數據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分析后得出對外投資沒有替代國內就業[9]。中國臺灣學者Chen等證明出因臺灣對其他國家地區投資創造出的管理及技術崗位超過了1993-2000年技術管理崗之和[10]。

部分學者認為對外投資對就業影響的效應呈不確定性變化。Kravis的研究成果顯示,母公司規模擴張可拉動國內就業,子公司會減少國內就業[11]。Hamil認為公司的戰略影響著國內就業情況,對母子公司的不同政策會對國內就業產生不同結果[12]。Lipsey在對瑞典,日本,美國研究后,得出以下結論:在海外子公司不斷擴張的同時,日本瑞典的母公司不斷增加了對子公司的輔助崗位,就業水平上升;美國不斷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至發展中國家,以致國內就業水平下降[13]。Wanger則認為國內就業水平取決于投資經濟體的經濟水平[14]。Masso and Varblane對愛沙尼亞1995-2002年數據分析后得出,發展中國家在對發達國家技術密集型產業投資時獲取了需要的技術資源,減少了對技術人員的需求但為底層工作人員增加了就業崗位[15]。

(二)國內文獻綜述

國內學者在近幾年的研究中也取得了較多的成果。劉紅忠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對外投資推動了國內就業和產業結構的優化,進而調整國內的就業結構[16]。尋舸的結論與劉紅忠類似,對外投資對國內就業結構有積極影響[17]。楊建清則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證明了對外投資可以促進就業[18]。馬春媛利用實證分析,證明了對外投資對國內就業存在著微弱的替代作用[19]。羅良文從對外投資與三大產業就業關系入手,發現對外投資對二三產業,尤其第三產業就業拉動明顯[20]。馮志堅通過理論與經驗分析,認為在目前中國經濟狀況下,適度對外投資可以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21]。張海波利用東亞五個具有代表性的經濟體為樣本,利用1985-2008數據采用時間序列分析,發現在韓國,菲律賓,泰國對外投資對就業產生的替代效應;對香港,新加坡有微弱的補充效應[22]。姜亞鵬在對于我國各省市研究后指出,除一線城市對外投資與就業呈微弱負相關外,其余呈正向變動[23]。

在總結后我們發現,對外投資就業關系理論通過發達國家產生,在對發展中國家研究后不斷豐富完善。實證分析主要歐美發達國家為主,亞洲也主要是日、韓、新加坡、臺灣等,而且未能形成一致的結論。雖然國外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理論研究成果,但鑒于我國的特殊國情,相關理論只能借鑒。國內研究由于起步較晚,時間較短也相對薄弱。由于我國從2004年才開始公布對外投資報告,各省市的數據時間跨度較短,僅就單個省市分析準確性不足。另外,分析的重點主要也集中在國家宏觀層面上投資整體與整體就業關系分析,對區域考察不足,并且經濟政策多有滯后效應,很多忽視了因素的動態影響效應,很可能造成結果的不準確。本文考慮了以上因素,希望豐富相關研究。

二、對外投資情況分析

(一)對外投資流量存量分析

截至2014年底,我國對外投資凈額(流量)為1231.2億美元,相比去年增加了14.2%,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額達到了8826.4億美元。其中,1.85萬家投資主體共在186個國家設企業2.97萬家,企業總資產接近3.1萬億美元。以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發布的《2015年世界投資報告》發布的數據為基數測算,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分別占全球當年流量存量的9.1%與3.4%。其近10年流量存量如圖1所示:

根據相關統計分析,2014年對外投資流量有如下特點:其一,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環境下,我國對外投資依舊保持強勢增長態勢,較上年增加14.2%,實現連續12年的增長;兼并收購達到的直接對外投資金額為337.9億美元,達到對外投資總額的31.3%;投資途徑逐漸轉向股權與收益再投資,債務工具逐漸下降;四大行業流量過百億,分別為租賃和商品服務業(368.3億美元)、批發和零售業(182.9億美元)、采礦業(165.5億美元)、金融業(159.2億美元);資金從轉型經濟體中流出,主要流向發達國家,歐盟、美國、澳大利亞達到新高,其余各地區也都有所增長;地方投資中,廣東、北京、上海位居前三。其二,從投資存量上看,也體現出如下特點:雖然投資存量數較上年上升兩位,其規模仍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投資近八成集中在發展中經濟體內;投資領域涵蓋了所有國民經濟類別,但與投資流量類似,租賃和商品服務業、采礦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占投資存量總額的77.8%;國有企業比重保持一半以上比重的同時,非國有經濟投資逐年增加,達到46.4%。地方非金融企業占全國非金融存量31.6%[24]。

(二)行業分布情況

從我國境外投資分布來看,我國投資主要流向第三產業,第二產業次之。從各行業來看,房地產業增幅達到67.1%,租賃商務服務達到了36.1%的高速增長,批發零售業增長了24.8%,交通運輸郵政業增長26.3%,采礦業同比下降33.3%,建筑業同比下滑22%。截至2014年,流量總計達到1231.2億美元,存量為8826.4億美元。具體分布如圖2所示。其中,租賃商務服務、采礦、金融、批發零售,分居流量存量的前五位。

與之對應,境內投資主體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最大,為65.6%,其次為第二產業,達到了31.1%。其中,批發與零售業占境內投資者40.9%,制造業為28.6%,分布在電子設備制造業、服裝及裝飾業、紡織業、專用設備制造、電器機械制造、金屬制造、化工品制造、通信設備制造、醫藥制造、汽車制造;另外,租賃商品服務也占總比例的6.2%,住宿餐飲為2.4%,農業占到了3.3%,建筑業為3.1%,采礦業達到了2.5%[24]。

(三)區域分布情況

2014年,地方投資非金融類對外投資流量達到547.26億美元,同比增長50.3%。其中,東部447.8億美元,中部為34.27億美元,西部地區為65.19億美元。廣東、山東、北京、江蘇等10個省市共計432.8億元,共占總量的79.1%。從存量上看,東部地區為1922.4億美元,占總數的81.6%,西部地區249.2億美元,占總數的10.6%,中部地區為182.8億美元,占比為7.8%。從個別省市視角來看,廣東、北京、上海、山東等東部省市對外投資力度較大,具體如圖3所示[24]:

綜合來看,我國對外投資發展較為迅速,數量不斷上升。在行業上,由原來的第二產業逐步向第三產業轉移;從地區上看,東部地區在投資數量上領跑,中西部地區投資前景較為廣闊。

三、理論分析及假設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發展為全球的制造業大國,同時經濟發展有極強的不平衡性。從全國來看,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人均GDP、GNP仍處于較低水平。根據鄧寧的投資發展理論,對外投資在發展過程中被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人均GNP小于400美元,在此階段,由于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該國僅有少量資金流入而無流出。第二階段,人均GNP在400至2000美元時,經濟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吸引國外投資進一步流入,流出有所增加但仍較低,仍處于資本凈流入國。第三階段,人均GNP在2000-5000美元,資本流入速度放緩,資本流出速度增加,雖仍為資本流入國但二者逐漸接近。第四階段,人均GNP達到5000美元,資本流出速度逐漸超過資本流入速度,對外投資凈額不斷擴大。隨后,鄧寧補充了第五階段,即對外投資絕對值就上階段減少但大于0[25]。由于該理論提出時間較早,同時各國的經濟發展與通貨膨脹不斷加劇,該結論也落后于時代發展。2006年,聯合國貿發會議就五個階段的標準重新更新,新標準從第一至第五階段分別為:小于2500美元;2500-10000美元;10000-25000美元;25000-36000美元;大于36000美元。根據統計年鑒,2015年中國人均GDP為8016美元,比照聯合國貿發會議標準,僅處于資本大量流入的第二階段。而商務部網站顯示,我國已在2014年成為資本輸出國。該情況意味著我國的對外投資已經超越了經濟發展水平。資本流出使投資機會減少,進而會減少當期就業的增加。對外投資通過貿易、國內投資、技術進步、產業調整等影響就業。對外投出資本后,初期階段增加了對母國材料、設備等產品的需求,促進了母國的出口,增加了母國的就業機會、優化了投資結構,使得其他行業擴張創造就業;引進的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擴大了生產規模,也增加了新的就業機會。

基于此提出假設H1:對全國來說,對外投資會減少當期就業人數,但對未來就業有積極影響。

對外投資行業投出資本后,其國內資本隨之調整,進而影響就業。當投資規模較小,對外投資行業尚不需資本轉移,其他行業從而無法進行資本擴張,所以會減少就業;當對外投資達到一定規模,對外投資行業將其土地等資源轉讓給其余行業,此時其他行業因擴張而帶來的就業增加多于資本流出的就業減少,故刺激了就業;當對外投資規模不斷增加,其他行業帶來的就業增加也無法彌補因資本減少引起的就業流失,所以就業會再次減少[26]。針對東、中西部,東部地區為我國的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資本積累較為雄厚,對外投資規模占到了總投資數的近80%,規模較大。在對外投資規模達到一定規模時,對外投資行業會將土地及各類資源出讓給其他行業用于進一步擴張,從而拉動就業。中西部對外投資規模較小,對外投資行業還未轉移其各類資源于其他行業,故會減少就業。如果對外投資一直增加,使得資本過度流出,其他行業擴張引起的就業增加也無法彌補對外投資行業因資本流出所引起的就業減少。

基于此提出假設H2:對東部地區就業有拉動作用,但會減少中西部就業,對外投資過度會對就業產生消極影響。

四、研究模型及變量說明

(一)研究模型推導

在里昂惕夫生產函數假定下,一國產出取決于國家投入勞動與資本的最小值。在此前提條件假設下,資本投入量無法影響勞動的需求。勞動的需求量僅取決于產出水平與工資;同時,將國內外看作在同一控制中心下的聯合生產單位,以達到成本最小化目的。從產出水平來看,國內產出可由GDP來表示,國外產出由OFDI來表示。結合里昂惕夫生產函數假定,將計量模型設定為如下形式:

由于與依舊相關,選取yit-2作為△yit-1的工具變量進行回歸,進而克服了滯后項與干擾項的相關問題[27]。在此基礎上,Arellano 和 Bond結合L.Hansen的廣義矩估計方法,提出了差分矩估計,其核心思想在干擾項不存在自相關的假設條件下,選取更高階滯后項作為工具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提升了估計效率,但是水平滯后項與差分方程中內生變量相關性較低,會產生弱工具變量[28]。為了克服弱工具變量問題,Blundell和Bond提出了系統矩估計,他們引入差分變量的滯后項作為水平變量的工具變量,進一步增加可用的工具變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弱工具變量的問題。因此,本文采用系統矩估計進行檢驗[29]。

系統GMM成立前提是擾動項不存在自相關,為此要進行相關檢驗。雖然擾動項的一階差分存在自相關,但是其二階或更高階不會存在自相關。因此,只要檢驗擾動項差分不存在二階自相關便可證明擾動項不存在自相關;同時,需通過sargan檢驗來證明工具變量的合理性。系統GMM分為一階段估計與兩階段估計,兩階段估計利用了一階段估計的殘差,構造方差協方差矩陣,進行二次估計。但估計存在向下偏誤,故采用一階段進行估計,估計命令采用xtdpdsys命令,因為就業滯后一期與干擾項相關,故設定為內生變量,其余變量設定為弱外生變量,數據由stata11.2處理。

(二)變量選取及說明

本文選取了中國30個省市的2004-2014年的面板數據作為研究對象。Y為各省就業人數,取自各省統計年鑒,GDP為各省的年生產總值,取自各省統計年鑒。Wage表示各省的平均工資,同時,為剔除價格波動的影響,將數據按照2004年價格利用GDP指數進行平減。OFDI為各省對外投資存量,取自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為了保持數據的可比性,將當年數據乘以當年平均匯率轉化成人民幣。在研究中,將30個省市分別就整體、東部、中西部分別回歸。表1列示了主要變量的基本信息。

從表1中看出,中國現階段對外投資,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對就業產生的影響值得進一步分析。

五、數據結果分析

利用固定效應模型及動態面板模型對式(2)[BF]、([BFQ]3)進行估計,得到結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顯示,固定效應方程R2均在0.5以上,說明方程擬合度較好。表3中AR(2)不顯著,表示干擾項不存在二階序列相關,sargan檢定則說明方程的工具變量使用合理。綜合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就業的滯后項系數顯著為正,可以看出本期的就業受到上期的影響,具有較大的延續性。除東部地區加入滯后項的GDP系數不顯著外,其余各結果GDP系數顯著為正,說明經濟發展依然是推動就業重要動力;工資Wage的系數有所不一,在沒有滯后項的回歸結果中為正,且全國及東部地區顯著,這與我國近幾年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相符。工資的上升刺激了勞動者放棄閑暇來進行工作。而中西部地區系數為負,因其經濟發展原因,增加工資會增加企業負擔,減少就業。在加入了滯后期的回歸結果中,工資系數均不顯著。主要加入上期就業情況后,包含了上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在工資具有粘性,在一定范圍內波動不會引起勞動力的顯著增加或減少。

在對不同地區,不同的估計方法下,對外投資系數也呈現出不同的結果。從全國來看,在靜態面板估計結果下,全國系數lnDFDIit為負,在加入了滯后項的動態面板數據下,lnDFDIit系數顯著為負,lnDFDIit系數為正且顯著。綜合看來,對外投資對當期就業產生了替代作用,而對未來就業有一定拉動作用,這與假設H1基本一致。lnDFDI2it在靜態面板下顯著為正,在動態面板估計下為正,但不顯著。這說明對于全國來說,可以進一步擴大對外投資。

對于東部地區,在靜態面板下,東部地區lnDFDIit為正但不顯著,在動態面板估計下,當期與滯后一期均顯著為正。這說明東部地區對外投資拉動了就業。從前面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東部地區對外投資較為龐大,共占總體投資的81.6%。在對外投資規模達到一定規模時,對外投資行業會將土地及各類資源出讓給其他行業用于進一步擴張,從而拉動就業。但是,lnDFDI2it系數為負且在10%條件下顯著,說明東部地區對外投資有過度的趨勢,應引起關注。對中西部地區,靜態、動態當期對外投資系數顯著為負。因為中西部投資規模整體較小,對外投資行業尚未將土地等資源轉移給其他行業,其他行業無法擴大生產進而無法刺激就業,進而滯后一期系數為正但不顯著。從lnDFDI2it系數在5%下顯著為正,可以看出,中西部對外投資規模有廣闊的空間,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梢岳瓌泳蜆I不斷增加。以上結論也證實了假設H2成立。

六、研究結論與對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資本流動越來越明顯,對外投資將成為未來我國參與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從本文的研究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從國家層面出發,當期對外投資會對就業產生抑制作用,但其滯后期會促進本期的就業。從東-中西地區來看,東部地區對外投資可以拉動就業增長;東部對外投資規模已有過量趨勢,應適當控制。中西部地區,當期的對外投資對就業有微弱拉動作用,但對滯后期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從規模上看,中西部地區投資規模較小,可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

(二)對策建議

針對東部省份,提出如下建議:

1.投入資本,加大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東部發達地區省市作為改革開放的先驅,承接了以發達國家制造業的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對外貿易中積累了大量資本。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東部地區土地、人力成本不斷上漲,而處在價值鏈低端的制造業利潤也在不斷縮水,對落后地區外投資減少成本則成了企業的無奈之舉。從經濟發展的長遠角度來看,高額利潤的產生無不來自于研發、設計等價值鏈高端。因此,企業應該加大投入資本進行研發制造,從而實現產業升級,在利潤上升時企業擴大再生產,便可促進就業。

2.建立動態監控系統,防止產業空心化。根據里昂惕夫生產函數,勞動力的需求與資本投入密切相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資本投入可以用勞動力替代,但是當資本大幅度削減后,勞動力對其的替代作用會越來越弱,最后反過來會抑制就業的增長。近代日本、美國等制造業強國,通過大量對外投資,外包轉移其產業至發展中國家,導致國內產業空心化現象嚴重,失業率上升。東部省份政府應設立對外投資動態監控系統,引導企業合理對外投資,將規??刂圃诳煽氐姆秶畠?,嚴防出現過度投資導致的失業潮。

針對中西部省份,提出以下建議:

1.增加對外投資,通過先進技術創造就業機會。與東部省份情況不同,中西部尤其西部地區經發展較為落后,勞動生產率整體較低。這也制約著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與進步。在此情況下,中西部地區應該加大對外投資,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術及管理經驗,提升企業的生產水平及勞動生產率,企業可以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創造就業就會。

2.做好產業承接,創造就業機會。由于經濟發展原因,中西部地區尤其西部目前勞動力成本、土地價格整體較低,此類情況較為契合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發展。結合貴州引進富士康為例,中西部地區應該與東部地區做好產業承接,當地政府應當鼓勵企業投資進行生產性資本的投資,對于發展前景較好,盈利較為客觀的企業,適當給予稅收、土地價格上的優惠,這樣可以提升當地就業水平。

參考文獻:

[1] MUNDELL R A.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7(47): 321-325.

[2]JASAY. The Social Choice between Home and Oversea Investment. Economic Journal [J].1960: 37.

[3] RUTTENBERG W B EFFECTS of U K.Direct investment overseas [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8:408.

[4]HAWKINS.Job Displacement and Mnltinational Firm: A Methodological Review[M].Washington: Center of Multinational Studies,1972:26-30.

[5]GLICKMAN N.WOODWARD. The new competitors: How foreign investor are changing the US Economy[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9:68.

[6]SEVENSSON R.Effects of overseas Production on Home Country exports: Evidence Based on Swedish multi-nationals[M]. Westpot CT:Quorum Books, 1996:132:2.

[7]HAWKINS.Job Displacement and Mnltinational Firm: A Methodological Review[M].Washington: Center of Multinational Studies,1972:15-20.

[8]SLAUGHTER.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Outsourcing and American Wage Diversion [R]. NBER Working Paper,1995.

[9]BAYOUMI,LIPWORTH.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Trade[R].IMF Working Paper,1997.

[10]TAIN-JY CHENA AND YING-HUA KUB,the effe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firm growth: the case of twains manufacture[J].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2000(12):153-172.

[11]KRAVIS.The Effect of Multinational FirmsForeign their Domestic Employment[R].NBER Working Paper,1988.

[12]HAMILL J.Employment Effect of Changing Multinational Strategies in Europe[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92(10):55-58.

[13]BLOMSTROM, LIPSEY.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mployment:Home Country Exper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weden[C].NBER Working Paper, 1997.

[14]WANGER.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mployment in the Industrial countries[C]. IS working paper, 2008:34.

[15]MASSO.The Effect of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Home- Country Employment in a Low-Cost Transition[J].Economy Eastern European Economics,2008:33.

[16] 劉紅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實證研究與國際比較[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17] 尋舸.促進國內就業的新途徑:擴大對外直接投資[J].財經研究,2002(2):29-33.

[18] 楊建清.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就業的影響[J].商業時代,2004(35):61-62.

[19] 馬春媛.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經濟影響的實證研究-兼論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經濟效果與對策[D].沈陽:遼寧大學,2004:42-43.

[20] 羅良文.中國國際資本流動的就業效應分析[J].東岳論叢,2004(6):17-19.

[21] 馮志堅,蔡興.擴大對外投資、促進國內就業[J].商業研究,2006(9):179-183.

[22] 張海波.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就業效應的實證研究——以東亞新興經濟體為例[J] .工程技術經濟,2010(199):36-41.

[23] 姜亞鵬,王飛.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母國就業效應的區域差異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管理研究,2012 (7): 43-53.

[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2014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25]DUNNING J H.explaining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position of countries: towards a dynamic and developmental approach[J].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1981(6):289-336.

[26] 余官勝,王瑋怡. 對外投資與母國國內就業: 理論與中國的實證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8):14-16.

[27]ANDERSON T,C HSIAO.Estimation of Dynamic Models with Error Componen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ication,1981(76):598-606.

[28]ARELLANO M,S BOND.Some Tests of Specification for Panel Data:Monte Carlo evidence and an Application to Employment Equation[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58):277-298.

[29]BLUDELL R, S BOND.Initial Condition and Moment Restrictions in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96):116-131.

猜你喜歡
固定效應模型對外投資
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地區環境公平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當前我國企業對外投資的動因探究
我國產能過剩問題產生的原因與對策探究
邁過海外風險
企業對外投資與跨國經營問題研究
我國商業健康險保費收入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現狀及發展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