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gG4相關性疾病的綜合影像學特征分析

2021-12-08 10:55夏海紅王祖飛高楊葉勇軍徐曉飛劉建平舒恩芬
浙江實用醫學 2021年3期
關鍵詞:淚腺彌漫性垂體

夏海紅,王祖飛,高楊,葉勇軍,徐曉飛,劉建平,舒恩芬

(麗水市中心醫院,浙江 麗水 323000)

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g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近年來新確定的一種慢性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清IgG4升高及受累組織器官中大量IgG4淋巴漿細胞浸潤[1],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有效[2],該病累及范圍廣,可以發生在任何部位,最常累及胰腺,其余包括肝膽系統、唾液腺、淚腺、肺、后腹膜、腎臟和前列腺等,常為多器官同時受累,激素治療效果好,但易復發[3-4]。IgG4-RD的臨床表現多樣,容易誤診為惡性腫瘤。本文分析IgG4-RD的CT、MR及18F-FDG PET/CT綜合影像學特征,為提高對該病的認識及精準診斷提供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11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33例IgG4-RD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參考文獻[3]制定的IgG4-RD診斷標準。33例中男 26例(78.79%),女 7例(21.21%),年齡 36-75 歲,平均(61.0±9.4)歲;病程 0.2 個月-4 年,平均(15.0±7.5)個月。主要臨床表現為中上腹不適、乏力20例(60.6%),其中伴皮膚瘙癢、黃疸11例;頭痛、發熱5例(15.2%),其中伴咳嗽3例;出現頜下及雙眼腫物3例(9.1%);無癥狀體檢發現5例(15.2%);合并糖尿病16例(48.5%)。

1.2 方法

1.2.1 影像學檢查 33例均行18F-FDG PET/CT檢查,其中行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17例,MRI增強檢查12例,CT增強檢查30例,同時行CT及MR檢查11例。(1)CT檢查采用荷蘭PHILIPS 128排CT機,管電流 250mAs、管電壓 120kV,螺距 0.8,層厚3mm。增強檢查前需空腹,患者仰臥位屏氣掃描。經肘靜脈以3mL/s速率注射非離子型對比劑碘海醇,注射劑量1.5mL/kg。注射對比劑后掃描2-3期。(2)MRI檢查采用SIEMENS Magnetom Aera 1.5T掃描儀和相控陣表面線圈,增強檢查前空腹、取仰臥位。掃描序列包括:T1WI橫斷位序列,T2WI抑脂序列,DWI及ADC序列,增強掃描采用T1-vibe序列,先行軸位多期增強掃描,層厚3mm,層間距0.6mm,再使用相同序列冠矢狀位掃描。增強經肘靜脈注射釓噴替酸葡甲胺(Gd-DTPA)0.2mL/kg,注射速度 2mL/s。(3)PET/CT檢查采用西門子Biograph 64,橫店藥業有限公司提供18F-FDG。檢查前8小時禁食,控制血糖低于11.1mmol/L,靜脈注射 18F-FDG(3.70~5.55MBq/kg),放化純度>95%,靜息40-60分鐘后行全身PET/CT檢查,受檢者先行體部Topogram定位掃描,電流35mA,電壓120kV,掃描時間10秒;再行體部CT掃描,電流100-150mA,電壓120kV,掃描時間30秒,層厚5.0mm;然后行體部PET掃描,采集6-7個床位,2分鐘/床位。頭部掃描順序同體部,Topogram參數:電流35mA,電壓120kV,掃描時間2.8秒。CT參數:電流200mA,電壓120kV,掃描時間20秒,層厚5.0mm;PET采集1個床位。MedEx(麥迪克斯)后處理工作站進行圖像重建。

1.2.2 圖像分析 由2名影像科主治醫師共同分析CT、MRI圖像,觀察組織器官的受累及影像表現,病灶的形態、信號密度改變及強化情況;再由2名經驗豐富的高年資核醫師判讀PET/CT融合圖像,觀察病變部位、大小、形態及放射性分布,PET圖像采用視覺和半定量(SUVmax)進行分析,并采用ROI技術勾畫病灶輪廓,測量病灶SUVmax。同時注意與惡性腫瘤(如胰腺癌)、結節病、干燥綜合征、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相鑒別。

2 結果

33例中除2例表現為胰腺單獨受累外,其余均表現為多器官組織受累,受累器官組織如下:25例胰腺受累,20例全身多發性淋巴結受累,18例膽管受累,12例前列腺受累,12例主動脈受累,9例腎臟受累,7例膽囊受累,5例兩肺受累,4例腹膜后纖維化累及輸尿管伴重度腎積水、梗阻性腎衰,3例唾液腺淚腺受累,2例垂體受累。

IgG4相關性疾病的影像學特點:(1)胰腺改變:18例(72%)胰腺彌漫性腫大呈“臘腸狀”,邊緣僵直,胰管無擴張(圖1-2);7例(28%)局限性腫大,表現為胰腺局部腫脹,類似胰腺癌。平掃CT及T1WI病灶呈均勻或不均勻密度或信號減低,T2WI輕度高信號,DWI呈高信號,周圍脂肪間隙清晰,增強掃描呈漸進性均勻高度強化,遠端胰管稍擴張(圖 3-5)。 FDG 攝取均增高,SUVmax3.0~9.2。 17例(68%)胰周多發小淋巴結顯示FDG攝取增高,SUVmax2.1~4.9。(2)全身淋巴結改變:肝門區及腹膜后淋巴結腫大6例,兩肺門及縱隔淋巴結腫大5例(圖6),其中2例伴雙側鎖骨上下區淋巴結腫大,全身多發淋巴結腫大9例,表現為淋巴結輕、中度腫大,密度和信號均勻,未見壞死,增強掃描輕-中度強化,FDG 攝取增高,SUVmax2.0~5.4。(3)膽管與膽囊改變:見一處或多處膽管壁增厚伴管腔狹窄,繼發肝內膽管擴張,受累膽管壁明顯均勻強化,FDG攝取增高,SUVmax2.8~6.1(圖 7-8);膽囊增大,膽囊壁增厚伴漸進性強化,SUVmax2.5~5.5(圖 9)。 (4)前列腺改變:部分患者前列腺體積稍增大,雙側葉 FDG攝取增高,呈“八字征”,SUVmax3.2~7.3(圖 10)。(5)血管改變:表現為主動脈或髂動脈壁增厚,FDG代謝增高,SUVmax2.9~6.9(圖 11-12)。(6)腎臟改變:3例雙腎外形增大,6例雙腎輪廓正常,見多發圓形、結節狀或楔形腎皮質病灶,CT呈低密度,T1WI及T2WI呈等或稍低信號,增強掃描強化程度明顯低于正常腎皮質,FDG 攝取增高,SUVmax4.4~9.5(圖13-14)。(7)雙肺改變:表現為肺實質結節3例(圖15),邊界清、兩肺實質對稱性受累2例,支氣管壁增厚,管腔狹窄,SUVmax2.3~6.7,支氣管血管束增厚(圖16)。(8)腹膜后纖維化:CT平掃呈軟組織團塊影,增強掃描中度強化,SUVmax3.4~7.4,累及輸尿管伴重度腎積水。(9)唾液腺及淚腺改變:2例單獨頜下腺受累,雙側腮腺、淚腺及頜下腺同時受累3例,表現為腺體彌漫性腫大,密度增高, SUVmax2.5~6.3(圖 17-18)。(10)垂體改變:垂體及垂體柄明顯增粗,增強掃描漸進強化,FDG 代謝均增高,SUVmax5.3~6.5(圖 19-20)。

圖1 胰腺增強門脈期,胰腺彌漫性腫大呈“臘腸狀”,胰管未見擴張。

圖2 PET/CT橫斷面融合圖像,FDG攝取增高,SUVmax=3.7。

圖3 胰腺體部局灶性腫塊,動脈期腫塊輕度均勻強化,低于背景胰腺組織。

圖4 胰腺體部局灶性腫塊,T2WI呈等稍高信號,胰尾部胰管稍擴張。

圖5 胰腺體部局灶性腫塊,PET/CT橫斷面融合圖像,FDG 攝取增高,SUVmax=6.0。

圖6 兩側肺門及縱隔多發腫大淋巴結,FDG 攝取增高,SUVmax=3.9。

圖7 T2WI冠狀位胰頭腫脹,膽總管下端明顯狹窄,上方膽管明顯擴張。

圖8 MIP圖示,肝內外膽管擴張,膽囊增大。

圖9 T2WI圖示膽囊壁不均勻增厚(箭頭)

圖10 前列腺雙側葉FDG攝取增高,呈“八字征”(箭頭)。

圖11 腹主動脈壁明顯增厚,FDG代謝增高。

圖12 雙側髂動脈壁增厚,FDG代謝增高

圖13 CT平掃示雙腎實質多發結節狀或楔形病灶

圖14 PET/CT示雙腎病灶,FDG攝取增高。

圖15 右肺上葉小結節,FDG攝取增高(箭頭)。

圖16 兩肺門旁肺組織對稱性異常,支氣管壁增厚,管腔狹窄,支氣管血管周圍間質增厚。

圖17 雙側淚腺彌漫性腫大,FDG攝取增高。

圖18 雙側頜下腺彌漫性腫大,FDG攝取增高。

圖19 垂體及垂體柄明顯增粗

圖20 增強掃描呈均勻強化

3 討論

IgG4-RD主要發生于中老年男性,臨床表現有輕度腹痛、腹脹伴黃疸、發熱伴咳嗽、頜下及雙眼腫物、四肢乏力等,缺乏特異性,有近半數的人合并2型糖尿病,與文獻報道相符[4],確診依賴于血清IgG4水平升高(>135mg/dL)及病理組織中IgG4陽性漿細胞浸潤的特點[5]。IgG4-RD有IgG4多組織器官浸潤的特點,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胰腺及膽道系統是最常受累的器官。

3.1 累及臟器分布 本組中PET/CT發現受累臟器最多為胰腺(75.8%),其次為全身淋巴結(多發)(60.6%)、膽管(54.5%)、主動脈壁(36.4%)、前列腺(36.4%)、腎臟(27.3%)、膽囊(21.2%)、雙肺(15.1%)、腹膜后纖維化(12.1%)、唾液腺淚腺(9.1%)和垂體(6.1%)。其中累及3個及以上的臟器者有27例(81.8%),累及2個臟器者4例(12.1%),累及1個臟器者2例(6.1%),大部分患者同時或相繼出現多臟器受累,機制不明[6]。

3.2 影像學特征 (1)胰腺是IgG4-RD最常受累的器官,稱為“IgG4相關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在組織學上,IgG4陽性漿細胞主要見于胰管周圍,伴導管周圍纖維化、主胰管狹窄和腺泡萎縮[7]。根據受累程度不同,AIP有3種形態,包括彌漫型、局灶型和多灶型,其中彌漫型最常見[8]。彌漫型AIP表現為胰腺彌漫性腫大,呈臘腸樣,周圍脂肪間隙清楚,增強掃描動脈期均勻輕度強化,延遲期明顯漸進性強化,病變周圍組織纖維化及大量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形成“膠囊樣”假包殼,因此T1WI、T2WI呈低信號,動態增強掃描呈輕度延遲強化。在PET/CT檢查中,胰腺實質和胰腺周圍纖維化的FDG攝取均增高,胰周小淋巴結表現為代謝輕度增高;局灶型AIP常累及胰頭,結合實驗室腫標等檢查,可與胰腺癌相鑒別。多灶型AIP比較少見,胰周血管侵犯、包繞及胰腺鈣化均少見。(2)IgG4-RD累及膽管系統又稱 “IgG4相關硬化性膽管炎(IgG4-SC)”,是 AIP 最常見的胰外表現[9]。 IgG4 陽性漿細胞在膽管壁內大量浸潤并伴纖維化,導致局灶壁增厚和狹窄,可能導致肝內外膽管系統的多發性狹窄[10]。本研究18例膽管受累的病例中16例合并AIP,2例單獨膽管受累,增強掃描顯示,膽管壁均勻環形明顯強化,PET/CT上表現膽管壁條索樣攝取增高,膽管漸進性狹窄,與腫瘤引起的膽管截斷性狹窄伴上方膽管明顯擴張鑒別。膽囊受累時膽囊增大,囊壁彌漫性增厚伴延遲強化,FDG攝取均勻增高。(3)腎小管間質腎炎(TIN)是IgG4-RD最常見的腎臟表現,稱“IgG4相關腎病”[11]。約 1/3的AIP患者可能發展為腎臟疾病,并出現血尿、蛋白尿、腎功能減退[12],影像表現為圓形或楔形皮質腫塊,局部腎竇受累,腎臟病變在平掃CT上典型的低密度;T1WI等信號、T2WI低信號、DWI高信號;增強后延遲強化,FDG攝取均勻增高。(4)IgG4-RD最常見的胸內表現是縱隔和/或肺門淋巴結病變,在高達90%的患者中可見,并且在CT/MRI成像上經常與單側或雙側軟組織增厚相關,顯示延遲對比增強,FDG呈顯著的攝取增高;肺部受累主要有4種表現類型:實性結節型(單發或多發結節)、混雜磨玻璃型、肺泡間質型(彌漫性磨玻璃樣、網格狀及蜂窩狀),支氣管血管型(支氣管血管束增厚和小葉間隔增厚)[13]。這些CT表現均為非特異性,需通過PET/CT結合全身其他器官病變情況綜合診斷為IgG4-RD肺炎。(5)IgG4相關性眼眶疾病是指IgG4-RD患者眼眶及眶周軟組織受累的炎癥。淚腺是最常見的受累器官,其次是眼肌和眼眶神經[14]。淚腺通常雙側受累,并且合并腮腺和頜下腺受累,表現為雙側腺體彌漫性腫大,FDG攝取增高。(6)IgG4-RD垂體炎常見的臨床特征是頭痛、視野缺損和泌乳異常;垂體及垂體柄彌漫性增厚和腫塊形成,表現為彌漫性延遲強化。(7)腹主動脈是IgG4-RD最常受累的大血管,特征性的表現包括動脈壁增厚,邊界清晰,延遲期動脈壁均勻強化,相當于硬化性炎癥,主要位于外膜,18F-FDG攝取增高。(8)IgG4-RD累及的腹膜后纖維化(RPF)基本屬于特發性[15]。本組4例腹膜后纖維化均累及輸尿管伴重度腎積水、梗阻性腎衰,磁共振T1WI和T2WI上病灶呈中、低信號,對比增強可能因纖維組織的成熟度而不同,18F-FDG攝取增高。

猜你喜歡
淚腺彌漫性垂體
垂體MRI診斷小兒矮小癥的價值觀察
下肢下垂體位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影響的meta分析
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的臨床診治進展
淚腺動脈超聲血流動力學參數對干眼淚腺病變的診斷價值
原發性肉芽腫性垂體炎誤診為垂體腺瘤1例
切開重瞼并眶緣骨孔固定淚腺的術式探討
CMYC、BCL2、BCL6蛋白表達與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的關系
為什么眼淚流不完?
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應用高壓氧與神經節苷脂聯合治療的效果研究
彌漫性甲狀腺癌的超聲診斷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