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hbFGF對瘢痕子宮剖宮產術切口愈合的影響

2021-12-08 10:55官海漣熊智慧
浙江實用醫學 2021年3期
關鍵詞:瘢痕炎性創面

官海漣,熊智慧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浙江 杭州 310012)

剖宮產術無法避免瘢痕增生。研究表明,外用生長因子可促進各類創面愈合,為手術提供良好的創基[1]。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具有促血管生成及損傷修復的功能,參與創傷修復、代謝調控、新生血管形成和胚胎發育等過程,臨床上廣泛應用于燒傷創面、慢性創面和新鮮創面的治療。本研究將外用重組人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rhbFGF)應用于剖宮產手術,探討rhbFGF對剖宮產切口愈合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行剖宮產術的瘢痕子宮產婦共160例,隨機分為rhbFGF組和對照組,每組80例。同期選擇初次行剖宮產術產婦80例(初次剖宮產組)。納入標準:(1)年齡 20-38 歲;(2)孕周 37-41 周;(3)單胎妊娠;(4)瘢痕子宮產婦前次剖宮產皮膚切口均為豎切口。排除標準:(1)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各種重大內外科疾??;(3)術前體溫升高、感染者。三組年齡、孕次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 1。

表1 三組產婦一般資料(±s)

表1 三組產婦一般資料(±s)

組別 n 年齡(歲) 孕次(次) 瘢痕長度(cm)rhbFGF 組 80 26.0±4.2 2.8±1.5 9.3±2.4對照組 80 25.0±3.7 2.6±1.7 9.4±2.2初次剖宮產組 80 26.0±3.4 2.6±1.2 -

1.2 方法 三組產婦均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均為豎切口,長約10cm,術中均采用常規剖宮產縫合方法。將1支rhbFGF(商品名:扶濟復,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20025,3500IU/支)溶于0.9%氯化鈉注射液中。rhbFGF組皮膚縫合前采用rhbFGF氯化鈉配置液沖洗創面,縫合后將rhbFGF噴于創面紗布,劑量約150IU/cm2,1次/d,連續噴10天。對照組、初次剖宮產組皮膚縫合前均用無菌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創面,縫合后用無菌紗布覆蓋切口。三組術后換藥,1次/d,至術后第5天。

1.3 觀察指標 (1)手術情況。比較三組術后切口愈合情況、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切口愈合情況:甲級為愈合好,無不良反應;乙級為愈合處有炎癥反應,如紅腫、硬結、血腫、積液等,但未化膿;丙級為切口化膿,需要切開引流。(2)炎癥指標。于術后即刻、第5、10天空腹抽取三組靜脈血8mL置于抗凝管中,將血液樣本分離后取上清液,采用定量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產婦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 免疫比濁法檢測CRP。試劑盒來自美國DPC公司和武漢博士公司。(3)術后瘢痕情況。隨訪至術后6個月,用B超測量瘢痕厚度及寬度,記錄切口疼痛情況及產婦對切口愈合的滿意度。切口疼痛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共10分,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強烈。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完成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手術情況 rhbFGF組住院時間、切口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術后切口甲級愈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初次剖宮產組比較,住院時間、切口愈合時間以及切口甲級愈合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三組手術情況比較

2.2 炎癥指標 rhbFGF組術后當天及術后5天時血清TNF-α、IL-6、CRP均低于對照組與初次剖宮產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0天各組炎癥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三組炎癥指標比較(±s)

表3 三組炎癥指標比較(±s)

與對照組比較*P<0.05

TNF-α(ng/mL) IL-6(ng/L) CRP(mg/L)術后即刻 術后5天 術后10天 術后即刻 術后5天 術后10天 術后即刻 術后5天 術后10天rhbFGF 組 80 50.5±8.7* 30.2±5.6* 1.0±0.8 41.0±6.4* 30.1±3.5* 7.1±2.3 50.2±3.4* 34.2±2.5* 7.1±2.4對照組 80 66.3±7.8 50.0±6.2 1.0±0.7 67.0±7.2 55.0±4.3 7.6±2.1 68.1±3.3 56.2±4.2 8.2±2.1初次剖宮產組 80 59.5±9.1 40.1±3.5 1.0±0.8 54.4±7.0 41.2±4.6 7.3±3.0 60.1±2.3 50.4±3.1 7.6±2.8組別 n images/BZ_75_612_2818_2244_2859.png

2.3 術后瘢痕情況 術后6個月,rhbFGF組瘢痕厚度及長度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與初次剖宮產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rhbFGF組疼痛評分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初次剖宮產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3 討論

傷口愈合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通常分為三個經典階段:炎癥、增殖和組織重建[2]。多次剖宮產史的瘢痕子宮產婦,術后切口并發癥發生率更高、切口愈合后美觀性更差,保證切口的甲級愈合是減少瘢痕增生的有效方法。外用生長因子具有促進血管生成、損傷修復作用,可以促進各類創面愈合,為手術提供良好創基[1]。rhbFGF是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家族中典型代表,是細胞生長和分化的重要調節器,可通過減輕損傷區域的炎癥反應發生、減少細胞凋亡來促進傷口愈合。rhbFGF通過下調膠原Ⅰ和彈性蛋白mRNA,并上調皮膚成纖維細胞中的透明質酸合成來促進傷口愈合[3]。本研究顯示,rhbFGF組瘢痕子宮產婦在住院時間及切口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而與初次剖宮產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使用rhbFGF后產婦切口瘢痕厚度及寬度均低于對照組,表明rhbFGF具有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尤其是可促進瘢痕子宮切口愈合、減少瘢痕組織增生、縮短住院時間。

表4 三組術后瘢痕情況(±s)

表4 三組術后瘢痕情況(±s)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瘢痕厚度(mm)瘢痕長度(cm)疼痛評分(分)rhbFGF 組 80 0.35±0.05# 9.7±1.4# 2.11±0.12#對照組 80 0.53±0.01 11.3±1.1 5.15±1.21初次剖宮產組 80 0.30±0.02 9.5±1.2 2.53±1.41

CRP為全身炎性反應的重要指標,IL-6為機體內重要的炎性遞質及調節因子,TNF-α有促炎性細胞活化、聚集的作用,可進一步加重機體炎癥反應[4],其中TNF-α水平可于組織損傷后2小時達高峰,常被視為“瀑布樣”炎癥級聯反應的重要始動因子,且可通過激活IL-6等炎性因子能夠加速和擴大炎癥反應[5]。炎性因子過度表達可導致局部組織的壞死,組織的增生、愈合受到嚴重影響[6]。因此,檢測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可間接反應傷口愈合趨勢。本研究顯示,使用rhbFGF組當天及術后第5天血清中炎性因子均較對照組、初次剖宮產組低,表明使用rhbFGF可降低全身炎癥反應,進而促進傷口愈合。術后第10天三組切口基本愈合,上述炎性因子水平三組間無明顯差異。

綜上,rhbFGF可縮短瘢痕子宮產婦住院時間,促進切口愈合、減少切口瘢痕組織增生、減少炎癥反應的發生,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猜你喜歡
瘢痕炎性創面
手指瘢痕攣縮治療的再認識
炎性及心肌纖維化相關標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進展
探討濃縮生長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潰瘍創面治療中對潰瘍創面愈合的作用
局部枸櫞酸抗凝對體外循環心臟術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達的影響
透明質酸基納米纖維促進創面愈合
手術聯合CO2點陣激光、硅膠瘢痕貼治療增生性瘢痕的療效觀察
負壓創面治療技術應用的研究進展
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體會
當子宮瘢痕遇上妊娠
瘢痕子宮中期妊娠最佳引產方法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