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臨床對呼吸內科患者實施抗生素治療的效果

2021-12-08 19:13黎曉瑩許曉婷蕭偉權譚杰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3期
關鍵詞:呼吸內科抗生素不良反應

黎曉瑩 許曉婷 蕭偉權 譚杰

摘要:目的:探討采用抗生素對呼吸內科患者實施治療后獲得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呼吸內科患者進行治療研究;隨機分為常規組(采用常規方式完成疾病治療)和研究組(采用常規方式+抗生素完成疾病治療),各20例;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情況。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常規組(65.00%)(P<0.05);兩組患者未表現出明顯不良反應情況,可證明抗生素應用安全性。結論:抗生素治療方式有效運用,可將呼吸內科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增強,并且可對安全性做出保證,促進呼吸內科患者整體治療水平提升。

關鍵詞:呼吸內科;抗生素;療效;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714.2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在社會經濟獲得快速發展情形下,工作發展以及大氣污染導致的生物因子、理化因子、吸煙以及人工老齡化等系列因素,使呼吸系統疾病發生率明顯增加,使人們健康受到嚴重威脅[1]。因為外界刺激因素以及防御功能受損,導致呼吸內科系列疾病發生率顯著增加[2]??股刈鳛楦腥局委熡行幬镆环N,其表現出明顯應用效果[3]。本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呼吸內科患者進行治療研究,旨在探討采用抗生素對呼吸內科患者實施治療后獲得臨床效果,為達到促進呼吸內科患者整體治療水平提升目標,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呼吸內科患者進行治療研究;隨機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各20例;納入標準:患者資料收集可以積極配合,并且收集完全;知曉此次研究,并順利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認知、智力異常等現象;中途退出;常規組男、女各12、8例;年齡21~83(45.29±2.29)歲;患者疾病類型:支氣管炎、肺炎、急性會厭炎以及扁桃體咽炎例數分別為8例、5例、4例以及3例;研究組男、女各13、7例;年齡22~85(45.33±2.35)歲;患者疾病類型:支氣管炎、肺炎、急性會厭炎以及扁桃體咽炎例數分別為9例、6例、3例以及2例;兩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比較,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采用常規方式完成疾病治療,即依據患者具體表現,合理給予止咳以及祛痰等治療。如患者呈現出呼吸困難癥狀,對其給予吸氧干預。如患者呈現出痰液黏稠癥狀,則對其給予霧化治療。

1.2.2 研究組

采用常規方式+抗生素完成疾病治療,常規方式同常規組保持相同。此外添加抗生素展開治療,具體用藥包括氨基糖苷類抗生素、β-內酰胺類抗生素、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以及喹諾酮類抗生素等。具體采用抗生素治療期間,以青霉素以及頭孢藥物應用作為首選,以獲得明顯抑制病菌效果。用藥方式以靜脈滴注為主,對于1d劑量,保持2次/d頻率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患者癥狀、體征均消失,實驗室檢查結果均正常;有效:患者癥狀、體征均獲得改善,實驗室檢查結果獲得改善;無效:患者癥狀、體征無好轉,實驗室檢查結果無好轉。②比較兩組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結果導入SPSS22.0 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X2檢驗完成,表現形式為百分比。計量資料以t檢驗完成,表現形式為。以P<0.05為統計學意義顯著。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常規組(65.00%)(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未表現出明顯不良反應情況,可證明抗生素應用安全性。

3、討論

近年來,呼吸內科疾病發生率顯著增加,其主要包括非感染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4]。對于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普通感冒、支氣管炎以及氣管炎等,未獲得有效治療后,會形成小葉性肺炎以及大葉性肺炎等系列肺炎疾病。依據病原體,主要分為細菌性以及病毒性幾種。此外對于衣原體、支原體以及霉菌也均會導致疾病出現。此類疾病出現均同感染表現出相關性。對于非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慢阻肺以及哮喘等。

具體在實施呼吸內科疾病治療期間,抗生素藥物獲得廣泛應用,尤其對于患者表現出的感染癥狀經抗生素治療后,能夠獲得確切效果。具體在選擇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治療期間,需要依據感染程度,確定具體用藥方式,主要包括肌內注射、口服以及靜脈滴注等。期間需要保持6~8h用藥間隔。此外依據患者具體生命體征,需采取針對性抗生素展開疾病治療,以對治療有效性做出保證。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常規組(65.00%)(P<0.05);兩組患者未表現出明顯不良反應情況,亦可說明抗生素用于呼吸內科疾病治療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綜上所述,臨床針對呼吸內科患者實施抗生素治療,可將呼吸內科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增強,并且可對安全性做出保證,促進呼吸內科患者病情康復。

參考文獻:

[1]鄭曉青,祝煥杰,趙駿,等.呼吸內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臨床特征及危險因素分析[J].浙江醫學,2020,42(18):1981-1983+1987.

[2]林宜亭.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聯合抗生素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20):14-16.

[3]王萌.臨床藥學干預對呼吸內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促進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4):149-150.

[4]徐翠英.臨床藥師干預在呼吸內科合理使用抗生素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0,37(01):121-122.

猜你喜歡
呼吸內科抗生素不良反應
呼吸內鏡在呼吸內科診療中的應用探討
抗生素
綜合護理干預對首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持續獻血應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紫杉醇脂質體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分析
呼吸內科危重癥哮喘的診斷及治療效果觀察
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呼吸內科實施安全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觀察
抗生素的使用寶典
抗生素不是壞同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