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時代沙縣區茶產業健康發展的思路

2021-12-12 01:09
福建茶葉 2021年7期
關鍵詞:沙縣制茶茶園

鄭 欣

(三明市沙縣區經濟作物技術推廣中心,福建 沙縣 365500)

沙縣區具有悠久的茶葉生產歷史,清代時沙縣有茶園面積3萬多畝,大小茶廠720多家,古時的沙縣瑯口是閩西北最大的茶葉交易集散地,現在是全國產茶重點縣、福建省多茶類生產縣之一。截止2020年,全縣茶葉種植面積3.5萬畝,產量5600噸。隨著沙縣小吃產業的快速發展,茶葉生產逐步向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集中,呈現出規?;?、專業化發展趨勢。全縣通過無公害和綠色食品認證的企業有5個,獲得QS市場準入許可的企業有4個,建立標準化示范基地4個。被評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茶葉專業合作社6個。沙縣宏苑茶葉有限公司“宏苑”牌商標被省政府評為“省名牌”產品,“苑宏”茶葉被省政府評定為“省著名商標”,“宏苑”牌茶葉被評為“最具市場潛力”品牌,宏苑“紅邊茶”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地理商標”,菁英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菁英”牌鐵觀音獲得“省名茶”稱號。沙縣紅邊茶制作技藝被評定為三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了沙縣紅邊茶文化館、山富茶文化館和菁英茶文化館。2020年在三明市開展的8大茶事活動中,獲得全市茶藝比賽二等獎1個,十佳優質茶葉生產基地2家,十佳制茶大師1個,市級“茶王”1個。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跟茶相關的行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茶葉市場低迷。本文就疫情后時代茶產業如何破解發展難題、推動沙縣區茶產業發展,提出對應措施,以期促進茶產業健康發展。

1 優化系統種好茶

一是強化生態茶園體系建設?!渡絽^“三生”耦合茶園模式構建研究》中提出,建設生態茶園應“綜合采取種樹、留草、間作、套種、護壁、筑路、客土、節水灌溉等措施,高標準建設生態茶園”,其目的是進一步保持水土,加強生態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同時,新建或更新改造茶園要做到“山頂戴帽,山腰結帶,山腳穿鞋”,即在茶園頂部、周圍種植防護林,在茶園干道、支道種植行道樹,梯壁種草或留草,充分利用當地山草資源,進行地表覆蓋。通過提升周圍植被覆蓋率,保護和增加生物多樣性。二是推廣“兩減計劃”。全面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和套種綠肥,有效改良土壤結構,增強地力,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每年推廣有機肥1萬畝以上、推廣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面積1.5萬畝,確保茶葉品質。三是更新改造老茶園。對低產低質茶園進行更新改造,每年改造面積500畝以上。2020年全縣改植茶園面積2000畝以上。

2 依托標準制好茶

一是提高制茶水平。強化標準生產,制定并不斷完善紅邊茶加工技術、沙縣生態茶標準體系標準,對標“美人茶”團體標準,不斷提高茶企、標準化、專業化水平,力爭實現從“一片葉”到“一盞茶”的每一環節都能夠執行標準化、清潔化生產,穩定茶葉品質。近年來,我縣花費200多萬元采購紅邊茶精制加工流水設備一套、紅綠茶自動化生產線、萎調大棚和色選機等。二是提升制茶技藝。強化制茶技術培訓,通過培養一批制茶工程師提升茶葉加工技能。要開展內容豐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制茶技術培訓課程,并可以根據學員需求安排和對接茶企進行后續學習,促進培訓質量鞏固提升。此外,《以品牌引領三明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文中提出,“要善于挖掘和發現民間制茶大師,鼓勵民間建立紅邊茶傳承人制度,推動茶葉制作加工技術傳承與創新,培育獨具沙縣特色的高端品牌茶?!敝荚趯⒅撇柽^程中的豐富經驗取其精華、代代傳承。三是開發特色產品。我縣在富口蓋竹、楠木林保護區內發現大量的野生茶資源,這些野生茶富含茶葉重要的抗氧化保健成份EGCG(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含量高達16.2%,這些野生茶樹如在栽培狀態下富含EGCG,可開發為我縣特色功能性茶葉產品。

3 爭創品牌賣好茶

我縣現有“宏苑”、“山富”、“菁英”等多個茶葉品牌,為提升茶葉品牌知名度和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我縣要重點打造沙縣傳統歷史名茶—沙縣紅邊茶,大力宣傳沙縣茶文化,廣泛參與各項茶事活動,打造特色茶葉生產基地,培育龍頭企業。一是培育龍頭企業。落實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中“做大做強水果、蔬菜、茶葉等特色農林產業”和《三明市支持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加快發展政策措施》文件精神,實施龍頭企業帶動戰略,重點針對三產融合度高及品牌效應好的龍頭茶企扶持,努力打造創新能力強、發展條件優、市場前景廣和帶動力強的龍頭茶企。目前,我區有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茶企1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茶企3家。今后要以“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基地”等模式,做大做強龍頭企業。二是打造特色基地。圍繞“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品牌創建,鼓勵支持龍頭茶企打造能充分體現當地文化、生態特色的現代化沙縣生態茶制作、展示、銷售基地,創建沙縣紅邊茶文化館和山富、菁英等茶旅融合發展等3個紅色茶旅康養示范點。三是挖掘茶文化潛力。積極與文創公司合作,深入挖掘沙縣生態茶歷史發展的文化脈絡,以“好基地、好生態”為亮點,培育沙縣紅邊茶、山富美人茶等一批沙縣生態茶品牌。圍繞“風展紅旗如畫”,設計系列包裝,融合紅色文化,豐富沙縣生態茶品牌內涵。近年來投入100多萬元,編印《沙縣茶史》、《沙縣茶志》和建立沙縣紅邊茶文化館、建立觀光采摘體驗茶園500畝。四是加大宣傳力度。線下可通過建設紅邊茶品牌店、形象門店、設置大型廣告牌,發放宣傳冊等方式;線上可與區融媒體中心合作,有效發揮學習強國、e三明等主流媒體效應,兼顧微信、抖音等新媒體營銷手段,講好沙縣生態茶故事。五是參與茶事活動。組織茶企廣泛參與全省、全國茶事活動,敢于“走出去”“請進來”,汲取外地茶品牌培育經驗。按照“政府搭臺、協會組織、企業唱戲”思路,參與市里組織的在福州和廈門等地舉辦三明生態茶推介活動,組織茶企業參加縣外舉辦的斗茶賽、“清新福建·多彩閩茶”香港專場活動、“閩茶海絲行”活動和濟南、杭州、深圳等地茶博會、福州“6.18海創會”、廈門“9.8”投洽會、武夷山茶業博覽會等茶葉評比和展會活動,宣傳推介沙縣生態茶,對于參加展會的主體給予展位費補助。

4 創新模式拓市場

一是拓寬線上營銷“新思路”。隨著市場渠道的多樣化發展,實體店也不再是唯一的交易場所,網絡已經徹底融入普通大眾的生活。網絡銷售份額的逐年爆發,已經使其不可再被小視。我縣山富企業、宏苑茶業已建立電商銷售平臺,一批茶企業通過第三方開展電商銷售。二是做好沉浸式體驗“新文章”。沉浸式體驗作為一種新的產品銷售模式,逐步為更多中青年大眾所接受。茶文化的豐富內涵為茶產品的沉浸式營銷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如今茶葉銷售不僅僅是簡單的買賣,還建立了茶藝體驗館、茶葉采摘園等多種多樣的休閑場所,讓茶同商務會議、對接洽談等工作方式結合起來,同茶事活動、茶園采摘旅游等休閑形式結合起來,進一步豐富了其內涵。三是試行跨業營銷“新方式”。通過合理有效的組合將兩個發展潛力大的行業相結合,達到“1+1>2”的效果。而“沙縣小吃”這張活名片恰好就是沙縣茶產業發展最理想的“伙伴”。乘上沙縣小吃遍布全國乃至世界各大門店“東風”,通過設置沙縣茶產品展示柜或派送小贈品等營銷方式,宣傳推介沙縣生態茶。四是設立展示窗口。在三明飯店、福州三明大廈開設沙縣生態茶展位,展示沙縣茶葉產品。

5 三產融合促發展

一是建設沙縣紅邊茶產業園。投入資金興建沙縣紅邊茶文化館。建立紅邊茶產品展銷區、茶藝表演臺、紅邊茶傳習所、觀光體驗車間、光觀采摘體驗茶園、改造旅游民宿和旅游公廁等。二是積極打造茶旅游基地。選擇景色優美、生態良好、交通便捷的山富企業、宏苑茶業、菁英茶業等企業,開發建設“生態茶園、茶葉觀光園、茶趣園、茶葉博物館、茶葉公園”等茶旅游項目,打造集美麗茶園觀光、采摘鮮茶、炒茶制茶、茶藝欣賞、科普宣傳、運動康健為一體的綜合性茶旅游基地。三是豐富提升茶旅文化項目。緊緊圍繞“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茶旅互融”的發展思路,在“游、制、品、賞、購”方面做文章。充分挖掘沙縣千年的茶歷史文化,豐富的茶旅游體驗項目,深入挖掘、整理和開發富有沙縣特色的茶俗、茶藝、茶道、茶禮儀等茶文化,謀劃舉辦采茶、制茶、品茶等一系列親子活動,加深游客對茶事文化的認識,向游客展示最具地域特色的茶文化,營造“以茶雅志,以茶交友,以茶敬賓,以茶悟禪”的濃厚氛圍。四是探索茶文化發展新思路。借助沙縣區豐富旅游資源,探索梯田+茶葉、品牌+旅游、互聯網+茶業、茶葉+莊園、茶企+基地、規模茶園+茶產地市場、特色小鎮+茶產業的模式。從特色化、智慧化、市場化、融合化等角度出發,尋求產業新趨勢下實踐創造的新突破。

猜你喜歡
沙縣制茶茶園
舉辦鎮巴手工制茶比賽芻議
沙縣人民笑開顏
茶園飄香
山東省茶園綠色高效栽培技術要點
尋找真正的沙縣小吃
沙縣小吃 深耕本土
周寧生態茶園
基于ADAMS的制茶三自由度振動篩設計
茶園觀色
沙縣小吃亮相韓國冬奧會美食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