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文化與新時期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研究

2021-12-12 01:09祝萬春
福建茶葉 2021年7期
關鍵詞:茶文化思政文化

祝萬春

(鄭州商學院,河南 鞏義 451200)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西方文化和多元價值觀開始滲透到我國,當代青年學生由于思維體系尚未成熟、思想信念不夠堅定,逐漸受到外來文化的侵襲,在生活方式或價值觀念上向西式文化靠攏,而我國的傳統文化被視為過時、落后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必須大力推進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的結合,加強大學生的思想理念引導,維護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能夠創新思政教育的內容與形式,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并且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但是目前高校對茶文化的重視程度不足,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使得茶文化與思政教學的融合流于形式。為此,應該創新思政課堂的教學模式,拓展茶文化的傳播載體,并且充分挖掘茶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增強二者的融合深度。

1 茶文化在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1 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對于個人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就茶藝活動本身而言,泡茶可以讓人在一系列的流程中修煉自己的心性,學會沉淀內心、修身養性,養成沉穩成熟的性格,面對混亂情況或者重大危機時能夠臨危不懼、處變不驚;飲茶過程中可以促使人們自我反省,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形成節儉樸素和謙和恭讓的良好美德,同時返璞歸真探尋內心的美好與寧靜。當前,社會時代的發展變革,青年學生擁有較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但是卻受到浮躁心態和功利思想等的負面影響,從而不斷沖擊他們尚未成熟的人生價值觀。在茶文化的熏陶下,不僅審美情趣與藝術追求會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他們的精神修養和思想境界,從而更好地發揮思政教育的德育功能,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修養。

1.2 有利于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茶文化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已經演變為人們休閑娛樂的重要活動之一,不僅是文人逸士附庸風雅、談詩論道的文藝活動,也是普通民眾閑暇之余的生活樂趣,這也造就了茶文化雅俗共賞的風格特征,使其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與民間認可度,成為中華文明標志性的文化符號。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逐漸加強,同時西方文化以各種形式和手段開始滲透侵蝕國人的思想和文化認知,西式審美、文化習俗等在輿論陣地中的影響力日益加強,中華文化的主流地位和世界話語權受到強烈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下,必須加大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力度,增強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感。在物質層面,茶文化在現代化技術與經營的加持下已經發展為規模龐大的茶產業,對于助力鄉村振興、興建美麗鄉村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在精神層面,茶文化中蘊含著強大的精神內核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能夠有效凸顯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可以使加強中華文化在青年學生中的文化輻射力,激發他們的文化自覺自信,進而不斷推動中華文化傳播與弘揚。

1.3 有利于創新思政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長期以來,思政教育給人的刻板印象就是生硬的理論說教和僵硬的教條內容,很多學生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都對思政理論以及一些重要的思想內容都望而生畏,認為思政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的價值觀念以及興趣偏好更加豐富多元,也更愿意吸收新穎豐富的文化內容,從而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無法適應時代變化及人們的心理需求。為此,茶文化作為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文化領域,成為思政教育創新的重要切入點,并且二者之間有一定的內在一致性。比如茶文化在人生信念上比較注重仁愛和諧的思想,這無形中契合了思政教育中引導大學生為人和善、培養大學生良好美德的工作理念;茶文化中蘊含了腳踏實地、吃苦耐勞精神,也是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的重點內容。因此,通過將茶文化與思政教育進行深度融合,能夠以多樣化的教育手段創新思政教育的手段和內容,從而激發思政教育活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不斷加強他們的人格塑造,實現育人的全面性和實效性。

2 茶文化視角下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困境

2.1 思政課堂的理論教學效果不佳

作為思政教育的重要陣地,高校思政課堂教學對于加強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培養、提升大學生政治素養起著固本培根的作用。但是由于高校始終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理論化內容的教授,將一些未經轉化的原始理論生硬的進行講解,使得思政課堂的趣味性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日益減弱,教學的實效性也受到極大影響。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只是通過生硬的說教方式來強迫學生接受某種思想理念,這種直接的思想教育不僅無法得到學生的內心認同,而且長此以往會加深學生的抗拒與厭惡情緒。此種模式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師認為思政教學只是單一的知識傳播與理論講解,他們忽視了人格培育、道德品行在教學中的重要性,而且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個性化特征越來越明顯,每個學生的心理訴求和內心追求都有一定的差別,但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或者溝通時采取統一的教學模式,弱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而導致思政教學成效逐漸降低。

2.2 思政教育中的茶文化元素較少

要促進茶文化與思政教育實現真正的融合,則必須將茶文化元素貫穿到思政教育體系的各個模塊和工作方面中。但是從目前思政教育現狀來看,很多高校沒有認識到茶文化對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雖然將茶文化加入到教學目標規劃中,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仍然采用原有的教學內容,或者是進行簡單的講解,使得茶文化元素只是停留在思政教育的表層關系上。同時,茶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過程中,需要結合思政語境進行相應的轉化與創新,才能夠真正發揮人格培育的功能,但是由于相關教師缺乏扎實的茶文化專業基礎知識,或者沒有對茶文化進行深入的挖掘,其中的教育價值和哲學內涵不能在思政教育中予以體現,例如:思政教師在講解茶道相關知識時,只是簡單地將其理論內容進行梳理式講解,無法深入地剖析出其中的深層含義或者借助該理論對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進行間接引導。

3 茶文化融入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的現實路徑

3.1 創新茶文化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形式

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思政教育的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在推動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元化的媒體渠道,實現思政教學的創新變革。因此,應該拓展茶文化的傳播載體,增強思政教育的影響力和認可度??梢圆シ挪栉幕嚓P的影視作品,比如紀錄片、宣傳片、電影片段等,使學生們在學習茶文化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加直觀地感受茶文化的深刻內涵,從而能夠超越抽象的理論內容真正理解茶文化的藝術審美或者精神追求,也能激發學生對茶文化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利用大眾社交媒體平臺來弘揚茶文化,并進行滲透式的思政教育,比如開通微博賬號,定期推送茶文化的小知識或者蘊含的優秀精神品質,并與當今的社會現象結合起來分析,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話題討論,進而不斷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導向。

3.2 優化茶文化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內容

茶文化中蘊含著良好的思政教育資源,在融合實踐中必須對茶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分析,挖掘出其中優秀的教育價值,才能夠真正發揮思政教育的育人實效。一方面,教師要結合思政教學內容與培養目標深入研究茶文化內容體系,探索思政教育與茶文化的內在契合點,并在課堂教學時采取恰當的方式利用茶文化來引導學生理解思政理論知識,加強他們的政治素養和思想覺悟。比如:在講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時,可以結合茶文化的知識來講解。茶文化經歷幾千年的歷史演變不斷發展創新,融合了不同文化思想最終形成了深厚的思想底蘊,同樣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是秉持開放包容原則借鑒吸收世界先進的哲學思想再經過創新轉變而形成的。再如:利用茶文化歷史中的一些經典人物故事來進行思政教學,引導學生學習其中蘊含的優良品德,推動思政育人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高校還可以專門開設茶文化的選修課程,系統化講述茶文化的工藝流程、發展歷史等內容,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使他們全面了解茶文化,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加強茶文化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影響與滲透。

茶文化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演變,形成了豐富的哲學思想和文化底蘊,對于加強個人的品德修養和人文素質有較強的滋養作用。無論是理論內涵還是思想理念,茶文化與思政教育有著高度的一致性和互通性。二者的融合能夠不僅能夠激活思政教育創新活力,而且對于人才培養的全面化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高校應該重視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增強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政治素養,提升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猜你喜歡
茶文化思政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年味里的“虎文化”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誰遠誰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