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禪僧單道開茶事小考

2021-12-12 01:09郭文芳
福建茶葉 2021年7期
關鍵詞:晉書僧人飲茶

郭文芳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北京 100048)

茶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六之飲》中把飲茶的歷史追溯至遠古的神農氏時代。據東晉地理志《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早在商周時期,巴地不僅“園有芳蒻香茗”,而且還把“丹漆荼密”等作為貢品而進獻給周王朝,其中“茗”、“荼”指的是茶。至于周朝王室成員是否飲茶文獻記載不詳,但是據《周禮·地宮·司徒》記載在周代已經設置有“掌荼”的官職,主要掌管作為貴族喪葬貢品而使用的茶,推測這種用途的茶在南北朝時期仍在使用,《南史》載南齊武帝肖賾臨終之際頒布遺詔說,靈堂之上的祭品勿用牲畜,只設餅、茶飲、干飯、酒脯(《南史》卷四《齊本紀上第四》)。自兩漢之后,飲茶之事逐漸發展起來,并在唐代達到一定的規模。佛教傳入中國之后,茶與佛教也逐漸結緣,文獻記載中迄今所知最早的僧人飲茶之事是東晉敦煌禪僧單道開。

1 禪僧單道開與“荼蘇”

單道開,敦煌人,東晉著名禪僧,主要活動于三世紀中后期以及四世紀前半葉的敦煌、鄴城、許昌、南海、羅浮山等地。關于其人其事在梁慧皎的《高僧傳》和唐房玄齡編撰的《晉書》中都有論述,雖略有差異,但單道開作為以習禪為業的禪僧是毋容置疑?!陡呱畟鳌匪d的“少懷棲隱”,《晉書》中所說的“好山居”等說明單道開最初習禪的場所是在人煙稀少的山林野外之地,這符合佛經所言僧人坐禪的場所應位于林間或山谷之中。

單道開本為敦煌人,少時出家習禪,能日行七百里,于石虎建武十二年(346),來到鄴城西法祠,后又入臨漳昭德寺,并在寺廟中的房屋中造高八、九尺的重閣,在重閣之上用比較堅韌的茅草編織成禪室,常坐其中修禪,可見在單道開來中原之前,已經在山林中營建窟龕或茅舍而作為修禪之所了。之后單道開南渡至許昌、建業、南海,后大約在東晉升平三年(359年)百歲之余時卒于羅浮山,弟子移尸到山上的石室中,四年之后,南海太守陳郡袁宏等人登上羅浮山石室口時,見單道開形骸如生,香火瓦器也仍然存在?;垧ǖ摹陡呱畟鳌泛头啃g的《晉書·藝術傳》中所記載單道開的經歷和神異之事基本相同,但是關于其飲食的記載卻有一定的差異。

《高僧傳》卷九《神異篇》記載:“單道開,姓孟,敦煌人。少懷棲隱,誦經四十余萬余言。絕谷餌柏實,柏實難得,復服松脂。后服細石子,一吞數枚,數日一服,或時多少啖姜椒?!淠甓辉?,秦州刺史上表送開。初止鄴城西法祠中,后徙臨漳昭德寺。于房內造重閣,高八九尺許,于上編菅為禪室,如十斛籮大,常坐其中?!_能救眼疾,時秦公石韜就開治目,著藥小痛,韜甚憚之,而終得其效?!保ā洞笳亍返?0卷No.2059《高僧傳》卷九)《晉書·藝術傳》曰:“單道開,敦煌人也。常衣粗褐,或贈以繒服,皆不著。不畏寒暑,晝夜不臥。恒服細石子,一吞數枚,日一服,或多或少。好山居,而山樹諸神見異形試之,初無懼色。石季龍時,從西平來,一日行七百里,其一沙彌年十四,行亦及之。至秦州,表送到鄴,季龍令佛圖澄與語,不能屈也。初止鄴城西沙門法綝祠中,后徙臨漳昭德寺。于房內造重閣,高八九尺,于上編菅為禪室,常坐其中。季龍資給甚厚,道開皆以施人。人或來咨問者,道開都不答。日服鎮守藥數丸,大如梧子,藥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氣,時復飲荼蘇一二升而已。自云能療目疾,就療者頗驗。視其行動,狀若有神?!保ā稌x書》卷九十五《藝術傳》)

梁·慧皎《高僧傳》中說單道開在早期禪修時就以柏實、松脂為食,之后又服細石子,并時常進食姜和椒等,到鄴城之后曾經為秦公石韜治療眼疾,至于飲茶之事卻未提及,可能是在慧皎之時,佛教中的茶事尚未引起重視。唐·房玄齡在《晉書·藝術傳》中說單道開在臨漳昭德寺時不僅每日服用數丸“鎮守藥”,而且還強調了其飲茶之事。陸羽在《茶經》中專門引用《晉書·藝術傳》的記載列舉了單道開的飲茶之事:“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氣,所飲荼蘇而已?!?/p>

2 禪觀與藥補

禪,是佛教的一種重要修持方法,為梵語禪那(Dhyana)的簡稱,丁福保所撰《佛學大辭典》中對“禪”的解釋是舊譯棄惡,新譯為靜慮,即僧人在坐禪時拋棄一切雜念,苦思冥想,并在定中觀想佛以及佛國世界的種種相好或景象。僧人修禪需要特定的環境與坐姿,由于禪僧需要長期集中精神、苦思冥想,在靜定中觀察思慮,所以禪窟往往開鑿在在寂靜無人的山林空谷之中,采用不易疲勞的結跏趺坐,這樣才能在坐禪時不被人打擾并且更加意志堅定。僧人坐禪的時間往往比較持久,甚至“晝夜不臥”,而在長期的習禪過程中難免會因修行方式不當而身心疲勞、精神渙散或是生禪病等。所以對不同的禪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如劉宋時期沮渠京聲所譯的《治禪病秘要法》中列舉了僧人修禪時的身心所產生的十二種病以及對治秘法,治禪病的方法主要是觀想相關的景象和服藥,如“若行者坐時患兩耳,滿骨節疼痛,兩手掌癢,兩腳下痛,心下動項,筋轉眼眩,坐處肶鬼來竊語,或散香花,作種種妖怪,當疾治之。治之法者,先當觀藥王藥上二菩薩?!鸶姘㈦y,佛滅度后,四部弟子,若欲坐禪,先當寂靜端坐七日,然后修心數息七日。復當服此除病等藥,除聲去肶定心守意,修心修身,調和諸大,令不失時。一心一意,不犯輕戒及與威儀。于所持戒,如護眼目,如重病人隨醫教,行者亦爾。隨數數增,不令退失,如救頭燃,順賢圣語,是名治病服暖身藥?!保ā洞笳亍返?5卷No.0620《治禪病秘要法》卷下)

藥補在禪修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禪秘要法經》中說行者“出定之時,應于靜處,若在塚間,若在樹下,若在阿練若處,覆身令密,應當靜寂更求好藥,以補己身?!保ā洞笳亍返?5卷No.0613《禪秘要法經》卷中)《禪秘要法經》卷中在論及第十六觀“補想觀”時曰:“作此觀時,以學觀空故,身虛心勞,應服酥及諸補藥。于深禪定,應作補想觀。補想觀者,先自觀身,使皮皮相裹,猶如芭蕉。然后安心,自開頂上想。復當勸進,釋梵護世諸天,使持金瓶盛天藥,釋提桓因在左,護世諸天在右,持天藥灌頂,舉身盈滿。晝夜六時,恒作此想。若出定時,求諸補藥,食好飲食,恒坐安隱,快樂倍常。修是補身,經三月已。然后更念其余境界,禪定力故,諸天歡喜。時釋提桓因,為說甚深空無我法,贊嘆行者,頭面敬禮,以服天藥故。出定之時,顏色和悅,身體潤澤,如膏油涂。見此事者,名第十六四大觀竟?!保ā洞笳亍返?5卷)在修禪時,僧人既具需要借助各種補藥來保持體力、精神或治療疾病,也需要經過觀想而得以“天藥灌頂”實現精神上的治愈?!稌x書·藝術傳》中說單道開“日服鎮守藥數丸,大如梧子,藥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氣,時復飲荼蘇一二升而已。自云能療目疾,就療者頗驗。視其行動,狀若有神?!眴蔚篱_所服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氣的“鎮守藥”以及所飲“荼蘇”有助于改善坐禪時的“身虛心勞”等狀態,并保持“晝夜不臥”,盡管關于所服之藥的成份佛經中并未明確規定,但是茶所具有的藥性促進了茶與禪的結合,可以說茶佛的結緣,源于茶的益思、不眠等功效可以彌補僧人坐禪時的精神不振等弊病。而“視其行動,狀若有神”,不僅是所服用之藥發揮的作用,也是觀想“天藥”之“補想觀”的禪觀體現。

3 結語

單道開是東晉時期的禪僧,關于其記載除了神異之外,主要的就是茶事。古人認為茶具有益思、不眠、輕身、明目、悅志、止熱渴等功效,由于僧人習禪需要結跏趺坐、久坐不臥、精神集中,所以茶所具有的益思、提神等功效正是佛教中以茶入禪的主要的原因,并且茶與禪的結緣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飲茶之風的發展。

唐·封演在《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中說,最初只是南人好飲茶,而北方基本不飲。但到開元年間,泰山靈巖寺有一位大力推行禪教的降魔師,鑒于學禪需要不寢寐,又不吃晚餐,所以準許僧人飲茶。遂后禪僧便到處煎飲,人們也轉相仿效,漸成風俗。并且從鄒齊滄棣至京邑城市,煎茶賣之的店鋪頗多,不論道俗,皆投錢取飲,并引起了茶市場的繁榮。敦煌唐代遺書《茶酒論》中有茶為酒曰:“名僧大德,幽隱禪林。飲之語話,能去昏沉。供養彌勒,奉獻觀音。千劫萬劫,諸佛相欽?!边@說明茶不僅由于具有提神的作用而且多為禪僧青睞,并且至晚在唐代茶也被用于供養佛、菩薩等。從日本僧人圓仁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所記載的多處僧人飲茶之事來看,唐代寺院僧人飲茶之事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并且茶還與花燈、名香、藥食等成為了供養賢圣的主要貢品。而唐代之后茶事、茶禮更是在寺院的佛教活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
晉書僧人飲茶
聞雞起舞
嵇紹重禮
聞雞起舞
煮竹
白云深處
枕戈
不滅的藍火
花下飲茶,光陰含香
當老鼠變成虎
誰怕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