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材中財經素養滲透的分析研究

2021-12-12 04:28廖朝顏黃梓洋梁嘉儀李妍馮楚恩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1年14期
關鍵詞:財經人教版維度

廖朝顏 黃梓洋 梁嘉儀 李妍 馮楚恩

摘一要:新中國成立以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地巨大飛躍。新時代的學生是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這對財經素養教育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本文以《中國財經素養框架》小學階段的教育目標為依據,借助學者對人教版的研究框架,進一步用文本分析法分析2013年人教版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中財經素養教育滲透現狀的異同,分析現狀并為小學財經素養教育的落實提出建議。

關鍵字:小學數學 財經素養 課程標準 教材滲透

2018年,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組織研制出《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1]。2019年教育部在回復人大第8795號提案時,稱很有必要加強財經素養教育,尤其會加強相關課程教材建設。在國際上,我國財經素養教育與領先國家相比不僅起步較晚,而且始終沒有形成廣泛的共識。在現實生活中,家長認為孩子只需好好學習,缺乏對孩子財經知識與技能、觀念和態度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大量的計算都與財經密切相關,如制定消費計劃、存款利息的計算等,但教材對財經素養教育的滲透情況還有待研究。

1 概念界定

財經素養教育是個外來詞,提到財經素養,我們就離不開談及財商教育。對于財經教育和財商教育,郭老師認為財經素養不限于財商教育,不限于金融教育,也不限于消費觀教育,它是一種集合財經知識、理財技能、財富信念、人生信念的總和的意識和精神[2]。介于本文屬于社會學、經濟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課題,因此本文決定在原有的財經素養教育和財商教育的基礎上對財經素養教育的概念進行明晰。結合由上海財經大學發布的《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3],本研究將財經素養教育界定為學習財經知識、技能與應用的能力和培養健康的心理以及價值觀,引導個體進行財經抉擇,同時引導個體正確處理個人經濟事務與國家經濟活動的關系,建構起基于學生生活、面向中國特色、具有國際視野的財經知識與技能、觀念與態度。

2 數學教學大綱和數學課程標準中財經素養的滲透現狀

從1950-2000年,我國先后頒布8部小學數學(算術)教學大綱,其演變反映了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它們都強調了學生的計算能力、數量觀念、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推進素質教育后,2000年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適用修訂版)》體現了重點培養創新意識、強調培養思維能力和注重情感體驗的特點。但是財經素養內容如收入與消費、儲蓄與投資等,未出現在教學大綱之中,只隱含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之中。

2001年7月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學有價值的數學”——“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的所必須的重要數學知識、思想和技能”,加強了數學與自然、人類社會等外部的關聯。2011年正式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強調了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必備的基礎知識,在內容上著眼于數學與人類生活的聯系。

數學綱領性文件越來越關注數學教學的生活性、發展性、創新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也會發生改變,但是在以上的文件中均未體現數學在經濟中的工具性,沒有關于財經素養教育的相關指導。

3 小學數學教材中財經素養的滲透現狀

3.1 人教版及北師大版數學教材財經素養題目數量分析

3.2 財經素養教育目標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呈現方式

為研究小學數學教材中財經素養教育的融入現狀,本文依據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的《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小學)》對2013版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及2013年的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統計,及李老師將財經素養題目分為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及情感態度[4],并具體分析其涵蓋財經素養的內容。

3.3財經素養教育在人教版和北師大版滲透現狀的異同

通過對2013年人教版和北師大版的小學數學教材進行文本分析,統計得出兩個版本教材中財經素養呈現方式的異同,主要表現為:在財經素養呈現方面,兩個版本的教材大多將財經知識融入計算,人教版會更多地進行財經知識科普,如人教版會涉及古代錢幣的演變過程、恩格爾系數的介紹、利率認識和不同理財產品的介紹等,而北師大版僅有恩格爾系數的介紹、利率的認識等較為基礎的知識;在教材年級布局層面,兩個版本的教材財經知識多布局在高年級(四至六年級),而低年級(一至三年級)僅僅是涉及一些基礎的計算;在維度層面,兩個版本的教材都較多的涉及到收入與消費、儲蓄與投資這兩個維度,從更細化的維度來說,相比之下,人教版會涉及更多的情感態度,如依法繳稅、不同理財方式的收益不同這些情感與態度目標,而這些北師大版并未呈現。

4 對滲透現狀的評價

目前財經素養在小學數學教材中的滲透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文件未凸顯數學在財經素養教育方面的作用。有學者認為“財經素養”一詞始于1995和1996年兩位美國斯坦福教授的研究[4],真正引起國際研究熱潮的事件是2012PISA測試將“財經素養”概念作為測評內容,從時間上看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未來得及更新。不過金融素養、消費教育等近似概念已出現,卻未出現在任一版本的數學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之中,這也導致了教材中財經素養滲透存在問題。另一方面,教材體現出的財經素養維度和結構失衡。從不同維度上看,無論是人教版還是北師大版,財經素養的滲透主要集中在“收入與消費”和“儲蓄與投資”維度,其他維度較少體現。在同一個結構中,情感與態度很少出現在教材中。

5建議

(一) 在課程標準中融入財經素養教育

制定數學課程標準應將財經素養教育框架與數學課程內容結合在一起,細化小學數學各年級應該達到的財經知識目標,增加對財經素養教育的重視,為更好地編寫教材,教師更好地使用教材奠定基礎,有助于更好地落實財經素養與數學教育融合。

(二) 在保持數學本身屬性下將風險與保險維度的財經知識納入教材

小學數學教材中均未涉及風險與保險的維度,一方面是出于數學教材是為了數學內容的學習,另一方面財經知識涉及到方方面面,數學并不能完全承擔財經素養教育??梢栽诒3謹祵W本身的屬性下加入風險與保險維度的財經知識。例如在人教版《百分數二》中涉及國債、理財產品概念時不僅僅計算收益,還加入風險的計算讓學生對投資有風險這一事實有初步的認識。

(三) 將財經知識滲透到與幾何有關的實際問題

幾何是數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板塊。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已經涉及到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和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的相關認識,在這些相關板塊中會涉及到物體的用料問題??梢栽诮滩闹性黾幼鲆蛔龅沫h節,讓學生利用廢紙等制作模型,不僅鞏固了學生的數學知識,還學會了分析材料,在對廢品的二次利用中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

(四)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在未來的研究中,就研究對象而言,可以對更多版本的數學教材進行研究。文本分析的文本也可以擴展到語文課本、思想道德課本等,已驗證結論的可靠性和增強推廣性。就研究內容來看,可以獲取教師對教材的使用、家長對財經素養教育的看法等動態數據來分析財經素養在教材中的滲透,增加結論的可靠性,并提出更有建設性的意見。

參考文獻:

[1]《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J].大學(研究版),2018(02):2+97.

[2] 郭晶紅.大學生財經素養培育路徑研究[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3(02):69-72.

[3]《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專題培訓會議[J]. 大學(研究版). 2018(04)

[4]李志鴻,王智秋.小學數學教材融入財經素養教育研究——以人教版為例[J].生活教育,2020(04):102-106.

[5] 王宇熹,楊少華.金融素養理論研究新進展.上海金融,2014(3),26-33.

猜你喜歡
財經人教版維度
基于知識維度和認知過程維度的古典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課型探討
2020年《理財》《財經審計法規選編》征訂單
財經日歷
人教版11.1功-教學設計
多媒體情境下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三個維度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財經記者的知與行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詞匯闖關
人教版選修七核心詞匯闖關
人教版選修八核心詞匯闖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