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若干問題探討

2021-12-12 04:38柯燕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1年14期
關鍵詞:識字教學文字小學語文

柯燕

摘要:文字是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而小學語文的學生學習生涯和教師教學過程中,文字的教與學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因此進行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需要教師付出較大的努力。本文回顧了我國歷史上識字教學的發展變遷,在小學生的認知理論的指導下,就識字教學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和反思。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文字

文字是現代社會的人們認知社會、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的基礎,而在小學階段以識字教學為主要教學內容的語文學科則成為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學科,文字的教與學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能否讓學生順利接受,實現教與學的無縫銜接,關系到小學生以后的更復雜的學習過程能否順利開展。傳統教學手段對于未來發展造成了阻礙,因此有必要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識字教學概念和內涵

小學語文識字一般要求達到“四會”的目標,即對于文字要做到“會識音、書寫、辨義、組詞造句”。在識字概念的基礎上,引申出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概念,即通過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過程,引導小學學生完成對于漢字的讀、寫、釋義以及運用的過程,讓學生掌握該漢字。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掌握對于所教授漢字的科學組成結構,即漢字學科研究的結構;還應掌握小學生在漢字識字過程中,所體現的認知心理狀態和認知行為。

二、我國識字教學發展過程

(一)古代識字教學情況

古代的識字教學在啟蒙讀物選擇上,一般就是“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為主的識字教科書,這些書的特點是:內容組合上,融合了天文、地理、歷史等其他學科性質的教學內容;文字選編上,這些文字往往押韻合轍,對仗工整;在教學方式上,普遍采用非直觀教學的方式進行,就是簡單的針對文字本身進行朗讀、背誦、默寫等。

(二)近代識字教學情況

民國時期,我國的識字教學呈現出了兩個階段,民國教育部門首先將小學語文生字編排進各種文章內,分布于文章多個地方,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在文章的語境下配合著單個生字的講解去理解文字。教學方法也有所增多,如:動作教授、比較法教授,實物教授。后來又出現了注音識字方法。

(三)現代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情況

現代小學語文識字融匯了我國傳統識字方法和現代教育規律。其中,“集中識字”是最先采用的一種方式,即將文字進行集中歸并,同音字、同偏旁部首等字進行歸類,再進行集中學習,并帶領學生借助字形等進行衍化教學,輔之以閱讀和練習題,根據漢字構造和學生思維習慣等進行識字教學。之后,又有人陸續提出了漢語拼音識字。此外,還有融文字于文章中的分散識字以及合轍押韻的韻語識字等方式。多種識字方式有效幫助小學生擴大了識字量。

三、小學學生漢字認知情況分析

(一)小學生感覺和知覺特點

小學生主要擅長形象感知,對于文字的抽象字體來說,需要輔助其他的認知工具才能進行認識;對文字字體來說,只能對于文字的主要特征進行分析,細部特征不能很好的把握;在文字的發音識別上,小學生能夠感知基本的音節和發音音調的差異。

(二)小學生記憶能力分析

小學生的機械性記憶能力較好。若采用直觀生動的方式進行編排,更利于小學生的機械化記憶;而形象的記憶方式,能夠提升記憶時長和準確性;此外,小學生的記憶行為,圖優效應較為明顯,圖片的記憶配合方式對于記憶的貢獻高于單純的文字記憶。

(三)小學生的思維特征分析

在小學生低年級階段,其思維呈現出了簡單直接的特點,以形象思維為主,隨著年齡增長,向抽象思維培養過渡。

四、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分階段采用差異化教學手法

在低年級小學生識字教學中,應當以培養學生識字興趣為主,教學安排上應當簡單、形象、直觀,盡量配合多樣化的圖片閱讀材料,來具體到某個文字上,盡量具體化。而在高年級小學生識字教學上,則需要總結出一些識字規律,讓學生掌握,例如音形合一的識字規律等,讓孩子掌握漢字結構,能夠自我學習。

(二)將拼音作為輔助工具而非主要教學手段

對于漢字的學習,需要教師認識到,必須要從漢字本身入手進行教學,拼音只是一個輔助工具,而非重要地位,在新課標中,也對拼音的地位進行了弱化,要求能讀,掌握了拼音體系就可以,而并非需要默寫等來作為識字教學的必然過程。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安排上,拼音環節,讓學生讀音準確即可,掌握了發音規律,就可以完成教學目標。

(三)漢字規律總結需多樣化和準確

對于漢字構成規律的教學,需要一個多樣化和準確的表達方式。多樣化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對于文字進行偏旁部首拆解教學外,還可以對于發音相同,并且含義相近的文字進行橫向聯系的教學,引導小學生自己去總結類似文字,此外還可以從同源的文字進行總結,從文字的變遷進行實例講解等等,讓學生從多個方面掌握漢字,并類比其他漢字,更好的掌握漢字的書寫方法和含義內容。在準確方面,則要求教學過程中,必須正確把握漢字規律,例如一些漢字隨著繁簡轉換,字形結構發生變化,教師講解中必須準確把握漢字根源進行正確講解,不能牽強附會,例如“章”字,很多老師拆解為“立”、“早”,但根據“章”的起源來看,應當為“音”、“十”兩個字,即古代“音從十為終也,謂之一章”。

參考文獻:

[1]耿紅衛.我國百年漢字識字教學改革述評[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10):33-36.

[2]鄧琳,張福榮,李雅琴.利用漢字構形規律,提高識字教學效率——論新課標下的識字教學對策[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4):120-123.

[3]方云.低年級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33):104-105.

猜你喜歡
識字教學文字小學語文
文字的前世今生
熱愛與堅持
夢中的文字
試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
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種出來的“逍遙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