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

2021-12-12 04:59向秋見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1年14期
關鍵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向秋見

摘要:本文基于《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以新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中的閱讀文章“ADay in the Clouds”為例,探討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切實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一、概述

2017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即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1]?;诖?,本文以新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二單元的閱讀文章A Day in the Clouds為例設計了一堂閱讀課,通過對文本的分析以及各個教學活動的設計,旨在探討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上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二、文本及教學對象分析

文章A Day in the Clouds是一篇記敘文,主要講述了作者在參觀羌塘國家自然保護區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具體來說,課文由七段組成。在第一段中,作者描述了他此行的地點和目的。在第二段中,他指出藏羚羊的美麗并告訴讀者它們正面臨嚴重的威脅。接下來,他講述了導游扎西對野生動物保護的理念。第四段則解釋了為什么人們應該保護藏羚羊。第五段和第六段闡述了中國政府在保護藏羚羊的過程中采取的具體措施以及這些措施的效果。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只有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

教學對象為40名高一學生,他們學習態度積極認真。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大多數學生掌握了從閱讀文章中快速獲得細節信息的能力,一些學生可以自信地用英語與其他同學交流。但仍有很多學生缺乏分析和整合知識的能力。與此同時,他們也缺乏批判性思維。這些學生對野生動物保護有一定的常識,但他們沒有意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措施也不清楚。

三、教學目標

基于對文本和學情的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生能提煉全文大意,梳理文章結構,總結保護藏羚羊的事實信息。

2.學生能整合并解釋人們保護藏羚羊的原因。

3.學生能通過略讀、尋讀等手段提高閱讀技能。

4.學生能意識到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

5.學生可以批判性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四、教學重難點

本堂課的教學重點在于掌握和理解全文的主旨并理清文章的層次和結構,教學的難點在于自由表達對野生動物保護的不同意見。

五、教學過程

(一)讀前階段

1.教師向學生展示幾張瀕危動物的照片并讓學生找出它們的共同點。然后教師分別標記出這些瀕危動物的現有數量,學生隨即分享他們對這些圖片和數字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師提出問題“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se animals?”,學生分組思考討論。

3.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章標題并提示學生觀察文章所配的圖片,鼓勵他們大膽預測此篇文章的類型和大意。

【設計意圖】課堂開始時通過使用圖片可以迅速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討論瀕危動物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還可以激活學生的相關圖式;通過閱讀標題和觀察圖片,學生可以預測全文的主要結構和內容,從而形成閱讀期待。

(二) 讀中階段

1.教師邀請學生閱讀文章的第一段,并回答以下問題:

Q1.Who spent the day in the clouds?

Q2.What does“in the clouds”mean?

Q3.Why did the writer go there?

給予學生反饋后,學生繼續閱讀并嘗試總結每一段的大意。然后,學生分組討論并在紙上畫出有關課文結構的思維導圖。

2.每個學生再次仔細閱讀課文(特別是第2段至第7段),然后回答以下問題;

Q1.Why should people protect the Tibetan antelope?

Q2.What did people do to help protect the Tibet antelope?

Q3.What are the effects of those protection measures?

回答上述問題后,教師鼓勵學生再次分組討論以完善他們的思維導圖,同時學生需要思考思維導圖的不同部分之間是否存在邏輯聯系。

3.鼓勵學生再次閱讀文章的最后一段,并對作者的觀點進行評論(贊成還是反對?)。

【設計意圖】首先,學生通過快速閱讀可以培養尋讀的閱讀技巧。然后,學生閱讀剩下的段落來繪制整個文章的結構圖,可以獲得語篇相關的某些事實性信息。這樣,學生就能總結并整合出各種保護藏羚羊的措施和效果,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除此之外,與小組成員討論各個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三)讀后階段

學生以四人為一組進行訪談,其中,受訪者(“作者”和“扎西”)回答訪談者提出的各種不同問題,余下一名學生記錄所有的訪談細節。當訪談結束時,學生派代表在講臺上做報告(抽兩組)。

【設計意圖】總結和復習已學知識;同時,通過表達對野生動物保護的觀點,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四)作業布置

1.對課堂上的報告進行修改;

2.創作一幅以野生動物保護為主題的海報

【設計意圖】鞏固本課所學,實現遷移創新。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歡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基于閱讀韻律的高中英語默讀朗讀教學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讓學生站在舞臺中央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對英語學科素養的探析
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