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語語音教學研究新進展——第十一屆國際二語語音教學研討會綜述

2021-12-17 11:33吳亞樂劉希瑞
衡水學院學報 2021年6期
關鍵詞:元音二語韻律

吳亞樂,劉 真,劉希瑞

二語語音教學研究新進展——第十一屆國際二語語音教學研討會綜述

吳亞樂1,劉 真2,劉希瑞2

(1.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 外語學院,馬來西亞 檳城 11800;2. 河南工業大學 外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第十一屆國際二語語音教學研討會以語音教學的跨學科交互研究為主題,研討內容涵蓋二語語音學習和教學的研究方法及元音、阻塞音、響音、韻律等。目前二語語音教學研究的新進展主要包括:產出-感知實驗研究、母語與目標語之間的對比分析、語音分析軟件和可視化技術的應用、基于語音庫的語音教學研究等。第二語言語音教學研討會(PSLLT)是國際二語教學研究領域的盛會,領航該學科發展方向。

第十一屆國際二語語音教學研討會;二語語音;語音教學;研究進展

語音是學好語言的前提和基礎。長期以來,我國語言教學界對語音學習和教學重視不夠,嚴重制約高水平語言人才的培養。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深入推進,對高水平外語人才需求日益增長。早在2008年9月,我國外語學界在江蘇南通成立了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語音專業委員會(現更名為: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語音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并擬定每兩年舉辦一次學術研討會,為提高我國英語語音教學研究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相應地,國際二語語音教學研討會(Pronunci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簡稱PSLLT)專注于世界范圍內的二語語音習得、學習和教學研究,是該學科發展方向的風向標。第十一屆國際二語語音教學研討會于2019年9月在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舉行,來自美國、法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和學者,共提交論文188篇,共同探討語音教學的跨學科交互研究(Inter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s in Pronunciation Learning and Teaching)。會議形式包括:主旨發言、小組匯報、海報展示和教學技巧交流等。主要話題包括:二語語音研究方法、元音、輔音、響音、韻律習得及智能語音軟件輔助語音教學等。二語語音教學研究學屆內國際知名學者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Murray J. Munro、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Douglas Biber、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Tracey Derwing和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Eric Friginal分別就二語語音研究數據收集、基于語料庫的口語話語分析、語音庫的創建和標注等做了主旨發言。筆者通過認真研讀本屆會議論文集全部論文(涵蓋專家主旨發言、小組討論等所有議程的內容),針對本次研討會交流的主要話題及觀點,探討國際二語語音教學研究的新進展及新趨勢。

以語音教學研究為核心,討論的語音研究涵蓋全世界23種語言或其變體(見下表1),研究方法主要以實驗研究為主,涉及元音、阻塞音、響音、韻律等方面。目前二語語音教學研究的新進展主要包括:產出-感知實驗研究、母語與目標語之間的對比分析研究、智能語音分析軟件和語音可視化分析技術的應用研究、基于語音庫的語音教學研究等,這也是目前二語語音教學的主要研究方向,與我國國內二語語音研究的熱點類似,即主要聚焦于韻律特征習得、基于語音庫的二語語音習得研究等[1]。此外,利用可視化語音分析軟件輔助二語語音訓練是二語語音教學研究的新趨勢,其主要特點是可操作性強、訓練效果明顯;以課堂教學實踐為案例進行二語語音研究亦是熱點,且研究成果能夠反哺于語音教學實踐。會議內容還涉及二語語音庫建設及其應用等有關問題。

表1 國際二語語音研討會涉及的語言

下圖1是將會議論文集導入在線詞云生成器——微詞云(網址:www.weiciyun.com)生成的可視化詞云圖。從圖1中可以看出,此次會議討論的熱點主題有:發音(pronunciation)、語音(speech)、語音產出(production)、語音感知(perception)、語音教學(instruction)、英語(English)、西班牙語(Spanish)、清晰度(intelligibility)、可理解度(comprehensibility)等。語音產出和語音感知實驗是進行二語語音分析研究的主要方法;世界英語(World English)和以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English as Lingua Franca)一度是語音研究的核心,因此,英語在圖中高頻次出現。西班牙語的頻繁出現與美國本土青睞于將西班牙語作為第二外語有關,而且此次研討會在美國召開,有關西班牙語的語音研究相對較多。清晰度(intelligibility)和可理解度(comprehensibility)是二語語音評估標準的新趨勢,也是語音教學效果的重要評判標準。此外,從圖1中還可看出現代語音學研究多借助于計算機軟件輔助進行實驗研究,如由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兩位學者開發的用于語音分析的專業軟件Praat,可用于數字化語音信號的分析、標注、處理及合成等實驗,并生成各種語圖;語音教學更加注重發音的準確性及人際交流的有效性;韻律層面的流利度(fluency)、語調(intonation)、重音(stress)、口音(accent)、焦點(focus)等也是二語語音研究的核心主題。

圖1 國際二語語音研討會可視化詞云圖

基于該研討會涉及的主要研究方法,針對元音、阻塞音、響音、韻律等語音方面的相關研究做以下總結:

1)研究方法:二語語音教學研究感知是基礎,產出是結果。研討會涉及的主要語音研究方法有單詞錄音、單詞識別、口頭閱讀、聽寫等;在被試選擇上,鑒于個體差異,實驗中的被試多為在校大學生或國際助教,均經過嚴格挑選及分類,在性別上也有明確要求;數據收集主要是現場錄音,也有問卷、在線語料收集以及超聲成像數據收集等。

2)元音:音段層面元音的研究主要涉及單元音、雙元音、元音音質、元音高低和前后、共振峰等。元音研究涉及的語種主要有法語、巴西葡萄牙語、奧地利語和西班牙語等。法語元音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采用超聲成像技術進行元音語音訓練研究,研究對象是澳大利亞在校大學生,研究方法是提取兩對央元音(/y/-/u/ 和 /e/-/?/)產出的元音共振峰,其實驗結果表明在語音訓練中利用視覺反饋技術能夠有效提高發音的準確性;巴西葡萄牙語元音研究是英語-葡萄牙語學習者的鼻化元音產出和感知研究,其研究結果證實葡萄牙鼻化元音通過持續有效的模仿可達到近母語水平;奧地利語元音研究以感知研究為核心,通過考察不同母語背景的聽者對奧地利英語學習者最小對比對兒(單元音/??/-/e/-/?/)的感知辨認,證明世界通用語核心(LFC, Lingua Franca Core)元音/??/的教學需考慮母語語音特征,而不應該籠統地將單元音/??/的教學放在首位。西班牙語元音研究,均是基于感知-產出的實驗研究,研究對象都具有西班牙語學習基礎,且其母語均為英語,研究方法涉及單詞錄音、單詞識別、聽寫、朗讀錄音以及語音訓練前后對比分析等;對采樣數據的分析方法有利用Praat分析元音邊界和統計元音音質;研究結果表明二語語音受母語影響較大,通過辨別母語與二語的元音差異、準確感知及持續重復性語音訓練,可準確掌握元音發音;教學實踐中應重視首次語音學習輸入的準確性,語音訓練時可采用智能語音技術手段進行語音感知和聽辨,進而促進二語語音學習。

3)阻塞音:研討會涉及的阻塞音包含塞音和擦音兩類,計算嗓音起始時間(voice onset time,簡稱 VOT)是研究阻塞音的主要方法,感知-產出實驗和母語與二語的對比分析是主要研究手段。在外語語言環境下,有效的語音感知訓練對二語語音聽辨和發音有良好的效果[2]。表2列舉此次研討會所涉及的所有阻塞音實驗研究,其中第2組英-日雙語對比研究,通過兩組產出實驗比較分析,證實在語音教學過程中雙語語言學習環境有利于語音習得;其余5項研究,研究對象是不同層次的英語-西班牙語學生,展示出英語-西班牙語主流學習者的阻塞音語音習得現狀;研究方法是以錄音為主的產出研究、圖片描述、發音模仿和感知辨認;語音分析方法主要是利用Praat提取VOT,然后進行縱向前后對比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聽力訓練有助于二語語音習得,語音感知模仿訓練及反饋性糾音練習能夠有效促進語音習得,對語音教學實踐具有借鑒意義。值得指出的是:Shelby Bruun等人(表2第4項)的研究雖立足于感知-產出對比研究,但采樣結果借助于由Mark Davies, BYU創建的el Corpus del Espa?ol數據庫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學生語音習得受教師發音影響。Daniel Olson和John Nielsen(表2第5項)的研究基于課堂教學,將產出實驗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利用智能語音可視化反饋訓練輔助語音教學,通過實驗證明可視化語音訓練有利于二語語音習得。

表2 阻塞音發音研究

續表 2

4)響音:響音的研究主要包括邊音(laterals)、日音(rhotics)、鼻音(nasals)等。研討會涉及的響音研究聚焦/l/-/r/的跨語言語音教學,特別是亞洲母語者,如日語母語者、漢語母語者和韓語母語者等;研究方法以語音感知和語音訓練前后對比分析為主;研究理論依據是對比分析假說(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簡稱CAH)[3]76-83和言語學習模型(Speech Learning Model, SLM)[4]233-273。CAH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其核心觀點是語言學習的主要干擾來自母語,對比分析的任務是把語言學習者的母語和二語進行系統的對比,進而預測語言學習難點,該理論側重于語音產出層面的對比分析,即母語中沒有的音是產出的難點;SLM主要觀點是母語中存在的類似音是二語語音感知的難點,該理論側重于語音感知層面的對比分析[5]。在響音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能否有效感知二語與母語對應音之間的差異是其能否準確掌握二語語音的關鍵。此外,研討會上Marsha Chan和Sunburst Media關于Chopsticks are not only for eating(筷子不僅僅是用來吃飯的)的研究為響音/l/、/n/、/r/的教學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即用筷子作發音練習工具,放在舌頭上面發音為/l/,放在舌頭下面發音為/n/,放在舌頭前面發音為/r/等。實驗可操作性強,為響音語音教學提供了新方法,但采用此發音聯系方法,其準確性并未得到考證,有待于進一步研究;雖然該研究尚未有語音研究的科學性支撐,但為語音教學提供了新方法,同時表明,二語響音語音研究仍有較大的研究空間。

5)韻律:韻律即超音段特征,如重音、節奏、聲調、語調、流利度等,它與意義突顯、語義理解、情感表達等密切相關。對韻律的感知直接影響交際話語的清晰度和可理解度。研討會涉及韻律感知層面的研究有語調、重音、音高等;語種涵蓋英語、西班牙語和漢語;研究的案例主要是在語音教學過程中運用節拍性較強的語料進行語音訓練,如繞口令、說唱等。學界公認的母語韻律特征對二語韻律學習有遷移作用,對二語語音韻律的準確感知有利于二語語音習得。韻律感知方面的研究大都基于語音教學實踐,且被試涵蓋高級語言學習者和兒童語音學習者,對從事二語語音教學的一線教師具有借鑒意義。此外,對二語語音韻律邊界的感知也是二語語音習得的關鍵,研究表明二語語音學習者對目標語詞邊界的感知較母語者更為敏感,通過重復的韻律訓練能夠提高其二語語音韻律感知能力。ToBI(Tones and Break Indices)韻律標注是韻律研究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國際上較為公認的韻律標注體系[6]。會上Karin Puga關于English Prosody of Advanced Learners of English - A Contrastive Interlanguage Analysis的研究,依據ToBI標注系統理論,運用Praat語音分析軟件進行標注,并在語音語料庫進行對比分析,全面解析母語韻律與二語韻律的差異。

綜上所述,第十一屆國際二語語音教學研討會以二語語音教學研究為主要宗旨,呈現語音教學研究的以下趨勢:第一,實驗語料采集趨于多樣化,閱讀、敘述、聽辨結合、線上線下結合、超聲成像采集等,隨著科技的發展,語料采集的方式將不斷豐富;第二,語料對比分析手段多樣化,由傳統的采樣樣本間對比分析逐漸過渡到采用語音語料庫進行對比分析,通用語音語料庫創建是未來二語語音研究發展的新方向;第三,語音教學采用智能語音技術手段,如可視化語音分析軟件、語音反饋訓練軟件等。產出-感知實驗研究、母語與目標語之間的對比分析、語音分析軟件和可視化技術的應用、基于語音庫的語音教學研究等有關二語語音教學研究都有新進展。研討會上涉及并討論的各項研究為二語語音教學提供真實案例和實證支持,為二語語音教學提供新方法,二語語音研究逐漸聚焦于語料開發、教師培訓和教師課堂實踐等。

[1] 劉希瑞,劉巖.國內二語語音習得研究的計量可視化分析[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9(4):25-32.

[2] 陳瑩.第二語言語音感知研究的理論基礎和教學意義[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3(3):68-76.

[3] LADO 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Michigan,1957.

[4] FLEGE J E.Second-language speech learning:Theory, findings, and problems[M]//.STRANGE W.Speech perception and linguistic experience: Issues in cross-language research. Timonium, MD: York Press,1995.

[5] 劉希瑞,王鮮杰.對比分析與言語學習模型視角下英語語音習得[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4):76-80.

[6] 楊軍.ToBI韻律標注體系及其運用[J].現代外語,2005(4):34-40,111.

New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f Second Language Phonetics Teaching——Summary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Second Language Phonetics Teaching Seminar

WU Yale1, LIU Zhen2, LIU Xirui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Sains Malaysia, Penang 11800, Malaysia;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China)

Tak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teractive research of phonetics teaching as the theme, the content of the11th International Second Language Phonetics Teaching Seminar cover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second language phonetics learning and teaching, as well as vowels, obstructive sounds, ringing sounds, prosody, etc. The current new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f second language phonetics teaching mainly includes the output-perception experimental research,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native tongue and target language, application of speech analysis software and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speech teaching research based on speech database and so on. The Second Language Phonetic Teaching Seminar (PSLLT) is a grand event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leading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is discipline.

the 11th International Second Language Phonetics Teaching Seminar; phonetics of second language; phonetics teaching; research trend

10.3969/j.issn.1673-2065.2021.06.012

吳亞樂(1992-),女,河南平頂山人,在讀博士;

劉 真(1984-),男,河南許昌人,在讀碩士。

河南工業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JXYJ2021029)部分研究成果

H319

A

1673-2065(2021)06-0089-05

2020-06-16

(責任編校:耿春紅 英文校對:楊 敏)

猜你喜歡
元音二語韻律
中國大學EFL班級的二語自我分型特征分析
二語習得理論對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組合的拼讀規則
書的國度
基于L2MSS理論的職業英語二語動機策略干預研究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組合的拼讀規則
春天的韻律
基于閱讀韻律的高中英語默讀朗讀教學實踐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偶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