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提高歷史教學的活力

2021-12-23 13:45姚娜
現代科教論叢 2021年24期
關鍵詞:活力高中歷史興趣

姚娜

摘要:在高中階段,歷史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學好歷史課不僅能幫助學生了解歷史事件,了解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雖然高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但是面向抽象的歷史知識,還是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培養學習興趣,激發課堂活力。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興趣;活力

高中歷史是一門知識性較強的學科,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高中歷史教師還在使用傳統的灌輸式的方法進行教學,不僅使課堂氣氛顯得枯燥乏味,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發展。

一、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歷史學科而言,由于受到本身無法親生體會的限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訓練來加深對于知識點的印象。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往往過于側重于對重大歷史事件的具體時間、具體過程、結果以及事件的定義方面,這樣就導致學生將自己的學習重點放在了背誦與死板的記憶中,忽略對歷史事件本身的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和研究能力,而這種枯燥乏味、嚴肅分明的教學方式也讓學生失去對歷史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對于高中生來說,高中繁重的課程使得學生壓力增大,對于這種枯燥乏味的知識點無法提起興趣,這就導致課堂教學的效果不顯著,學生學習自主性以及效率不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歷史感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動力,才能激發創新精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提高歷史教學活力的策略及途徑

(一)巧用歷史圖片

通過展示事件的相關圖片,讓學生更清晰地走進歷史事件的真相,加深學生對歷史的理解程度。在高中階段的歷史課堂教學中,受教材篇幅的限制大多數的歷史內容并不能在課本上完整地展現出來,只能大概描述一下歷史梗概。這為老師對歷史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定的客觀條件,在對一些歷史事件講述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歷史圖片的展示,從而進一步講解相關的教材內容和歷史事件真相,使學生更清楚、明白地學習有關的歷史內容,理解歷史內容中所蘊含的深刻意義。而在歷史圖片的選取中,教師要選擇歷史事件中具有代表意義的圖片,從而讓學生可以更深刻地聯想到歷史中發生的故事。例如,在教學“鴉片戰爭”時,教師可以從網上搜集豐富的圖片和視頻等史料,激發起學生對“鴉片戰爭”的原因、經過和結果和由此帶來的影響的探究興趣,了解戰爭發生的背景,讓學生了解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這樣,不僅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增加了學生對歷史事件的了解。

(二)善用故事導入法

歷史學習中因為都是真實存在的事情,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如果只是進行傳統的故事講解,那么學生會覺得比較枯燥,很難進入到學習狀態,也沒有很強的代入感。但是故事導入法與高中歷史的結合是非常有幫助的,故事的導入不僅僅是講故事,是需要將這些故事生動且形象的為學生進行一個演示講解,這樣學生便可以進入到狀態中,逐漸有了很強的代入感。學習歷史的時候如果有了代入感,那么便能夠深刻的理解知識點。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們需要讓學生知道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和一些人物事跡??墒菤v史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比較多,因此說學生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非常多的。這個時候教師采用的故事導入法是可以進行一個實際應用的,這其中涉及到的內容如“兩宋的政治和軍事、遼夏金元的統治”等都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講解,將這些歷史事件串聯在一起,便于教師的講解,同時也便于學生梳理歷史脈絡。對于歷史這樣內容比較多的學科來說,學生需要整理好這些知識點,胡亂進行整理的話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不是很高。因此說故事導入法將歷史事件清晰的進行串聯,通過時間表來記憶歷史事件,學生便可以輕松的理解知識點。

(三)營造探究課堂

教師則可為學生營造較為輕松的探究氛圍,尊重并相信學生,促使學生能夠在交流談論中各自積極地發表不同的看法與間接,以使得學生逐漸形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如此一來,探究式課堂則能夠更為有效的順利開展與落實,進一步推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而在教學實施期間,教師亦需要注重氛圍的良好營造,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實現學習的自主探索及創造,使其能夠更為大膽的思考發言,以促使其探究式學習得以更好地落實。在此過程當中,教師則需充分尊重學生,接納學生的不同見解,以培養并發展其勇于實踐、積極探究的良好品質。在學生探索期間發現并提出相應的問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展開思考,提供相應的點撥與指導,使其仍能夠通過自主思考探究而獲得知識,以將探究式教學的價值及應用目的得以有效實現。

(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想要實現有意義的知識建構過程,強化學習動機非常關鍵。高中階段中學生正處于升學前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所要面臨的學習壓力和升學壓力是非常巨大的。與此同時,在這個階段,教師所能直接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大部分的歷史知識需要學生自主學習和吸收。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普及,高中歷史學科也開通了網絡課程以配合課堂教學,高中歷史教師便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的便利,引導學生進行網絡課程的學習。通過對互聯網中其他新穎學習方式的了解以及大量的知識擴展,實現學生由知識量的增加而實現求知欲的增強,進而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具體實施上,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多媒體設備,在備課時注意收集相關的網絡課程資源,這些網絡課程的內容應該是日常教學內容的延伸,教師在備課時還應注意進行提煉,截選最優良、最適宜學生的內容作為日常課堂的補充,否則容易造成對寶貴的課堂時間浪費,導致課堂教學有效性降低的問題出現。

三、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推廣和應用,為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活力。過去的教育的形式和觀念已經逐漸改變和完善。高中歷史教師還應積極學習新課程概念的內容,全面的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不斷優化高中歷史課程教學。

參考文獻

[1]周魯平.淺析立足實踐構建高中歷史核心素養體系的途徑[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1):49-50.

[2]脫永軍.融入生活化理念的高中歷史教學[J].知識窗(教師版),2021(10):50-51.

[3]李雪琴.翻轉課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巧妙運用[J].學周刊,2021(31):121-122.

猜你喜歡
活力高中歷史興趣
高中歷史“問題+”課堂模式構建的實踐探究
活力
遵循記憶規律 提升高中歷史學習效率
學科哲學導向的高中歷史教學重構
淺議普通高中歷史課程體系的新變化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游戲的設計與研究
巧用多媒體技術, 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Hello音樂節!活力穿搭show不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