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生活化習作教學的策略

2021-12-29 18:58張潔
甘肅教育 2021年5期
關鍵詞:素材習作教學真情

張潔

【摘要】小學生作文內容假大空、情感表達不真摯已成為通病,究其原因是學生作文與實際生活嚴重脫節。對此,教師要積極開展生活化習作教學,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之本,積累素材;挖掘生活之源,寫出真情;體驗生活之趣,培養技巧,促使學生創作出一篇篇有真情實感且內容豐富、層次分明的文章,最終將生活中的真善美描寫出來,提高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習作教學;素材;真情;技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5—0160—02

文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且反作用于生活,它給人們的精神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豐富。小學階段非常重要,它是學生文學萌芽的初始階段,在這一階段激發學生的生活意識和寫作興趣,對學生認識世界、學會觀察、熱愛寫作都有著重要意義?;诖?,教師應致力于讓習作教學源于生活而又回歸生活,賦予習作教學的準備、選題、指導、修改及評講等環節以生活化特點,真正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觀察生活之本,積累素材

學校每周至少要設置兩節習作教學課,第一節為習作指導課,由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主題意義,并講解相關的習作知識,包括寫作方法、格式編排、語言運用等內容;第二節為寫作謄寫課,是學生基于已經掌握的寫作技能與生活經驗進行獨立寫作,教師再個別指導學生。而要實現習作準備環節的生活化教學,就要求教師提前將一個學期甚至是一個學年的習作內容告知學生,讓學生提前去準備,通過觀察、思考、實踐、積累、感悟等進行預習。而學生在帶著任務觀察生活的過程中,會發現許多大自然的奧秘和生活中的趣事,在了解這些事物和事實真相的過程中,學生會因大自然的美感與生活中的智慧而陶醉,也會因環境的破壞與生活的異樣而觸動[1]。

例如,在進行《秋天的樹葉》習作教學時,秋季學期伊始,教師便告知學生這一習作任務,并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觀察不同的樹葉,包括它們的大小、形狀、顏色等方面的特點和變化。一些學生通過觀察,將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一些學生將自己找到的樹葉帶到班級中與其他學生展開討論,通過集思廣益,搜集到一些有關樹葉的詩句、故事、歌曲等。學生的知識儲備得到了極大的豐富,還發現了平時沒有注意的一些現象,隨后在具體的習作中形成了寫作思路,再加以自身生活經驗的補充、潤色,不但詳細寫出了樹葉的形狀,還賦予它們不同的意義,從而為生成一篇優秀的文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生活之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貧w生活本源,善于觀察生活本身才能積累真實豐富的素材,陶冶學生的情感,進而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觀察,并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如,有的學生在日記《掰玉米》中這樣描寫:

一抬頭,我發現了一個找尋已久的“目標”,我興奮地直奔目標而去,學著爺爺的樣子,一只手抓住玉米棒與玉米稈的連接處,一只手抓住玉米的頂部慢慢往下掰,身體也隨之傾斜,“吧”的一聲脆響,整個玉米就下來了。

掰玉米是生活中常見的動作,作者細致地描寫出這一動作特點,也能夠讓人感覺到掰玉米的樂趣。此外,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事物的鮮明特點,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生活中的資源和素材進行整合,從是什么、想什么、有什么特點等方面進行思考,久而久之,學生會形成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將事物的特征描繪出來。

二、挖掘生活之源,寫出真情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盵2]這句話告訴我們生活與習作是密不可分的,之所以許多小學生感覺寫不出東西、寫不好作文,是因為他們對生活的觀察、思考與體驗不夠多。因此,教師在開展習作教學時,應學會密切聯系生活,緊緊圍繞生活來進行教學。對于第一課時的習作教學來講,作文選題無疑是解決學生寫不出東西、寫不好作文的關鍵所在。例如,在教學《寫給老師的一番話》這篇習作時,筆者是這樣引導學生的:老師教你們幾年了,有什么心里話可以放心寫下來。有一個學生這樣寫道:

今天的運動會上,我們班測四百米跑,剛測完就上語文課了,結果大家都不停地咳嗽,老師無法上課,而且老師也咳嗽了幾聲,這時老師很幽默地說:“看,你們傳染我了吧?!蓖瑢W們笑了。這時老師又說:“來,我們一起咳嗽,咳嗽完我們再上課?!蔽覀儙熒黄鹂人粤藥茁?,教室真的安靜了下來。我的心里一陣溫暖。沒想到課堂上一直很嚴肅的張老師會這樣愛我們,這樣體諒我們,就連平時愛搗亂的那幾個學生也安靜了下來,認真地聽起了課。教師,我愛您……

沒想到筆者平時一個細小的舉動,卻在學生心中留下了如此溫暖的回憶。生活中充滿了真情,只有引導學生不斷地從生活的小事中挖掘真情,并將自己的感悟融入寫作中,才能拉近生活與作文的距離,也才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

三、體驗生活之趣,培養技巧

《語文課程標準》為教師指明了寫作教學的方向:“小學寫作教學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現實與表達真情實感?!币驗樾W生的年齡較小,生活經驗匱乏,其思維主要依靠形象、直觀的事物為主,對此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做到以生活為基礎,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探尋答案,并通過有效指導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進而展開豐富想象[3]。例如,在執教《周末的動物園》這篇作文時,即使是經常去動物園的學生,因為景色各異而應接不暇,大多也只能說個三言兩語,對當中的景色無法準確、全面地描述,另外對自身感受的抒發也缺乏有效的表達手段。面對這一現狀,教師可組織一次“周末動物園之行”,有目的地帶領學生仔細地觀察動物園景色,做到學、玩兼顧,最終讓學生將自己所想、所感體現于文字上,增強作文的生動性及精彩性。

生活是一個大舞臺,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經歷,增強學生的體悟,也能夠給學生帶來樂趣,讓學生體會生活的美妙。學生參觀完動物園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的動物進行觀察,觀察時要按一定的順序,抓住動物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寫作技巧。如,有的學生對寵物兔子這樣描寫:

小兔子很喜歡和我玩,尤其喜歡我撫摸它,每當這個時候,小兔子會閉上眼睛,特別溫順地躺在我身邊,萌萌的,很溫馨?,F在小兔子長大了,特別粘人,我走到哪里,小兔子跟到哪里,并且能夠一下子從地上蹦到床上,小兔子和我形影不離。每天早上,小兔子會用前爪“洗臉”,然后送我去上學。

學生主要寫了自己與小兔子之間的相處和微妙感情,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動物的特點進行描述,諸如,兔子的眼睛紅紅的,像一顆寶石。耳朵長長的,尾巴短短的,有時候能夠發出“吱吱”的叫聲。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動物的外形、嘴巴、眼睛、叫聲、習性、食物、玩耍、四肢等方面做一描述,突出其特點,這樣讓人一眼就能夠明白所描寫的動物。通過深入生活,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四、基于作文評改,提高能力

我國著名語文教育家呂叔湘曾提出“應對當前的小學語文習作評改方式進行改變”的呼吁,而如何改變,便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師急需探索的問題[4]。教師進行習作評改應當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努力找到每個學生習作中的亮點,進行鼓勵。并且還應將一些存在邏輯錯誤或是優美的句子標注出來,與學生面對面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幫助學生提升寫作信心。另外,為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自己,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在寫完作文后首先要自己修改作文,之后再結合教師評價,對文章進行不斷完善,分析是否突出文章中心、語句是否通順、語言是否生動等,實現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還可組織“小小評論家”等班級活動讓學生充當小評論家的角色,對其他學生的文章進行評議,通過集思廣益,促使學生不斷反思與改進,最終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及能力。

總之,實現小學語文習作的生活化教學,不僅有效滿足了新課改及學生需求,還能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豐富其知識儲備,使其逐漸具備一雙發現真善美的眼睛,進而真正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謝燕花.習作生活化,表達真善美——關于生活化習作教學的策略[J].學周刊,2020(19):109-110.

[2]馬忠平.生活化的小學語文中年級習作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99.

[3]張恒良.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8(30):126-127.

[4]張永剛.在小學習作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元素[J].華夏教師,2018(19):41-42.

編輯:張慧敏

猜你喜歡
素材習作教學真情
我用真情守護你
以心換心見真情
真情扶貧見實效
分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提高習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與研究
移動互聯開發的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學生習作難題之解決策略
立足生活,挖掘習作的豐富素材
真情關愛十六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