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

2022-01-15 22:13占谷然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教學探索小學教育信息技術

占谷然

摘要:在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信息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所以國家需要更多現代化人才,并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學教育中,教師不應該只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還應促進其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而擁有信息素養的學生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對其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著積極意義。所以,小學教師應該重視信息技術教學。本文主分析在新的教育趨勢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困境并提出合適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教育;信息技術;信息教育;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眾所周知,小學是學生接觸正式教育的起點,在該時期加強對學生的信息技術教育對其以后的學習以及信息素養的形成有著很大的幫助。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以及學習的重要工具,擁有信息素養并熟練運用信息技術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習以及工作的效率。小學時期的信息技術教育都是基礎知識,符合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學生在探索和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并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真正提高信息素養。但是在目前的信息教育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去解決,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最大程度上發揮其教育效果。

1.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困境

1.1對信息技術教育不夠重視

目前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仍然重視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認為信息技術是可有可無的課程且對學生的升學沒有什么幫助,有些家長甚至將信息技術誤認為是娛樂和游戲的課程。實際上,小學階段是發展學生信息素養的重要階段,但是由于信息技術與其余文化課不同,沒有階段性的學習,不需要繼承知識,這也就導致了教師對該課程的忽略,很多學習都沒有完成對信息技術教育的相關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1.2學校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師資力量不足是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面臨的第二大困境。雖然在小學教育中,文化課教師很多,但是這些教師中鮮有人精通信息技術,加之學校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忽略,為該課程配置的專業教師很少,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知識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較低。其次,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文化課的師資力量尚且不足,更不用說信息技術方面的教師。此外,這些經濟落后的地區,尤其是山區硬件設施落后,不能滿足信息技術教學的需求,這也致使學生缺乏對信息技術的認知,不能緊跟時代的潮流。

1.3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

雖然面對同樣的師資力量和教育資源,但是學生的智力和認知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就導致其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同,有些學生能夠很快學會并熟練應用,而有些學生需要消化的時間。此外,一些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很早就接觸過電腦,對一些基本功能有一定的了解,而另一部分學生只能通過學校的機房去接觸和了解計算機,所以二者的基礎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影響了其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決定了其對信息技術這一課程是否感興趣。只有在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學生才會有學習的動力。

2.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發展對策

2.1重視信息技術教育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人類的生活與信息技術息息相關,所以小學教師以及學生家長應該意識到信息技術教育對學生未來成長的重要性,并提高對信息化教育的關注。首先,學校里的主要領導及教師,應該改變教育理念,并做好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以促使其轉變觀點,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其次,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教學滲透于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在利用信息技術上文化課時,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提問環節相結合,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基本操作在多媒體上展示自己的答案。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參與班級管理,例如,每個人都有10積分,按照違反紀律的情況進行減分,表現優異者給予積分獎勵。在每個星期的小結中,積分多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定的物質獎勵。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制作好積分表,每個學生將自己的扣分以及加分情況按要求填寫,并在小結時利用計算機的自動求和功能去算總分數。這種方法不僅重視起來信息技術教育,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以及管理的有效性,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2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有著一定的差異,一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很容易喪失學習的自信心,所以計算機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給予其更多的自信。信息技術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技術為學生錄制學習資源,讓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反復觀看,理解操作中的重難點,提高學習的有效性,獲得更多的成就感,進而增強學習的動力。再者,由于信息化教學是一個操作性較強的課程,這也就說明了信息化教學和其他文化課有著一定的區別,所以計算機教師不應該按照文化課的教學模式去進行信息化教學,而是要在學生信息接受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實踐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動力,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夠認識和掌握信息技術。最后,教師在實踐教育過程中還應該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以準確掌握其實際學習狀況和信息接受能力,并為其設定差異化的教育標準,

2.3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提高積極性

在目前的小學教育中,雖然信息技術不參與升學考試,但是也應為學生制定學習任務,否則學生愛玩的天性容易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懈怠的心理。首先,教師可以根據教授的基本操作知識,為學生布置簡單的課后作業,以任務驅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實際學習情況為切入點,避免操作太難,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結語:

提高信息素養以及信息技術的實際操作能力已經成為新時代人才所必備的能力之一,也成為了衡量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主要標準。而小學時期學生接觸和學習信息技術的關鍵時期,能夠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對其未來的發展有著積極意義。所以,教師應該改變教學觀念,重視小學時期的信息技術教育,為國家培養新時代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周劍寒.新課改下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改革探究[J].讀寫算,2021(31):5-6.

猜你喜歡
教學探索小學教育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基于素質教育視角下的民族高校邏輯學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數學課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綜合實驗的教學探索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