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022-01-15 22:43吳臨萍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提升策略初中生物有效性

吳臨萍

摘要: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初中生物教師要遵循生物學科的教學規律,強化實驗的重要性,以培養學生的相關生物實驗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與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思維,使學生能通過實驗對理論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進而順利實現教學目標。本文對當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探究如何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以期為相關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生物是門自然學科,學好這個學科必須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特別是初中生物教學,實驗落實不到位、組織不力,不僅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且還會影響其學習情感態度以及素養的培養發展。文章就當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就如何有效組織實驗分享幾點策略經驗。

1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實驗教學方式單一

在目前的生物實驗教學中,很多生物教師按照教材中的內容設計相關實驗,準備實驗工具和材料。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將實驗的過程、內容、方法等寫在黑板上,由教師講解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和實驗步驟;其次,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進行實驗,這樣就完成了實驗教學。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并沒有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去探究和參與實驗,且教師仍按照傳統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基本沒有進行自我思考與討論,也就不能夠對實驗結果有深刻的理解。實驗結束后,學生對所學內容也容易遺忘,并不能真正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

1.2學生無法發揮自主學習能力

在操作生物實驗的過程中,雖然操作者是學生,但是由于實驗器材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并不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而探究性的實驗過程也成為教師說、學生做的鋪墊學習過程。在這樣的實驗教學中,學生沒有對實驗結果產生疑問并進一步進行自主探究,缺少了體驗自主學習與發現問題的過程,只是按照書本的內容和教師的指示完成實驗,始終沒有擺脫被動學習者的身份,這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創造思維的發展。

2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優化實驗方法,增強創新意識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實驗是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生物結構或者實驗現象去了解生物特征和原理的。有效的引導能鍛煉學生觀察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使其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然而,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都是教師演示解說、學生聽講,很少有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實驗現象后進行思考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對諸多觀察類實驗印象不深甚至容易遺忘,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更是無從談起。因此,為了加深學生對實驗的認知及印象,教師應該積極優化實驗方法和教學環節,多鼓勵學生大膽去創造、操作、理解實驗,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2.2改變實驗方式,發展創新思維

發展學生創新思維不但有利于發現、揭示客觀事物之間的內在關聯,還可以獲得顯著的教學效果。一般來說,初中生物實驗主要分為驗證型、技能型、探究型三種,前兩種是課堂上最常見的實驗類型,但探究型實驗才是最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然而多數教師對此不夠重視。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充分考慮學生與教材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將一些驗證型實驗轉變為探究型實驗,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學會主動思考,發展創新思維。

2.3觀察也是實驗

有些教師組織生物實驗的頻率比較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實驗的界定存在著狹義認知,認為只有學生進行了動手操作、經歷了復雜過程,才算是實驗。這樣的認知下,一些操作復雜、不容易上手的實驗就被取消了,而另一些簡單到不用動手只需動眼、動腦的觀察性實驗也被忽視了。

2.4使用問題導引

好奇心強是初中學生的共性特征,教師通過向他們拋出問題的方式來啟動生物實驗活動,首先說,馬上就能激發學生參與實驗、探究知識的熱情。當然,問題導引式的實驗還有其他的教育價值:問題可以給學生指明實驗方向,使實驗的目標性更強,避免學生實驗過程中思路不清的問題;問題能引發學生思維活動,通過問題來調動學生獨立思考,從而可以培養其思維能力發展;當教師拋出問題后,不直接解釋和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圍繞解決問題這條線去進行實驗。

2.5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使學生更好地觀察實驗過程。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分組,使學生明確自身職責,是順利開展實驗教學的前提。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能夠相互促進、共同成長,而且在探究和操作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獨立探究和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2.6注重生成評價

最后,簡單說一下評價策略———前面說過初中生物實驗的教育目標不僅是讓學生更有效率地掌握知識,而且還同時關注學生對生物的情感態度以及其素養的發展。因此,在生物實驗的評價上,教師應改變傳統的只關注實驗結果的評價,而應將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結合運用,而且更注重過程性評價,使評價具有素養的生成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是初中生物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理解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內容,將課堂交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并且能夠借助實驗結果來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進而提高生物實驗課堂的教學效果,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余春紅,鄧懌.生物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20,23(03):136-139.

[2]黃永勝.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優化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1):189-190.

[3]馬宏妍,仝倩,孫垚,等.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調查及對策:以山東省鄆城縣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9):236-238.

[4]翟肖肖.“互聯網+”背景下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方法的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0.

[5]宮麗華.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1):48.

猜你喜歡
提升策略初中生物有效性
關于師幼互動的文獻綜述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公司信息化管理與經濟效益提升研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