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誤診下肢多發上皮樣肉瘤1 例并文獻復習

2022-02-03 03:42宋玲玲項一寧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貴州貴陽550000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2022年10期
關鍵詞:橫紋肌肉瘤本例

李 語,宋玲玲,項一寧,梁 晨(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0)

上皮樣肉瘤(Epitheliod sarcoma,ES)是一種罕見的高度惡性腫瘤,組織來源不明,主要累及真皮、皮下組織或更深的軟組織。目前國內外文獻報道的ES 多見于上肢,發生于下肢者少見,同時累及多個部位的多發病灶更是罕見?,F報道1例由感染-水腫-潰瘍演變的下肢多發ES 并復習相關文獻。

病例男,39 歲,1 年多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下肢內側皮膚紅腫、疼痛,伴發熱不適,外院考慮“丹毒”,予對癥治療癥狀好轉出院。2 月后再次出現左下肢腫脹,伴疼痛不適,就診于另一家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后考慮“淋巴水腫”,未予特殊處理及診治。后患者多次行針灸、拔罐及中藥治療(具體不詳),左下肢水腫反復出現,范圍逐漸擴大。7 月前患者左下肢皮膚逐漸變硬,表面出現紅色丘疹、斑塊,伴瘙癢,病情逐漸加重,皮疹處可見鱗屑,水腫明顯,左膝不能伸直。近期體質量減輕5 kg。入院行左下肢MRI 平掃+增強(圖1~6):左下肢肌群內、肌間隙、皮下脂肪層見多發斑片狀、結節狀不均勻等或稍長T1、稍長T2信號,邊緣不清,較大者截面約16mm×17mm,增強后病灶呈結節狀、環形及片狀強化,左股骨及脛腓骨骨質結構完整,診斷:左下肢軟組織改變,感染性病變?淋巴源性病變?建議穿刺活檢?;颊咝衅つw穿刺活檢術,常規病理與免疫組化結果(圖7,8):(左下肢)皮膚及皮下組織內見異型細胞,CK7(-),CK20(-),CK(+)Vim(+),S100(-),HMB45(-),CD3(-),CD5(-),CD30(-),Melan-A(+-),Ki-67(約10%+),CK19(少數細胞+),EMA(+),CD34(+),INI-1(-),CgA(-),Syn(-),P504S(-),PSA(-),CD2(-),CD117(-),CD68(-),Langerin(-),CD31(-)。特殊染色結果示:甲苯氨藍(-),PAS(-)。組織形態特點結合免疫組化結果及特殊染色結果:診斷為(左下肢)ES。

圖1~6 左下肢MRI 檢查。圖1,2 分別為左小腿冠狀位T1WI、T2WI 圖像:左下肢肌群內、肌間隙、皮下脂肪層見多發斑片狀、結節狀不均勻等或稍長T1、稍長T2 信號,邊緣不清。圖3~6分別為左小腿增強冠狀位、矢狀位、橫斷位及左大腿冠狀位圖像:增強掃描病灶呈結節狀、環形及片狀強化。圖7 病理鏡下示腫瘤呈結節狀生長,結節內見膠原纖維增生并圍繞,腫瘤細胞呈上皮樣,細胞為多邊形或卵圓形,胞漿豐富,嗜酸性,其內散在少量梭形細胞(HE)。圖8 Vim 陽性表達。

討論ES 是一種罕見的侵襲性軟組織腫瘤,屬于軟組織肉瘤組織病理學中的亞型,在所有軟組織肉瘤中不到1%[1-2]。ES 多見于上肢,發生于下肢者少見報道,同時累及多個部位十分罕見,而本例則是罕見的發生于左下肢,同時累及大腿及小腿肌肉及皮下脂肪層,做出正確診斷十分困難,這也是誤診的原因之一。ES 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最初表現為無痛、緩慢生長的結節,淺表部位表現為出血、壞死及不愈合的慢性潰瘍[3],本例發病初期癥狀與文獻報道不相符,病程復雜,這也是誤診的另一原因。目前文獻上未見以感染、水腫為臨床表現的病例,而本例患者1 年多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下肢感染,隨后出現反復水腫,是否為ES 的初期表現有待商榷,但本例患者后期左下肢出現多發不愈合潰瘍,與文獻報道相符。ES 發病原因不明,部分學者懷疑與皮膚創傷或瘢痕組織有關[4],回顧本例患者病程,既往有下肢感染史、自行針灸等創傷性治療,造成下肢皮膚損傷、瘢痕形成,推測可能與ES 的發生有關。根據腫瘤發生部位,臨床上將ES 分為近端型和經典型(遠端型),近端型主要發生在胸腹腔、骨盆、會陰和生殖道,多見于中老年人;經典型主要發生于四肢遠端,常見于20~40 歲人群,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2],本例為39 歲男性,發生于左下肢,為經典型,與文獻報道相符。組織病理學上,近端型與經典型ES 并不完全相同,它們都表達上皮樣形態,然而,近端型表現出細胞學多形性、核異型明顯,甚至印戒樣空泡形成,類似于橫紋肌肉瘤,無假性肉芽腫樣形態[5];經典型以“假肉芽腫”樣的病變為特征,中心可見地圖樣壞死,細胞核輕-中度異型,核仁小[6],本例的組織學圖片顯示細胞核仁小,與文獻報道相符。ES 細胞起源不明確,具有向間充質細胞和上皮細胞混合分化的特征[7],因此鏡下形態不典型,部分存在組織變異,確診依靠免疫組織化學檢測[8]。

在大多數病例中,ES 的特征是波形蛋白和上皮標志物(角蛋白、上皮膜抗原)的表達[5,9],半數病例表達CD34、ETS 相關基因,但CD31 在所有病例中均為陰性,這有助于ES 與血管源性腫瘤的鑒別[10]。特殊的免疫組織化學圖譜顯示SWI/SNF復合體中SMARCB1/INI-1 或其他蛋白的丟失也可能提示ES的診斷[3,10]。本例免疫組化結果EMA(+),CD34(+),Vim(+),CK7(-),S100(-),CD31(-),INI-1 表達完全喪失,與文獻報道一致。

ES 影像學表現無特異性,相關文獻報道較少,這也是本例影像誤診的原因。杜勇興等[11]回顧性分析了8 例經典型ES的MRI 表現,其中3 例為大腿多發,1 例為小腿多發,多發病灶大小不等,呈結節狀或團塊狀,T1WI 為等或稍低信號,T2WI為稍高或混雜信號,增強呈片狀或環狀不均勻強化,本例影像表現與之相符。本例ES 需與下列疾病鑒別:①感染性病變:如蜂窩組織炎、淋巴結炎與寄生蟲感染,均具有明確的發病誘因,病程較急,臨床上可出現發熱、皮溫增高、患肢腫脹等感染征象,影像上主要表現為皮下滲出、肌間隙渾濁,抗生素治療有效可資鑒別,本例發病初期有類似表現,鑒別診斷困難。②其他軟組織源性腫瘤:如滑膜肉瘤、橫紋肌肉瘤等,臨床及影像上有時與ES 鑒別困難,最終依靠免疫組化檢測,ES 中CK7 陰性,而滑膜肉瘤陽性;ES 和橫紋肌肉瘤好發年齡不同,且SALL4 在89%的ES 中呈陰性,在71%的橫紋肌肉瘤中呈陽性,ERG 在ES 中可變陽性,而在所有橫紋肌肉瘤中均為陰性[12]。盡管ES 生長緩慢,但具有高度侵襲性、高復發率和轉移率,最常轉移部位是淋巴結和肺[3],因此早期診斷、積極治療及長期隨訪尤為重要。本例患者病程長且癥狀表現復雜,有一個特殊演變的過程,與其他典型病例表現不同,且影像學表現為累及多個部位的多發病灶,給診斷帶來一定的困擾。分享此病例,幫助臨床及影像科醫生提高對該病的認識。

猜你喜歡
橫紋肌肉瘤本例
肺原發未分化高級別多形性肉瘤1例
《思考心電圖之176》答案
原發性腎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鼻腺泡型橫紋肌肉瘤乳腺轉移1例
超聲誤診胸壁多形性脂肪肉瘤1例報道及文獻復習
“1”的加減乘除
成人肺原發性橫紋肌肉瘤2例CT表現
血尿的夢魘 橫紋肌溶解
相反相成法治療食源性橫紋肌溶解綜合征臨床分析
視功能分析圖例詳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