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當代中國“異化勞動”現象與實現“勞動幸?!钡难芯竣?/h1>
2022-02-05 09:39王虹又
勞動哲學研究 2022年0期
關鍵詞:異化勞動異化勞動者

王虹又

一、“異化勞動”與“勞動幸?!钡睦碚撍菰春蛢群瓋r值

“異化勞動”是由馬克思首次提出并使用的,要了解這一概念就必須回到馬克思原本的理論中去?!皠趧有腋!弊鳛橐粋€嶄新的概念其實早已是社會主義發展的題中之意,也是中國千百年來的重要價值追求之一,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對此有著不同的研究與看法。

(一)馬克思創造性的理論構建

在馬克思青年時期的著作《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他就談到了對于幸福的看法,他認為,實現一個人的幸福是十分局限且自私的,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幸福,人作為社會存在物,與社會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而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也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只有做到“為全人類工作”才能獲得并享受到最高意義上的幸福。

在馬克思從事研究的早期,他便關注勞動異化的問題。他首先將“工人勞動”與“異化”聯系起來,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第一次提出了“異化勞動”的概念,并從“勞動者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產品的力量和數量就越大,他就越貧窮”(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75頁。。這一現實中推斷出勞動者正在從事一種異化的勞動,這種異化勞動表現為由工人所創造的產品變成了一種異己的存在物,并反過來控制了工人的活動。隨后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他進一步揭示了異化勞動產生的原因在于分工。他從人類分工的角度出發,指出私有制度下的分工是暫時的,它只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絕不是永恒不變的,從而揭示了這種分工下所進行的勞動是一種異化的勞動,而絕非勞動的最高形態。真正的勞動應該是“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為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5頁。。此時勞動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不再受到外在力量的捆綁而回到勞動的本來模樣,這樣的“勞動自由”正是勞動幸福的內在本質,人們不再受到各種外在條件的限制,而能夠遵循自己的意愿從事勞動,并享受勞動帶來的成果。隨著馬克思對于工人斗爭和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深入,他開始將自己的眼光更多地投入現實的活動當中。后來,他又在《資本論》中談到這種“異化勞動”在肉體與精神上雙重壓迫著工人?!霸跈C器生產中,這個主觀的分工原則消失了?!?3)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5頁。由于資本家對工人剩余價值的剝削與壓榨,工人們只能拿到少部分屬于他們的勞動產品,他們從事著機械麻木的生產,而機器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操控者,工人不僅沒有享受到機器帶來的福利,反而成了機器的附屬,仿佛成了機器生產中一個不停轉動的齒輪。

馬克思終生都在為工人解放而斗爭,他始終關注著工人階級的生存狀態,渴望從現實社會中開辟一條通往“幸?!钡墓伯a主義社會的道路,從而實現無產階級乃至全人類的解放。

(二)古今對于“勞動幸?!钡牟恍柑剿髋c追求

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正統學說,儒家文化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理念,其中就反映著對“勞動幸?!钡淖非??!抖Y記》中有記載:“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4)陳濤編著:《四書五經》,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85頁。能勞不勞是可恥的,勞而不盡其力也是可恥的,勞動只為了自己同樣是可恥的。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是為自己謀私利;人們都將勞動作為分內之事,而不是僅僅為了個體的生存與利益,這體現了人與其內在本質之間的統一。社會處于一種人與人之間誠信和睦、相互信任的狀態之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5)陳濤編著:《四書五經》,第385頁。。即使是在儒家文化遭到猛烈沖擊的近代中國,“勞動幸?!币廊皇侨藗兊闹匾獌r值追求。太平天國運動中提出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思想反映的就是農民階級想要直接獲得并支配自己的勞動產品和實現“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美好愿望。

“異化勞動”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理論之一,專家學者們都對此進行了富有創新性的闡發。眾多專家學者提倡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異化理論”的同時,要將其與當下實踐活動充分結合起來,要正確地看待異化勞動并進行合理的揚棄。如今異化勞動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資本主義條件下的雇傭勞動,而且還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要對發生在各個領域的異化勞動進行揚棄,從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何云峰教授率先提出了勞動幸福與勞動人權的概念,這一觀點不僅是共產主義社會的題中之意,而且對于全世界的發展方向也具有普適性的價值。勞動并非自人類出現以來就是與人類本身相異化的活動,而是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變成了異己的活動。實現勞動幸福就是要把勞動創造變成一種幸福和享受,使勞動本身變成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周書俊教授對勞動幸福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他認為勞動自由是勞動幸福的本質屬性,勞動人權應該是人的基本權利。當人擁有這一權利時才能實現勞動自由,最終實現“勞動幸?!?。

(三)“異化勞動”與“勞動幸?!钡木唧w內涵

馬克思認為人的“勞動幸?!笔侵冈跓o外在限制的條件下,勞動者能夠自由地勞動。勞動者在勞動的過程中,擁有一個優良的工作環境,其中包括良好的人際交往、優美的現實環境、完備的勞動工具等。在勞動結束后,勞動者能夠基于自身意志自由地支配勞動產品,人與人之間處于相互信任、互相幫扶的狀態之中。勞動是幸福而美好的,就其本身而言不會帶來任何不幸,“勞動異化”是私有制引起的,它導致人們無限制地追求利益,以至于迷失了自我。

“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6)習近平:《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3年4月29日第2版。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勞動本身就是創造幸福生活的手段,可以說勞動與幸福二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

何云峰教授提出并不是所有勞動都能帶來相同程度的勞動幸福,有些勞動可能總體上不幸福,但它們在低程度上又有一定的勞動幸福。中國如今要實現的“勞動幸?!?,應該是社會整體的幸福,也即盡可能地保障人們的最低生活水平,讓更多的人有能力追求自身的發展。

總之,勞動是以不觸犯法律與道德底線為前提,通過勞動者消耗自身的腦力或體力進行的創造性活動。就勞動本身而言,勞動絕非純粹地滿足人生存需要的手段,也非單純地追求功名利祿的工具??偟膩碚f,勞動不是與人的本質相異化的東西。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人的活動不同于動物的本能活動,而是要實現自身價值和得到靈魂上愉悅的活動,每個人絕非單純地想要“茍活”,那樣生活的人與動物無異。當人的勞動活動僅僅是以生存為目標導向或以自我利益為出發點時,“勞動異化”便發生了,因而人的“類本質”也發生了異化。人活于世是為了幸福地生活,這樣的生活的前提條件是勞動幸福,真正的勞動幸福是人們不再把勞動看作是自己以外的事情,而是看作自身內在的本質需要;人們不再因為勞動而受奴役,相反正是勞動給人們帶來由衷的歡樂與靈魂的愉悅。幸福本就是一種主觀的感受狀態,它代表著個體內心期望與現實結果的高度一致。勞動幸福更多地強調整體性,要盡可能地使大多數個體在大多數時間處于“勞動幸?!钡臓顟B。然而,不管是在目前的生產力狀態下,還是在共產主義社會中都無法保證每個人始終處于幸福的狀態中。

二、當代中國“異化勞動”的現實表現和形成機理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建立了新中國,但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不足、社會制度不夠完善等種種條件的限制,在現階段我們還無法完全地避免“異化勞動”這一問題?!爱惢瘎趧印痹诋斀裆鐣母鱾€領域中仍有發生,促使其發生的因素也紛繁復雜。

(一)“異化勞動”的現實表現

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異化勞動”有了許多新變化,在如今的中國社會中,勞動者與私營企業主之間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和,但并未得到根本上的消除?!爱惢瘎趧印庇兄魇礁鳂拥谋憩F形式,筆者大致將其歸納為四個方面:

從勞動產品上看,在我國現行的經濟體系中,勞動者仍然沒有辦法完全地享有屬于自己的勞動成果。尤其是在非公有制經濟中,私營企業主為謀取更多的利潤,往往將大多數勞動產品攥在自己的手中,只將一小部分分給勞動者,一些底層勞動者雖不至于“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但也只享受到了小部分勞動成果。而大多數私營企業主對此往往是不為所動,他們繼續享受著十指不沾泥、奢靡安逸的生活。

從勞動活動上看,在如今知識經濟的時代大背景下,部分擁有著較高知識文化水平的勞動者的確能夠享受到勞動帶來的樂趣,他們能夠憑借自身較高的知識文化水平獲得高額穩定的勞動報酬,追求自由勞動。但我國目前仍然以勞動資源型企業為主,底層的普通工人仍然處于一種相對惡劣的工作環境中,他們長期進行著重復、單調、乏味的流水線型勞作活動。在這樣的條件與環境中,勞動者的幸福感較低,他們甚至會抱怨社會的不公以及自己沒有出生在“大戶人家”中,勞動仿佛成了一種對其肉體施加折磨與讓其精神飽受摧殘的存在。

從勞動的類本質上看,人與動物的差別就在于動物所開展的活動與它的生存活動本身是統一的,它是以生存本能來開展自己的活動的。而人的活動則是自己意志的體現,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恰恰是人的類特性,正是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人證明了自己是類存在物?!皠趧拥念惐举|”是指人之所以為人的一種根本特質。在如今的社會中,許多勞動者被束縛于以謀生為目的的勞動上,其思想也被束縛在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上,人失去了和自己的群體、社會之間的和諧關系,變成了彼此對立的、孤立的個人。而巨大的工作壓力、高度相似的工作內容也降低了勞動者對生產與工作的積極性,他們的勞動熱情下降,“遲到、早退、消極怠工、混時間”等工作中的消極現象時常出現,勞動倦怠現象也頻頻發生。

從人與人的關系來看,部分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為謀取更多的自身利益,也逐漸喪失了“誠信”。當遭遇“監管死角”“灰色地帶”時,他們往往利用職務之便來謀取私利。在勞動的過程中,他們不會百分之百地投入自身的力量,上班偷懶、消極怠工時有發生,這都源于他們將勞動當作了與自我相對立的活動,對企業缺乏歸屬感與責任感。而一些私營企業主為了榨取更多的利潤,不僅對員工缺乏人道關懷,還在制定公司制度、簽訂勞務合同時苛刻要求員工,想要以最少的支出換取最大的員工勞動回報,對此他們不惜克扣員工工資、強迫員工“義務加班”,因此大多數勞動工人與私營企業主之間的關系對立而緊張。

(二)異化勞動的形成機理

“異化勞動”形成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在資本主義社會,“異化勞動”與資本主義對剩余價值無止境的追求是緊密相關的,是無法由資本主義自身去解決的根本性矛盾。而在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異化勞動”屬于發展性問題,隨著中國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和社會發展的進步,它是遲早會被解決的問題。中國在現階段上的“異化勞動”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造成:

首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局限是導致“異化勞動”在中國仍然存在的根本原因,無論何時,“異化勞動”問題應該根據具體的歷史發展和社會實踐去考究。馬克思所設想的“共產主義”是不存在“異化勞動”的,因為全社會實行的是統一的公有制,社會交換的是產品而不是商品,成員也不再有階級差別。但他同時也談到實現共產主義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這個過程在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后,表現為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過渡時期”。馬克思所講的共產主義的實現,是以完成過渡時期的生產力的發展任務為前提的。而近代以來中國長期遭受外來侵略,國家經濟飽受摧殘。中國是在資本主義都沒能徹底建成的情況下,開始直接建設社會主義,這也導致了我們的生產力水平還達不到馬克思所要求的水平。我們黨在“十三大”對中國當前所處的歷史階段與國情做出了科學的判斷,提出,我們正處于社會主義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正因為中國的生產力水平還不夠高,為早日建成共產主義社會,我們仍需大力發展生產力。自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人民始終“以經濟建設為重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利用市場經濟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為適應今日中國的發展階段,我們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度,其中私營經濟的存在導致了中國現階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異化勞動”的問題。私營企業主往往存在著短視的問題,為了將自身利益最大化,一些企業家沒有能夠將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充分結合起來,他們置法律于罔顧,視道德于無物,將自身利益追求放在首位,窮盡一切辦法壓榨勞動工人。同樣由于生產力水平的限制,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為了推動經濟迅速發展,開設了大量的勞動資源型企業,這一類傳統企業數量比重過大,也容易導致“異化勞動”的發生。這類企業的工作內容單一、重復,處于流水線上的生產工人長期進行著單一、重復的勞動,會產生極大的精神壓力。

其次,行政監督管理體系和勞動保障體系不夠完善也是造成“異化勞動”的重要原因之一。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強調生產力的提高與經濟的增長,這使得我國在具體考察官員政績的時候,將經濟增長指標放在了過于突出的位置,表現出了明顯的“重資本、輕勞動”傾向。部分官員在解決私營企業的相關問題和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時,為了維持經濟指標的增長,對于私營企業破壞環境、浪費資源、侵權等行為采取了姑息縱容的態度,沒有科學地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任務,反而為了突出自身的政績,對此類行為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監管態勢,私營企業更是將此當作了自己的“免死金牌”和侵害工人權益的“尚方寶劍”。而部分企業更是得寸進尺,大肆開展權錢交易、官商勾結,以損害人民利益為代價換取自身利益。相關勞動者勞動保障制度的不到位也使得部分私營企業在剝削工人時有機可乘,他們往往利用法律的漏洞來損害工人利益以壯大自身,例如,簽訂不合理的勞資合同、故意克扣或不按時發放工資、承諾的條件不予兌現等。

最后,勞資雙方力量過于懸殊也直接導致了“異化勞動”的產生。在勞資關系中,勞動者與私營企業主之間力量對比懸殊,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勞動者為維持自己的家庭與生活,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給資本家以換取生活必需品,且勞動者沒有選擇的余地,因為勞動者要換取的是“生存的權力”而不是為了實現自身發展的需要。資本家擁有對勞動者進行挑選的權力,因為勞動者為了生存就必須出賣他的勞動力,市場上擁有足夠的勞動力供資本家選擇。而就勞動者本身而言,其本身素質不夠高也是導致“異化勞動”的重要因素。由于很多勞動者沒能夠接受足夠的教育,一些文化素質較低的勞動者在自身權益遭到侵害時,對于如何合理維護自身的權益缺乏相應的知識指導,這一現象在“農民工”群體中更為突出。許多農民工在簽訂勞資合同時容易掉入私營企業所設置的“陷阱”,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了侵犯時,他們往往選擇忍氣吞聲,或采用極端的行為以維護自身利益。工會作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往往面臨著各式各樣的困難。例如,許多中小企業沒有建立工會,其本身的穩定性較差,其中的勞動者往往因為流動性大等因素不愿意加入該工會;工會本身的行動也受到各種限制,其集體談判和集體行動缺乏合理性的基礎,許多工會在實際操作中也缺乏相應經驗;部分工會甚至成為幫助私營企業主榨取勞動者剩余價值的機構。

正是由于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夠發達、行政監督管理體系和勞動保障體系不夠完善、勞資雙方力量過于懸殊這三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今日的中國才會存在“異化勞動”。

三、“勞動幸?!钡漠敶剿骱蛯嵺`路徑

沒有經歷過徹骨的寒冷,哪有梅花撲鼻的芳香?共產主義作為我們黨的最高綱領并非一蹴而就的目標,但也絕非空中樓閣、鏡花水月。要實現馬克思所描繪的自由幸福的勞動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實踐建設過程,在中國社會生產力尚且不夠發達的今日,仍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允許私營經濟的存在。但這絕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無視勞動者的利益,相反,正是因為“異化勞動”仍然存在,中國更要努力去保障勞動者群體的利益。中國共產黨始終不忘初心和使命,堅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追求共產主義這一遠大理想的同時,我們也要做好對當下勞動者群體的保障工作。

(一)加強正確的勞動教育,培養勞動幸福觀

“勞動幸?!钡膶崿F需要雙向的付出,僅僅靠社會力量的強制干涉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勞動者自身付出努力的同時科學認識“勞動幸?!?,因為勞動者本身的認識水平與精神境界對于實現勞動幸福同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認識到勞動的真正價值與意義,明白勞動是幸福的源泉,“勞動幸?!辈庞锌赡軐崿F,如果不知幸福為何物,就會迷失在對自我利益無休止的索取中。

人類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其類本質表現為有目的的勞動實踐。人類可以通過自身有目的的社會勞動實踐去改造客觀世界,進而在勞動過程中獲得物質或精神上的滿足,感受到自身是幸福的創造者。我們國家一直提倡人民通過自身的勤奮與努力去改變生活、創造幸福。但事實上,勞動產生幸福這一理念并未為人們所重視與廣泛接受。社會上大部分人仍對不勞而獲抱有幻想,他們形成了錯誤、扭曲的勞動觀以及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幸福觀。因此,加強國民的勞動教育十分必要。尤其對于正處在一個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社會大變革時期的中國來說,各種社會思潮興起,“利己主義”逐漸發展為“精致的利己主義”,人與人之間的誠信越來越缺失,此種社會大背景下,正確的勞動觀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正確的勞動觀念的培養離不開正確的勞動教育。只有發展完善好我國的勞動教育,才能使勞動者充分認識“勞動幸?!钡恼嬷B。

要發展完善好我國的勞動教育,幫助勞動者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要提高“勞動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比重,將“勞動教育”貫穿我國教育的各個方面與整個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6頁。。正確的勞動教育對于處于成長時期的青少年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通過正確的勞動,促使他們內在的知情意向正確的方向轉換,才能使他們正確認識到勞動的本質及其重要性,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其次,任何科學的教育都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展開的。要發展完善好勞動教育不僅僅要依靠科學的勞動理論教育學生,還要在課余時間安排和開展相關的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養成勞動觀念,形成勞動意識;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習慣,增強自立意識;讓學生在生產勞動中體驗工農業生產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體會平凡勞動中的偉大;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能夠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服務他人和社會。

最后,要努力推動全員育人教育局面的形成。勞動教育絕不僅僅是學校的任務與責任,只依靠學校單向度發力是行不通的,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三方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讓勞動教育步入常態化軌道,使勞動教育貫穿學生成長發展的方方面面。家庭要有一個良好的家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家中長輩要以身作則推動后輩的勞動教育,防止因錯誤觀念或行為令孩子形成錯誤消極的勞動觀。國家也要讓社會中典型模范人物發揮好帶頭示范作用,推動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氛圍,破除不良的社會風氣。

(二)提高勞動者地位,保證勞動者尊嚴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人類是勞動創造的,社會是勞動創造的。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一份職業都很光榮?!?8)習近平:《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4月27日第1版。那么尊嚴到底是什么?在亞伯拉罕·馬斯洛所構筑的需求層次理論中,“被尊重的需要”排在了金字塔僅次于“自我實現”的位置,是一種層次級別較高的心理需求,是希望他人不要傷害其脆弱的自我,希望能獲得一種他人對其個體最起碼的尊重。正是從這種基本的精神性需求中,個體產生了對尊嚴的價值訴求,而當人本身的需求都被滿足后,就會產生精神上的愉悅。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盡管人從事著“異化勞動”,但其或多或少還是能夠感受到幸福,而外在的尊重無疑是令其感到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勞動者的地位、保證勞動者的尊嚴:

首先,應該提升勞動與勞動者的地位,破除勞動的差別等級觀念。我們要將勞動本身作為一個尊重的對象,充分承認與尊重勞動者通過體力、腦力或者體力腦力結合對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每一項勞動,不能單純地根據勞動開展的形式是否體面對它們進行高低分類。對此,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一切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值得尊重和鼓勵;一切創造,無論是個人創造還是集體創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勵?!?9)習近平:《在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5年4月29日第1版。同尊重勞動一樣,我們也應當尊重每一位勞動者,打破原有的勞動差別等級觀念,明確每一位勞動者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不能單純地根據其經濟收入對其進行評價,同時要繼續加強對事跡突出的勞動者的表彰和宣傳。樹立勞動榜樣,在社會中營造以勞動為榮、崇尚勞動的良好氛圍。

其次,要推進法律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黨和國家一直不斷完善關于保護勞動者基本權益的法律法規,近年來我國勞資關系越來越契約化、規范化。政府在對官員進行考察時,降低了經濟指標的地位,而民意調查等成了官員考核的重要指標。政府還為勞動者們開辟了專門的維權通道,幫助勞動者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在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這要求黨和國家在接下來的發展當中完善立法與司法體系,健全行政制度,進一步加強對有關用人單位的監管,切實維護普通勞動者的勞動主體地位和權益,確保勞動者享有公平公正的工作待遇,讓誠實勞動和合法勞動成為我們社會的共識。

最后,要加強對于生活極度困難群體的保障力度。當人最為基本的生存與生理需求都無法得到滿足時,人的尊嚴與自我實現的需要也就無從談起了。當代的中國正在努力完善收入分配結構,爭取早日實現收入分配從金字塔型向橄欖型的轉化。脫貧攻堅任務的圓滿完成滿足了生活水平低下的群眾最基本的需要,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的結束,最重要的是防止已脫貧群眾的返貧并逐步提高處于溫飽線以上的群眾的生活水平。

(三)努力實現共同富裕,堅持人民共享成果

勞動從來不是一個孤立進行的活動,它總是與我們的家庭幸福、民族復興、國家前途命運息息相關。就如同馬克思所言:“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子都知道的?!?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3頁。人類最大的實踐活動——勞動創造了我們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要實現勞動幸福就要堅持繼續大力發展生產力,做大社會財富這塊“蛋糕”,只有具備較高的物質生產水平,我們才可能消滅“異化勞動”,才有可能實現勞動幸福。當前我國存在“異化勞動”的現象與問題看似是因為我國的所有制度與分配制度造成的,但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我國生產力水平不夠發達導致的。為促進經濟的穩步提升,當下的中國要加快科技發展的步伐,堅持“供給側改革”戰略,爭取早日在“卡脖子”的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延長傳統行業的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充分利用國際分工,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在做大“蛋糕”的同時,我們也要分好“蛋糕”。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共產主義要實現的幸福從來不是上層階級或是少部分人的幸福,它所要實現的是全體人民的幸福,所要創造的是“自由人的聯合體”。共產主義對于當下中國的發展階段來講仍然是一個長遠的價值追求,但這并不意味著當下我們可以忽視人民的“勞動幸?!?。鄧小平同志提出了“共同富?!钡哪繕?,我們的生產力建設絕不能只看到“富?!钡哪繕?,而忽略了“共同”的發展,從而導致社會發展的紅利不能被大多數人所享有。

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位一體”的新發展理念中,“共享”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意味著黨不忘初心,始終關懷人民的切身利益?!肮步ü蚕怼崩砟钪?,“共建”是基礎,“共建”不僅意味著人民要積極地投入到勞動生產之中去,也是希望人民能夠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建言獻策,共同治理好國家,這一項建設也是新時代中國建設的重要一環;“共享”意味著黨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同時,也要努力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解決好收入差距問題,積極推動“共建共享”理念的貫徹落實,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總之,不管是對于個人或是國家而言,要實現“勞動幸?!备嗟囊揽縿趧尤嗣褡约旱男量鄪^斗,只有付諸行動與努力才能早日消滅“異化勞動”,讓勞動真正成為一種自由幸福的活動。

猜你喜歡
異化勞動異化勞動者
致敬勞動者
勞動者
農村聘禮的異化與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視角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正義及其異化
勞動者的尊嚴不應被“扔”在地上
從異化看馬克思對人類解放的設想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馬克思“異化”理論的現實思考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