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視域下中職英語教學德育元素的滲透

2022-02-09 02:16江蘇省如東縣衛生進修學校王翠霞
亞太教育 2022年24期
關鍵詞:德育中職英語教學

江蘇省如東縣衛生進修學校 王翠霞

德育為五育之首,其雖然沒有固定的形式,但英語教學中到處都有德育的身影。德育包括愛國主義教育、文明道德與禮儀教育等,德育豐富了學科教育內容,同時也能彰顯學科教育的本質,使教育回歸本質。挖掘中職英語中的德育因子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也能使學生深刻反思德育對于自己終身發展的重要影響,逐步更正自身的價值觀,熔鑄德育之壁壘,品德育之甘露。

一、立德樹人視域下中職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中職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高度契合了立德樹人任務的根本要求,有利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在以往的教學中,培育時代英才,彰顯職業教學的教化功能是職業教育的目標,通過上述方式也能實現專業教育與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而德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從文化的角度審視英語學科,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文化素養是英語教育之根,也是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能夠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的必備能力。同時,文化素養也能體現個人修養,反映一個人的精神內蘊?,F階段中職學生發展需要良好的文化素養作為引導,而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能夠使學生從多個角度審視英語文化,在不同文化交織過程中感受優秀文化的熏陶,培養自身良好的文化認同感與文化歸屬感,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三)有利于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德育如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在中職英語教育中滲透德育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理,教師在教學中可引入中國傳統文化,也可引入一些先進人物,賞析他們身上的精神,學習他們的良好品格。同時也能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脫離書本看待英語課程,從多元化的英語學習內容中汲取養分,在此基礎上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立德樹人視域下中職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路徑

(一)挖掘英語中的德育因子,提升課堂溫度

德育沒有固定的形式,但其作用卻不容忽視。為實現德育的高效滲透,教師可從教材內容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子,實現德育的高效滲透,逐步提升英語課堂溫度,使學生感受英語學習的快樂,從英語學習中汲取更多能量。

例如,在“The Generation Gap”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挖掘其中的德育因子,如探索中國古詩詞中有關孝道與親子關系的典故,通過這種方式感知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學生也可結合實際情況分析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及其產生原因,在此基礎上也能深化對孝道的理解。

再如,在“Overcoming Obstacles”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探討中國人民身上特有的精神,同時,還要嘗試用英文講述這些人身上的精神,并將其講述給身邊的人。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感受人民英雄的光環,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

在“A love of Reading”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入有關古人讀書的內容,同時還可以融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學習觀。通過這種方式,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此基礎上,形成終身學習意識,助力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在“Sports and Sportsmanship”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中國近代體育事業的發展,同時,也可引入冬奧會的相關視頻。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感受奧運健兒身上的精神,并學習他們永不言棄的精神,進一步深化對體育強國這一理念的認識,加強發展自身的體能,為祖國奧運事業奉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Animal Intelligence”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探討人與動物應該如何相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更好地理解生態理念,更好地踐行生態發展觀。在此基礎上,學生也能與動物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以翻譯專業為例,在講述相關內容時,教師可聚焦“The American Dream”這一內容,引入中國夢的相關內容,如孔子的“世界大同夢”、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等,在此基礎上,也可讓學生聚焦中國夢,鼓勵學生腳踏實地地踐行中國夢。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能夠擁有更高的理想與信念,腳踏實地、努力奮斗,向偉大的中國夢不斷進發,著力于實現自己的中國夢。

(二)聚焦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能力

以聽說課“Asking for and giving advice”為例,本節的教學重點為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重在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于戰勝挫折的勇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引導學生從單詞入手,實施“以優帶差”活動,將優秀生與學困生組成一個組,共同制作單詞卡片,卡片的正面寫單詞,背面繪制簡單的插圖,正確識記“forget”“understand”“diきcult”等單詞。通過上述方式也能調動學困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共同進步,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

與此同時,學生也可互相交流,重點圍繞三個關鍵內容進行交流:其一,“Problem”;其二,“Ask for advice”;其三,“Give advice”。在此基礎上,學困生可根據以下句式發問,如“I can’t understand/remember...”“I find it diきcult to...”。同時,學困生還要掌握正確的求助用語,如“What can I do?”最后,學優生可根據實際問題給出建議,如“You should...”。通過上述方式,能使學生掌握提問、求助、給出建議的方法,通過互助提問也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

此外,教師還要進一步優化聽力導入、聽中與聽后三個環節。前期可引入主題情境——某人因不熟悉英文標識走錯廁所,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同時也能避免陷入窘境。聽前環節也可引入學習現狀的調查,思考學習英語存在的主要困難。聽中環節可引導學生參考教材內容進行對話練習,在此過程中也要捕捉對話細節。最后,學生需要總結聽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討論相應的解決策略。為了提高學生解決英語問題的能力,還可鼓勵學生撰寫郵件,總結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例如,部分學生提出“I can’t understand new words”,教師可給出建議“You can make flashcards and you can watch English movies”。

聚焦實際問題能夠使學生找準學習方向,在這種情況下也能激發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當然,學生也可給其他朋友發送電子郵件尋求幫助,通過這種方式能更好地鞏固專業知識,同時也能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品質。

(三)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愛國之情

熱愛國家、忠于祖國是每個中華兒女必須具備的精神品質,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受到錯誤思想的引導,全盤吸收外來文化,進而形成崇洋媚外的心理。而中職學生是促進祖國繁榮富強以及蓬勃發展的核心力量,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愛國主義思想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鑒別外來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樹立正確的文化觀。例如,在Christmas Day、Thanksgiving Day等西方節日的講授過程中,教師可事先給學生介紹圣誕節和感恩節的來源以及慶祝方式,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其次,引入我國的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Day等傳統節日,鼓勵學生分享他們慶祝春節和中秋節的方式,以此來提升其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最后,還可對比西方文化與本民族文化,讓學生在認識到文化差異性的同時,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關聯性,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在講授“motherland”這個復合詞時,可以將這個詞語分開,給學生翻譯mother的漢語含義——“母親”和“land”的漢語含義——“土地”。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思考兩個詞語組合起來的漢語含義。當然,也可采用問題導學法,啟發學生的思維。如讓學生回憶自己聽過的歌曲,思考中國人常常將什么比作“母親”。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輕松回答出“祖國”這一名詞。與此同時,借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展示《祖國母親》等優美詩篇,夠使學生深入體會作者對祖國的喜愛、贊美和尊敬之情,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

(四)滲透文明禮儀教育,懂得與人交往之道

從古至今,文明和禮儀是人們進行社會活動至關重要的道德品質,規范的禮儀、文雅的談吐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豐富他們的思想內涵。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深入挖掘西方文化中的禮儀內容,依托英語教材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明白為人處世之道。例如,“Lady first”女士優先,有利于促使學生養成紳士風度,尊重女性同胞,維持社會和諧穩定;“Thank you”(謝謝你),使學生懂得感恩他人;“Excuse me”(打擾一下),在詢問別人問題時,要事先打招呼;“Can I help you?”(我可以幫助你嗎?),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思想品質;“That’s ok”(沒關系),學會寬容他人;“Nice to meet you”(很高興認識你),使學生明白初次見面要打招呼;在跟別人分別時,可說“see you tomorrow”“good bye”“byebye”“see you next time”等。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可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活動情境,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學會使用文明用語,懂得與人交往的基本禮儀。

(五)引入熱點話題,在討論中涵養良好品質

立足于英語教學重難點,設計話題討論活動,既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培養獨立思考意識,又可使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促進個性化發展。同時,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英語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展示討論話題:“Why you should go to school?”“Why do you study English?”“Is honesty important in an exam?”然后,讓同學以四人為一組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分享自己上學的原因、學習英語的原因,并且發表自己對誠信考試的態度。有的學生認為上學是為了以后能更好地建設祖國以及回報自己的父母;有的學生認為英語是比較有魅力的課程,有利于開闊自己的眼界;有的學生認為誠信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內容,不僅在考試過程中要嚴格遵守,還要作為自己在社會活動中必備的品質;有的同學還列舉并且批判了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不誠信事件。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可明確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深入了解誠信的內涵,從而培養他們刻苦努力、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英語學習態度。再如,在學習“College life”時,教師事先確定討論題目,如“你們認為的學習生活是什么樣的?怎樣才能擁有美好的學習生活?如何與師生建立和諧友好的關系?”等,有利于提升討論效率。此外,任意選擇小組分享討論結果,能夠激發學生為他人著想、謙虛、禮讓等品質,對良好友誼的建立有積極作用。

(六)組織英語文化活動,樹立正確的文化觀

踐行“寓教于樂”的教育教學理念,在游戲或活動中滲透英語專業知識,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鑒于此,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與時俱進地革新教學模式,如應用情境創設法、小組合作探究法等,為學生營造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素質教育下,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以課堂活動為依托,有利于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拉近二者的關系。同時,教師還可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興趣,通過英語交流會、辯論賽、舉辦以“西方文化”為主題的誦讀活動等,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和學習西方優秀文化,提升他們的英語素養。不僅如此,學校還可邀請外國留學生以及專業教師共同參與英語活動,挑選學生喜歡的節日作為活動主題,以此打破知識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屏障,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

(七)篩選英語書籍,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為了拓展中職學生的知識面,學??蛇M一步完善圖書館英文類文獻及書籍資源,擴大圖書館藏,提升收藏書籍質量,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空間。與此同時,英語專業教師首先應結合教學目標,給學生適當安排閱讀書目,如《傲慢與偏見》《綠皮書》等,以此來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并從閱讀書籍過程中擴大對西方文化的認知,豐富其精神世界。在此過程中,還要秉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重點扎實學生的英語基礎,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有效避免“揠苗助長”的教學情況。其次,遵循分層教學理念,統籌兼顧各個階段的學生,分別為他們制定合適的英文書籍,進而使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吃得飽”、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吃得好”、后進生“吃得上”,全面培養學生熱愛讀書的好習慣。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應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布置不同的閱讀任務,如,為后進生設計閱讀筆記報告,要求他們在完成閱讀后,對故事的內容進行簡要概述;圍繞書籍的創作背景為中等生設計文化思考活動,鼓勵他們主動了解書籍的創作背景與文化內涵,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為后續學習奠定扎實基礎;加強能力、素養的發展指導,為優秀生設計多個議題,引導他們對文學作品進行客觀、全面的賞析,提高他們的思辨意識,從而更好地梳理、總結不同文化的異同,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最后,教師還應做好相應的評價反饋環節,明確學生能力、發展需求的變化,在提高教學工作針對性與指向性的同時,推動英語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八)利用名人名言,開展抗挫折教育

名人名言集聚了智慧,同時也是先人經驗的總結,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能更好地為學生指路,幫助學生陶冶良好的道德品質。中職英語在踐行立德樹人的過程中,可引入抗挫折教育,以名人名言引路,使學生從中汲取奮斗經驗,提升自身克服任何困難的勇氣。在給學生講述failure這一單詞時,可引入名人名言“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借助這種方式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單詞,提升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也能使學生不氣餒,勇于戰勝各種困難與挫折,離成功更進一步,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解決一切困難。

綜上,中職英語教學中踐行立德樹人能夠為學生打造個性化的學習空間,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涵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實際教學中,要從多個角度入手,如挖掘英語中的德育因子,提升課堂溫度;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滲透文明禮儀教育,使學生懂得與人交往之道;引入熱點話題,使學生在討論中涵養良好品質,能夠為他人著想,懂得謙虛和禮讓;組織英語文化活動,增進學生情感交流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合理篩選英語書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利用名人名言,開展抗挫折教育等。多措并舉,全面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助力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更好地踐行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彰顯英語學科的育人智慧。

猜你喜歡
德育中職英語教學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果真是“誤了百萬中職生”嗎?
構建中職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關于中職與高職銜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