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兒童視角開展繪本閱讀活動的教學策略

2022-02-09 02:16甘肅省定西市漳縣武陽幼兒園
亞太教育 2022年24期
關鍵詞:小蛇小熊繪本

甘肅省定西市漳縣武陽幼兒園 張 瑋

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說,閱讀將伴隨著幼兒的成長展開,而善于閱讀的幼兒在未來的學習中會表現出更好的專注力、理解力。所以在幼兒園期間開展豐富的繪本閱讀活動是十分重要的,不僅可有效刺激幼兒的語言能力,也是培養幼兒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的重要活動,對于幼兒的可持續發展有積極影響。對此,教師應從兒童視角去開展繪本閱讀活動,使得幼兒能在繪本閱讀中顯現出“自主性”。但是就目前來說,幼兒園的繪本閱讀活動效益還不甚理想。

一、幼兒園開展繪本閱讀活動的現狀與問題反思

(一)師幼之間的閱讀互動存在單向、單一的現實問題

教師、幼兒是開展早齡化繪本閱讀活動的兩大主體,教師應以平等交流的狀態去啟發幼兒探究繪本故事的主要情節及其道理。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教師在設計繪本閱讀活動時,會更加關注自身的講解效益,幼兒雖然有機會說出自己的觀察結論、閱讀觀點,但往往是被教師“牽著”走的,這就直接影響著幼兒的閱讀意識,致使幼兒很難順利地樹立自主閱讀意識,也就無法形成良好的前閱讀能力。在這種狀態下,幼兒往往只會在教師的督促、指導下讀繪本,難以愛上繪本,且很難養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二)幼兒難以從繪本故事中聯想自己的生長

繪本故事的主題十分豐富,涵蓋情緒管理、親子關系、同伴交往、尊重誠信等多個主題,而這些繪本資源將從不同層面去啟發幼兒,健全幼兒的心智。但是從具體的教學實踐來看,在大多數情況下,幼兒都難以將繪本故事與自身的成長關聯起來。一方面是因為幼兒本身的認知水平低下,無法自主地遷移成長經歷;另一方面則是教師忽視了幼兒的經驗,無形中將幼兒、繪本看成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也因此壓制了繪本閱讀活動的育人效果。

(三)繪本閱讀往往是在幼兒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展開

由于幼兒普遍存在好玩、愛動,且專注力不足等認知特點,所以教師也很少會提前讓幼兒閱讀、觀察繪本內容,往往是獨立地設計繪本閱讀活動,幼兒聽從教師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閱讀繪本故事。在這種狀態下,由于幼兒并不了解要讀什么、讀到哪種程度才算是有效與成功的,所以他們在閱讀時也顯得有些被動,表現得過于依賴教師講解,這也就直接影響著幼兒前閱讀能力的形成。在這種狀態下,師幼互動也顯得被動與單一,難以很好地提升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

綜上,教師在設計繪本閱讀活動時忽視了幼兒的興趣、經驗,且無意間壓制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幼兒無法在繪本閱讀活動中產生良好的語言能力,所以教師必須要優化教學設計,堅持從幼兒視角去創設閱讀環境、優化閱讀流程。陳鶴琴先生早已經在“活教育”理論中指出,教育活動應該始終堅持以兒童為中心,根據兒童的興趣、經驗去精選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與環境,使得兒童能在協作交流、“做中學”等能動狀態下實現有效學習,這也就為本文提供了理論支持。下面將具體闡述教師應該如何從兒童視角開展繪本閱讀活動。

二、如何從兒童視角開展繪本閱讀活動

(一)在前期準備時精心預設幼兒情況,調控閱讀目標

一般情況下,教師會在備課階段設計繪本閱讀目標及其實施計劃,以便按照計劃指導幼兒讀繪本、講故事,確保繪本閱讀活動能夠順利展開。而閱讀目標不僅能優化一線教師的教學指導行為,也可對幼兒產生明顯的驅動作用,將成為優化師幼關系的關鍵要素。對此,教師應在前期備課階段精心預設幼兒的語言能力,思考幼兒的成長狀態,從兒童視角科學調控繪本閱讀目標,避免難度過大或過易,以便切實優化幼兒的自主閱讀意識,提高幼兒的參與度。同時,在前期準備階段,教師也可直接面向幼兒呈現閱讀目標,用圖畫、少量的文字進行啟思指導,使得幼兒能及時明曉繪本閱讀內容、目標任務,使得幼兒能積極思考,為提升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做準備。

比如在《小熊不刷牙》繪本閱讀活動中,筆者便在備課階段分析了本班幼兒的前閱讀能力,發現本班幼兒在繪本閱讀活動中存在這樣幾種行為特征:幼兒在閱讀繪本時會觀察一幅畫的內容,很少主動地將各幅畫結合起來進行整體思考;幼兒的復述能力低下,難以完整且有邏輯地概括繪本的主要情節;幼兒的自主閱讀意識不足,比較依賴教師講解與指導。在這種狀態下,幼兒在繪本閱讀活動中也難以積累有效的閱讀經驗,自然無法愛上閱讀。待了解了本班幼兒的前閱讀能力發育水平之后,筆者設計了以下幾個閱讀目標:(1)認真觀察《小熊不刷牙》這一繪本的主要畫面,說一說小熊為什么不喜歡刷牙、不刷牙之后遇到了哪些事情,以及小熊后來是否喜歡上了刷牙。(2)能夠主動復述《小熊不刷牙》這一繪本,并且能解釋一下為何我們每天早晚都要刷牙。(3)結合繪本分享一下自己刷牙的經歷。

圍繞上述三個目標任務,幼兒可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有針對性地觀察小熊的神態、舉動,這就能幫助幼兒感知小熊在面對刷牙時情緒的變化,同時也能潛移默化地幫助幼兒建立邏輯思維,使其能將各幅畫的主要內容關聯起來,幫助幼兒形成整體的閱讀印象,這也就能改善幼兒的自主閱讀意識,有效鍛煉幼兒的前閱讀能力。在閱讀準備階段,筆者提前告訴幼兒具體的繪本閱讀計劃,有興趣的幼兒可以提前翻閱《小熊不刷牙》。筆者也告訴幼兒要總結出小熊從不愛刷牙到愛刷牙的轉變過程,希望幼兒能夠順利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經過目標預設與任務呈現,幼兒在閱讀《小熊不刷牙》這一繪本時的整體狀態發生了明顯改變,雖然無法在短期內提高幼兒的復述能力,但是幼兒的表達欲望更強、思考更加主動,而且有多名幼兒都能在提示下復述繪本故事,說出愛惜牙齒這一結論。顯然,這一次的閱讀嘗試是成功的,有利于鍛煉幼兒的前閱讀能力。

(二)根據幼兒身心發育特點創設閱讀環境,實現激趣指導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要“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以便通過有效的環境指引去優化幼兒的語言發育狀態。在繪本閱讀實踐中,主題鮮明、帶有引導作用的閱讀情境將切實促進幼兒的心智發展,有利于幫助幼兒理解繪本故事的具體內容,也可喚起幼兒的閱讀交流欲望。但是,在創設閱讀環境時,教師必須要從兒童視角入手,因為如果不能換位思考,準確分析幼兒的興趣、愛好,所創設的閱讀情境并不能引起幼兒的閱讀興趣,最終將導致情境教學流于形式,并不能順利地提升幼兒的前閱讀能力。因此,教師要善于根據幼兒的興趣、經驗去創設閱讀環境,以便順利地優化幼兒的自主閱讀意識。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去優化閱讀環境。

首先,布置主題鮮明的物質環境。閱讀情境的創設能夠進一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可以讓他們展現出更積極的姿態來配合教師所開展的各項閱讀教學活動,能夠很好地優化教學的實際效果。比如可以借助一些圖片、標志語或者是橫幅、海報等點明閱讀主題,也可利用電教媒體去再現繪本所描寫的主要內容,使幼兒能進行聯想,由此改善幼兒的自主閱讀意識。

其次,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傳統教師權威,要和幼兒進行深入對話,不能夠因為他們的年齡過小而對他們產生輕視的心理,需要和幼兒深入地溝通,在此過程中,了解他們的閱讀需求,并合理規劃閱讀教學的內容。重視平等對話、人文交流,使得幼兒能夠受到精神啟迪,對繪本產生興趣。同時,要通過和諧對話去喚起幼兒的閱讀興趣,使其積極遷移成長體驗,由此提高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

比如在《噓!保密》繪本閱讀活動中,為了創設主題鮮明的閱讀環境,筆者打印了幾張代表沉默的照片,在過渡環節便在繪本區粘貼了這些照片,而幼兒也能通過照片看到人用手捂住嘴巴、孩子面對他人詢問保持沉默、孩童抱住一個箱子不讓任何人拿走等畫面,這對幼兒有一定的啟迪作用。在正式的繪本閱讀環節,筆者詢問幼兒是否有“秘密”,即不愿意告訴別人的心事,或者是有沒有人請求自己保守“秘密”。為了調動起幼兒的表達欲望,筆者還專門分享了自己被父母要求保守秘密,但是因為沒有守住而受批評的真實經歷。在這一分享活動中,幼兒能夠產生一種情感共鳴,因為幼兒也會因“做錯事”被父母批評。同時,筆者也用引導式的語言,引導幼兒分享了自己沒有保守住秘密的經歷。之后,筆者介紹了《噓!保密》這一繪本,告訴幼兒當我們得知一個秘密時便要懂得保守秘密,控制好自己,做一個信守承諾的人。最后,筆者組織幼兒自主閱讀《噓!保密》繪本,學一學繪本中的主人公是如何保守秘密的。

在上述案例中,筆者沒有使用電教媒體去創設閱讀環境,但是同樣起到了良好的啟思、激趣作用,原因在于筆者所使用的照片資源、設計的主題對話都能幫助幼兒理解《噓!保密》這一繪本的主題思想,能夠切實提高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其實現有意義的學習。

(三)堅持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形式

《綱要》中提出,幼兒應在一日生活中展現出良好的自主性,而教師應該幫助幼兒親歷知識的生成,成為幫助幼兒建構知識意義的忠誠支持者,使得幼兒能在繪本閱讀實踐中保持著良好的思維狀態,這也體現著以幼兒為中心的特點。對此,教師應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形式,使得幼兒能在繪本閱讀活動中參加協作交流、自主表達,由此提升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在此方面,教師應主動構建異質小組,支持幼兒在小組內積極交流,使得幼兒通過小組合作去豐富閱讀想法,使其能在豐富的思維碰撞活動中實現有效閱讀。

比如在《好餓的小蛇》繪本閱讀活動中,筆者將本班幼兒分配到各個小組內,各小組的人數基本都在4—6人之間,各個小組的整體閱讀水平是相似的,且組內成員的交往也是和諧的。接著,各個小組便要共同討論《好餓的小蛇》這一繪本故事的主要內容,觀察小蛇吃了什么東西、肚子變成了什么形狀,概括、復述繪本的主要內容。整體來看,《好餓的小蛇》這一繪本的閱讀難度并不高,雖然幼兒并不能通過小組合作去認讀每一幅畫上的少量文字,但是能通過圖畫觀察與內部討論理解繪本故事,這就有利于提升幼兒的閱讀水平,便于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在此基礎上,各個小組可輪流復述《好餓的小蛇》這一故事,一名幼兒負責講述,其余幼兒則可通過動作表演去展現小蛇吃了哪些東西、肚子變成了什么形狀。這時,有一個幼兒說道:“為什么我們吃了東西之后,肚子沒法變成食物的形狀?”面對這一意外問題,筆者補充了關于小蛇的科學知識,利用網絡資源展現了小蛇與人類的不同生理構造,希望能夠保護幼兒的思考欲望。由此,幼兒可在繪本閱讀活動中保持著良好的思維狀態,便于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

在上述案例中,本班幼兒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比較準確地理解了《好餓的小蛇》這一繪本的主要內容,同時也對“小蛇”這一類生物產生了好奇心,很好地豐富了自身的科學知識,同時也激發了閱讀興趣,真正學到了實用的知識。同時,幼兒通過小組交流、組際交流,也有充足的機會分享自己的閱讀所得,這就直接優化了幼兒的態度,便于改善幼兒的自主閱讀意識。

(四)根據幼兒閱讀效益進行教師干預,優化師幼互動效果

考慮到幼兒尚且沒有過多的閱讀經驗,教師還需要對他們加以一定的干預和及時的指導,這樣做可以有效預防幼兒在閱讀的過程當中產生問題,幫助幼兒提升閱讀的效率?!毒V要》中不僅強調了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能動發展,同時也強調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肯定了教師的科學干預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在繪本閱讀實踐中,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閱讀指導作用,比如通過提問、追問活動使得幼兒能進一步發現繪本故事的細節內容,或者是通過情感教育去引導幼兒分析繪本故事的人文主題,抑或者是通過啟發式的語言去幫助幼兒總結繪本故事的一般規律與故事梗概,同時也要根據幼兒的閱讀困惑進行必要的閱讀指導,由此提高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使其順利實現可持續發展。

比如在《鳥窩里的樹》繪本閱讀活動中,本班幼兒便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討論了具體的故事情節,但是在復述繪本故事時卻出現了邏輯混亂、思路不清晰的現實問題。對此,筆者就通過提問的方式去啟發幼兒,比如“鳥太太在孵鳥蛋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情?”“小樹會怎么辦?鳥窩又該怎么辦?”“如何同時保護鳥窩與小樹?”等等。這一系列問題是按照繪本故事的情節發展展開的,有利于幫助幼兒有條理地概括繪本故事的主要內容,也就有利于提升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和幼兒的閱讀表達能力。這樣一來,不僅不會壓制幼兒的閱讀積極性,還能進一步活躍幼兒的思考,使得幼兒能更完整地概括《鳥窩里的樹》的主要內容。由此,幼兒便可積累有效的閱讀經驗。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通過一系列問題幫助幼兒總結了《鳥窩里的樹》的故事起因、過程與結果,使得幼兒能完整地概括繪本故事,也順利地提升了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使其積累了有效的閱讀經驗。幼兒也能在《鳥窩里的樹》繪本閱讀時產生成就感,這將直接端正幼兒的閱讀態度,便于幼兒實現有意義思考。

(五)突出繪本故事的人文教育功能,豐富幼兒的精神財富

繪本故事不僅能鍛煉幼兒的前閱讀能力、前書寫能力與聽說能力,也具有豐富的人文教育功能,即對于健全幼兒的心智、優化幼兒的品格有積極影響,有利于豐富幼兒的精神財富,對于幼兒的長遠發展有積極影響。對此,教師應有意識地突出繪本的人文內涵,引導幼兒深度探究故事主旨,使得幼兒能主動汲取繪本中的做人智慧,切實發展幼兒的個性。

依然以《鳥窩里的樹》繪本閱讀教學為例,筆者在指導幼兒總結繪本內容時提出了一組問題:合歡樹的樹名是怎么產生的?鳥太太如何同時保護了鳥窩與小樹?你從中學到了什么道理?面對這一組問題,幼兒不必完全用繪本中的文字信息進行回答,可以加入自己的思考,尤其是在談論自身閱讀所得的時候,幼兒可以盡情地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積極地分享閱讀經驗。比如,有的幼兒表示自己學會了珍惜,因為鳥太太沒有放棄小樹和鳥窩;有的幼兒表示自己學會了思考,因為鳥太太就是通過思考才找到了同時保護鳥窩與小樹的方法,等等。在此基礎上,幼兒便可主動分享自身的閱讀經驗,且能主動學習鳥太太優良的品質,而筆者也進一步提醒幼兒要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花草樹木、保護動植物,像鳥太太一樣聰明機靈,希望幼兒能變成一個有愛心、善良的好孩子。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必須要堅持從兒童視角進行設計與優化重組,教師也應在繪本閱讀實踐中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預設適宜的閱讀目標,結合豐富的幼兒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必要的教師干預去優化幼兒的閱讀意識,使其積累有效的閱讀經驗,從而自然而然地提升幼兒的前閱讀能力,為幼兒的連續性學習做準備。

猜你喜歡
小蛇小熊繪本
誰要一條小蛇
繪本
繪本
繪本
小蛇跳舞
可愛的小熊
繪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