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究

2022-02-09 04:44周莉樂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22年47期
關鍵詞:學習效果雙減教學質量

周莉樂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民和第六小學 江西南昌 331700)

在“雙減”政策的推動下,教師應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過去,教師為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會大量布置課堂作業;家長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會給他們報許多課外輔導班,這些都會加重學生的負擔,讓學生厭倦語文學習。對此,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幫助學生減輕負擔。

一、“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與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執行,小學語文教學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都在不斷地嘗試進行新的變化。尤其“雙減”政策背景下,雖然大部分教師都能夠認識到減輕學生學業壓力和“提質增效”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但仍然有一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等舊有觀念的影響,采取“課堂灌輸、課下題海練習”的方式進行各項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在升學這一“高壓”環境下將課堂教學放在應試和大量練習方面,導致難以做到對課堂教學效率、效果的精準控制,使得“雙減”政策實施“名存實亡”,很多學生在升學壓力下逐漸失去學習的熱情,只能在課堂被動地接收知識,在課后大量“刷題”。此外,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落后,導致教學氛圍較為壓抑、枯燥,學生只能以單一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學習,甚至只是硬性記憶。且教師課堂教學講授速度較快,很多學生無法當堂消化知識,即便利用課下時間也無法很好地理解知識,導致大量的練習和重復的學習占據了學生課余大部分休息時間。學生在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不足、對學習方法掌握不足的情況下,很難做到對知識的快速理解與準確掌握,尤其對重難點不明,導致學生主體地位得不到凸顯,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這些都不是“雙減”政策的目標。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面臨的變化

1.學生的學習負擔有所減輕

在過去,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考入一所好大學,會讓孩子參加許多課外培訓班。在本該愉快玩耍、快樂成長的年紀,學生受到作業和課外輔導班的束縛,身心俱疲,失去了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在學科教學中,受一些錯誤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總喜歡用大量作業促使學生鞏固知識點,這讓學生在放學后沒有休閑時間,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壓力。

在“雙減”政策下,教師應該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改變作業的形式和內容,將教學效益最大化,多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類的作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家長也應該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報一些合適的課外班,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2.教學面臨新挑戰

“雙減”政策要求教師采用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輔之以小組合作教學法,并且將信息技術手段融入課堂,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模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鼓勵家長尊重學生的真實想法,不給學生增添壓力,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深度溝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制定最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

三、“雙減”政策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1.制定契合教學計劃

小學語文教師想要減輕學生課后作業壓力與補習負擔,應重視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進行高效率的課內學習,不留任何課內學習問題,消除課后重復性學習壓力?;谶@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可從制定契合教學計劃著手,依據教學內容,設計出適宜學生課堂高效學習的計劃,引導學生有效達成學習目標,完成學習計劃,提升課堂質量。

如,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桂花雨”教學時,可通過制定契合學生、契合教學內容的教學計劃,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升課內教學質量,助力學生高效完成課內相關語文知識的學習,并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有計劃、有目標地完成學習任務,進而實現減輕課后作業與補習壓力的目標。教師依據對學生的了解,結合“桂花雨”內容,制定預習指導、字詞自學、課文精讀、概括中心、梳理閱讀知識、積累精美詞匯句子等課內教學計劃,引導學生目標明確地進行高效課內學習,摒除由于課內學習效果不好而重復性復習與繁重補習的負擔,使學生輕松安排課后復習與知識鞏固任務,培養其學習語文的快樂感,促進學生身心放松、健康成長。

2.豐富教學組織形式

小學語文教師想要達成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可以豐富教學組織形式。小學語文學科包羅萬象,教師可依據不同學習內容,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活動,使學生通過豐富有趣的多種教學形式,感受到語文學科的學習魅力,體驗到課內學習的趣味,從而激發出濃厚的求知欲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依據實踐教學中豐富的教學活動安排,引導學生高效學習,進而達成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如,小學語文教師進行語文字詞基礎知識教學時,可組織以游戲這種生動有趣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內完成扎實記憶字詞并理解,以及靈活應用的目標。而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教師則可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誦讀比賽的形式,完成記憶與理解所學習的古詩詞的任務,提升古詩詞教學效率。在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中,教師則可通過精讀、細讀指導教學,以及仿寫、縮寫、擴寫等練習,以讀寫結合形式,開展高效率的閱讀與寫作教學,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課內學習目標,并取得良好學習效果,借此達成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推動教學發展。

3.關注學生學習效果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是否理想是重要反饋指標。因此,教師進行教學時,應重視對學生課內學習效果的良好性進行考察,并依據這一效果,做出及時調整,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持續提升。教師可通過課堂鞏固與練習環節,有針對性地了解與掌控學生學習效果,幫助學生取得高效學習的理想效果,達成課堂教學目標,提升教學質量。

如,小學語文教師進行“人物描寫一組”教學時,可通過課堂鞏固環節,在指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梳理與練習的過程中,依托學生練習結果,了解學生學習效果,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與指正,促進學生高效率完成課內學習目標,不為課后留下繁重的重復性作業壓力,以及反復補習的負擔。教師依據這一課中《摔跤》《他像一棵挺脫的樹》兩篇短文,指導學生將人物特點描寫具體。教師可在教學內容講解后,讓學生通過小作文練習,學習到如何描寫人物特點、具體描寫順序是什么,以及如何將人物特點突出出來。讓學生通過課內練習,高效率達成學習與練習目標,進而提升教學教學質量,取得理想教學效果,并達成教學目標。

4.運用多媒體教學法,使知識變得更形象化

在“雙減”政策的推動下,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育方法,促進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成長。語文知識僅通過書面表達,是非常抽象的,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最重要的是集中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閱讀文章都有重要的主題內涵,教師要帶領學生仔細閱讀與剖析文章,滿足學生的精神成長需求,塑造學生正確的三觀。教師必須結合時代發展潮流,適當地創新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視頻或圖文等形式,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于課本內容有一個基礎的認知,再通過多媒體設備的運用,讓學生將自己已有的知識與課本內容進行結合,幫助學生更深入地去理解和思考。比如,在講解《觀潮》這一課時,教材內容更多的是圍繞觀潮這一過程,表現人的內心變化以及觀潮過程中各種景象的變化,教師可以此作為線索,讓學生先去朗誦課本內容,對觀潮景象進行記憶和理解,然后通過多媒體設備的引入,把觀潮過程當中那種洶涌澎湃的畫面感生動地展示出來,給學生帶來直觀的體驗,并最終促進其思維的拓展。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學生對書面知識的理解能力,也能遵循小學生的心理變化特點慢慢將知識講解和傳遞給小學生,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更貼合“雙減”政策的主旨,并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5.設置分層作業,降低學習壓力

作業是小學語文授課課堂的延續,在“雙減”政策背景下,作業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意識到分層作業設計是減負增效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在部編版五年級課本上冊《圓明園的毀滅》中提道:“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文章為什么用那么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北娝苤?,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先提出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再將課堂知識點與道德教育聯系起來,同時,通過多媒體放映相關的視頻,將歷史的悲劇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這能夠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從而進一步拔高他們的學習要求。教師通過設置多層次的課前預習內容,可以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學習能力強的同學繼續提高能力,學習中等的同學拓展能力,學習稍弱的同學鞏固能力,長此以往就會促進學生逐步養成預習的好習慣,推動學生進一步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能力,高效完成作業,實現減負增效的教學目標,使作業成為學生的一種愛好,而不是負擔。

6.更新教學方法,回歸生態課堂教學

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提升語文素養和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注重拓展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課堂中,促進閱讀教學工作回歸到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教學任務。只有課堂效率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學習壓力才能減輕,“雙減”教學工作才能真正落實和推進。

例如,在開展“守株待兔”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這堂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是讓學生通過熟讀課文理解寓言所蘊含的真正含義,讓學生理解小故事告訴給我們的人生道理。在講解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守株待兔寫的是什么事情,守株待兔的人是什么態度和想法,后來又怎么樣了,結果又是什么。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留給他們思考的時間,最終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認識,讓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

7.落實針對性,進行及時點評和引導

在“雙減”政策的推進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時刻處于主動思考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并且最終促進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開展針對性教學,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而是要耐心地傾聽學生的每一個意見和想法,并且要給予及時的點評和鼓勵。針對性教學需要教師提前并且精準地掌握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學習能力,只有對學生有準確的了解和認知才能夠更好地推進和落實針對性教學策略,從而進一步推進“雙減”政策的落實。

例如,在開展“觀潮”的閱讀教學中,為了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作者所要表達的含義和情感,讓學生理解大自然的饋贈,提升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更好地促進針對性教學的開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和交流,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一下自己旅行的經歷,讓他們想一想自己有沒有看過錢塘江大潮,能不能描述一下是什么樣子的。讓學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經驗能夠激發他們對閱讀學習的積極性,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閱讀內容,也能夠更加明確和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雙減”政策的出臺,小學語文教師首先必須能迅速轉變課程教學觀念,從各方面入手,以便切實取得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根據小學生們的特殊身心發育成長規律和實際成長規律需求,適時進行有現實針對性、更具體科學實用的語文教學改革策略與課程教學內容體系的同步調整,在力圖讓現代課堂教學體系重新煥發生機與創新活力的同時,讓每位學生更廣泛積極、主動深入地全面參與對語文知識的深刻學習與探究實踐,進而最終使小學生全面愛上語文,為未來的語文理論學習探索,奠定更為堅實牢固的文化基礎。

猜你喜歡
學習效果雙減教學質量
疫情期間線上學習效果評價分析
“百詞斬”對于大學英語四級詞匯學習效果的實證研究
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基于學習性評價原則提高研究性學習效果的研究
關注學習過程 提升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蓮心寶寶有話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