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媒體技術的小學科學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2022-02-12 11:40來永連
江蘇科技報·E教中國 2022年1期
關鍵詞:學科實驗教學科學

來永連

新媒體技術是信息時代的產物,也是學科教學的有力輔助工具。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小學科學學科的重要性逐步顯現,學校對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視也與日俱增,目前,小學科學教學主要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目的,讓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小學科學教師需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優化教學模式,從而提升科學科目的教學質量,因此,小學科學教學與新媒體技術的融合是勢在必行的。本文將從利用新媒體技術,優化教學理念;利用新媒體技術,改進實驗教學;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課外活動三個方面具體闡述新媒體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模式中的創新。

一、利用新媒體技術,優化教學理念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學校只注重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的教育教學,對科學學科不予重視,從而導致部分小學科學教師專業不對口現象較為嚴重。而在現有的小學科學教師隊伍中,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且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應試化”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展開“照本宣科”式的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枯燥,而且效率低下,無法達到科學學科的教學目標。

針對這一現象,小學科學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并對其進行優化,借助新媒體技術的力量豐富科學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一步提高科學教學的課堂質量。與此同時,將新媒體技術與小學科學教學相結合,可以使“平面”的理論知識變得“立體”,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優勢以及資源進行教學設計,不僅可以將科學知識直觀地呈現出來,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助推學生產生去深入了解科學、學習科學的動力。

二、利用新媒體技術,改進實驗教學

雖然科學技術已經被大力推廣和普及,但部分城市和偏遠地區仍然跟不上國家科學技術的腳步,小學科學教育更難得到較好的宣傳。諸多學校缺乏對科學學科的重視,忽視了實驗器材匱乏以及實驗設備損壞得不到良好修復的問題,甚至部分學校沒有建立科學實驗室,導致小學科學實驗無法得以正常進行,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也無法得以凸顯,從而導致小學科學教學質量不高。

因此,各學校要重視科學教育,建立科學實驗室、升級實驗設備。而為了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降低實驗設備的損耗,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讓學生先“看實驗”,繼而“做實驗”。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適當進行提問,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掌握科學實驗的原理,也為學生義務教育階段的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執教“水和食物油的比較”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將此次實驗操作通過視頻的方式進行演示,同時強調實驗的注意事項,最后讓學生根據視頻演示的方法進行水和食物油的比較,從而完成實驗教學。

三、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課外活動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毙W科學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只局限于課本知識,還需通過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同時,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科學課程開放性的特點,大力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操以及科學的生活態度。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科學活動,讓學生在已有的科學知識基礎上得到社會實踐,從而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并且讓科學融入到生活中。

例如,在執教“蝸牛一”“蝸牛二”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利用課本知識大致了解蝸牛,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為什么我們找不到蝸牛?”“蝸牛它跑到哪里去了?”并進行課內討論。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新媒體技術,搜索相關資料以及整理數據,制作以“愛護環境、保護身邊小動物”為主題的宣傳海報,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喚起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從而提高科學教學的效率。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小學科學教學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導致科學學科的教學效率低下、質量不佳。而在科學教學中引入新媒體技術能有效改善這些問題,讓科學學科教學不再是“擺設”,而是能充分發揮科學學科的教學作用,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的同步開發,也為學生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學科實驗教學科學
基于科學探究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科學構建超學科STEAM課程
網絡與云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深入學科本質的深度學習——以“表內除法”為例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
“超學科”來啦
學生獲獎及學科競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