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理論基礎與根本遵循

2022-02-13 11:38田應奎
理論視野 2022年10期
關鍵詞:共同富裕現代化體系

■田應奎

【提 要】習近平關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重要論述,更加明確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調要充分認識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意義,系統把握全面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內涵,貫徹落實全面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部署,以及正確認識和把握經濟發展、人民共富、制度建設這三條紅線,全面推進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人的現代化建設,全面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F代化建設,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現代化建設。

在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重要歷史時期,在深入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中,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論述,對前瞻性思考、全面性謀劃、整體性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思想理論、實踐指引、行動指南意義。

一、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二十大報告中,圍繞新時代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習近平發表了一系列原創性重要論述,構成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思想理論基礎和科學行動指南。

(一)充分認識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意義

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發展中,在中國發展史、世界發展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上,都具有極其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時代意義。這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體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走向全面現代化和更加美好生活的華彩篇章,是中華民族走向世界舞臺中央、努力成為全球先進發達現代化強國的文明競進。

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一個世界性的歷史進程。1949 年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正式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進程。在20 世紀50 年代,毛澤東提出中國現代化“兩步走”的戰略思考;在80 年代,鄧小平提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三步走”戰略。黨的十五大形成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2017 年習近平明確了第三步全面現代化建設的“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

在新中國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既切合中國實際,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也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中國14 億人口要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

(二)系統把握全面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內涵

習近平關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論述,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內容豐富、境界宏闊,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時代性、人民性、全面性、實踐性、開放性等特征,需要我們全面、系統、準確、科學地學習研究與思考,特別要從全面現代化的性質、特征、內容、原則、路徑、制度、戰略等方面深刻把握。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要求,是新中國百年社會主義現代化宏愿的最終實現過程。這是歷史前進的邏輯、實踐發展的邏輯、人民選擇的邏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豪邁、中國共產黨執政輝煌、中國人民偉大創造的根本人類使命。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一體進行、相互支撐的實踐過程,是人類發展普遍規律和現代化一般規律同中國社會主義和現代化建設特殊規律合二為一、相互交融的歷史進程。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現代化目標和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屬性的高度統一,始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政治原則。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當代中國、當今世界的偉大實踐和偉大創造。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全面領導下的全面現代化。這就要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覽全局、協調各方。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全面現代化。這就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全面推進全體人民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圍繞“人”自身的現代化來謀劃國家的現代化,強調人的中心地位、主體地位,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全面現代化。這就要求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更高水平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全面現代化。這就要求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必須牢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發展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重要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根本保證的現代化新方略。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全面現代化。這就要求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進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科學發展,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以制度建設為根本保障的全面現代化。這就要求把制度建設貫穿于全面現代化建設過程始終,依靠制度的威力和優越性來創造偉業迎接挑戰,始終牢記制度優勢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競爭力和抗風險力。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實事求是獨立自主和平發展的全面現代化。這就要求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合作共贏、走和平發展道路,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依據國情世情政情民情黨情,制定實施符合現代化規律的方針政策,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貫徹落實全面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部署

在我國這樣超大規模的發展中國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世界性和世紀性的宏偉課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習近平強調:“我們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盵1]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統籌國內和國際、發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等重大關系,堅定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鄉村振興、區域重大、區域協調、擴大內需、就業優先、貿易強國、全面節約、安全發展、開放發展、新型城鎮化、主體功能區、應對老齡化、可持續發展等現代化強國戰略,全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制造、質量、航天、交通、網絡、農業、能源、貿易、海洋、文化、體育等現代化強國目標建設。

二、全面推進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建設

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物質技術基礎。圍繞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怎么看、怎么干這一核心議題,習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重大理論成果,為全面推動現代化經濟強國建設奠定了更加科學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

(一)全面貫徹經濟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的主題

經濟是基礎,經濟不發展,一切都無從談起。我國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供給側短缺經濟發生了歷史性轉化,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前中低階段速度規模型經濟必須轉向中高階段質量效益型經濟,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

我國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全面貫徹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這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所決定的。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方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建設的路徑選擇。

圍繞2025年“十四五”經濟發展目標、2035年基本現代化經濟目標和本世紀中葉現代化強國經濟目標,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強國建設。

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盵2]

(二)高質量推進創新發展創新驅動戰略建設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現代化國家的戰略支撐。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和我國現代化建設新時代,必須全面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健全新型創新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加強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

激發保護人才創新活力。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集聚國內外優秀人才的創新型國家。

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推進創新型國家現代化制度體系建設,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建設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完善科技人才培養使用激勵機制;完善科技管理體制和政策體系。

(三)高質量推進協調發展協調平衡戰略建設

全面推進經濟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平衡協調包容發展原則,提高經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正確認識和把握經濟增長、共同富裕、資本特性、資源保障、風險防控、生態環境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推進供需協調發展,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動態雙平衡。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實現更高水平的城鄉平衡。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更高水平的區域平衡。

還要推進內外協調發展,實現更高水平的內外平衡。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內外貿、內外投、內外金的協調調控體系,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改革,培育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

三、全面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建設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習近平關于人民美好生活、共同富裕、公平分配、民生保障等方面重要論述,特別是關于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把促進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推進國民收入分配體系現代化建設,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的重要論述,為全面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F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和科學實踐指引。

(一)深刻認識人民美好生活共同富裕根本目的

習近平強調,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幸福而奮斗。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最終目的和根本標準。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但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

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習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們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盵3]

促進共同富裕要把握好以下原則:鼓勵勤勞創新致富、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循序漸進。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

(二)全面推進公平分配共享發展現代化建設

全面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F代化建設,首先在于全面推進公平分配共享發展現代化建設。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任務和措施有很多,歸結起來就是兩個層面的事。一是把“蛋糕”做大做好,為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奠定更加堅實物質基礎;二是把“蛋糕”切好分好,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公平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必須完善分配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富積累機制。

大力推進初次分配現代化建設。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場決定,市場的公平與效率至關重要。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初次分配體系;健全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決定報酬的機制;堅持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

大力推進二次分配現代化建設。二次分配主要由政府決定,政府的公平與效率至關重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

大力推進三次分配現代化建設。三次分配主要由社會決定,社會的公平與效率至關重要。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促進先富帶后富幫后富社會進步。重點推進底層幫扶和頂層引導的社會雙層治理。構建現代公益慈善體系,完善公益慈善政策;鼓勵有意愿有能力企業、社會組織、個人積極參加公益慈善事業;推進社會財富公平正義現代化建設。

大力推進四次分配現代化建設。四次分配主要由司法決定,司法的公平與效率至關重要。四次分配,即非法財產的查處,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也是我國現代化難題。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鼓勵勤勞致富,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有效打擊各種侵財性違法犯罪,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法治體系;全面推進社會財富法治化、規范化、透明化、正義化等現代化建設。

(三)全面推進公共服務民生保障現代化建設

公共服務民生保障現代化建設,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礎工程。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人人盡責、人人享有,堅持公益性和均等化方向,全面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扶貧救助治理、貧富分化治理現代化建設,努力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加強基本公共服務現代化建設。重點加強國民教育、就業服務、基本醫療、基本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現代化建設。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落后地區的公共服務現代化建設。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加快社會事業現代化進程。

加強扶貧救助治理現代化建設。堅持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推動中國特色反貧困事業發展。重點推進農民農村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完善城鄉社會保障與救助制度,完善保障婦女兒童和老年人殘疾人等關愛服務體系現代化建設。

加強貧富分化治理現代化建設。貧富分化是私有經濟的自然生態,是社會主義的政治反動。如果任由貧富分化的野蠻生長及其嚴重擴大化,將對中國式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造成顛覆性破壞。必須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根本宗旨和根本政治立場,全面推進貧富分化治理現代化建設,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霸谖覈鐣髁x制度下,既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創造和積累社會財富,又要防止兩極分化,切實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盵4]

四、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現代化建設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文明與現代化是全面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障。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時代課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度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論述,對于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全面推進經濟制度建設現代化

經濟制度建設是國家制度建設的基礎工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首先在于全面推進經濟制度建設現代化。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推進公有非公有產權制度體系現代化建設。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建設更加公平正義的國民分配制度體系。

建設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公平競爭制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健全現代產業制度體系、現代財政制度體系、現代金融制度體系、現代行政制度體系;健全發展先進制造業、振興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健全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

建設高水平的現代開放經濟體制機制。構建現代化開放型經濟制度體系,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健全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對外開放高地制度建設,推動建立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機制。

(二)全面推進政治制度建設現代化

政治制度建設是國家根本制度建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最大的政治;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拔覀凕h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必須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盵5]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體系現代化建設。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使各方面制度更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形成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

(三)全面推進文化制度建設現代化

文化現代化是全面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精神支撐?!叭娼ㄔO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盵6]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堅持和完善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健全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四)全面推進社會制度建設現代化

社會制度現代化是全面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本質要求?!耙粋€現代化的社會,應該既充滿活力又擁有良好秩序,呈現出活力和秩序有機統一?!盵7]全面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全面建設高水平社會制度體系,提高社會建設現代化水平。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中國制度體系建設。

全面建設高水平社會治理制度,提高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健全社會公共安全體制機制。

全面建設高水平社會安全制度,提高社會安全現代化水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制度建設;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五)全面推進生態制度建設現代化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氨仨毨喂虡淞⒑哇`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盵8]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美麗中國的現代化。

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健全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統籌協調管控制度,完善生態環境監測評價制度、公益訴訟制度、生態補償損害賠償制度,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健全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健全自然資源產權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實行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健全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政策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健全生態保護修復制度。全面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體系建設,加強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濕地、海洋等自然生態保護制度建設。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健全海洋資源開發保護制度。

(六)全面推進黨的制度建設現代化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關鍵在黨。圍繞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加強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領導,推動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導在職能配置上更加科學合理、在體制機制上更加完備完善、在運行管理上更加高效。[9]

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制度,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

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

健全權威高效制度執行體制機制。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構建科學有效、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制度體系;創造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激勵環境;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體系;建立科學的容錯糾錯機制。

習近平強調:“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盵10]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注釋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人民日報》2022年7月28日。

[2][6][8][10]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

[3]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求是》2021年第20期。

[4][7][9]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09頁;第338頁;第46頁。

[5]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37頁。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現代化體系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邊疆治理現代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中國現代化何以起飛和推進
——評《中國現代化論》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三位一體”德育教育體系評說
“三位一體”建體系 長治久安防哮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