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貧攻堅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索

2022-02-19 21:20房紅麗李慶亮李秋林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融入路徑思想政治教育

房紅麗 李慶亮 李秋林

摘要 在闡明脫貧攻堅精神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的基礎上,從分析脫貧攻堅精神與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現實性入手,結合山東農業大學開展的實踐探索,梳理“融入”的理論框架和實踐路徑,進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堅定青年學生的“四個自信”,引導學生勇擔時代重任與使命。

關鍵詞 脫貧攻堅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路徑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02-028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2.074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Exploration on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FANG Hong-li1, LI Qing-liang2,LI Qiu-lin1 (1.School of Marxism,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Shandong 271018;2.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Shandong 271018)

Abstract Based on expounding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and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spirit of figh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starting from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and reality of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to th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e combe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practical path of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pertin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four self-confidence” of young students and guide students to shoulder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the era.

Key words Spiri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th

基金項目 2021年泰安市社會科學課題研究項目(21-YB-016)。

作者簡介 房紅麗(1985—),女,山東泰安人,講師,碩士,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教學及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 2021-04-19;修回日期 2021-05-21

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偉大斗爭,鍛造形成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1],要求全黨全國全社會都要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脫貧攻堅作為治國理政的重大任務,針對新時期扶貧工作進行了多維度、多層次的闡釋,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系統、全面的思想[2]。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我們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作為具體精神樣態的一種,脫貧攻堅精神內涵豐富、時代特色鮮明,必將會融入中國精神的譜系中,推動民族復興偉業的實現。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從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和偉大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3] 。因此,將脫貧攻堅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豐富思政教育的內容,發揮精神引領作用,對于激發青年學生勇擔時代使命的責任感、主動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1 脫貧攻堅精神的深刻內涵

1.1 上下同心,盡銳出戰,集中體現了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堅持全國一盤棋、團結各方面力量、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特點。 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凝聚全黨全社會力量,形成扶貧開發工作強大合力[4]。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任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5]。各地建立起脫貧攻堅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形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的工作格局,全黨全社會合力攻堅,尤其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億萬人民守望相助、萬眾一心,匯聚成強大的戰斗合力,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不僅讓全體中國人民更加接近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而且也讓世界貧困地區的人民看到脫貧的光明前景,為世界貧困地區實現脫貧致富提供寶貴經驗和借鑒,對于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習近平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隊伍作風。 各行業部門要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按照盡銳出戰要求,切實履職盡責、合力攻堅,對于責任不落實、政策不落實、工作不落實、影響任務完成的,要進行問責[6]。各省區市都要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履職盡責,爭分奪秒,全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如期摘帽。全國290多萬名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在黨的領導下,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靠的就是全社會眾志成城,守望相助,以先富帶動后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這集中彰顯了全國一盤棋的合力優勢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1.2 精準務實,開拓創新,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于創新的進取品格

精準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精準扶貧,關鍵的關鍵是要把扶貧對象摸清搞準,把家底盤清,這是前提”[2]。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對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具體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把握的前提下,科學施策、真抓實干、精準扶貧。習近平指出:“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扎實,扶真貧、真扶貧,脫貧結果必須真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決不搞花拳繡腿,決不擺花架子” [4]。中國共產黨還強調在脫貧攻堅中改善民生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和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能超越發展階段,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既不要降低標準,也不能調高胃口,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在于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形成特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立足我國國情,把握減貧規律,出臺一系列超常規政策舉措,構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1]。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堅持既扶貧更扶智,既輸血更造血,既要脫貧還要致富,極大地提高了貧困地區和人民群眾脫貧的內在動力,這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勇于開拓創新的進取品格。

1.3 攻堅克難,不負人民,集中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堅持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進行了長期艱辛奮斗”[1]。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回顧脫貧攻堅戰時指出:“黨和人民披荊斬棘、櫛風沐雨,發揚釘釘子精神,敢于啃硬骨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1]。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黨中央授予毛相林等 10 名同志、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等10 個集體“全國脫貧攻堅楷?!睒s譽稱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對脫貧攻堅戰的更大考驗,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涌現出一大批先進楷模人物,廣大黨員干部不畏艱難,吃苦耐勞,許多年輕的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偉大的脫貧攻堅事業,用生命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的不變初心和使命擔當,是對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生動詮釋。

2 脫貧攻堅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現實性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在脫貧攻堅精神的激勵和引領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歷史上最好的減貧成績,從根本上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為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脫貧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推動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懊撠毠跃?,是中國共產黨性質宗旨、中國人民意志品質、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充分彰顯,賡續傳承了偉大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1]。在新的發展征程中,要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繼續汲取脫貧攻堅精神偉大力量,奪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更大的勝利。

當代大學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他們即將成為主力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7]。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思政課中弘揚脫貧攻堅精神、講好脫貧攻堅的生動故事,有助于青年學生更好地理解黨的堅強領導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助于教育引導青年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時代重任與使命,激發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青年學生扎根基層、奉獻青春、報效祖國的擔當和信念,匯聚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以更加嶄新的面貌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

3 脫貧攻堅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研究

3.1 融入課程體系,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 將脫貧攻堅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堅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結合的協同育人格局,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3.1.1 注重價值引領。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通過將脫貧攻堅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感人事跡等融入課堂教學中,引起學生的共鳴,激勵青年學生主動增強“四個自信”,自覺投身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中,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3.1.2 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就是思政理論課?!案挥袝r代性和正能量的思政內容,才能引起‘95后’‘00后’學生的心理共鳴,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懷、民族自豪感、堅定的理想信念”[8]。要立足脫貧攻堅實踐,豐富教學內容,采用主線貫通與專題講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始終貫穿脫貧攻堅精神這一主線,主動尋找教學內容與脫貧攻堅精神的契合點。例如,在基礎課關于中國精神的教學中,可以采用專題教學的方式,通過對脫貧攻堅精神的內涵、時代價值的解讀,闡明脫貧攻堅精神與中國精神的內在邏輯關系,將脫貧攻堅精神匯入中國精神的長河之中,進一步彰顯中國精神的內容要旨和精神實質。此外,要創新教學方式,講好脫貧攻堅故事。山東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基礎課程開展課程教學改革,采用慕課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線上觀看慕課、論壇跟帖討論,線下開展翻轉課堂、課堂演講賽、微視頻制作等形式,鼓勵學生挖掘和講述身邊的感人故事,通過對獲得“全國脫貧攻堅楷?!睒s譽稱號的山東農業大學杰出校友李玉教授、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的陳學森教授事跡的講述,讓思政課堂更加貼近學生、更加生動,以真實感人的事跡和情懷堅定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厚植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學校各類專業課程通過找準脫貧攻堅精神的“思政切入點”,采用案例式、討論式、融合式、情境教學等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育人價值的結合,實現跨課堂聯動。

3.2 融入實踐教學,發揮實踐教學大課堂的作用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學風,也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然選擇。脫貧攻堅精神是在黨領導人民進行脫貧攻堅戰的實踐中提煉的寶貴精神財富,通過社會實踐性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夠主動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課下實踐中。因此,除了課堂教學主陣地外,還需要發揮實踐教學大課堂的作用,使學生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組織學生到脫貧攻堅實踐教學基地參觀考察,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開展“奮斗青春、強農興農”的實踐活動,倡導學生利用節假日、寒暑假時間走進田間地頭,通過調研、研討、對比等課下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真切感受到推進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的一系列成果,更深刻地認識到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改革舉措等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彰顯黨的堅強領導力、組織力和執行力,促使青年學生更加堅定擁護黨的領導,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發展大局,用奮斗詮釋青春底色,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破浪前行。近年來,山東農業大學深入基層一線,突出實踐服務導向,建立了包括3個國家級示范基地、18個省級教學基地和32個校級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在內的一批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精準對接鄉村振興的迫切需求[9]。學校充分發揮農業院校人才智力優勢、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助力產業扶貧優勢,通過與相關企業簽訂校企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協議等形式,充分發揮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助力產業扶貧的獨特優勢,真正做到學有所用、知行合一。師生通過親自參與脫貧攻堅實踐,進一步加深了對脫貧攻堅精神的理解,發揮了脫貧攻堅社會實踐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增強了思政教育的影響力和感染力,推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創新發展。

3.3 融入校園文化,豐富主題教育活動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和行為有著滲透式的影響。通過開展以“弘揚脫貧攻堅精神”為主題的學習宣傳、理論宣講、主題教育等活動,利用學校宣傳欄、閱報欄、校園網、微博、微信等宣傳渠道,以生動、直觀的形式,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精神環境。通過組織線下學習比賽,舉辦講座、報告會,邀請專家為學生解讀脫貧攻堅精神,營造濃厚的校園學習氛圍,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脫貧攻堅精神深入到師生的內心世界。與主題黨日活動相結合,豐富主題教育活動的內容,開展以脫貧攻堅精神為主題的黨課理論教育與實踐活動,組織青年學生參與鄉村振興實踐,鼓勵教師開展脫貧攻堅精神研究。山東農業大學黨委重視將師生黨員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人才優勢轉化成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把黨支部建在農業科技服務生產實踐最前沿,讓農民得實惠,讓學生受鍛煉,讓鮮紅的黨旗在“三農”一線高高飄揚[10]。

注重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山東農業大學注重用黨史賦能思政“金課”,學校打造具有鮮明農業高校特色的“初心課堂”,全景展現中國鄉村百年變遷,凸顯中國共產黨帶領我國“三農”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用主題展覽的方式,讓師生在邊走、邊看、邊聽、邊想中受教育,讓青年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在這堂思政課中感悟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鼓起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除思政課以外,其他專業課程也都主動尋找本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的融合點,把黨的理論、精神和實踐經驗等融入教學中,主動推動課程思政建設。

3.4 搭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 網絡已經成為青年學生易于接受、獲取信息的重要平臺,發揮網絡教學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思政教育工作與當代信息技術相融合。建立資源共享平臺,通過微視頻展播和PPT演示推送與脫貧攻堅精神相關的政策文件、人物故事、先進事跡等。運用校園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發布脫貧攻堅精神的相關信息,傳播主旋律。同時,搭建師生網絡互動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對脫貧攻堅的關注點,并及時給予引導與解答,更加有的放矢地開展后續工作。山東農業大學作為全省首批12所易班共建高校之一,已經初步形成了集思想教育、生涯規劃、學業指導、日常服務、文化娛樂等于一體,具有山東農業大學特色的師生網絡互動社區,為學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了新平臺。

不忘來時路,闊步新征程?;厥讈砺?,脫貧攻堅的每一步都歷經艱難,每一程都離不開精神的指引。眺望前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青年學生更需要繼續汲取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萃取的巨大精神動力,將脫貧攻堅精神融入自身的社會實踐中,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2-26(002).

[2] 劉建武. 新時代脫貧攻堅精神的深刻內涵[J].人民論壇, 2020(20):62-64.

[3] 張爍.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01).

[4]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99,116-117.

[5]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N].人民日報,2018-08-20(001).

[6] 習近平.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講話[J].當代廣西,2019(16):11-13.

[7] 劉志杰.講好扶貧故事 凝聚攻堅力量[N].山西日報,2020-12-15(010).

[8] 韋顏秋.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N].天津日報,2020-04-06(06).

[9] 司金貴,羅欣,李明.牢記強農興農使命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山東農業大學多措并舉打出研究生培養“組合拳”[J].山東教育(高教),2019(12):21-22.

[10] 張興華,王靜.山東農大師生在服務“三農”中傳承家國情懷:為農興國的基因代代傳[N].中國教育報,2019-11-19(003).

猜你喜歡
融入路徑思想政治教育
職業素養教育融入高職思政課的路徑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
關于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職電氣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路徑的探索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