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的實施策略

2022-02-23 04:55郎冰苑婷婷饒夏琴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高等數學實施課程思政

郎冰 苑婷婷 饒夏琴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高等數學四類課型:概念課、計算課、應用課、復習課的課程思政的實施策略。注重把握課程思政的切入點、融合點和動情點,通過教學反思不斷提升教師課程思政的能力。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等數學;實施

一、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的內涵及意義

如何更好地貫徹落實新時代軍事職業教育方針,抓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就要充分的發揮學科德育的特點,落實好課程思政。所謂課程思政就是施教主體在非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地設計教學環節,營造教育氛圍,以間接、內隱的方式將施教主體所認可、倡導的學科文化職業操守、道德規范、法律、思想認識和政治觀念有機融入教學過程,并最終傳遞給受教主體,使后者成為符合國家發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活動。要將課程思政與教學內容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注意把握好切入點、融合點、動情點,避免為了課程思政而課程思政。結合高等數學學科特點,著重培養學員的辯證思維和邏輯的嚴謹性,提升學員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適當增加數學史、生活實例、民族文化等素材,既豐富了學員的知識面又增加了學員的民族自豪感。

二、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的設計與實施

在教學中高等數學概念抽象嚴密、推理論證邏輯性強、思想方法轉換多樣是學員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課程思政是否可以幫助我們去解決這樣的困難呢?對于整個《高等數學》課程來說首先要加入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以及每一節課程的思政目標,有的放矢的開展課程思政。在教學中我們應堅持課程思政與學科同向而行,突出數學之美。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學員體會數學語言的簡潔規范和準確精練,實例中、詩歌中數學之美也無處不在,多種感官并用加深學員對知識的理解。利用數學增強學員民族自信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祖先文化和科學家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高等數學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產生、定理公式的推導體現了矛盾轉化、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蘊含了從有限到無限、從量變到質變的哲學思想。通過課程思政,使學員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靈活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提高學員辯證思維能力,樹立正確牢固的價值觀。我們將高等數學課程分為概念課、計算課、應用課、復習課四大類型,結合不同的課程內容抓好課程思政的突破口。

高等數學概念比較抽象,其數學思想難理解。比如極限的概念、導數的概念、微分的概念、定積分的概念等,其中蘊含了大量的知識唯物主義辯證思想。因此概念課的思政方向以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為主要融合點,在導數概念一課中,其主要研究的是在運動的一瞬間變化規律的方法。首先應使學員明確“動與靜”的關系,物質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而物質在運動過程中又有某種暫時的靜止,靜止是相對的。運動和靜止是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這樣學員對瞬時速度就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時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轉化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關系,量變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會產生質變。質變的產生就是通過取極限而實現的,因此就將近似的瞬時速度轉變為精確的瞬時速度,從而也體現了矛盾對立統一的關系。通過數學知識與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相結合的方式,很好地融入了思政元素,也輔助學員完成知識點的學習,同時也形成了多學科的聯動,達到了相輔相成的效果,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和思政目標。連續函數的講解中,突出學習的積累過程。利用量化的數學公式道出人生真諦,比如1.01365=37.8、0.99365=0.03說明“積跬步以致千里,積怠惰以致深淵”;1.01365×0.99365<1.01說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如踏踏實實一天一個腳印”。這些簡單的道理學員都是明白的同時也知道不能這樣做,但是沒有人知道這樣做了會有什么樣的效果,自身體會不是很深。從量化的數學公式角度出發從數字上就可以真切地感受這些他們所熟知的人生真諦,豐富了課堂內容,同時也能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

類似極限的四則運算法則、導數的求導法則、牛頓——萊布尼茨公式等這些計算類的課程,相對比較枯燥,主要是利用概念、定理解決計算問題,講授過程中主要以大量的計算題為主。這類課程思政元素比較難以尋找,且不好掌握其切入點。結合這類課程的特點,我們主要的思政方向是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從特殊出發,總結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普遍方法,對事物的認識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發展規律,注重培養學員嚴密的邏輯思維。眾所周知,在高等數學中又大量的公式需要學員記憶,比如微積分的基本公式,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脫節的現象,就是單獨記憶,沒有形成前后之間知識的上下銜接,造成了極大的畏難情緒。以導數的基本公式和不定積分的基本公式為例,學員往往導數基本公式還沒有應用熟練,不定積分的基本公式就來了,經常將求導和求不定積分混淆。在講解不定積分基本公式一課中,我們沒有將公式直接讓學員進行記憶,而是采用讓學員自行推導不定積分的基本公式。這樣既加深了學員對不定積分基本公式的記憶,又重溫了導數基本公式。在講解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事物之間的聯系,學員也能夠從中把握其規律,很好的突破教學重點,也完成了教學目標和思政目標。

這類課型思政元素比較豐富,且微積分在現實生活和學員專業中也有較為廣泛的應用,所以此類課程思政的主要方向就是應用價值。但在課程教學設計中,教師應有所選擇,結合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思政元素。其次我認為在選擇時可以緊跟時事,內容設計的有新意,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鸺l射升空的過程也是一個變速的過程,可以利用導數求其瞬時速度。在教學中加入神十二的成功發射,太空出差三人組,神十三載著我國三名航天員太空過年等元素,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和我國科技的進步,從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講解極值和最值時,可以選取人生為例,人生幾經起落,也可以加入偉人的例子,處于低谷時不氣餒甘于平淡不放任,佇立高峰時不張揚。教會學員正確對待得失,從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低谷與頂峰知識人生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要認清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建立大格局。

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每一章節都會設置一節復習課,這類課程主要思維導圖和數學史為主要思政元素。在總復習中,將微積分的全部知識以魚骨圖的形式呈現,以數學史為脈絡進行講解,從歷史的角度總結歸納微積分的知識點,增強學員對數學文化的了解。在分享數學加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的不懈努力的故事,在追求真理的這條道路上沒有什么從天而降,都是前人的積累。正如牛頓說的:“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從顯性的角度將人文精神融入課堂。

三、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的反思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更多的重視高等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傳授,雖然也曾加入類似辯證思想、數學史、生活實例等元素,但并未形成體系。在經歷了一段時間課程思政的教學中,我認為在教與學中還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是課程思政的實施方式。課堂教學中課程思政要盡量“潤物細無聲”,要注重啟發,避免填鴨式的灌輸教育。思想教育更多的是內在的認同,主動地付諸行動。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歷史與現實相結合。二是及時總結教學中的突發靈感。課堂教學凝聚了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在進入角色后,師生的互動會突發靈感,創造成功的精彩案例。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師“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過程”,更是與學員互動的過程中分享、交流不斷碰撞出火花的創造過程。反思教學中的突發靈感也是檢驗教師的教學理念,促進教師成長的過程。三是充分利用和豐富資源。課程思政應該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并且能夠有效影響學員的后續發展。實施多元化教學的手段下,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在自主建設的微課和慕課也應增加思政元素或者制作數學史、應用數學等內容的微課。既豐富了學員的知識面,又將課程思政由課上延伸至課下。自主建設的教材或教輔材料中也應加入課程思政內容,建立課程思政指導目標,體現學員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四是建立高等數學課程思政案例庫。部分課程的內容思政元素比較豐富,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總結建立課程思政案例庫。在集體備課過程中,大家集思廣益對某一節課或者某一類課提出課程思政的想法,拓寬大家的思路,豐盈思政素材。五是提高教師自身思政能力素質。思想政治一是時人之大德,是師德師風的根本。教師的育人水平直接影響課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德技并修”,許多教師有較強的專業知識,但是缺乏對政治理論的學習。加強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提升德育意識、育德能力,實現知識傳授、價值引領和能力提升的有機統一。

參考文獻:

[1]何天雄.“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教師育德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6):54-60.

[2]王松,王曉明.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融入高等數學課程思政[J].現代職業教育,2019(27):69-71.

[3]魏淑慧.高等數學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究與實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10):3-4.

猜你喜歡
高等數學實施課程思政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試論類比推理在高等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優化路徑探析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高等數學教書育人例談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