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意、創新、創業的辯證關系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思考

2022-02-23 04:55黃承洪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創意創業創新

黃承洪

摘要:創意是對理解和認知的思維能力,創新是采用新觀點和新方法解決問題的方式,創業是整合社會資源創造價值的實踐過程。創意是前提,創新是本質要求,創業是最終目的。創新應該有創新意識,創業成功很大程度取決于創新程度。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厘清三者關系,按照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教會潛在創業者理解創新意識,掌握創新方法,運用創業技術開展創業。

關鍵詞:創意;創新;創業;教育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并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來抓。隨后,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將創新驅動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讓創新發展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創新發展是國家戰略,是新時代國家取得發展勝利的根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鄭重提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力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創新發展離不開創新人才的有力支撐,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深入發展,培養具有創業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的新型人才駛入快車道。開展創新創業培訓工作正如火如荼[2,3],但是什么是創意、創新和創業,以及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又該如何厘清它們的邏輯關系,本文在此辨析,供讀者參閱。

一、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簡稱創意,從英文單詞 originality可以理解為擁有創造意識,或者通過培訓養成系統性的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是對現實世界的科學理解以及獨到性的認知,所提煉出來的高度抽象思維方式。在人類進化的歷史長河中,隨著勞動創造人和創造大腦,對自然和社會的深入認識也反過來促進了思維的發展。創意強調從0到1的思維過程。好的創意是創新的源泉,是創業成功的首要條件。

二、創新思維

創新,英文單詞為Innovation,起源于拉丁語。強調以下三層含義,其一是更新。其二是創造新的東西。其三是改變。意即,提出新觀點和新方法,用一種異乎尋常的、獨特的和敢于激進的方法去解決所遭遇的問題。由此可知,創新的基石是要有原創性的創意理念。

如果社會上已有某種產品,研發新產品取而代之屬于創新的第一層次,眾多企業開發新產品取得領先以及獲取更高利潤處于優勢地位是內在要求,如果企業安于現狀,產品落后于時代就會被無情拋棄。當企業打破規則,發明新技術提供的服務或者產品顛覆認知,引領社會發展,一定會處于(技術)壟斷優勢地位,創新是創業的原本要求。

創新思維,英文單詞innovative thinking,強調創新立意的思維方式。在創業過程中,由于時序原因,需要首先找到好的創意或者商機,就要求人們把具有顛覆性的認知以一種全新的概念(產品)展示出來進而在后續過程中獲得競爭地位,把創意與創新結合起來形成創新思維。由于創業過程對創業者提出了挑戰性,不是具有單一的思維就可以,而是具有多復合的思維方式才能足以勝任企業管理。一般來說,與創業過程聯系最緊密的創新思維涉及聯想思維、逆向思維、想象思維、靈感思維、發散思維和直覺思維。如圖1所示。

聯想思維是在某種特定因素誘導下引起對不同現象開展聯系而進行思考,而且沒有固定范式的寬泛的思維活動。比如在制藥企業產品研發活動中,原料藥采用A劑型效果良好,那么是否采用B劑型效果也是如此?這種思維方式具有跳躍性,跳躍的跨度越大,越能產生更具有創新價值的成果。

抽象思維是對事物或者現象以分析、概括、歸納、演繹等方式進行推斷而得出新的結果的一種思維過程,又稱邏輯思維。在創業實踐中,抽象思維特別適用于品牌定位,比如餅干一般用于充饑,但是猴頭菇餅干通過研究市場、消費調查,把產品功能定位于養胃,滿足消費者更高層次的需求而紅極一時。

發散思維是根據事物發展的不同路徑去探索未知答案的思維方式,又叫求異思維。發散思維要求思維流暢,比如愛迪生為了解決電燈燈絲材料問題,提出了幾千種解決辦法。再比如,曾經有位創業者詢問筆者,如何解決麻糖液化問題,有人提出添加抗凝劑,有人提出采用冰袋運輸,最佳方案生產液體、半固體和固體麻糖,既解決液化問題又豐富產品種類??梢?,發散思維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靈感思維是創業者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對來自內/外部各種突發性的現象產生獨到性的想法的思維過程,具有意外性、突發性和創造性。靈感思維是在抽象思維和聯想思維基礎上獲得的更高層次的思維活動。比如,攀爬喜馬拉雅山非常困難,能不能在喜馬拉雅山安裝電梯?爬山→困難→怎么解決?→聯想(電梯)→電梯商業項目→想法→商機。對多種或者不同事物聯系容易產生靈感。

直覺思維是依據外在的感知和內在的推理快速地對問題給出直觀答案。它不是由條理性的分析、綜合、歸納、演繹得出結論,而是模糊地感受得出整體結論。比如牛頓看見蘋果落地,直覺告訴他可能有某種力把蘋果“拉拽”下來而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逆向思維是對司空見慣的看似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向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又稱反向思維,是打破陳規給出個性化見解。例如19世紀中葉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金礦,很多人去淘金,當所有人拼盡全力淘金的時候,一位淘金者經過分析發現人們去淘金必須經過一條湍急的河流,就修建橋梁收費。再比如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也是逆向思維的實證。

三、創業能力

創業是創業者根據社會需求,對他們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從產生價值的行為來界定,創業的本質是就是創新。創業過程一般認為包含商機、技術、資源、產品/服務、管理、人力資源六大基本要素??梢园堰@六大要素整合描述創業行為如下:創業者尋找商機(需求),然后通過組織人員整合資源加工產品或者提供服務滿足社會需求。單人創業滿足創業要素不徹底,競爭力差,風險大;團隊創業滿足創業要素完全,競爭力強,風險小。創業能力就是綜合運用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理論)開展創業(實踐)的能力。

四、創意、創新與創業

創業的基本過程是:尋找需求→評估商機→組織團隊→開發產品/提供服務→滿足需求→獲得利潤。好的創意往往會產生更好的創新產品或者管理方法?;ヂ摼W時代,網絡產品透明化非常徹底,產品隨時隨地被模仿,要求創業者必須時刻保持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從而使創新產品或者創新管理增加利潤或者降低成本處于優勢地位。比如“占用”的概念,當過年過節中國人蜂擁駕車回家團聚造成交通擁堵,國家鼓勵安裝ETC,銀行爭先恐后免費安裝ETC就是為了日后占用高速過路費而獲得融/投資權益。當社情發生重大變化出現稍縱即逝的商機,良好創新思維能有效捕獲商機。

五、創新創業教育啟示

創新教育就是為了使人們能夠擁有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而進行的制度性教育。而創業教育,是通過創業教育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教育。

創新教育是創業教育的前提。從以往創新教育的實踐來分析,創新教育實際上涉及“就業”和“創業”兩個方面。創新教育是指把提高人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以及創業能力作為宗旨,并在全部創新教育過程中潛意識地對學生加強各種創新素質的培養。我國大學畢業生將達到千萬人,他們進入社會前如果對創新創業是一張白紙,將會給個人帶來巨大的試錯成本,也是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創新創業教育首要的是建立創新教育體系。創業教育是創新教育的最終目的。大學畢業生終歸是要進入社會為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創業教育就是開發和提高大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培養具有創造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的教育。沒有創意、創新思維教育,創業教育一定大打折扣。

因此,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敗在于:首先制定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理論體系,根據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培養創新意識;然后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建立基本的系統的創新思維;接著是以創業的基本要素和企業發展的基本過程為邏輯主線,讓學生掌握創新創業的具體方法;最后是參與式和實用性教學方法,要求學生身臨其境實際(模擬)操作領悟創新創業的基本要領,獲得切身感受,達到能夠尋找商機、成功創立企業。

參考文獻:

[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產生你的企業想法[M].北京:國際勞工組織北京局,2018.

致謝

感謝重慶科技學院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930)支持。

猜你喜歡
創意創業創新
試談美術教學中的創意作畫
廣告招貼設計中的圖像創意
在校大學生創業與學業協調機制研究
廣告圖形設計教學之創意性思維研究
“雙創”國策下的階段性經營、資本知識架構研究
微時代文化創意類創業現狀調查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基于創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