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化健康教育結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2022-02-23 01:56唐晨璐姜桐陳曦牛艷華王雪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2年11期
關鍵詞:脊柱多元化出院

唐晨璐,姜桐,陳曦,牛艷華,王雪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骨科,山東 濟南,250002)

近年來,微創手術已被廣泛應用于脊柱骨折患者,其可顯著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1]。但若術后患者不積極配合康復和護理,則極有可能影響康復效果??焖倏祻屯饪谱o理模式是現階段常見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通過一系列專業的干預措施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忽略了對患者圍手術期前后的個性化健康教育,導致其對疾病、手術及術后康復的認知水平較低,康復效果較差[2]。多元化健康教育根據患者不同的需求和文化程度給予對應的健康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其認知水平[3]。本研究探究多元化健康教育結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在脊柱骨折患者微創術后康復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回顧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骨科行微創手術的89例脊柱骨折患者的資料。納入標準:① 因外傷所致的脊柱骨折,且行經皮椎弓根釘微創手術;② 年齡>18歲;③ 骨折后和術前均未接受過其他治療;④ 凝血功能正常且椎體正常;⑤ 精神狀態正常。排除標準:① 伴有嚴重傳染??;② 并發其他部位的骨折;③ 存在炎性感染、血液系統疾病、骨質疏松癥或嚴重貧血;④ 伴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衰竭;⑤ 臨床資料缺失。按所有患者干預方式的不同劃分成觀察組 (44例)和對照組(45例),經比較,2組患者的骨折位置和骨折原因等均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均>0.05),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1.2.1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 對照組開展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持續至整個圍手術期。術前,責任護士通過查看病例資料及詢問患者,全面了解其病情和既往史等,并協助患者完成常規術前檢查。按照醫囑并結合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狀態為其制定快速康復護理方案。術中,協助患者取合適體位,并做好術中保溫工作和生命體征監測,積極配合主刀醫師完成相關手術操作。術后3 d,叮囑患者家屬嚴格遵醫囑擺放患者體位,協助患者取低枕平臥位,以確保其軀干與頭部處于同一水平線,并叮囑家屬不要輕易為患者翻身。密切關注患者的切口情況,定期更換藥物和進行清潔處理,防止切口受壓;術后4~6 d,督促患者開展臥位康復訓練,協助其通過上肢進行翻身或移動身體等操作,利用拉力器、啞鈴或矯形器加強患者上肢力量,促進上肢肌肉力量的恢復;術后7~10 d,督促患者開展坐位康復訓練,責任護士先協助患者坐于床上,坐位角度由小變大,逐漸向坐位平衡發展,隨后指導患者通過雙手支撐離開病床,并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向雙手支撐坐起及雙手離床發展,直至患者可完全直立。出院后,通過微信督促患者堅持康復訓練并定期復診,復診時間為出院后1個月、3個月和6個月。

1.2.2 多元化健康宣教 觀察組以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為基礎開展多元化健康宣教,干預持續至整個圍手術期。由骨科護士長、護士、主治醫師、康復醫師、營養師和同伴教育者組建成多元化健康宣教小組?;颊呷朐汉?~2 d,護士對其文化程度、自我護理能力和心理狀態等進行全面評估,指導其使用微信等方式獲取疾病相關的健康知識。多元化健康教育宣教方式內容如下:① 常規宣教,護士通過發放健康知識手冊、一對一宣教及集中宣教等常規宣教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② 醫護結合宣教,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等不同,宣教小組結合其需求制定個性化健康教育方案。③ 視頻宣教,通過科室電視或微信平臺為患者播放術后康復訓練視頻,并督促家屬與患者一同觀看,同時指導患者跟隨視頻學習。④ 同伴教育,招募4名同伴教育者,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4個小組,在護士的監督和指導下,圍繞脊柱骨折微創術后康復健康教育主題,由同伴教育者帶領本組患者進行學習。⑤ 隨訪管理,出院前,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告知其居家堅持康復訓練的必要性,并通過電話隨訪的方式定期了解其康復情況,每月1次。通過建立微信群聊,每天在群內分享脊柱骨折術后康復要點,供患者學習。復診時間為出院后1個月、3個月和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 記錄并對比2組患者的術后首次下床、術后輸液時間、住院治療時間和術后持續疼痛時間。② 通過自擬疾病知識調查表對2組患者出院時的疾病知識水平進行評估,調查表共4項,各項總分均為100分,得分與疾病知識掌握水平呈正相關。③ 于干預期間記錄2組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泌尿系統感染和壓瘡等的情況。④ 于患者出院后3個月對其康復效率進行評價,沒有疼痛感,可無障礙、順暢地行走為顯效;仍有偶見輕微疼痛感,行走過程中會出現輕度障礙,脊柱恢復效果一般為有效;仍有劇烈疼痛感,脊柱恢復較差,無法行走為無效[4]。將顯效和有效計入總有效率。⑤ 通過歐洲五維健康量表(EQ-5D)[5]對患者在出院時和出院后6個月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量表包括日?;顒雍托袆幽芰Φ?個維度,每個維度包含沒有困難、有效困難和極度困難3個水平,各維度取值均為0~1分,得分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術后康復時間

觀察組的術后持續疼痛時間、術后輸液時間和住院治療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后首次下床時間早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2 2組術后康復時間比較

2.2 疾病知識掌握水平

觀察組在出院時的脊柱骨折知識、骨折微創手術知識、術后康復要點和自我護理方式評分均較對照組更高(P均<0.05),見表3。

表3 2組疾病知識掌握水平比較分)

2.3 康復效率

觀察組的康復效率較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4。

表4 2組康復效率比較 [例(%)]

2.4 生活質量

2組在出院6個月后的行動能力、疼痛與不適等得分均較出院時升高(P均<0.05),且觀察組的EQ-5D各方面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5。

表5 2組EQ-5D各方面評分對比分)

2.5 并發癥

觀察組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1例;對照組發生泌尿系統感染2例、下肢深靜脈血栓2例、壓瘡2例和肺部感染2例。觀察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27%(1/44),較對照組的17.78%(8/45)更低(χ2=4.302,P=0.038)。

3 討論

微創手術是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療方式之一,因脊柱骨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若患者經微創手術后未輔以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護理干預,則不僅影響康復效果,還會導致并發癥[6]??焖倏祻屯饪谱o理是近年來應用較為廣泛的護理方式,其通過一系列促進患者快速康復的護理措施,可有效加快康復進程,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患者認知和康復依從性較差等[7]。因此,探尋科學、專業且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對于提升脊柱骨折患者的術后康復效果非常重要。

本研究將多元化健康教育結合快速康復應用于行微創手術的脊柱骨折術后康復中,結果發現,觀察組的術后持續疼痛時間、術后輸液時間和住院治療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后首次下床時間早于對照組(P均<0.05)。究其原因為,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雖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但其忽略了患者的需求和實際情況。而多元化健康教育結合患者的文化程度、自護能力、心理狀態及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從而促進術后康復[8]。本研究對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水平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出院時的脊柱骨折知識、骨折微創手術知識、術后康復要點和自我護理方式評分均較對照組更高(P均<0.05)。這是因為多元化健康教育通過微信和視頻等多種方式,反復不斷地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包括隨訪期間也通過微信群分享脊柱骨折知識及其相關康復要點,極大地提升了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水平。范晶晶等[9]通過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手術患者開展多元化健康教育,發現患者的健康知識和自護能力均得到明顯的提升,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中,觀察組的康復效率較對照組更高,并發癥總發生率較對照組更低(P均<0.05)。分析原因為,多元化健康教育通過招募同伴教育者和醫護結合宣教,讓更多的人員參與到術后護理中,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積極性;并且,同伴教育者具有較為豐富的康復經驗,其比護士更有充裕的時間關注和督促患者的康復訓練,進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復效率和預防并發癥[10]。除此之外,觀察組在出院6個月后的生活質量各方面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多元化健康教育突破了傳統宣教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結合微信和電視等多媒體設備,能實現教育內容、教育對象和教育過程的全面覆蓋,并且通過隨訪積極督促患者的術后康復訓練,可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

綜上,多元化健康教育結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不僅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加快康復進程,還對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水平和生活質量也均有積極效果。

猜你喜歡
脊柱多元化出院
德國:加快推進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賦能“雙減”作業
長期久坐低頭 你的脊柱還好嗎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個月后復診結果分析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診治中的應用及與MRI的比較
中西醫結合治療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療效觀察
如何保護寶寶的脊柱
滿足多元化、高品質出行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軍人傷病員出院跟蹤隨訪的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