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項護理模式在胸外科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麻醉蘇醒中的應用效果

2022-02-23 01:56周麗瑩周麗香黃定平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2年11期
關鍵詞:全麻蘇醒體征

周麗瑩,周麗香,黃定平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1.手術麻醉科;2.消化內鏡中心;3.泌尿外科,福建 廈門,361000)

隨著微創技術在中國逐漸發展成熟,電視胸腔鏡手術(VATS)已成為胸外科微創手術的常用方式之一[1]。在手術過程中為提高手術質量常給予患者全身麻醉(簡稱“全麻”)來消除手術痛覺,但部分患者在蘇醒期間受麻醉藥物、手術創傷等因素的影響,常會發生肺部感染、心率加快和胃腸動力不足等并發癥,嚴重阻礙術后康復進程[2]。專項護理模式是護理人員在手術前后通過對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環境舒適等方面綜合護理,有助于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術后并發癥,改善患者預后[3]。有研究[4]表明,全麻手術后蘇醒期實施專項護理模式可提高麻醉蘇醒質量,促進患者康復?;诖?,本研究探討在行胸外科全麻手術患者麻醉蘇醒中應用專項護理模式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對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胸外科行全麻手術的10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納入標準:① 符合開胸手術指征;② 意識清楚,能順利溝通;③ 生命體征穩定,無手術禁忌證;④ 病例資料完整且真實。排除標準:① 麻醉耐受性較差;② 有開胸手術史;③ 并發全身多器官衰竭;④ 因精神障礙等無法配合;⑤ 依從性差。按不同的護理方法將106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3例。對2組的疾病類型、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等資料進行比較,均未見統計學差異(P均>0.05),見表1。

表1 2組基線資料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麻醉護理,從術前開始至出麻醉蘇醒室結束?;颊呷朐汉?,遵醫囑進行常規體征檢查和備血等,完成手術準備。術前探視患者,了解其疾病和身體情況、用藥禁忌等,向患者和家屬介紹手術方式、麻醉方法及可能產生的并發癥,安撫患者恐懼和緊張的情緒。調節手術室溫度和濕度,在手術前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和意識狀態進行密切監測。協助患者保持平臥位,將頭部偏向一側,準備好吸痰器等。給予患者吸氧,并密切觀察其意識、肢體活動和皮膚黏膜色澤等情況。若患者出現不適癥狀,則須及時報告經管醫師,并予以相應處理。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麻醉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專項護理模式,從術前開始至出麻醉蘇醒室結束。① 組建專項護理團隊:由護士長牽頭協同專業的護理人員成立專項護理團隊,組織所有成員參加蘇醒期專項護理教育培訓,培訓考核后合格者可參與制訂專項護理計劃。② 人性化護理:尊重患者,術中盡量遮擋其隱私部位。護理人員全程陪同,及時滿足患者的需求,做好交接班工作。保證蘇醒室溫度適宜,輸注補液或血制品時輔以輸液加溫器?;颊呋謴鸵庾R后,常會出現煩躁、焦慮和擔憂等,護理人員要密切留意患者的情緒,及時給予疏導,同時講述治療成功的案例,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③ 感染護理: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協助患者排痰,幫助其進行口腔護理,室內物品常規消毒,病房定時通風和換氣等。④ 飲食護理:患者清醒后立即給予飲水,術后2 h可適量進食米湯等流食。術后第1天開始正常一日三餐,指導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每餐七八成飽。⑤ 疼痛護理:通過與患者交談或播放舒緩的音樂轉移其注意力,若患者疼痛明顯,則適當使用鎮痛藥物緩解疼痛。指導家屬給患者做些簡單的按摩,在一定程度上能減輕疼痛。⑥ 術后病情監護: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的顏色、量等是否正常,切口處是否干燥,是否有呼吸困難等。如有異?,F象,須及時上報主治醫師,并協助處理。

1.3 觀察指標

① 分別于麻醉前、麻醉蘇醒3 min后及出麻醉蘇醒室時,使用生命體征監測儀對2組患者的心率、收縮壓及舒張壓水平進行觀察。② 比較2組患者的拔管時間、睜眼時間、自由呼吸時間及握拳時間。③ 分別于拔管前、拔管后即刻和拔管10 min后,使用Aldrete蘇醒評分[5]對2組患者進行蘇醒質量評估,滿分10分,評分越高表明蘇醒質量越好;使用Riker鎮靜-躁動評分(SAS)[6]對2組患者進行躁動情況評估,總分1~7分,評分越高表示躁動程度越大。④ 詳細記錄2組患者術后肺部感染、躁動、惡心和嘔吐、咽喉腫痛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2組生命體征比較

相比于同組麻醉前,2組在麻醉蘇醒3 min后及出麻醉蘇醒室時的心率均變慢,收縮壓和舒張壓均變低(P均<0.05);觀察組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均優于同期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2 2組生命體征比較

2.2 2組麻醉后恢復時間比較

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拔管時間、睜眼時間、自由呼吸時間及握拳時間均較早(P均<0.05),見表3。

表3 2組麻醉后恢復時間比較

2.3 2組蘇醒質量比較

拔管后即刻及拔管10 min后,2組的Aldrete評分、SAS評分均高于同組拔管前(P均<0.05);觀察組的Aldrete評分均高于同期對照組,SAS評分均低于同期對照組(P均<0.05),見表4。

表4 2組蘇醒質量比較分)

2.4 2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發生肺部感染2例、躁動1例、咽喉腫痛1例,總發生率為7.55%(4/53);對照組發生肺部感染6例、躁動3例、惡心和嘔吐2例、通氣不足1例、咽喉腫痛2例,總發生率為26.42%(14/53)。觀察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較對照組低(χ2=6.692,P=0.010)。

3 討論

全麻是指通過在較短時間內抑制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使其在手術過程中覺察不到痛苦的一種常用且有效的麻醉方式[7]。但全麻患者在術后受麻醉藥物、麻醉輔助藥物,以及患者正常生理功能未恢復正常等因素的影響,在蘇醒期間易發生肺水腫、肺部感染和心律失常等并發癥,阻礙患者的康復,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故麻醉蘇醒期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8]。

專項護理模式是護理人員在手術前后提供一系列的醫療服務,以達到減少麻醉術后并發癥的目的,主要從患者的護理需求出發,綜合考慮患者在生理、心理及外界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制定針對性的護理策略[9]。本研究中,相比于同期對照組,觀察組在麻醉蘇醒3 min后及出麻醉蘇醒室時的心率均較慢,收縮壓和舒張壓均較低(P均<0.05)。分析原因可能是,在執行護理計劃的過程中,專項護理模式采取責任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常規麻醉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專項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心理、疼痛和感染等多方面的人性化護理干預,有助于縮短麻醉復蘇時間,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穩定[10]。本研究中,拔管后即刻及拔管10 min后,觀察組的Aldrete評分均比同期對照組高,SAS評分均比同期對照組低(P均<0.05)。其原因可能是,專項護理模式通過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交流,有助于緩解其負性情緒,且通過播放音樂和心理疏導,有助于減輕其身體和心靈上的痛苦,促使患者的配合度和舒適度得到提高,進而有效地改善其蘇醒質量[11]。本研究中,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拔管時間、睜眼時間、自由呼吸時間及握拳時間均較早,并發癥總發生率較低(P均<0.05)。原因主要在于,專項護理模式的護理流程更加科學化和專業化,于蘇醒期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積極做好應急處理準備,同時予以患者心理、飲食及疼痛護理,有助于緩解其不良情緒,促使其生理功能恢復,進而縮短患者的蘇醒時間,提高預后質量。此外,通過采取預防感染和保溫措施,以及對術中情況進行密切監視,護理質量得以大大提升,從而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在行胸外科全麻手術患者麻醉蘇醒護理中應用專項護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生命體征和蘇醒質量,縮短麻醉后恢復時間,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猜你喜歡
全麻蘇醒體征
腹部神經阻滯聯合靜吸復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
植物人也能蘇醒
肥胖與全麻誘導期氧儲備的相關性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綠野仙蹤
會搬家的蘇醒樹
護理干預在手術室全麻留置導尿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蘇醒”小技巧
兩種麻醉鎮靜深度監測技術在全麻中的應用比較
以高熱為主訴無明顯甲狀腺腫大的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