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的思考與實踐

2022-02-24 18:35林文平
中小學校長 2022年10期
關鍵詞:普通高中縣域辦學

□林文平

一、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的重大意義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受制于當地較低的經濟發展水平及失衡的區域公共政策影響,縣域普通高中已經或正在出現優秀生源流失,導致教育質量不斷下降,這些問題的出現令人擔憂??h域普通高中是縣域內教育資源的集聚地,如今更承擔著為鄉村振興、新農村發展培育人才的任務。

從政治上看教育,辦好縣域普通高中事關鄉村振興??h域普通高中對一個地方的人力、資本、技術等要素的集聚有積極正面的作用??h域普通高中教育的有效提升與鄉村振興息息相關,我們要將縣域普通高中振興放在鄉村振興的大視野中去理解??h域普通高中能否辦好,直接關系著基礎教育鞏固脫貧成果與助力鄉村振興。

從民生上抓教育,辦好縣域普通高中事關共同富裕??h域普通高中教育是連接城鄉教育的紐帶,是當地學生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期待??h域普通高中教育質量下降不利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同時,也不利于當地城鎮化戰略的有效推進。

從規律上辦教育,辦好縣域普通高中事關教育高質量發展??h域普通高中教育對縣域教育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h域普通高中辦學質量的高低不僅影響高中教育,而且影響整個縣域義務教育特別是鄉村教育的發展??h域普通高中發展得好,縣域教育才能辦得好。辦好縣域普通高中教育,全縣人民群眾對縣域教育發展才能滿意。

二、關于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的思考與實踐

全國各地縣域普通高中崛起的例子比比皆是,筆者曾就職的遂川中學,是處于革命老區的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發展緩慢的困境。學校優質生源嚴重短缺、教師專業能力亟待提高等問題擺在全校師生面前。要想發展,就應積極應對。經全體教師共同研究證明,優質生源的流失僅僅是縣域普通高中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如果比例不大的優質生源流失就導致縣域普通高中教育質量下降,這就要引起我們的深思。一方面,我們要反思學校的管理機制是否能做到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學校是否大力加強制度建設、隊伍建設和文化建設;另一方面,我們要反觀當地縣域教育生態,縣域普通高中教育不可能脫離全縣義務教育的基本發展而獨善其身。如果學校管理加強了,縣域整體生源質量上提升了,即使外流了少數優質生源,縣域普通高中教育質量也不至于下降?;诖?,本文結合筆者在遂川中學的辦學實踐來探討如何實現縣域普通高中的發展提升。

(一)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的關鍵點為黨政重視、部門協調

縣域普通高中的有效提升,除了在辦學上凸顯特色之外,關鍵還在于黨政重視、部門協調。各地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縣域普通高中教育有效提升工作,認真研究制定本地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積極推動解決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面臨的突出問題。遂川中學辦學步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時,引起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h委主要領導到學校召開座談會,組織縣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開展相關調研,召開縣委常委會聽取關于促進遂川中學更好更快發展的工作建議??h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對遂川中學領導班子進行考核,全面了解遂川中學領導班子情況,及時向縣委提出學校班子建設與調整的意見和建議;由縣教體局聯合縣財政局對三所公辦高中近年來收取的擇校費總額進行核查,妥善解決辦學經費問題;修訂 《遂川縣教學質量獎勵方案》,制定關于遂川縣高中培優獎勵的方案,縣財政局安排獎勵基金,專項獎勵優秀學生及教師;縣教體局與縣人社局、縣編辦等相關職能部門早謀劃,每年10 月左右到江西省師范大學為學校招聘優秀教師;擴建校園53 畝,新校區的7 棟大樓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全部建好,使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改建體育場,改善學校辦學及教師辦公條件;針對在縣城暫無住房的教師,安排保障性住房,爭取項目資金為學校新建教職工宿舍、教工食堂,努力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二)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決定因素在于選好領導班子

縣域普通高中教育的有效提升,決定因素在于選好校長、配強班子。遂川中學之所以能成功 “逆襲”,選好校長、配強班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陶行知也提出,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學校的好壞和校長最有關系。筆者認為,一是校長要有競爭意識。校長要整合教育資源,樹立既符合學校發展實際又具有縣域特色的辦學理念,實現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最優化,并通過不斷積累和自覺塑造,展現個性化的學校魅力,形成特色,培育品牌,不斷增強學校的辦學吸引力,形成具有鮮明縣域特色的縣域普通高中育人模式。遂川中學 “傳承紅色基因、打造活力學?!?就是最鮮明的案例。二是校長要有創新意識。創新是現代學校管理發展的動力,是學校生存的源泉。校長必須要有超前意識,有預見性,從本校實際出發,順應時代發展,形成一種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 的辦學理念,形成獨特的管理風格,創建出獨特的校園風貌。三是校長要有服務意識。領導的本質就是服務。校長只有樹立服務意識,才能正確理解和教育師生。一名好校長首先就是要有好的服務意識,要時刻把師生的冷暖裝在心里,面向全體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對學生予以高度關注,才能有效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

(三)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重點工作在于打造特色學校文化

筆者被任命到學校主持工作后,通過深入分析現狀,與師生進行充分交流后發現,提高縣域普通高中教育質量、推動縣域教育整體發展,必須要加強頂層設計,針對存在問題進行綜合施策,重點在于突出學校特色,學校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遂川縣地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地帶,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這些文化資源,有利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學校通過整合紅色文化資源,進一步增強師生的校園文化自信,強化做紅色文化基因傳播者的自覺,提出“傳承紅色基因、打造活力學?!?的辦學理念。筆者相信,井岡山精神和長征精神領導并指引著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了成功,也一定可以引領師生健康成長,促進學校更好更快發展。

在辦學過程中,筆者著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全體師生的精神家園、書香校園、幸福樂園和美麗花園,精心凸顯紅色文化特色。

首先,打造精神家園。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要走出發展困境,就要弘揚紅色精神,提振師生精氣神。根據井岡山精神和長征精神的內涵,學校結合實際,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堅定理想信念,確定奮斗目標。學校依托本土特有的紅色資源優勢,創建紅色文化特色校園,加強革命傳統教育,通過辦紅色圖展、編紅色教材、唱紅色歌曲、創紅色課堂、訪紅色基地、繪紅色印象、講紅色故事、聽紅色報告、顯紅色主題、演紅色劇目、游紅色景點、走紅色道路、做紅色傳人等活動,不斷豐富紅色文化教育活動載體和途徑,不斷創新德育的形式和內容,形成鮮明的學校德育工作特色,引導全體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筑牢理想信念,讓紅色基因融入學生血脈。二是嚴守校規校紀,養成良好習慣。學校每年九月開展 “養成教育月”活動,每年三月開展 “文明教育月” 活動,平時通過 “國旗下的講話”、班會、年級集會等形式不斷強調有關紀律教育,要求所有學生做到 “一二三四”:“一規范”(規范學生儀容儀表)、“兩拒絕”(拒絕白色垃圾進校園、拒絕手機進校園)、“三禁止”(禁止學生騎電動車、摩托車上下學,禁止學生在校園騎行自行車,禁止學生在校園周邊無證無照的攤點購物)、“四強化”(強化早操、強化課間跑操、強化住校生22 點30 分按時就寢、強化所有學生午休一小時)。規范值周值日工作,引導學生加強紀律觀念,全面培養良好習慣。三是堅持艱苦奮斗,做到吃苦耐勞。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黨的優良傳統。高中生要完成自己的 “大學夢”,更好地為 “中國夢” 的實現作貢獻,就必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鄬W和樂學是統一的,苦學是過程,樂學是結果。要求學生始終堅持刻苦學習,不斷取得學習上的成功。學校通過舉辦遠足活動、研學旅行、勞動教育等,讓學生發揚艱苦奮斗、勇于拼搏的優良傳統。四是敢闖新路,達到與時俱進。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學校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破解學校發展新難題,以求實現發展新突破。

其次,打造書香校園。學校加強指導強化閱讀、多種形式合作閱讀、提供條件鼓勵閱讀,在教學中,特別是在語文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一是通過開展五峰論壇、五峰講壇及班主任論壇來推進教師讀書,夯實教師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學校以 “潛心閱讀、智慧育人” 為主題開展教師讀書活動,積極倡導教師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使廣大教師通過學習不斷豐富自己、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拓寬視野,從而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二是開展學生 “大閱讀”活動,濃厚讀書氛圍,奠定學生豐厚的人生基石。學校以 “大語文” 教育理念為指導推進學生閱讀,以大量閱讀為主要途徑,引領學生閱讀經典,培厚底蘊,提高人文素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為學生終身學習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再次,打造幸福樂園。新時代,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管理中,要讓教師充分享受這一職業難以與外界言喻的獨得之樂和幸福指數,進而與學生的成長、發展同向同行,與學校的決策、執行同心同力,煥發職業發展的活力,收獲教師這一職業的幸福。一是要落實教師政策,努力提高教師待遇;二是要強化激勵措施,克服教師職業倦??;三是要改善辦公條件,提高教師工作效率。同時,學校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堅持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以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做到 “五個100%”,即每生具備一項特長(參加一個社團)、主持一項活動、完成一次社會實踐、掌握一個學習方法、樹立一個遠大志向,讓學生在學校充滿活力,感受學校生活的幸福。

最后,打造美麗花園。學校新建了綜合樓、實驗樓、圖書館、宿舍樓、教學樓,通過實施 “硬化、綠化、亮化、文化、美化” 工程,改善師生工作、學習、生活條件,尤其注重開展綠化建設,開展班級護綠活動,保護校園古樹群,打造綠色校園,為師生工作、學習、生活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2016 年以來,遂川中學著力打造紅色特色學校文化,從而點燃了 “紅引擎”,激發了 “新動能”,短短數年,就完成了華麗轉身,實現了崛起,不少外流的生源紛紛回流。學校也因此獲得 “全國最具辦學特色示范?!?“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等多項榮譽。

(四)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離不開良好的辦學生態的創設

促進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其重要因素在于以創設良好的生態促進學校發展。良好的教育教學生態是促進區域教育生態形成最為重要一環。一是要強化源頭治理,創造公平的教育環境。提高源頭治理能力,其實就是把治理工作的重心從事后轉向事前,使治理工作的關口前移,確保工作細化實化常態化,更加公開公平公正。如江西省教育廳在2021 年1 月就下發了 《關于嚴格規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嚴格規范縣域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明確未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同意,不得跨設區市招生(海航班除外)。二是要強化相關管理部門的責任,創造良好的辦學環境。要提高縣域普通高中經費投入水平;要實施縣域普通高中標準化建設工程,改善辦學薄弱環節,創造良好育人環境,消除大班額和有效控制大校額;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健全教師補充激勵機制,提高縣域普通高中教師能力素養,努力建設一支數量足、素質優、結構合理并且相對穩定的縣域普通高中教師隊伍;要積極通過電視、報紙以及新興媒介,深入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堅持立德樹人,推進素質教育,嚴禁炒作高考“指標”,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的教育觀、人才觀和發展觀,使全社會更加理解、關愛、支持縣域普通高中教育。三是要強化角色定位,創造適宜的育人環境。一所學校要想保持健康長效穩定發展,就必須要加強學校的人文內涵、教育內涵、精神內涵建設,校長要成為學校文化的設計者和傳承者、學校文化的傳播者和領路人、學校文化的發展者和踐行者,積極整合學校資源,創造適宜的育人環境。

猜你喜歡
普通高中縣域辦學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縣域消防專項規劃研究
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嘗試、困境與思考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山東縣域GDP排名出爐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擇校生
縣域就診率為何差了4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