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視域下企業財務內部審計創新探索

2022-03-02 14:54張玉芳
關鍵詞:工作創新內部審計大數據

張玉芳

【摘? 要】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對于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效率、推動其健康可持續發展而言至關重要。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財務共享中心也得到了一定發展,其運營效率逐漸提升,使得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問題重重,難以及時合理地調整企業經營管理。為此,論文著眼于大數據背景下的企業財務內部審計工作,提出合理的創新優化思路,明確企業在經營管理模式轉變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展開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優化調整,以促進審計工作效率提升,為其指明發展方向。

【Abstract】The quality of enterprise internal audit work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promote its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big dat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financial sharing center has also been develop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its operation efficiency has been gradually improved, which makes the internal audit work has many problems in the actual proces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adjust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a timely and reasonable manner. To this end,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internal audit wo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innovation and optimization ideas, and makes clear the variou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nterprises' business management mode. On this basis, the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internal audit work is carried out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of audit work and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關鍵詞】大數據;內部審計;工作創新

【Keywords】big data; internal audit; work innovation

【中圖分類號】F275;F239.45?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1-0070-03

1 大數據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影響

1.1 對審計對象的影響

在傳統審計工作中,往往采取獨立的數據分析模式和技術手段,這一分析方式已經難以適應大數據背景下審計工作的發展需求。大數據背景下的內部審計對象不僅應包含企業財務數據,也需包含企業業務及管理數據,需要同時囊括內部及外部數據,也需要同時包含財務及業務等結構化的數據和制度文件、法律政策等非結構化數據。

依托于大數據技術,可以建立對于各個對象信息的充分刻畫,使其得以更為契合企業的真實狀況,讓企業對自身運營情況有充分把握。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針對各類潛在信息實施全面收集,整理所收集的信息,并編制相應程序,可以借助批量處理的方式建立高效的數據分析,以便從海量的數據信息中獲取最適應自身使用需求的目標。在此背景下,企業可以從大數據分析結果中找到以往難以獲取的數據信息,以便在此基礎上作出全新的決策。在大數據的支持下,切實豐富了事物的可觀察及可計算維度,也相應豐富了其屬性,可以充分降低抽樣風險,以爭取良好的風險管理模式,實現對于審計樣本的充分拓展。

1.2 對審計方式的影響

傳統審計方法多采取事后審計模式,導致審計人員往往只能在重大事項和特定周期結束后的環節中啟動審計程序。由于所針對的對象均為紙質材料,使得審計資源往往十分有限,要求在確定公司的實際組成結構后,從中抽取特定的樣本并予以檢測,才能得出最終的審計結論。若想保障審計工作的質量,則只能針對審計全流程實施系統監督。但是,在企業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隨著數據體系的日益健全,審計工作已經逐漸發生了轉變,從事后審計向事前事中審計的方向發生了轉移。通過預警性審計及過程性審計等方式,可以有效規避傳統審計過程中的時滯問題,做到事前預防和事中監管,通過全面的審計工作,讓內部審計工作的檢查風險得到切實降低。同時,可以及時展開對于企業經營管理問題的糾正調整,以實現高質量的企業經營管理。

依托于大數據分析的方式,可以深入挖掘出正常數據中可能被隱藏的各類問題,發現潛在的異常狀況。例如,針對企業內部子公司負責人實施審計,以明晰其經濟責任,若發現負責人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違紀問題,且試圖借助一系列財務操作掩飾這一問題,便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的分析對比,幫助內部審計人員挖掘其中存在的問題,以便發現其中虛假的財務信息,若企業具備較高的數字化技術處理能力,便可以充分挖掘財務信息中各類的問題紕漏。由于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都處于高度關聯的狀態下,即使可以通過人工操作的方式處理表面問題,但是,仍然難以充分應對計算機系統的強大算力,實現二者數據的區分和問題的辨別。

1.3 對審計結果運用的影響

第一,依托于大數據技術進行審計,便于審計人員針對過去的年度審計問題事項予以總結,查找審計問題的根源,找到共性問題,并針對問題的內在規律及發展趨勢予以全面分析;第二,可以幫助審計人員發現同類型的各類問題,綜合利用數據挖掘、處理及分析技術,幫助審計部門全面發現問題,并從數據庫之中挖掘出各類問題相關的事項;第三,可以為審計人員提供全程跟蹤整改的機會,針對系統中各項業務的執行情況予以實時化跟蹤,以便及時跟進整改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第四,可以幫助審計人員及時做好事前風險預防,并結合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予以改善。利用這一技術,審計部門可以在系統之中預設風險預警裝置和系統強制控制點,以便及時展開對于執行風險的控制調整,適當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2 企業財務內部審計工作現狀

2.1 財務內部審計思想過于陳舊

為更好適應新時代所賦予的諸多變化,要求針對企業財務內部審計控制工作展開針對性的優化調整,例如,需要積極推動企業財務內部審計工作具體內容及目標的轉化,使其得以從傳統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方向發生轉化,然而,事實上,此類轉變并未從源頭上改善企業財務內部審計思想過于僵化的問題,由于不具備靈活的指導模式,常常發生強制下令的情形,導致財務人員僅停留在執行命令的層面上,缺乏充足的工作動力,未能深入挖掘各類有價值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財務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有效性。

2.2 財務內部審計水平較差

企業以往采取的是以財務會計為主的管理模式,將會計核算工作作為重點,但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企業的財務內部審計管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開展積極有效的數據挖掘工作,讓企業作出更為精準的經營戰略決策。在此背景下,對企業財務內部審計水平及信息共享性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與此同時,企業內部的管理能力并未達到這一高度。例如,部分企業中的職能部門無法建立協調高效的信息傳遞機制,導致企業內控人員難以在第一時間深入了解不同部門的實際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內控工作的效率及質量。此外,由于未能建立高效的協調機制,導致企業機構之間表現出較為突出的利益競爭問題,限制了企業財務工作的發展。

2.3 高素質、高水平管理人員匱乏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需要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綜合能力,然而,現階段我國普遍存在高素質財務管理人才匱乏的問題,部分財務人員不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且計算機應用水平仍然有待提升,難以實現對于財務信息的快速精準化處理,也難以充分利用各類先進技術展開對于數據信息的全面分析,同時,也有部分企業無法正確使用操作軟件,導致軟件操作過程與管理實踐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偏差,也相應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3 大數據視域下企業財務內部審計工作的優化措施

3.1 積極轉變企業財務內部審計工作理念

第一,需要實現從樣本思維向審計全覆蓋思維的轉變。以往的審計工作大都局限在財務憑證及財務賬簿審計之中,需要審計人員從大量紙質資料之中抽出所需的樣本并進行測試,以得出最終的審計結論。在大數據背景下實施審計,不會被紙質材料查閱的局限性所束縛,而是可以依托于大數據技術,獲取來自企業的各類數據資源。在數據處理、挖掘及分析的基礎上,讓審計人員可以建立對于不同數據邏輯和因果關系的全面分析,使其得以通過高效的辦法確定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及風險,以便展開對于企業業務數據真實性及有效性的精準化評價。

第二,需要從因果關系思維向邏輯關系思維轉變。以往在進行樣本審計時,相關工作人員往往強調現象背后所存在的各類因果關系,基于樣本數據的角度展開對業務實質的分析。在數據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挖掘分析,以促進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的高度融合,挖掘企業經營管理不同階段所展現的邏輯關系,爭取擺脫財務數據的束縛,收獲包含更多維度的管理數據,挖掘潛在的根源性問題,讓審計人員可以基于企業全局的視角提供最為合理的審計意見。

第三,要求從業務審計思維向系統審計思維轉變,傳統審計工作往往基于業務資料開展,需要審計人員翻閱并反復清算賬簿,同時,借助延伸調查等多種手段確定相應的審計線索。至于大數據視域下的審計,則往往將數據系統作為基礎,并以此為前提實施審計工作,需要審計人員針對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及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予以綜合分析,同時收集并轉換其中的電子數據信息,在系統性分析及驗證的基礎上,找到具體的審計線索,以便高效達成審計目標。

第四,需要從重點小范圍精確思維向業務全數據容錯思維轉變。由于傳統審計的樣本量一般相對較小,為此,在開展審計工作時,要求充分確保信息的清晰度和數據分析的精確性,以切實規避審計過程中的各類潛在風險。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利用數據審計技術可以實現對于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的充分整合,并在此基礎上予以判斷,以便及時發現企業中所存在的問題,挖掘企業潛在風險,讓審計人員的工作思路得以實現從小范圍精確思維到全數據容錯思維的轉變。

3.2 積極提升財務內部審計水平

要求企業積極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并將其作為企業未來的主要會計核算管理方式,集中總公司及各個子公司的會計核算結果,以切實保障會計核算工作的效率,提升財務處理的規范化水平。借助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形式,可以充分隔離會計人員及業務人員,以達到自動化記賬的目的,避免在IT系統中的記賬規則發生錯誤,同時,切實保障核算中會計分錄的合理性和真實性。

如果發現會計報表中存在不同形式的數據問題,則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并非一定是會計核算有誤,也可能是基于業務前端所產生的,造成賬務數據失真,致使審計不合規問題的出現。為此,要求在未來的審計工作中,相關人員要基于業務前端展開對于業務的深入探查,確定其合規性。

3.3 強化審計人才隊伍建設

在大數據背景下,技術和知識都表現出較快的更新速度,要求企業內部審計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方可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為此,需要企業積極提高對于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力度,加大高素質人才引進力度,制定科學嚴謹的應聘標準,嚴格把握考核上崗的原則,爭取在短時間內強化企業審計人才隊伍,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基礎。

首先,在大數據背景之下,是否具備良好的數據處理能力對于內部審計人員而言十分關鍵,需要企業積極培養具備充足數據處理能力和知識的專業人才。同時,需要定期開展區塊鏈、互聯網、數據庫等知識的培訓,以更好地適應企業內部審計的要求。

其次,利用數據分析可以讓內部審計人員發現企業的經營脈絡,以實現對于公司整體治理效率的全面評價,使其得以針對企業的治理方案、經營管理策略及風險管控機制等全方面多領域提出專業化的評審意見。為此,需要企業積極培育一批具有復合型審計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3.4 打造高效平臺,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為進行信息收集、歸納和整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同時,也可以發揮一定的監督效果。為此,要求企業充分關注大數據的這一特性,借助時代所賦予的便利條件,實現對于各職能部門資金支出狀況的嚴格管控,并以此為前提,展開對于企業運營管理模式的高效監督。

首先,需要構建信息共享平臺,爭取在企業內營造一個良好的審計氛圍。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已經逐漸向信息數據管理方向發展。通過財務及業務數據的共享,可以有效促進企業內財務和業務的整合,讓財務共享中心可以針對企業不同部門及機構之間所發生的各類業務實施集中化管理,以促進財務核算效率和質量提升。在海量數據的包圍下,增加了內部審計工作的難度,需要企業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工作,基于此,要求在企業內部之中建構一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臺,讓不同業務板塊之間的數據可以實現充分銜接,同時集中放置在相應平臺上,以促進各業務板塊之間的數據共享和有效對接,在企業內部營造良好的大數據審計環境。

其次,要求積極完善審計管理平臺,以充分保障數據處理的效率和質量。需要綜合利用數據分析工具及軟件開發程序,構建智能化的審計管理平臺,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讓不同數據之間的聯系得以更加密切,以促進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提升。對于審計人員而言,審計管理平臺是其審計過程中的重要輔助工具,借助這一平臺,可以讓有關人員及時獲取與企業經營相關的各類數據信息,綜合利用數據分析及處理辦法對企業內部業務執行情況進行動態化監控。同時,可以儲存十分豐富的企業審計問題及風險信息,讓有關人員可以及時調閱所需的信息,以促進其實際操作能力提升。為有效應對審計工作中所發生的各類問題,可以在審計管理平臺及信息共享平臺之間構建有效的數據傳輸機制,以便提前做好事故風險預警,并進行重點防范。

最后,需要積極設計智能化審計模型,以充分保障審計工作的標準化水平。需要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積極強化業務能力,著眼于業務實質及業務標準,針對業務流程進行細致梳理,確定業務發展的規律,總結審計工作中的各項經驗,以構建系統化的審計應用模型。同時,可以讓企業依托于具體化的信息共享平臺確定信息獲取的途徑,編寫相應的數據處理公式及程序,打造智能化的審計模型應用系統,依托于信息化技術實現高質量的數據提取分析及驗證,并獲取最終的審計結論,以促進企業內部審計效率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更好地滿足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的要求,企業需要積極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和審計管理平臺,在兩個平臺之間做好充分的數據銜接工作,以促進審計管理及業務管理的變革發展,打造高效高標準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模式。同時,要求企業積極培育具有高技術水準的復合型審計人才,以促進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提升,讓企業得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亮.新時期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定位及與大數據的融合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21(12):94-95.

【2】朱玲.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創新[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6):210-211.

【3】張曄屏.“互聯網+”和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審計信息化創新研究[J].知識經濟,2019(19):109-110.

【4】桑梅.大數據時代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探討[J].財會學習,2020(12):246,248.

【5】趙昱輝,趙峰,董昕宇.試論新常態下內部審計大數據系統的構建與實施[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20):109-110.

猜你喜歡
工作創新內部審計大數據
關于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創新的思考
高中班級管理工作的創新與實踐
媒體融合下廣播電臺編輯工作創新研究
淺析SAP系統在石化企業內部審計中的運用
新常態下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研究
圖書館內部控制建設的深度思考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