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時期高校畢業生就業困境及對策探析

2022-03-07 00:04李頌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6期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大學生就業新冠肺炎疫情

李頌

摘 要: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關系到社會安定穩定。自疫情爆發以來,大學生就業面臨嚴峻的考驗,隨著全球疫情的不斷變化,國內疫情防控成為常態化要求,疫情對高校就業工作的影響也將持續。本文從高校就業工作者的角度,主張提高就業工作的精準精細化標準,創新工作方式,主動適應“云就業”工作要求,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整合各方面“就業資源”,形成合力突破就業困境。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高校畢業生;大學生就業

中圖分類號:F2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6.019

0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關乎社會安定穩定,一定要高度重視?!敝醒胝尉謺h先后提出“六穩”“六?!惫ぷ饕?,其中“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始終是第一位的要求。

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在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國際形勢不穩定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2021年疫情防控成為常態化要求,高校就業工作繼續面對諸多新的考驗。

1 后疫情時期高校就業工作困境

1.1 就業市場供給增加,加劇了我國勞動力市場供求的緊張關系

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北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會議、視頻會議,會議中特別指出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達到909萬人,創下了歷年高校畢業生人數新高。外加2019屆、2020屆“考研二戰”“考公二戰”、辭職再就業的人數,預計高校畢業生求職人數超過千萬。

因為受到新冠疫情沖擊,國內產業轉型加速,國外市場需求縮減等因素的影響,部分行業和企業出現了一批新增失業人口,這些失業人口成為新的求職者不斷涌入就業市場,擁有著成熟工作經驗的新增求職人群,在就業市場上具備特殊的優勢,對于應屆大學畢業生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這將進一步加劇就業市場的競爭。

為了應對2020年疫情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困難局面,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比上一年擴招18.9萬人,2020年高校專升本同比上一年增加32.2萬人,同時還實施了第二學生學位、科研助理等推進就業的短期政策。這將導致2021年、2022年涌向就業市場的學生人數進一步增加,意味著在接下來的1-2年里,后疫情時期高校就業工作面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1.2 疫情防控常態化,持續對高校就業工作提出新的挑戰和要求

相較于“非典”來說,新冠疫情的影響時間較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新冠疫情將持續2-3年。從2019年12月至今,國內的疫情防控工作一直保持高度警惕,疫情對高校就業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始終都在。2021年,國內也多次出現本土確診傳播的情況,疫情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大,預計疫情還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從全球范圍來看,世界各國由于經濟發展情況不同,導致疫情防控能力有很大差異,據悉印度在2021年4月底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已突破35萬人,呈現出失控的狀態。美國、英國等不同國家對待新冠疫情的態度不盡相同,在全球范圍內消滅新冠疫情,就目前來說還要很長的一段時間,這給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國內疫情再次爆發的風險仍然存在。

在疫情防控的工作背景下,大規模的校園線下招聘會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線上招聘模式的大力推廣,以及舉辦一些小規模的企業專場招聘會。一方面,對于線上的互聯網招聘,用人單位和求職大學生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網絡宣講并不能讓學生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企業的情況,使得學生對崗位要求的認識不到位,降低了“人崗匹配”的準確度。線上面試流程相對簡化,學生面試發揮容易受到電腦設備和網絡條件的限制,導致不少平時優秀的學生不能在線上面試中脫穎而出。另一方面,目前不能舉辦大規模的線下招聘會,只能開展小型專場招聘會,其中參與的企業和學生數量都比較有限,以往各高校學生可以自主參加其他學校的現場招聘會,現在也因疫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這就延緩了大學生的簽約速度,也拖慢了高校推進就業工作的進度。

1.3 畢業生個人因素,“慢就業”成為高校就業工作新難點

“慢就業”指一些大學生畢業后既不打算馬上就業,也不打算繼續深造,而是暫時選擇游學、支教、在家待業或者創業考察,慢慢考慮人生道路的現象。據統計,中國越來越多的“90后”年輕人告別傳統的“畢業就工作”模式,逐漸成為“慢就業族”。造成目前“慢就業”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學生自身因素,也有社會經濟發展大環境的因素,下面主要從學生角度歸結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意愿下降,不再認同和接受過去“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高校畢業生越來越看重自我感受,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學生寧愿一直等待,也不考慮先簽約用人單位,積累工作經驗,鍛煉工作能力,等待時機成熟以后再“跳槽”。同時“90后”“95后”的大學畢業生很看重自我價值的實現,部分學生執著于“考研究生”“考公務員”,第一年考不上,就準備第二年報考,甚至第三年、第四年繼續考。

另一方面,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不足,多數畢業生的職業發展規劃不清晰,求職目標不明確,對自身適合從事的行業、崗位缺乏認識。多數學生在大學期間,沒有刻意去鍛煉相關行業的崗位能力,也沒有積累相關的實習經驗,導致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競爭力較弱。同時新冠疫情加速了社會經濟結構轉型,傳統行業快速迭代更新,產業結構調整加速,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加,這也讓畢業生變得更迷茫、更焦慮,求職過程中更加無法做出正確選擇。

2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對策建議

2.1 精細精準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

對全體畢業生建立完善的“就業工作臺賬”,精細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生活困難、心理狀況、求職意向、能力傾向、就業計劃,動態跟進每一個學生的求職進度,并階段性跟進學生實施就業幫扶,定期進行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考研指導、“考公”指導、留學指導,緊緊圍繞學生的個體情況,精準進行崗位信息推送和就業推薦。在動態“就業工作臺賬”的基礎上,精準識別和確定就業重點幫扶對象,對經濟困難學生、少數民族學生、就業困難學生等,堅持“一人一策”的原則,實施“私人定制化”的就業幫扶舉措,從生活上、學習上、心理上、求職能力提升上等各方面,系統幫助學生突破就業困境。

2.2 創新工作方法適應“云就業”要求

疫情的突然爆發,加速了互聯網線上招聘的應用和普及,全面開啟了“云就業”工作模式,對高校就業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多數高校就業工作者和大學畢業生,思想和行動還停留在以往線下就業和求職的慣性中,不能迅速做出改變,很好適應“云就業”的工作要求,還在通過郵寄方式處理大量的就業手續文件,費時費力,還容易出錯。高校需要進一步完善就業事務線上辦理流程,打造高效快捷的“零接觸、一站式”線上就業服務平臺,實現全部就業手續線上辦理,以及全部紙質證明和手續材料的數字化,節省學生辦理就業手續的時間成本。高校輔導員須要主動適應線上開展就業指導的工作要求,針對網絡招聘的全新特點和注意事項,采取形式多樣的線上渠道,對畢業生進行反復宣講和指導,使學生盡快熟悉和適應互聯網求職。

2.3 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形成合力

后疫情時期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必須進一步提高精細化、精準化的工作標準,這與往年的就業工作相比,要求投入的時間、精力大大增加,需要集合的資源、力量也大有增強,就業工作不是學生工作書記和輔導員單方面的任務。為了做好后疫情時期的高校就業工作,必須充分調動校內、校外各方面的積極因素,輔導員、專業導師、學生工作書記、家長、校友等要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幫助學生突破特殊時期的就業困境。畢業班輔導員要深入分析就業形勢,通過積極地溝通和協調,整合各方面的就業資源,充分利用各項就業政策措施,制定短期和長期的就業幫扶工作計劃,注重幫扶措施的可行性,堅持“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意愿,與學生形成良好的聯動機制。

參考文獻

[1]張美玲,趙子涵冰.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6).

[2]沈潔,王方.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影響及對策研究——以河海大學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1,(04).

[3]桂兵.后疫情時代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與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21,(11).

猜你喜歡
高校畢業生大學生就業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學研究對政府決策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機制:信息、決策與執行
新冠肺炎疫區高校大學生的精神狀態與行為應對
公共衛生學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顯
做好高校畢業生檔案轉遞工作的幾點體會
淺談高校畢業班管理工作中的細節之處
高校校園招聘模式創新探究
高校畢業生如何應對求職過程中的筆試
高校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細化”職業指導大學生就業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