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系統建構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學術史的首次嘗試
——評《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

2022-03-13 12:58王小雯
高校社科動態 2022年4期
關鍵詞:外語教學外語跨文化

王小雯,王 嚴

(1.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高等英語教育出版分社,北京 100089;2.北京體育大學 英語系,北京 100084)

跨文化外語教學是指以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為教學目標的外語教學。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跨文化外語教學實踐與研究的意義越發顯現,跨文化能力培養也已上升至國家外語教育政策層面(孫有中,2017)?!犊缥幕庹Z教學研究》一書由孫有中、廖鴻婧、鄭萱等學者合著,2021年作為“外語學科核心話題前沿研究文庫·跨文化研究核心話題叢書”中的一部由外研社出版。本書是國內首部系統建構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的專著,共11章,既包括理論梳理,也涉及研究方法與教學方法概述;既囊括高等外語教育相關研究,也涉及基礎外語教育研究。本書深入探討了該領域各個主題下的研究,包括外語教師研究、培訓研究、學習者研究、教學測評研究、教材研究等,可為應用語言學領域,包括二語習得和外語教學,尤其是跨文化外語教學領域的學者和碩博士研究生提供有益參考和啟示。

一、內容簡介

第一章為導論。作者對跨文化外語教學進行了界定,并基于此介紹了國內學者(孫有中、張紅玲)提出的跨文化能力培養目標,梳理了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的歷程與意義。

第二章追溯了“文化教學”“跨文化外語教學”等概念的歷史發展。本質主義文化觀受到了學界的批評;社會建構主義認為文化是動態的;解構主義認為,過分強調文化差異會掩蓋社會中的權力不平等。這三大研究范式對應的文化教學模式分別為“外國文化模式”“跨文化模式”和“超文化模式”。Byram(1997)提出,交際教學法中將本族語者作為學習目標是不現實的,外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我國語言教學早已對文化教學有所關注,到21世紀明確提出“跨文化外語教學”的概念(張紅玲,2007),近些年教學模型構建和實證研究發展很快,但在理論方面亟需更多的非本質主義視角。

第三章聚焦跨文化外語教學的目的、原則與方法。作者首先回顧了國內外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的發展情況,接著介紹了國內外一系列文件及重要學者提出的教學目的和標準。關于教學原則,作者重點闡述關注“情境”“話語視角”等原則,總結了各類原則框架。最后,作者系統梳理了教學方法,如“以內容為導向法”“語境導向法”“民族志方法”“超語實踐”,并強調了國內學者在此方面所做的創新和突破,如“跨文化思辨英語教學”“反思性跨文化教學模式”。

第四章介紹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方法。作者指出,該領域研究方法呈現實證性、多元化的趨勢,但其系統性仍有待提升。作者在回顧現有研究方法分類方式的基礎上,梳理并闡釋了五種代表性研究范式,并結合具體案例闡釋了這些范式所對應的研究設計和方法,總結了研究質量的評價標準和質量提升策略。

第五章探討跨文化外語教師研究。作者從三方面梳理了教師相關研究,即教師對(跨)文化教學的信念與態度、教師身份認同和提升教師跨文化(外語教學)能力的途徑,并指出未來研究應探究如何將新理論運用于非母語國家實踐。我國研究者應多嘗試運用質性研究等實證方法,在研究內容上,多關注教師跨文化能力、課堂實踐能力的測量,教師教育和培訓項目等。

第六章聚焦跨文化培訓研究。作者首先回顧了國內外跨文化培訓的發展歷史,詳述了“和平隊”“國際生活實驗”等如何促進歐美地區跨文化培訓的發展,系統歸納了國內高校在跨文化培訓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培訓在中國企業內發揮的作用。接著,作者爬梳了培訓相關的理論模型與概念,如U曲線文化適應模型、“生產性雙語者”。最后,基于對跨文化培訓效果評估研究的綜述,作者指出,未來研究應開發更多樣化的精細評估理論和工具,做好持續的評估計劃,使學習者本身更多地參與到評估過程中來。

第七章描繪了跨文化外語學習者研究圖景。作者在分析學習者研究總體趨勢的基礎上,概述了學習者的母語地區分布、所學習的外語情況。作者分別從學習者的內部特征要素和外部特征要素角度對相關研究進行深入探討,前者主要包括對學習者跨文化能力等能力的現狀研究、心理特征研究,以及心理特征、行為和學習效果之間相互關系的研究;后者涉及跨文化外語教學中的教育技術、教學方法和課堂活動等方面。這些研究采用的方法呈現出“以質性為主導”“越來越多借助網絡平臺”“樣本量較小”等特點。

第八章關注跨文化外語教學測評研究。作者首先梳理了代表性跨文化能力測評模型,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測評的關鍵原則:1.強調跨文化態度的核心地位;2.與教育整體目標一致;3.具有系統性。接著,作者介紹了關鍵性測評實施步驟,對一系列測評工具進行剖析,但同時強調在測評實踐中質性方法依舊占主導地位,且測評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最后,通過回顧測評實證研究,作者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單一”“缺乏實證檢驗”等問題,呼吁學界繼續對現有測評模型進行實證檢驗,并嘗試開發適用于外語課程的測評模型和工具。

第九章聚焦跨文化外語教材研究。作者首先闡釋了在教材中實現跨文化能力培養和外語教學相融合的編寫原則及評價標準,接著分別總結了我國跨文化交際類教材的發展現狀及“跨文化外語教材”的本土化創新。最后,通過回顧國內外研究,指出現有教材中文化呈現存在的問題:1.局限性與文化偏見;2.呈現層次較淺顯?;诖?,作者呼吁我國學者積極探索教材編寫本土化創新模式,加大對跨文化外語教材的分析與研究。

第十章關注跨文化基礎外語教育研究。作者在強調跨文化能力培養在該階段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的基礎上,分別從學校層面和教學層面闡述培養理念和方法。在學校層面,應開設英語文化和中國本土文化校本課程。在教學層面,作者梳理了“合作式學習”、文化差異教學等傳統教學方法,以及計算機網絡教育手段等第二課堂中的實踐方法。此外,針對外語教師的跨文化培訓及其研究有待進一步發展;開發合適的教材,以及有效進行測評也是該階段有待突破的領域。

第十一章為展望環節。作者回顧了本書主體章節涉及的理論概念,目的、原則與方法,研究方法,以及教師研究、學習者研究等研究現狀;系統闡述了國內外語教育政策性文件如何凸顯跨文化能力培養作為外語教學核心目標這一地位;并從教什么、如何教、如何測等五個方面展望了該領域研究的未來走向。

二、簡要評介

在21世紀的今天,學會參與全球化生活已日益成為公民的基本責任,在和平維護、經濟和科技發展、人口發展、道德規范培養和自我意識提升等方面都迫切需要提升公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而外語學習與教學為培養這種能力提供了絕佳機會(Abrams,2020)。起初外語教學一直將本族語者(native-speakers)視為學習者的“黃金標準”,而后Byram(1997,2009)提出的“跨文化言說者”(intercultural speaker)學習目標對這一做法提出了挑戰,引領了外語教學界的新范式,強調學習者同時具有母語和目標語語言和文化能力。在此基礎上,后現代主義發展出了“超文化”范式,提出了“象征能力”這一學習目標。綜上,跨文化外語教學,即以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為目標的外語教學已日益成為一個研究領域,方興未艾。在此背景下,《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一書的突出貢獻為在國內首次系統全面梳理并建構了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學術史,嘗試勾勒該領域的全貌,以期為讀者厘清該領域的相關研究問題。此外,本書還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第一,內容系統全面。共時層面上的全面性體現在所涵蓋主題的廣泛性上,包括跨文化外語教育中“教、學、測、評、研”體系的各個要素;本書在歷時層面上對國內外各研究主題20世紀60年代至今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回顧,涉及多個國家(地區)及多樣化的跨文化情境。第二章對比分析了本質主義、建構主義和后現代主義三大范式關于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等重要概念的觀點,第四章系統梳理了該領域的代表性研究范式和研究設計(如民族志研究),這些可以幫助跨文化研究者選擇恰當的理論視角和研究工具。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關注跨文化外語教學本身,如教學原則與方法、教學材料、教學形式(如“跨文化培訓”),本書還專設章節分別對教學中兩大主體——教師和學習者相關研究進行梳理,關注兩者的跨文化能力現狀及心理因素(如信念與態度、身份認同)。此外,正如Abrams(2020)所指出的,測評跨文化交際能力發展應成為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盡管測評過程具有挑戰性,但測評的存在本身可以確??缥幕浑H能力培養這一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得到重視。本書第八章從測評框架、測評方法與實施、測評工具等方面對如何測評這一問題做出了回應?;A教育階段是學習者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本書第十章對基礎教育階段相關研究也進行了深入探討。由此可見,本書描繪了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的方方面面,可謂每位對該領域感興趣的讀者的必讀書目之一。

第二,對多個前沿性議題進行深入探討,推動了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在國內的縱深發展。比如,闡述了后現代主義視角下的超文化范式,即否認“一個國家對應一種語言、文化”,強調權力在文化建構中的核心作用;探討了外語教師的“超語言”“超文化”實踐,即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充分利用自己及學生的跨語言文化資源,幫助學生發展跨文化能力。作為外語教學方法的“超語實踐”(translanguaging)(García & Li,2014)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考慮不同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和實踐等,與跨文化能力的培養理念具有一致性。超語實踐概念自提出以來正逐步成為研究熱點,比如,2021年有相關文獻發表在Applied Linguistics 等國際核心期刊上。

本書也從不同維度上清楚地順應了近十多年來發展起來的文化間性(interculturality)研究趨勢。比如,在批評范式下的文化間性研究(詳見Dervin,2016)方面,本書梳理了教師和學習者身份認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維度之一)研究,探討了這兩大主體的語言文化認同、職業認同、社會身份認同等身份認同復雜的建構和協商過程,向讀者揭示了該動態過程所涉及的影響因素。這些內容可以引發讀者思考,當自我認同(self-oriented identity)和他者認同(others-ascribed identity)之間發生沖突時,主體如何通過二者協商動態性地建構認同;主體如何展現多重認同,或解決自我認同的內部沖突(如中國教師的雙重文化沖突)。同時,本書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讀者思考多元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問題,即性別、種族、語言等多重認同如何同時構成了話語中的“不平等”。

本書提及的另一個前沿性話題是“信息技術在跨文化學習中的作用”。信息技術為外語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為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提供有利環境。本書在多個章節批判性地探討如何將慕課、電子郵件、網絡協作項目應用于跨文化外語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跨文化意識和態度及跨文化交際能力。此外,作者還提醒讀者思考信息技術應用在跨文化外語教師培訓中的可能性。

本書還強調要加強對學生的中國文化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呼應了近年來外語教育中主張的課程思政理念。外語學習者不僅要具有使用外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也應具有使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優秀中華文化的能力。在理論層面,本書指出國內跨文化能力模型強調對中國文化的體認和傳承,也梳理了中國文化教學實踐研究。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梳理跨文化外語教材研究,本書指出教材中對中國文化的呈現少而淺顯,并針對該問題提出了教材編寫建議,探討了如何處理好教材中目的語文化、本族語文化和其他文化的比例等外語教材中的中國文化呈現問題(張虹、于睿,2020)。

第三,本書在助力跨文化外語教學實踐與研究方面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其一,如下內容可以切實助力跨文化外語教學實踐與研究:在厘清跨文化外語教學理念的基礎上,本書詳細梳理了建議各學段采用的教學方法以及近年來國內的創新性方法;在闡述主要研究設計和方法時,深度結合相關研究案例,并切實提出提升研究質量的策略;既有對跨文化培訓評估理論的闡述,也有對具體評估方法的介紹;既有對測評理論模型的回顧,也有對測評工具的梳理及測評實施過程的建議,等等。此外,幾乎每一章節“結語”部分都包括作者對特定主題下的展望,最后一章更是對該領域做出全方位展望,切實為讀者提出未來實踐與研究的方向,為研究者提供指向標。其二,在資源提供方面,本書作為“對研究的研究”,梳理了國內外大量高質量文獻,可供讀者追蹤閱讀。值得一提的是,本書附錄一列出了該領域的主要期刊,雖然這些期刊是學習者研究的數據來源,但它們也是整個領域所涉及的主要期刊。此外,本書也提供了其他類型的資源,如附錄二中梳理的“教材中文化內容評價標準”、第二章文末各范式視角下重要概念內涵的總結表、第八章的測評工具總結表等對讀者來說都非常實用,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

三、幾點建議

當然,本書也存在不足之處。本書側重從宏觀角度探討跨文化外語教學,而對跨文化交際中的其他微觀層面(Abrams,2020)涉及較少,比如詞匯、語法、語用、副語言學(paralinguistics)、非言語交際,所涉及的微觀層面多集中在文化知識上。比如,語言變異(language variation)很大程度上由語法、詞匯層面上的差異而體現,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意識到這些差異的存在,并學會在交際中靈活應對這些差異,也是值得研究者思考的議題。實際上,意識到這些差異,有助于學生培養開放性態度,這也是跨文化能力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之所以呈現出上述側重點,其可能原因是本書組織內容的依據為跨文化外語教學的研究話題而非教學內容。但總體來說,瑕不掩瑜,作為國內首部系統梳理跨文化外語教學研究、厘清該研究領域的專著,本書對二語習得、外語教學,尤其是跨文化外語教學領域的外語教師和碩博士研究生以及跨文化培訓師而言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外語教學外語跨文化
從震旦到復旦:清末的外語教學與民族主義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學外語
大山教你學外語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外語教學法的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