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教學與生活化體育的融合探究

2022-03-13 14:02李開文
文山學院學報 2022年6期
關鍵詞:生活化學科體育

李開文,劉 武,張 瓊

(1.文山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云南 文山 633099;2.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3)

生活化伴隨著體育的產生與發展的整個過程,一直以來生活化作為古代體育與現代體育發展中所固有的價值取向而存在,具有社會屬性,且是開放的。學校體育中生活化價值在提高學科理論水平的同時,又使得生活化遠離體育教學實踐。為此,學校體育教學長期以來形成了以學科論為顯著特征的教學,學生學什么體育技能、什么體育理論,怎么學都是由體育教師或者專家來決定,在教學實踐中以全面掌握運動技術為主要理念,反復練習和訓練為主要手段,教學策略常以支配式學習為主,造成了學生的知、情、意、行的完整性割裂,導致了“完整人”的失落,學生的生活底蘊嚴重缺失,并由此給體育教學實踐發展帶來長期困擾。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體育教學實踐與學生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出現脫節情況。生活化體育與體育教育實踐屬于兩個不同的屬性范疇,生活化體育更注重其社會屬性的達成,體育教育實踐更關注學科屬性的發展,但二者間也是相互依存,互為發展的關系。隨著我國學校體育改革的深入,在體教融合思想的引領下,體育與生活間的融合顯得尤為重要。而“融合性”既是區分二者之間的尺度,也是衡量二者之間的聯系的標準。正確認識這一問題并提升學校體育與生活間的融合性,對于更好把握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以及實現學生生活化體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生活化體育與學校體育教學實踐

生活化體育與學校體育實踐是兩個各具自身旨趣而規范迥異的領域。生活化體育一般被理解為科學的體育健身活動是生活內容的一部分,是除衣、食、住、行以外的第五基本生活要素[1]。也就是說體育作為一種生活習慣而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之中,它是生活過程與習慣的統一。生活化體育與人們的生存、生命、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它與人類的生理、心理、社會健康休戚相關[2]。體育作為人們的一種生活實踐活動,本身就有日常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影響著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在日常的體育活動過程中人們經常遇到體育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許多復雜的問題,這些問題具有強烈的探究性、場域性,而且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式伴隨著體育生活的過程生成,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且是開放的。生活化體育的旨趣在于人們不斷地通過選擇科學、健康、文明的體育運動開拓具有意義的精神生活,即:“增強體質、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發展。為此生活化體育不管是在體育類型,還是運動方法上,抑或運動內容方面,都呈現出了復雜性及豐富性,進而決定其生成性。為此生活化體育也不會機械的以一固定的模式或程序而存在。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重要的、有機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通常被理解為以學校教育為主的環境中,運用身體運動、衛生保健等手段,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3],其根本目的在于培養人,學校體育的這種教育特征,使其具有學科屬性。也就是說學校體育是由體育專業人員以學校為專門的研究域,按照學校體育的學科概念、目標、原則及方法進行的體系嚴密、結論可靠的專門化知識體系實踐[4]。學校體育的研究對象較為穩定,其學科向度以體育學科本身的系統性和內在聯系為線索,它所呈現的是體育性知識與體育性技能,在體育類型,運動方法上,運動內容等方面,呈現出了科學性、系統性、邏輯性等特征。為此學校體育總是以固定的模式或程序而存在。由此,生活化體育與學校體育實踐其研究重點各不相同,研究范圍及性質也有較大差異,不能混為一談,二者擁有各自知識領域的界限。界限的存在反映的是生活化體育與學校體育實踐之間的差異與聯系,生活化體育與學校體育實踐之間的邊界有著明顯的區別,為此要討論生活化體育與學校體育實踐之間的差異與聯系,就有必要討論二者界限的不同性質。

在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中往往將專業技能、專業知識作為其內在邏輯結構來構建學生的身心發展。在發展過程中體育教學實踐嚴密的教學邏輯及專業性使得體育遠離生活。而生活化體育是以發展生活為旨趣,為此在體育知識,運動方法,運動內容方面,都呈現出了開放性,界限以外的體育人、事、物、興趣、愛好、個性、能力都能通過改善的身體及人際關系等因素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在這一點上生活化體育不像學校體育教學實踐那樣通過設置學科門檻使得體育遠離生活。對此,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認為教育是為生活做準備的[5],也就是說教育的目的是要教給學生生活知識的。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的目的就是教育的目的,要通過教育促進生活的不斷生長、不斷發展。[6]”體育產生于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服務于人們生活,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作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具有一定的學科屬性,但與此同時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以運動技能、運動知識普及化、日?;饔糜谌?,進而發展人的身心素養,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并培養具有卓越、友誼、尊重內涵的時代新人,也決定了學校體育教學實踐的生活特性。盧元鎮先生認為,生活化體育與我國社會生活發展是完全同步的,體育的本質屬于生活[7]。生活化體育本身就是人們生活中的一種日?;顒?,它所表現的是人們在生活中以體育運動的方式解決身心健康問題及促進自我社會交往的具有日常生活情境的生活問題,它是實現終身體育目標的基本條件,也是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核心問題,為此它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式伴隨著生活的過程生成,是開放的,它與體育教學實踐所面對的學科化問題不同。體育教學實踐所面對的問題在于學校體育實踐本身,它作為靜態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學科內容,有著嚴密的科學邏輯,為了達到更具有普適性的體育認識和結論,在實踐中往往專業性占據主導地位,缺少生活情境。這樣來說并不是就意味著體育教學實踐的生活性就不重要,而是體育教學實踐的專業性與生活化區別于生活之中的生活化體育與專業性,主要表現以下兩個方面。

當體育進入學校教育時,它作為一種教育手段而存在,其目的是發展學生的身心及提高生活適應能力,據此,體育教學實踐有著獨特的活動內容、方式及規范要求,隨著體育教學實踐活動層次的不斷提高,其界限逐步被強化和鞏固,在我國體育與健康標準中得到了較好的闡釋。第一,課程中依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分為不同層次及水平的教學實踐指導。在解決體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時,通常需要具有專業性較強的體育教師來解決,非業內人員很難進入其中。第二,體育教學實踐所具有的專業運動技能,知識都是體育教育工作者經過長期的自我科學的教學技能訓練及反思積累而形成的。這就是說,體育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性體現在具有豐富的體育專業知識及自我訓練經歷上的獨特體驗與知識總結。例如在人們的體育生活中,許多人具備較高的運動技能,但對于體育教學實踐活動往往缺乏體育教學實踐的思考。也就是說要成為體育教育工作者,具備一定的運動技能是不夠的,還要有豐富的專業教學知識。第三,體育教學實踐的目標在于通過教學內容、手段來構建學生的身心發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這也是體育教學實踐界限的重要閾值表現。對于生活化體育來說,它的目標在于通過體育運動實現身體質量的提高,進而提升整體生活質量、品質。這也是生活化體育的邊界不像體育教學實踐那樣涇渭分明,具有融合性的關鍵所在。

生活化體育是人們基于一定生活需求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日常生活方式,其內涵規定和邏輯思維主要指向現實生活,即體育源于生活、服務生活、批判生活、創造生活[8],其界限明確的指向現實生活,以致生活化體育的內容、方式、邏輯及結構方面與學校體育教學實踐存在較大差異。而學校體育教學實踐是主體為了教育的需要,通過對體育科學的認知而傳授學生有利于身心健康發展的知識與技能,有利于提升自我社會適應的邏輯體系。其界限指向的是體育培養什么樣的人,發展什么樣的人,以至教學實踐的研究對象、內容、方法及結構等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但從發生學的角度看,原始形態的體育與人類的生活是融為一體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體育的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被深刻認識,體育逐漸向教育轉化,并形成學科。從教育學角度看,意大利維多里諾“主張把讀書和運動結合起來,認為運動是健康的基礎?!苯菘私逃铱涿兰~斯首次將體育作為增進健康和煥發精神的第三類課程。洛克提出體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他認為體育有助于健康,有助于恢復精神和發展思想。為此可以發現生活化體育與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之間共同指向的是人類生活的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因而他們之間存在著可通約性。也就說二者界限間具有融合性。所謂“融合性”,是指“在界限外的內容、方式、邏輯及結構方面能夠參與或影響其活動的程度?!盵9]462通常知識被分類劃等的語境中,越是規范和嚴整的學科就越有縝密的邏輯規則和結構體系,其知識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和較低的可通約性[10],反之知識穩定性變低,可通約性較高。對于實踐著的學校體育來說,它有著完整的結構體系及邏輯規則,其穩定性、程序性、模式較為穩定,為此使得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以外的知識領域很難進入其中,而對于體育生活而言,其穩定性、程序性模式較為松散,知識內容領域較為開放,為此它具有較高的融合性,由此體育教學實踐向體育生活的融合成為可能。

二、為什么要討論體育教學實踐與生活化體育的融合性

生活化體育與體育教育實踐屬于兩個不同的屬性范疇,二者具有內在聯系性而又相互區別,準確掌握二者之間滲透界限的尺度,對于更好地理解學校體育教學實踐的本性以及實現學校體育教學實踐與生活更加緊密結合的轉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體育教學實踐生活化的缺失

隨著近代學科的不斷發展,體育以學科的方式進入學校教育范疇,在教育本質論思維模式下,體育教育實踐被逐步建構為具有教育工具性的知識體系。自19世紀起,科學主義思潮一致致力于學校教育的發展,在此思潮的影響下,教育的基本任務被理解為傳授知識、培育精英的人[11],體育教育實踐也被不斷地演化為具有強烈的學科化。如在八十年代,初形成以體育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為中心的學科化中心,在九十年代,形成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學科化中心,在這兩個時期過于強調體育學科本位概念,使得體育教學實踐與體育生活出現不配位的發展,造成了學生的知、情、意、行的完整性割裂,體育教育實踐的功能成了解釋教育政策或者進行體育教育實踐的教條式說教和教學規范,體育教育實踐的工具性功能和生活理性價值的關系被隔離,也由此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學科化建設的進程中,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以建立體育知識邏輯和話語體系為歸依的專業化愿景引導著體育教育知識、技能及體育價值觀念的發展。經過發展,學校體育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發展規律及特性,表現出的是一整套嚴密的學科體系,這種嚴密的學科體系是學校體育走向成熟的標志,也預示著體育教學實踐為學生身心、社會交往等方面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幫助和發展的空間,對學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顯得重要。在過去很多年,學校體育一直強調學科性,但體育教學實踐的專業化程度并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反而呈現下降趨勢,這在國民體質監測中反映出來,如:1985年到2010年間的國民體質監測報告顯示,我國高校學生身體素質持續下降[12]。2017年國民體質監測報告指出大學生體質呈下降趨勢,肥胖率以每5年提高2%到3%的速度持續上升[13]。

(二)學校體育教學的本質屬性決定二者融合性

就體育教學來說,其本身固有的規范性、程序性決定了其專業界限,由于其專業性使得體育技能,體育知識在嚴密的教學邏輯中被層次化,也因此使得體育教學實踐保持了較高的獨立性。而生活化體育不像體育教學實踐那樣以嚴密教學邏輯為起點。盧元鎮先生認為,體育的本質屬于生活。也就說體育是人類生活的一種存在方式,體育中的一切運動及文化的內容都必須在人們的生活意義中獲得證明。在人們生活中,體育幫助每一個人構建身心的健康,陶冶個人情操,這是具有鮮明的個人化特征的知識,在波蘭尼看來,它“構成了我們真正的知識?!盵14]與此同時生活化體育與體育教學實踐的目標表明,二者追求的價值也是不一樣的,生活化體育為的是提升生活的質量及品質,而體育教學實踐是通過體育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為提高中華民族的身體素質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15]。為此二者間不能相互取代。生活化體育具有鮮明的社會活動特征,它所擁有的體育張力以及充盈的教育活性是體育教育實踐無法全面闡釋的。約翰·杜威認為:“教育是生活的必須?!睂W校體育教學作為我國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樣它依賴于人們的生活,通過體育教學實踐使人們身、心、社會交往等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并使人們具備構建美好生活的知識和能力。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教育”,只有在生活中獲得的教育才是有用的、真的教育。從“生活即教育”觀念中可以分析出生活化體育所包含的三個層次。即:生活化體育是人存在的方式,生活化體育是人的經驗,生活化體育是經驗的傳播。生活化體育的旨趣在于體育活動的存在方式、日?;顒拥慕涷炐砸约皩W習形式的生活性,顯著區別于以獲取體育知識和技能為目的的體育教學實踐。

從發生學的角度看,早期的體育教學理論及實踐與人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其內蘊具有一致性。第一是體育教學理論及實踐是人類生產、生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凸顯的是人生產、生活技能的發展及經驗的傳承。第二是將體育實踐作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交往的主要方式,以不斷滿足人們身體與精神的享受和發展需要為目的一種社會文化活動[16]。第一種明顯帶有“學科主義”觀念,它主要認為生活實踐創造了體育,對體育教育實踐的把握是將其置于人類生產、生活這樣一個宏大的框架中實現的,目的是讓人們學習“有用”的、能“獲取個人生存”的生活經驗。第二種帶有“自然主義教育”觀念。認為體育要以“自然活動,社會交往”為手段 ,順應人的本能,促進人性的解放,傳承人類文化?!白匀换顒?,社會交往”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主要方式,在本質上表達的是生活。如夸美紐斯提出“適應自然”的體育教育原則,主張根據學生的生長規律及已有的知識循序漸進地因材施教,其實質內涵說明的是自然性力量對體育教育實踐的控制。

三、學校體育教學實踐生活化的滲透路徑

體育教學生活化與體育教學實踐是教育與生活相統一的兩個方面,但傳統的學校體育教學實踐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為發展邏輯,使其具有明顯的工具化及功利性的學科特征占據主導,為此以生活為需求的價值導向被忽略,甚至有被拋棄的危險。體育教學生活化與體育教學實踐二者間具有教育歷史性與生活同構性,也就是說體育教學生活化并不是對體育教學實踐的否定,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需要滲透生活化的教育元素,同樣經過科學組織起來的生活化體育教學實踐可實現體育學科化的整合與超越。藉此,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努力。

(一)恰當把握體育教學實踐,提升其實踐生活內涵

從體育教學實踐本身出發,探討實踐理論和解決實踐與生活脫離問題,需要恰當地把握體育教學實踐,提升其實踐內涵。體育教學實踐是一個常談常新的命題,從中國古代體育實踐來看,它是建立在“實踐哲學與生理學”基礎之上的實踐教學,把體育教學實踐理解為一種客觀化的運動方式,其核心是通過運動實踐實現精神世界與身體物質世界的超越。從現代體育教學實踐來看,一種觀念是建立在“社會學與生理學”基礎之上,它將促進身體健康、培養社會意識,傳遞社會文化作為發展目的。一種是建立在“心理學與生理學”基礎之上,其觀念認為體育教學實踐的核心是通過運動實踐促進人生理與心理的發展,常常把實踐等同于運動實際操作層面。從以上各種觀點來看,對體育教學實踐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雖然對體育教學實踐內涵的理解還有許多爭議,但無論體育教學實踐處于何種境地,它一定包含著“對現實生活經驗有組織的教化、提升和規范等多種內在實踐世界,”[17]它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實踐世界,為此使人對他充滿向往且孜孜不倦為他付出努力。體育教學實踐是以解決體育教學問題為取向的實踐活動。在不同的時間及空間中體育教學實踐在解決問題時所采取的策略,選擇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對此任何理論都難以做出充分的闡釋,因此,體育教學實踐情境決定了看待體育實踐問題的視角與途徑。由于生活情境的復雜性,體育教學實踐中使用何種體育教學方法,不能總是按照傳統的方法來進行,也不能先預設某個立場再選擇方法,如:僅以學科的內在邏輯為立場來選擇方法或是以社會的外在價值要求為立場來選擇方法。而是要看生活需要,要看需要的對象,并依據生活需要什么,對象需要什么來選擇體育實踐方法并達成教育共識,進而形成體育教學實踐知識和路徑。為此體育教學實踐的前提一定是開放的、靈活的,不能潛藏著某種既定的體育教學實踐邏輯,否則將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體育教學實踐的發展,甚至導致體育教學實踐偏離生活的軌跡。應對體育教學實踐層出不窮的問題,體育教學實踐的生活情景化顯得尤為重要,它可以促進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通過生活化體育情境提供社會規范教育、社會角色嘗試來促進人的社會化;通過生活化體育情境促成個性形成、約束個性發展和養成進取精神等。通過生活化體育情境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它的內涵就是要使學生多方面的需要得到滿足和實現。體育教學實踐生活情境化教學的最佳策略是積極行動,以此克服其觀念和方式的簡單性。為此體育教學實踐應積極發揮自身功能的獨特性解決學生不斷變化的體育生活需求,在積極行動中不斷反思和整合所有行動者的思想,并努力以生活為導向推進體育教學實踐向前發展。在體育教學實踐中不僅要保持體育實踐與生活的和諧性,也要保持生活與體育學科的經常溝通性,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實踐的手段應用要謹慎,一般來說,體育教學實踐手段服從于體育教學目的,力求在和諧發展的基礎上整體協調地規劃體育教學實踐和生活訴求[9]462,克服其觀念和方式的盲目性與對抗性。

(二)提升學校體育教學實踐與生活的互動建構性

學校體育教學實踐始終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連,體育教學實踐與現代學生生理、心理、社會健康休戚相關,它的旨趣在于促進人的健康成長,它作為人類生活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就具有生成性。海德格爾認為,意義是由實踐行動的“專業性”引起的,我們在日常關系中通過與事物互動并且通過使用這些事物從而賦予事物以意義[18]。據此,體育教學實踐是由體育與生活共同構成的行為主體,體育與生活的專業性是由共享主體的人來決定的,進一步來說,體育教學實踐過程就是人生活實踐的自我構建。表現在體育教學實踐是人們生活的一種存在方式,一種經驗總結與傳播。在實踐中我們不僅擁有它,還接受它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在創造它。體育教學實踐與生活不是孤立的兩個主體,二者間是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體育教學實踐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同時也創造我們的生活,那么學校體育教學實踐如何通過與學生日常生活的互動而賦予體育實踐生活的意義就至關重要,首先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體育教學實踐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生活世界只是體育教學實踐的場域,體育教學實踐的目的就是能夠使學生的生活“更健康一點、更豐富一點、更高尚一點?!斌w育教學實踐的目標與生活的目標總是保持一致性。其次學校體育教學實踐與生活的互動不是二者間機械的相加,而是二者間從形式到內涵的完全有機融合,即體育教學實踐中有“生活味”,生活中總有“體育味”。再次學校體育教學實踐與生活的互動的基點就是讓學生通過體育教學實踐科學的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基礎上養成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運動中來,其邏輯主線是以學生的現實生活作為體育教學實踐的出發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身體活動,進而促進學生生活質量的改善。最后體育教學實踐與教學實踐生活化的相互認同遵循的是利益共同化原則,二者間通過互動,協調、尋求共存的理論與實踐的認知框架與行動取向,也就說二者互動建構的基本點在于體育學科與生活視域的一致性,體育教學實踐與學生生活價值的整合、目標的契合,以及體育教學實踐生活化的積極行動。

(三)關注學校體育教學實踐的生活本性

體育教學實踐從未離開過人們的生活,它一直是人們生產活動和保持身體發展的工具。工業革命的出現,改變了體育教學實踐與人生產活動、身體發展的關系,部分生產性體育教學實踐性活動逐漸被工業自動化代替,體育教學實踐性活動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進入新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自動化、智能化等進一步改變了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如日常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體育教學實踐活動被手機、互聯網以及各種自動化、智能化電器擠占或替代?!吧眢w活動缺失癥”成為新的流行病[19]。杜威認為,生活是一個富于變化的情景化過程,會遇到各種問題,而學校教育實踐在于通過組織保證人對各種問題的解決,以適應生活情境的變化[20]。也就說體育教學實踐與社會生活是同構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體育教學實踐的目的就是通過運動內容、組織、方法和評價等各種力量保證學生應對和適應不斷變化的生活情境,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2018年新修訂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目標中即充分反映了體育教學實踐的學科屬性,也反映了其生活屬性,在課程的目標、內容、評價等方面都體現了與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聯系,彰顯了新時期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時代特征和全面育人的價值取向[21]。為了還原體育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本質屬性,就要不斷地挖掘體育教學實踐的特性,提升其生活化體育的融合性,盡可能地減弱學科性所帶來的束縛。生活化體育與體育教學是教育與生活相統一的兩個方面,二者間具有教育歷史性與生活同構性。為此生活化體育要求體育教學實踐融入、回歸到生活中去,在人們生活中形成以體育教學實踐為基礎的自覺的生活化體育過程與結果。反之體育教學實踐要想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也必須以生活化體育為原型和質料,進一步提煉和濃縮其學科本質,使得學生個體獲得更加優質的成長與發展。在協調生活化體育與體育教育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改善體育教學實踐的內涵,提升其實踐品質。

四、結語

體育教學與生活化體育在本質上是統一的,二者間的關系不容割裂。體育教學向生活化體育的融合有助于體育教學擺脫唯學科化所帶來的束縛,使得體育教學獲得堅實發展的基礎,并豐富學生的生活世界,只有當體育教學實踐回歸到生活這個活生生的現實世界上,體育哲學的氣質和智慧才會光彩奪目。也只有將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視野指向人類精神得以生長和發展相統一的生活世界,它才能獲得存在和發展的根基。

猜你喜歡
生活化學科體育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超學科”來啦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