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 和核磁共振診斷股骨頭壞死的效果對比

2022-03-14 02:38陶新元
西藏醫藥 2022年1期
關鍵詞:股骨頭檢出率準確率

陶新元

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中醫醫院 甘肅臨澤 734200

股骨頭壞死為臨床骨科常見疾病,屬于多發性疾病,而且該疾病的發病機制復雜,臨床治療難度較大。隨著股骨頭壞死的病情逐步發展、加重,若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則其臨床治療難度明顯加大,最終甚至發展為疾病無法治愈。因此,早期診斷股骨頭壞死、早期治療股骨頭壞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臨床診斷股骨頭壞死的方法包括CT、核磁共振檢查方法等[1]。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討CT和核磁共振診斷股骨頭壞死的效果對比?,F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從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 例股骨頭壞死患者作為對象,其中男34 例,女16 例,年齡30~59歲,平均年齡為(43.50±3.50)歲;分期:Ⅰ期18 例,Ⅱ期17 例,Ⅲ期11 例,Ⅳ期4 例;單側壞死32 例,雙側壞死18 例。病程時間1~33 個月,平均病程時間為(6.50±3.05)個月。所有股骨頭壞死患者均對此次研究工作內容知情同意,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且均已征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與同意。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股骨頭壞死患者接受CT 檢查[2]。CT 檢查方法具體實施如下:選擇儀器為GE64 排CT 掃描儀,協助患者調整體位為仰臥位,開展病灶處掃描,掃描層厚調整為20mm,掃描層距調整為10mm;若檢查不夠準確,則操作者可以予以加厚掃描病灶,加厚厚度調整為5mm;記錄保存所得數據資料。

1.2.2 研究組

研究組股骨頭壞死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檢查[3]。核磁共振檢查方法具體實施如下:選擇儀器為GE1.5T 磁共振診斷儀,協助患者調整體位為仰臥位,掃描層厚為4mm~9mm,層間距調整2mm,矩陣256*256;囑咐患者伸直患肢并且外旋約15°,首先給予常規矢狀位自動旋轉回波與T 加權,接著實施快速自動旋轉回波T2 加權像以及T2 脂肪抑制成像,部分患者實施冠狀面成像掃描。

1.3 觀察及判定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股骨頭壞死患者的診斷效果[4]以及疾病分期診斷結果[5]。除此之外通過觀察比較CT和核磁共振兩種方法對于股骨頭壞死陽性檢出率。具體的評判標準是:Ⅰ期壞死,髖關節有輕微的疼痛感,并且疼痛感始終保持持續不間斷性,當患者行走的時候會使疼痛加重;Ⅱ期壞死,髖關節疼痛,并且在疼痛的時候會有明顯的酸痛、鈍痛以及針扎似的疼痛,除此之外疼痛感會逐漸的向腹股溝、臀后側以及大腿的內側部位延伸,在患者活動過程中劇烈疼痛以及麻木感;Ⅲ期壞死,患者有非常明顯的疼痛,并且髖關節疼痛持續且強烈,當站立時會加劇疼痛的感覺;Ⅳ期壞死,患者有非常強烈的疼痛感,有時候會難以忍受,無法站立,并且股骨頭的形態以及結構有較為明顯的改變,骨小梁結構發生變異且股骨頭大面積的出現塌陷現象。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率表示,進行X2檢驗比較;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以P<0.05 形式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CT 與核磁共振的診斷股骨頭壞死效果見表1

表1 比較CT 與核磁共振的診斷股骨頭壞死效果[n(%)]

2.2 比較兩組疾病分期診斷結果 見表2

表2 兩組疾病分期診斷結果[n(%)]

2.3 比較CT 與核磁共振陽性檢出率結果 見表3

表3 兩組對股骨頭壞死的陽性檢出率比較[n(%)]

2.4 比較CT 與核磁共振壞死分期結果 見表4

表4 股骨頭壞死分期(n)

3 討論

在關節疾病中,股骨頭壞死是非常常見的疾病,其導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股骨頭內部出現了明顯的供血不足或者是受到了損傷而造成了骨細胞的死亡,使股骨頭的結構出現了異常的變化。在臨床癥狀表現中,股骨頭壞死的患者大多數都會出現髖關節的疼痛,下股疼痛、甚至是出現了活動不便情況等等,不僅僅使患者疼痛難忍,而且對于其工作、學習、生活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對患者病情進行及時的了解與診斷是非常關鍵的,與此同時根據診斷的結果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使患者在預后的關節功能進一步得到改善。目前在股骨頭壞死診斷中常用的是CT、核磁共振檢查方法,CT 操作較為簡單,并且費用低、分辨率較高,可以清楚的看到股骨頭的形態、病變位置,也可以進行多層面、連續性的掃描,將病變程度顯示出來。但是在Ⅰ期、Ⅱ期診斷時準確率較低,對于早期疾病的發現不利。而核磁共振與其相比,沒有輻射,可進行軸位、矢狀位、冠狀位掃描,對于一些細小壞死部位也可以清楚的顯示出來,在臨床應用的實踐性也非常強。

從此次研究結果表1、表2 數據可知,實施核磁共振檢查方法的診斷準確度為94.00%,Ⅰ期診斷準確率為94.44%,Ⅱ期診斷準確率為100.00%,Ⅲ期診斷準確率為90.91%,Ⅳ期診斷準確率為75.00%;與實施CT 檢查方法的68.00%、55.56%、64.71%、63.64%.50.00%相比較,實施核磁共振檢查方法的診斷準確度、Ⅰ期診斷準確率、Ⅱ期診斷準確率、Ⅲ期診斷準確率、Ⅳ期診斷準確率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由表3 表4 數據可以看出,比較CT與核磁共振陽性檢出率結果,CT 檢查方法陽性檢出數為33 例,陽性率為66%,而核磁共振檢查方法陽性檢出數為45 例,陽性率為90%,在檢出率方面明顯要高于CT 檢查,這也說明了核磁共振在對患者股骨頭壞死影像的檢查中效果非常的顯著。另外,結果中顯示,針對股骨頭壞死分期比較中,核磁共振檢查方法,在Ⅰ期檢查出21 例,Ⅱ期檢查出14 例,CT 檢查出Ⅰ期18 例,Ⅱ期13 例,核磁共振對早期診斷股骨頭壞死的機率要高于CT檢查方法,這樣更有利于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提示實施核磁共振檢查方法診斷股骨頭壞死的有效率更優于常規CT 檢查方法[6]。

綜上所述,臨床結合股骨頭壞死患者的疾病特點,應用核磁共振檢查方法的診斷效果更高,可以給予臨床疾病診斷、疾病治療提供有效參考輔助依據,值得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股骨頭檢出率準確率
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潛在失調基因的鑒定
QCT與DXA對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檢出率的對比
安寧市老年人高血壓檢出率及其影響因素
乳腺超聲檢查診斷乳腺腫瘤的特異度及準確率分析
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應用MRI、CT診斷的價值差異研究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診斷脊柱損傷的臨床準確率比較探討
長程動態心電圖對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分析
2015—2017 年寧夏各天氣預報參考產品質量檢驗分析
頸椎病患者使用X線平片和CT影像診斷的臨床準確率比照觀察
股骨頭壞死可不手術治療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