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間歇藍光照射聯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劑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的效果觀察

2022-03-14 02:38朱雙華
西藏醫藥 2022年1期
關鍵詞:梭菌活菌膽紅素

朱雙華

莆田市荔城區醫院兒科 福建莆田 351144

高膽紅素血癥致病因素為體內膽紅素代謝異常[1],若不積極治療易導致膽紅素腦病,損害神經系統。目前臨床上多采用藍光照射、抗感染治療等[2],但療效存在局限性,且有明顯不良反應,聯合使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輔助治療,可減少不良反應,加速膽紅素排泄?,F本研究通過本院收治的140 例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為研究對象,探討聯合治療療效,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140 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69 例、對照組71 例。觀察組男32 例,女37 例,早產38 例、足月31 例,平均胎齡(39.17±1.06)周;出生平均日齡(2.35±3.16)天,平均體重(3.14±0.15)kg,其中溶血性黃疸36 例,肝細胞性黃疸20 例,膽汁淤積性黃疸11 例,其他2 例;對照組男34 例,女37 例,早產41 例、足月30 例,平均胎齡(40.12±1.01)周,平均日齡(2.36±2.26)天,平均體重(3.15±0.13)kg,其中溶血性黃疸32 例,肝細胞性黃疸23 例,膽汁淤積性黃疸10 例,其他6 例。兩組患兒胎齡、體重、病情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對比有意義,本研究已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 :①符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斷標準[3]:出生24h 內出現黃疸,早產兒血清膽紅素>10mg/dl(>171μmol/L);②未接受抗生素治療患兒;③出生24h 內出現黃疸癥狀;④研究申請已獲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家屬知情同意;⑤血清膽紅素濃度<342umol/L;⑤患兒均為病理性黃疸。排除標準:①患兒肝腎功能不全;③阻塞性黃疸患兒;④合并嚴重代謝障礙;⑤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⑥因其他原因撤回知情同意書,終止研究;⑦患者相關信息丟失,無法進行統計分析。

1.3 方法

患者經入院后,兩組均行藍光照射治療,將患兒放進單面藍光治療箱,雙眼用黑布蒙住,用尿不濕遮擋隱蔽部位,實時體溫檢測,然后開始藍光治療,參數設置:420~470mm 藍光、溫度宜以30~32℃為佳,燈光宜距離患兒皮膚20~25cm,照射時間為1d/2次,8h/次,每隔4h 分次照射。儀器選用北京海富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ND14-XHZ 藍光治療箱。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酪酸梭菌活菌散劑(科興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 020014;規格:500mg/袋)進行口服,1 袋/次,2 次/d,直至患兒癥狀緩解。

1.4 觀察指標

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水平對比,包括TBIL、DBIL、IBIL 等指標,采用5600 長生肝化學生化分析儀對新生兒血清膽紅素水平進行檢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廠家:邁瑞醫療國際有限公司;型號:350E)檢測TBIL;對比兩組患兒黃疸消退時間;比較兩組不良反應。

療效評估[4]:對比兩組患兒療效:治愈:皮膚癥狀全部消失、血清膽紅素指標恢復正常范圍;顯效:皮膚黃染癥狀有所改善、血清膽紅素指標恢復正常范圍;有效:皮膚黃染癥狀有所好轉、血清膽紅素指標下降;無效:臨床癥狀和血清膽紅素指標無變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膽紅素水平變化 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膽紅素水平變化(,umol/L)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膽紅素水平變化(,umol/L)

注: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 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n,%)

2.3 對比兩組患兒黃疸消退時間 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黃疸消失時間比較()

表3 兩組患兒黃疸消失時間比較()

2.4 對比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見表4。

表4 對比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n,%)

3 討論

新生兒高膽素血癥表現為面部、軀干及四肢等部位黃染[5],危害較大,因此需及早診斷治療。目前多采用光照治療、藥物治療等,但若長時間使用藍光照射治療,部分患兒易出現紅斑、淤點、充血性皮疹等不良反應,治療時輔以酪酸梭菌活菌散劑進行治療[6],可有效緩解癥狀、減輕不良反應。

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膽紅素水平均下降,觀察組TBIL、DBIL、IBIL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但觀察組下降更為明顯,可見兩者聯合用藥效果更好,酪酸梭菌活菌散劑為腸道微生態生物制劑,有效抑制葡萄糖醛苷酶活性,避免過多的未結合的膽紅素直接進入肝腸循環,當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劑后可大量繁殖,促進患兒腸道規律性蠕動,促進膽紅素排泄、減少血清中TBIL,有效降低膽紅素數值,與姚建宏[7]等研究一致。此外,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1.31%,高于對照組78.87%,提示觀察組治療效果更好,通過短時多次藍光照射可加快黃疸消退,降低血清中膽紅素,在加上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藥物(活性抑制β-葡萄糖醛酸苷)進行治療,該藥物有效成分可參與膽汁代謝有助于恢復腸道菌群平衡,促進患兒腸道的蠕動,抑制其他有害菌的生長,還可以減少胺、氨等有害代謝產物的產生,對患兒的黏膜、腸免疫功能起到很好的修復作用,從而促進膽紅素的轉換和排泄,可有效降低血清中膽紅素水平,可調節患兒腸胃菌群,提高治療效果。對比兩組不良反應,觀察組總發生率10.14%,低于對照組25.35%,提示聯合治療效果更好,藍光照射可將膽紅素氧化成水溶性物質,通過尿液、膽汁排除,但此法可能起發熱、腹瀉等不良反應,通過服用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藥物,血清膽紅素下降明顯,可減輕對神經的影響,二者聯合治療可顯著提高其療效,安全性更高,可減少上述不良反應,促進腸胃黏膜修復,改善患兒腸胃功能。

綜上所述,間歇藍光照射聯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劑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可以提高其療效,加快黃疸消退,降低膽紅素水平,減少不良反應,可作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治療方案。

猜你喜歡
梭菌活菌膽紅素
遺傳性非結合性高膽紅素血癥研究進展
丁酸梭菌的生物學功能及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復合丁酸梭菌發酵飼料及其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前景
抽氣負壓發酵法對丁酸梭菌生長及芽孢形成的影響
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聯合蒙脫石散治療腹瀉患兒的效果分析
新生兒不同部位經皮膽紅素值與血清總膽紅素值的對比
總膽紅素偏高,需警惕肝臟疾病
怎樣看待升高的膽紅素
丁酸梭菌的篩選、鑒定及生物學功能分析
有些藥別用熱水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