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舒芬太尼復合七氟醚在全麻誘導中的應用效果

2022-03-14 02:38周志偉
西藏醫藥 2022年1期
關鍵詞:七氟醚全麻插管

周志偉

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人民醫院 甘肅山丹 734100

全麻誘導期氣官插管是一種短暫性的,具有傷害性和刺激性的全麻方式,在全麻的過程中會引起患者的反射性交感神經的沖動,導致BP 和HR 的快速升高[1]。因此,選擇合適的麻醉藥物以及麻醉方式對提高患者麻醉效果,減少應激反應十分關鍵。全麻誘導是指患者在藥物作用下神志由清醒進入麻醉狀態的過程,該狀態下患者循環系統會受到刺激,導致各項生命體征發生波動。臨床研究證實,全麻誘導引發的應激反應嚴重程度取決于麻醉誘導藥物種類,合理選擇藥物類型,可以將不良應激造成的影響控制在最低。七氟醚是一種新型麻醉藥物,由于且麻醉藥效高,應激反應小逐漸廣泛應用于臨床,可在患者麻醉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誘導作用;舒芬太尼是一種阿片受體激動藥,該類藥物應用于全麻中具有氣消夸等有時,藥物作用時間較長,可穩定循環系統功能,對全麻期間的誘導有著較高的臨床作用價值。為發揮更優異的麻醉效果,臨床多將舒芬太尼復合其他麻醉藥共同使用,其中七氟醚與丙泊酚均是較為泛用的藥物[2]。為進一步提高患者全麻誘導的安全性,本硏究現即以我院收治的手術患者為例開展實 驗,評估舒芬太尼復合兩種藥物所導致的不良應激嚴重程度,為臨床更合理用藥提供建議,現有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對象資料

將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手術患者76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8例。對照組男22 例,女16 例;年齡25~49歲,平均(36.77±8.13)歲,手術類型:15 例乳房纖維腺瘤、10 例胸腺瘤、8 例淋巴瘤、5 例其他手術。觀察組男21 例,女17 例;年齡22~46歲,平均(36.09+7.89)歲,手術類型:13 例乳房纖維腺瘤、11 例胸腺瘤、9例淋巴瘤、5 例其他手術,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麻醉方法

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給予患者建立靜脈通道,連接多功能監測儀觀察生命體征。麻醉誘導前輸注8~10ml/kg 乳酸鈉林格氏夜液,麻醉誘導前1min 靜脈注射0.5ug/kg 枸椽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4172),指導觀察組患者以肺活量法吸入8%七氟醚(上海恒瑞醫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70172)及8L/min 氧氣,患者入睡后推注0.6mg/kg 羅庫溴銨,維持藥物吸入,90 后行氣管內插管。隨后對照組患者推注丙泊酚(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20051842),丙泊酚1.5~2.5mg/kg,患者 入睡后推注0.6mg/kg 羅庫溴銨,90 后行氣管內插管。

1.3 觀察指標

將麻醉過程分為5 個時段,分別為麻醉誘導前(To)、插管時(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5min(T4),分別記錄兩組患者5 個時段內平均動脈壓(MAP)的變化情況。同時統計兩組意識消失時間、符合插管條件的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對本次實驗計算出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X2)檢驗。若分析后顯示為P<0.05,則表示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時段MAP 變化情況 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時段MAP 變化情況分析()

表1 兩組不同時段MAP 變化情況分析()

注:“a”為T0 與T1 對比,P<0.05;"b”為T1 與T2、T3、T4 對比,P<0.05o

2.2 兩組麻醉后患者意識消失及符合插管條件的時間情況 見表2

表2 意識消失及符合插管條件的時間情況(,s)

表2 意識消失及符合插管條件的時間情況(,s)

2.3 不良反應率

未發現對插管操作有不良記憶的病例。兩組誘導期均未見需處理的低血壓和心動過緩發生。

3 討論

舒芬太尼是全麻誘導中常使用的鎮痛藥物,其對于阿片受體具有極高親和力,且可更快速通過血腦屏障與血漿蛋白結合,于短時間內抑制心血管反應與激素分泌作用。近期研究報道提示將舒芬太尼復合其他麻醉藥物可以得到更為滿意的麻醉深度,丙泊酚及七氟醚均為理想的復合藥物[3]。

丙泊酚為烷基酸類短效靜脈麻醉藥,其作用于氨基丁酸受體-氯離子復合物,當劑量增加,可使相應受體脫敏,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信號傳導。七氟醚屬于吸入性麻醉藥,其作用原理類似丙泊酚,被報道具備用藥少、代謝快、可控性強,患者蘇醒快的優點,近年臨床應用率逐漸升高[4,5]。

應當注意的是,誘導麻醉是指患者術前準備和各項物品準備完成后,麻醉師使用靜脈麻醉藥物,通過輸液形式推注到患者身體內,患者從清醒逐漸進入到全身麻醉狀態的時間過程。誘導麻醉時需依據患者身體狀況綜合評估使用麻醉藥物劑量,藥物劑量計算準確應用后,患者血壓和心率波動范圍較小,包括鎮靜類、鎮痛類、肌肉松弛類和抗膽堿類藥物,依據不同順序,分別注入患者體內。

七氟醚是一種對患者刺激小,可松弛氣道平滑肌,高濃度的七氟醚行麻醉誘導具有誘導時間短、對循環抑制程度輕等優點。另外,七氟醚對肌松藥的強化作用更高,對非去極化肌松藥有強化作用,在誘導時更易獲得滿意的肌松。舒芬太尼具有很好的抑制氣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應和激素分泌作用。舒芬太尼在臨床上常用的麻醉誘導劑量為0.25~1.0μg/kg。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的是把0.5μg/kg 舒芬太尼與七氟醚聯合羅庫溴銨行麻醉誘導,不僅起效快速,能達到滿意的麻醉深度,有效地抑制插管時的應激反應,而且對循環抑制程度輕。

靶控輸注丙泊酚的注射方式主要根據患者具體的身體情況采取科學計算的方式制定合適患者使用的麻醉藥物以及麻醉劑量,并以此為根據設計出患者的用藥方案,之后通過計算機來按照設定的血漿或效應室濃度調節給藥速度,達到并維持穩定的血藥或效應室濃度,符合藥物在體內的分布過程,盡管對心血管系統及呼吸功能仍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較單次推注為輕。

為確保全麻誘導安全性,本研究就舒芬太尼復合丙泊酚或七氟醚所導致的不良應激嚴重程度進行了研究,旨在指導臨床更合理用藥。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T1 時段MAP 水平均較To 時段更低,且觀察組MAP 水平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T2、T3、T4 時段MAP 水平均較T1時段更高,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患者在全麻誘導階段無論采用何種藥物均會在插管時出現一過性的血壓降低,而復合丙泊酚的患者MAP降低更為明顯,在插管后5min 內患者MAP 水平逐漸升高,至5min 基本恢復正常,證明舒芬太尼復合七氟醚相比復合丙泊酚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更小,麻醉誘導過程更為平穩。

猜你喜歡
七氟醚全麻插管
腹部神經阻滯聯合靜吸復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
骨科全麻圍術期腹脹便秘的中醫護理方案效果評價
小劑量右美托咪定復合瑞芬太尼對全麻拔管期嗆咳的影響
視頻宣教對全麻患者麻醉術前焦慮及配合程度的影響研究
吸入七氟醚引起室性心律失常一例并文獻復習
單腔氣管插管CO2人工氣胸在微創食管切除術中的應用
不同濃度七氟醚預處理對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血漿脂聯素水平的影響
地塞米松聯合可視喉鏡在氣管插管中的應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動度與二次插管的相互關系
丙泊酚及七氟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應激反應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