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護理干預在初產婦剖宮產后母乳喂養中的應用效果

2022-03-14 02:38祝欣
西藏醫藥 2022年1期
關鍵詞:乳汁哺乳初產婦

祝欣

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九醫院/廈門大學附屬東南醫院 福建漳州 363000

剖宮產術是不可經陰道分娩的補救方式之一[1]。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增高,已不再是陰道分娩禁忌癥指征產婦的專屬,多數初產婦由于心理、社會等因素的影響而選擇進行剖宮產術。但剖宮產術會使產婦術后出血風險增加,加之手術帶來的創傷,會導致產婦身體虛弱,誘發焦慮、緊張等一系列負面情緒,導致泌乳量、母乳喂養率受到影響,阻礙母乳喂養順利實施。母乳是新生兒最天然且營養豐富的食物,同時也是新生兒獲得部分抗體和吸取營養的重要途徑。且產后哺乳可協助產婦子宮收縮,促進子宮早日恢復;增進母嬰感情。故,確保術后產婦母乳喂養率尤其重要。優質護理干預是以改革護理工作模式為主要目標,將基礎護理強化、深化專業護理內涵的護理手段[2]。主要以新生兒與產婦為中心進行護理干預。相關報道指出,優質護理干預在改善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情況、心理狀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故,本研究收集86 例剖宮產初產婦的臨床資料,旨在研究優質護理干預初產婦剖宮產后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且行剖宮產術的86 例初產婦的臨床資料。根據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研究組45 例,年齡23~40歲,平均(28.14±3.12)歲;孕周38~41 周,平均(39.53±3.14)周;產婦學歷:大專及以上28 例,大專以下17 例。對照組41 例,年齡22~40歲,平均(27.65±2.56)歲;孕周37~41 周,平均(38.46±2.22)周;產婦學歷:大專及以上25 例,大專以下16 例。兩組資料比較無差異(P >0.05)。

納入標準:(1)均為初產婦,且行剖宮產術;(2)年齡均>18歲,且為足月分娩產婦;(3)臨床資料齊全,無缺損或丟失者;(4)本次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會審核通過。排除標準:(1)多胎或雙胎妊娠;(2)合并肝炎、結核病等傳染性疾病產婦;(3)凝血功能障礙產婦;(4)新生兒吸吮功能障礙。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1)觀察產婦產后出血情況,注意會陰清潔衛生;(2)向產婦簡單介紹相關母乳喂養時間、正確方式等知識;(3)生產后2h 協助患者掌握仰臥位母乳喂養的姿勢;產后6h進行側臥位喂養姿勢;產后24h 告知其正確床上環抱式、搖籃式喂養方式。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健康宣教。按產婦自我理解能力及文化水平告知其有關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并告知其正確喂養具有防止乳腺癌、促進子宮復舊等優勢及正確的途徑與姿勢;向產婦介紹怎樣促進排乳、解決乳汁淤積問題等,注意語氣要溫和。(2)心理干預。耐心、仔細傾聽產婦的訴說,解答其疑問。并告知家屬,給予產婦足夠的關心,提高其自信心。(3)飲食干預。產婦產后需豐富的營養,如魚湯、米粥、豬蹄湯等易消化,同時可促進乳汁分泌的食物。(4)告知產婦母乳喂養的正確方式,并進行適當解說;產后24h 在保護產婦隱私下指導其暴露乳房,護理人員雙手消毒、洗凈,對產婦乳頭進行牽引、按摩,促進乳汁分泌;產后1d 對乳房進行按摩,一天3-5次,按摩2~3 天,按摩結束后用溫水清洗產婦乳頭,如果產婦乳頭存在凹陷的現象,需先矯正后在進行溫濕敷。教會產婦正常擠奶姿勢、交替喂養。指導產婦進行坐位環抱式喂養,利用乳頭刺激嬰兒的口部周圍,誘導嬰兒自主覓食,等其張口之后,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放入嬰兒的口中,約10min/次。喂養結束后,可用乳汁對乳頭進行涂抹。(4)病房內定期通風,保持室內新鮮空氣;告知家屬,產后早期為產婦更衣、擦身等。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母乳喂養率。分為完全(純母乳)、部分(人工+母乳混合)及非母乳喂養(完全輔助奶粉進行人工喂養)。母乳喂養率=(完全+部分)/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首次哺乳時間、每天哺乳次數及產后3d 泌乳量。③比較兩組母乳喂養效能感。采用BSES 量表評估,該量表主要包括心理活動、喂養技能兩個維度,分數范圍15~75 分,分數越高,產婦喂養效能感越好。④比較兩組產婦護理滿意情況。采用本院自制調查表??偡?00 分,90~100 分為滿意,70~89 分為一般,≤69 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8.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描述,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以P <0.05 為有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母乳喂養率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母乳喂養率比較[n(%)]

2.2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比較 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兩組SAS 及SES 評分比較(,分)

表2 護理前后兩組SAS 及SES 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母乳喂養效能感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母乳喂養效能感比較(,分)

表3 兩組母乳喂養效能感比較(,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 <0.05。

2.4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比較[n(%)]

3 討論

母乳喂養在促進剖宮產后產婦身體恢復、提高新生兒免疫力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促進產婦子宮收縮、保障新生兒健康成長、降低產后并發癥發生風險的關鍵。但多數初產婦常伴有不安、緊張及恐懼等情緒,導致母乳喂養施展無法順利進行。最近研究發現,約80%左右初產婦自身心理原因拒絕母乳喂養[4]。因此通過護理干預經剖宮產術的產婦,對提高母乳喂養率,促進術后身體機能康復尤其重要。

常規護理干預主要以喂養方式及姿勢為主,尚未對產婦生理、心理方面進行干預,且無嚴格護理方法,實施難度較大,護理質量無法得到保障。而優質護理干預是具有科學化、全程化及系統化的一種護理方式。主要通過生理、心理方面等多個方面對產婦進行護理,提高護理服務。本研究結果發現,進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產婦母乳喂養率僅為78.05%,明顯低于進行優質護理的研究組產婦。推測其原因,可能與護理過程中對產婦講解母乳喂養相關知識,同時糾正錯誤認知,并進行心理干預,消除產婦負面情緒等有關。此外,通過心理干預可一定程度減少負面情緒對乳汁分泌情況的影響,從而促進產婦術后乳汁分泌。

初產婦無喂養經驗,錯誤的喂養姿勢會導致產婦體力過度消耗,增加產后并發癥發生風險。相關報道指出,多數產婦在哺乳過程中乳房會出現不適感,超過50%產婦希望能有專業喂養指導[5]。優質護理干預通過指導產婦掌握正確的喂養姿勢,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產婦體力消耗,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坐位懷抱式喂養是剖宮產產婦喂養的最佳體位,可降低術后出血發生率;產后24h 內刺激乳頭,可促進乳汁分泌,同時進行左側、右側乳房交替喂養可保證兩側乳汁分泌均衡,改善母乳喂養情況。本研究發現,研究組首次哺乳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哺乳次數、泌乳量及母乳喂養效能感評分均較對照組高,與齊福蓮[6]報道相符。提示對剖宮產產婦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可促進產婦乳汁分泌,減少哺乳時間。進一步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發現,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更高。表明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促進醫護關系和諧。推測可能是優質護理以產婦和新生兒為中心,從多方面滿足產婦社會、心理等方面需求,使產婦擁有良好狀態,從而使其護理滿意度、喂養效能感有所提高。

猜你喜歡
乳汁哺乳初產婦
按摩推拿護理緩解哺乳期乳汁淤積諸癥的作用
會哺乳的樹
無保護會陰接生法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效果
助產士主導疼痛管理模式在初產婦分娩中的應用分析
乳汁點目需謹慎
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無保護助產在促進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連續細致化護理對高危妊娠初產婦不良情緒及對剖宮產率的作用
媽媽的奶為何變色了
與乳母談哺乳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