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研究

2022-03-17 22:54何麗梅
中國集體經濟 2022年1期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產業結構一帶一路

何麗梅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我國外商直接投資規模越來越大。外商直接投資不僅有利于優化進出口結構,而且還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對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城鎮化進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文章重點在研究廣東外商直接投資以及產業結構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分析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同時提出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來改善廣東產業結構的對策路徑。

關鍵詞:一帶一路;外商直接投資;產業結構;對策路徑

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產業結構升級具有重要的影響,不僅能夠從增量上改變產業結構的狀態,也能從存量上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在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及經濟結構調整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資是推進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手段。在《2004~2005年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分析報告》中指出,廣東作為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重要地區,其創新能力居于全國前列,外商直接投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增長,經濟增長反過來又促進了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和升級。本文重點在研究廣東外商直接投資以及產業結構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分析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同時提出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來優化廣東產業結構的對策路徑。

一、廣東外商直接投資與產業結構的現狀分析

(一)廣東外商直接投資現狀分析

1. FDI總體利用情況

2019年我國總共簽訂企業項目40888個,其中廣東簽訂14350個,占全國總量的35.1%,比上一年下降59.89%;2019年我國外商投資合同金額為33653.99億元,其中廣東外資合同金額為5523.84億元,占全國總量的16.4%,比上一年下降6.39%;2019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9415.17億元,其中廣東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1522.00億元,占全國總量的16.17%,比上一年增長4.9%。

2018年廣東全年新簽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35774個,比上一年增長130.4%;2018年廣東合同外資金額為5900.9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28.43%;2018年廣東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為1450.89億元,比上一年增長4.9%,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廣東外商直接投資金額為36.5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7.0%。2018年廣東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71618.35億元,比上一年年增長5.1%。其中,出口為42718.34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2%;進口為28900.01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1.3%,廣東省存在貿易順差,進出口差額為13818.33億元,比上年減少2397.95億元,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為16138.35億元,增長7.3%。2014~2019年廣東外資總體利用情況如表1所示。

2017年廣東簽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為15599個,比上一年增長93.1%;2017年廣東合同外資金額為730.87億美元,比上一年下降15.7% ;2017年廣東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為229.07億美元,比上一年下降1.9%。其中第二產業實際吸收利用外資78.67億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資的比重為34.34%,比上一年增長3.7%;第三產業實際吸收利用外資149.60億美元,占全省實際吸收利用外資的比重為65.31%,比上一年下降7.0%。2015年到2017年實際利用外資有所下降,尤其是2016年最為明顯??傮w而言,廣東省外資實際利用率總體不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2. 廣東省不同區域利用FDI情況

廣東的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核心地區,2019年廣東外商直接投資額為1522億元,其中珠三角核心區外商直接投資額為1459.88億元,占全省比重為95.93%,比上年增長8.1%;東翼區外商直接投資額為15.33億元,占全省比重為1.01%,比上年下降13.4%;西翼區外商直接投資額為19.86億元,占全省比重為1.3%,比上年下降64.9%;北部生態發展區外商直接投資額為25.4億元,占全省比重為1.67%,比上年增長10.1%。 2019年廣東不同區域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具體情況如表2。

外商直接投資主要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區,主要是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以及汕頭等城市。其他地區受地理環境以及交通等因素的影響,利用外商投資的情況比較少。從增長速度來看,珠三角核心區以及北部生態發展區高于廣東平均增速,但是不同區域間實際利用FDI水平差異還是比較大。由此可見,廣東不同區域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不均勻,區域間差異較大。

3. 利用FDI的方式與來源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外商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但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方式與來源比較單一。廣東的FDI利用方式主要以外商獨資經營為主,合資經營在廣東的占比較少,且近年來不斷有下降趨勢,形成了外商獨資經營為主,其他投資方式為輔的局面。外商獨資經營比例過大,有些企業為了保護核心技術,防止技術外溢等,容易形成壟斷的局面,不利于廣東產業結構的優化。廣東省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單一,大多數外商直接投資來源于港澳臺以及新加坡等地區,少部分則來源于歐美國家等地區。由此可見,廣東外商直接投資來源過于單一,一旦發生經濟、政治以及疾病等其他風險,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投資風險,不利于經濟長遠發展。

(二)廣東產業結構現狀分析

1. 廣東產業GDP總體情況分析

(1)廣東三產業GDP總量分析。從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經濟逐步增長,2019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為107671.0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為4351.26億元,占全省的比重為4%;第二產業為43546.43億元,占全省的比重為40.5%;第三產業為59773.38億元,占全省的比重為55.5。2018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為97277.77億元,比上一年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31.44億元,比上一年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40695.1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52751.1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7.8%。廣東省三產業的GDP增長情況如圖1。

從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的產業結構發展不斷完善,從圖2可以看出,第一產業在經濟中的作用不斷下降,由30%左右下降到4%;第二產業在經濟居于主體地區,占比40%左右,近年來,逐漸呈現出下降趨勢;三次產業在產業結構比重由1978年29.8:46.6:23.6到2019年變為4.0:40.5:55.5。2013年廣東第三產業占GDP的比例為48.5%,超過第二產業,成為第一大產業,且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一直呈現上升趨勢。廣東三產業分別占GDP比重的具體變化情況如圖2。

(2)三產業對廣東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析。從圖3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以來,1979年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例分別為23.9:25.7:50.4,到2019年轉變為2.6:33.6:63.8,從下圖可以看出第一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步降低,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居于主體地位,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增長。2013年以來,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第二產業,處于第一貢獻率地位,且逐步呈現上升趨勢,具體三次產業貢獻率情況如圖3。

(3)三產業對廣東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從圖4可以看出,1979年三次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比例分別為2.6:1.4:4.5,2019年三次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比例變為0.2:2.1:3.9。從圖4可以看出,第一次對廣東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值比較低且逐漸呈現下降的趨勢,說明對其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比較小;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比第一產業要大,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效果更明顯,具體三次產業對廣東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情況圖4。

由此可見,不論從廣東三次產業GDP的總量分析、三次產業對廣東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析,還是從三次產業對廣東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情況分析來看,雖然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作用在逐漸增加,但主要還是以第二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為主,產業結構還有待優化。

2. 三產業就業人口結構情況

1978年廣東產業就業人口比例為73.7:13.7:12.6,2019年就業人口比例轉變為18.2:34.6:47.2,其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口大幅下降,由最初的1677.01萬人,下降到1300.61萬人,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就業人口在逐漸增加,產業結構具體就業人數可以參考如表3。

從表3可以看出,2015年第三產業就業人口2693.21萬人,第二產業就業人口為2598.27萬人,第三產業就業人數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就業人口數,但是整體上還是主要以第二產業就業人口為主。由此可見,三產業結構中就業人口大多為勞動力密集型人口,缺少高新技術人才。

二、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

外商直接投資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不僅存在“外部效應”,而且還存在“內部效應”,通過內外兩種渠道共同作用以此來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外商直接投資對產業結構的作用機理以及途徑如圖5。

(一)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產業結構的外部影響

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產業結構的調整存在著外部溢出效應。技術溢出效應是一種外部性,主要是指外商投資企業在東道國形成的技術擴散效應。對于外資企業來說會造成核心技術的泄露,甚至可能會危及到其核心技術優勢地位;但對被投資國而言,技術擴散會對其產業結構升級帶來額外的推動作用?!耙粠б宦贰北尘跋驴鐕具M入廣東投資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且投資的比重也不斷加大,技術外溢的可能性也會增強,技術外溢的效應也會更加明顯。外商直接投資對產業結構的外部溢出效應主要是通過“生產力效應”和“市場渠道效應”這兩種途徑。

1. 生產力效應

“生產力效應”是指勞動者利用勞動工具在對勞動對象進行生產管理過程中獲得的生產力,其中科學技術在其中具有乘法效應,在生產力中居于首要地位。通過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可以促生產力的發展,優化產業經濟結構;而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又能反過來促進經濟的發展,二者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的關系。外資企業在東道國投資建廠,一方面會從國外引進先進的技術和專業人才,當地的員工可以通過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另一方面外資企業一般比較重視員工職業技能水平的培養,會對當地的員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從而也會提高當地員工的整體素質,從而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優化產業結構。由此可以,外商直接投資通過提高技術水平以及人才素質,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

2. 市場渠道效應

外商投資企業一般都是實力比較雄厚的跨國公司,擁有自己獨特的生產供應鏈與市場銷售渠道。外商投資企業來廣東當地投資建廠,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能夠使東道國借助跨國公司這個平臺將當地的產品更好的銷往國際市場,從而增加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份額,提高國際品牌影響力。外商投資企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當地企業擴寬市場銷售渠道,所以東道國當地企業要學會借助跨國公司這個國際平臺,抓住機遇,從而提高自身產品競爭力,以此來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由此可見,外商直接投資能夠通過外部市場渠道效應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二)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產業結構的內部影響

外商投資企業對廣東產業結構的影響,除了有“外部效應”之外,還具有“內部效應”。FDI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內部效應主要是通過“模范和示范效應”以及“同行業競爭效應”這兩種傳遞機制。

1. 模范和示范效應

“模范和示范效應”是指外商投資企業從國外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高科技人才等會在廣東當地企業中形成榜樣和示范作用,推動當地企業進行學習與創新。當地企業通過對外資企業中先進技術、人才培養方式以及產品創新等方面的學習與吸收,進一步提升企業自身的技術水平,從而擴大本土企業品牌影響力,以此來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由此可見,外商投資形成的“模范和示范作用”會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2. 同行業競爭效應

在日益開放的市場中,外商投資企業進入我國必然會導致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外資企業一般都是擁有高科技術與高科技人才的企業,資金實力雄厚,且大多數都是跨國公司。而廣東本土的企業一般來說都是家族企業,在高科技術與人才以及資金實力等方面都比不上外資企業,面對競爭日趨加劇的對外放開市場,廣東當地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增強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促進產業技術與結構優化升級。由此可見,外商投資形成的“同行業競爭效應”會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三、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優化廣東產業結構的對策建議

(一)合理引導外商直接投資,促進區域間均衡發展

廣東的外商投資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核心區域。由于受交通環境、地理位置等其他因素影響,對東翼、西翼以及北部生態發展區的投資比較少,區域之間的差異比較大,投資情況呈現嚴重分布不均勻。廣東要合理引導外資企業在區域間均衡投資,可以分不同區域發展不同的產業,比如在珠三角核心區域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承接發達國家的服務業,在東翼、西翼以及北部生態發展區可以發展第二產業,通過區域間的協調發展,努力縮小各區域間差距,促進經濟的發展。由此可見,廣東省要合理引導外商直接投資,努力促進區域間均衡協調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二)擴大外商直接投資來源,降低與規避投資風險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外商直接投資的來源大部分依靠港澳臺以及新加坡等地區,少部分依靠歐美等國家,投資來源單一,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投資風險,不利于經濟長遠發展。廣東外商直接投資除了這些渠道之外,還可以充分把握“一帶一路”這個機遇,依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擴大外商直接投資的來源,拓寬投資渠道,降低與規避投資風險,這樣有利于廣東地區經濟的長期穩定持續發展。因此,廣東外商直接投資要擴大投資來源,減少投資風險,促進經濟長遠發展,以此來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三)依托外商直接投資經驗,培養高新專業技術人才

廣東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廉價的勞動力,隨著廣東經濟不斷發展,人口紅利這一優勢正在逐步喪失,這要求廣東必須由勞動力密集型向高科技術人才培養轉變,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合理引導外資向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一方面既能培養高新技術人才,另一方面又能促進廣東經濟的持續發展。本土企業要學習外資企業先進的管理模式以及優秀的人才培養經驗,加強對高新技術人才的培養??傊?,廣東可以通過借助外商投資經驗,培養高新專業技術人才,以此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優勢,培養本土企業創新意識

廣東的外資企業大部分為跨國公司或集團,在資金、技術、管理制度以及人才等方面都擁有著絕對優勢。外資企業在當地投資建廠,容易把投資國的一些文化帶到東道國,會與當地的文化形成沖突,這就要求本土企業在吸收外商投資企業的技術溢出效應時,在也要結合本土情況進行創新,不斷提高本土企業的創新能力。在“一帶一路”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不斷提高創新意識,培養企業創新能力。由此可見,廣東可以通過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優勢,培養本土企業創新意識,以此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四、結語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的對外直接投資比例逐漸增加,產業結構也不斷優化,本文重點對廣東外商直接投資情況與產業結構基本情況進行研究,同時在指出其存在一定問題的基礎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機制,最后也提出廣東應該緊緊抓住“一帶一路”這個機遇,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來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梁萍珍.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省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04):491-492.

[2]鐘曉君,夏勵嘉.廣東服務業利用外資的現狀、問題與前景[J].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15,24(01):27-34.

[3]王紫,祝精精.廣東省FDI的環境評價和對策分析[J].商訊,2019(30):14-15.

[4]張春語.廣東省利用外資的情況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4(11):29-30.

[5]陳彥霖.廣東省第三產業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現狀分析[J].納稅,2018,12(26):123-125.

[6]郭丹,舒曉惠.論影響廣東省外商直接投資的因素及對策建議[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2(05):25-29.

[7]章銀平.一帶一路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資對珠三角產業結構影響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20,40(03):16-18.

[8]張曉昱,王儷靜,綦雪飛.“一帶一路”背景下FDI對河南省經濟增長質量的影響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04):43-50.

[9]謝思媚,陳慶杰.FDI對廣東省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42(09):148-150.

[10]彭萌,周兵.廣東自貿區FDI與產業轉型升級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19(01):78-84.

[11]周海波. 基于外商直接投資因素的廣州產業結構優化研究[D].廣州:廣東財經大學,2014.

[12]李茜.外商直接投資與廣東省產業結構調整的實證研究[J].才智,2013(05):28-29.

[13]吳昊,林偉.外商直接投資對珠三角地區產業技術升級的影響及對策[J].經濟縱橫,2016(11):87-91.

(作者單位: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

3607500589230

猜你喜歡
外商直接投資產業結構一帶一路
私募股權投資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西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的作用
城鎮化對產業結構高級化的影響研究
我國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的差異研究
我國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的差異研究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國際收支的影響研究
外商直接投資對福建產業結構的影響分析
外商直接投資、地區異質性與居民收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