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生產領域勞動關系研究

2022-03-17 01:18高美玲
中國集體經濟 2022年1期
關鍵詞:權利義務勞動關系安全生產

高美玲

摘要: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通過勞動獲得物質和心理等方面的滿足。對企業等用人單位來說,通過勞動者的工作績效來獲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勞動關系也是社會關系的某一方面,牽一發而動全身??s小到安全生產領域,某些勞動場所的高危性、勞動者行為的不穩定性,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而事故往往會伴隨著勞動者的人身傷亡以及直接經濟損失,因此安全生產領域勞動關系雖然不能對整個經濟和社會產生影響,但處理不好也會產生消極影響。

關鍵詞:安全生產;勞動關系;權利義務;發包承租;安責險

我國《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勞動合同應具備勞動保護及勞動防護條款。而《安全生產法》也規定有“勞動安全”、“防止職業危害”及“辦理工傷保險”等事項。除此之外,《安全生產法》及相關配套法律法規更是賦予了勞動雙方更加廣泛和明確權利義務。本文通過分析安全生產領域勞動關系和一般勞動關系的不同,總結安全生產領域勞動關系糾紛的特殊性,進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一、安全生產領域勞動關系糾紛的特殊性

1.勞動關系主體的特殊性。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是勞動關系的主體。在這一方面,安全生產領域勞動關系與一般勞動關系沒什么區別。安全生產領域勞動關系主體的特殊性有,第一,用人單位的高風險性,特別是一些重點行業領域,例如,危險化學品相關單位、煤礦企業、冶金和有色金屬冶煉等,生產環境中的危險有害因素遠遠高出一般用人單位;第二,對勞動者的從業素質要求更高。安全生產領域用人單位多為生產制造類工業企業,生產設備和工藝比一般用人單位更為多樣和復雜,對勞動者的技術、經驗、心理、應急處置等綜合能力要求更高。

2.勞動權利義務的特殊性。第一,權利義務內容的法定性。安全生產領域的勞動權利義務大多都是法律明確規定的,而不是勞動關系雙方合同約定,這一點區別尤為突出。本文認為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量:首先,安全生產不僅關系到經濟發展,更關系到社會穩定,為此需要更多的強制性法律規定,比如安全防護設施設置、安全生產費用的投入和提取等,都是用人單位必須履行的義務;其次,在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中,勞動者明顯居于弱勢地位,需要法律規定的適當傾斜和保護。第二,權利義務的對應性。勞動者的權利往往是用人單位的義務。比如,《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而第五十五條規定,“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第三,權利義務內容的多樣性。沒有任何行業和領域對勞動者權利和義務的規定能有安全生產領域這么廣泛和具體。整部《安全生產法》,共三章五十三條介紹了勞動關系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地方性規范更是對勞動者的權利義務作了補充和細化。例如 《山東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就是對《安全生產法》第三條的細化,雖然本條不直接規定權利和義務,但可以看出在勞動者安全生產保障方面,用人單位是承擔主要責任的。一些行業標準和行業規范,更是對用人單位的勞動防護設施作出了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的勞動防護應該怎樣建設、怎樣檢測和維護等。除此之外,安全生產領域的勞動關系也多種多樣嗎,除了常見的勞動合同形式外,還有勞務派遣、工程的發包和分包等。勞動形式不同,權利和義務也會有很大差別。

3.勞動關系糾紛的社會影響方面。安全生產領域,勞動糾紛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出現安全生產事故以后,特別是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傷亡人數較大,矛盾糾紛處理難度大;第二,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不論是生產經營單位和勞動者個人都無法獨立承擔,需要社會各方面救助。

二、安全生產領域勞動關系問題分析

安全生產領域勞動關系具有的上述特殊性決定了在看待和處理此領域勞動關系時應采取不同的方法論。下文將重點分析幾種突出的勞動關系糾紛及產生原因。

1.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安全教育培訓是勞動的權利,也是用人單位的義務,同時也是勞動者的義務。目前,安全生產領域教育培訓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部分企業對教育培訓的重視程度不夠,“紙面培訓”、“口頭培訓”問題比較突出;部分缺少完整的教育培訓系統和資源,為了培訓而培訓,臨時找材料,教育培訓體系不夠合理;未建立教育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培訓效果如何無從知曉,應付了事等。因此,用人單位在教育培訓方面存在的用工風險較大,如果企業沒有對勞動者進行教育培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企業將承擔舉證責任,如果不能拿出有力證據,將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勞動防護和安全保障。關于勞動防護和保障《安全生產法》第四十一條進行了明確規定,此處不再贅述。一是提供勞動防護和安全保障是用人單位的義務。勞動者進行正產勞動,其生命權和健康權應受到保護。這也是《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要求的,并符合“以人為本”的時代精神。但是很多生產經營單位只顧生產經營,追求經濟效益,將勞動防護放在一邊。二是勞動防護必須達到相關標準?,F在很多單位雖然提供了勞動防護,但是防護并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比如最基本的安全防護——安全帽,很多企業的安全帽超過了使用年限還在使用;再比如,齒輪傳動裝置的安全防護應該采用鋼板全封閉結構,很多企業為了節省成本采用了其他材料或者未全封閉,沒有達到行業標準。像種類繁多的防毒面具和滅火器,直接出現配備錯誤等問題。三是用人單位還賦有監督和教育從業人員使用的義務。有的企業雖然提供了勞動防護用品,但是勞動者不會使用或者不使用,根本達不到防護效果。同樣,如果企業沒做好勞動防護,未提供安全生產條件,也面臨著承擔責任的情況,除非勞動者故意或存在重大過失,企業不能免責。

3.特殊用工形式。在安全生產中,存在一些特殊形式,比如發包和出租、比如勞務派遣。特殊用工的復雜之處在于用工方不是單純的一方,發包單位、勞務派遣單位都存在間接用工形式,具體用工形式、勞動報酬、勞動條件、勞動時間在勞動合同中都會明確規定。目前存在普遍問題是:一是書面勞動合同或者安全管理協議缺失,雙方的勞動權利、義務及安全管理職責不清。如果存在安全隱患發生事故,職責不清往往責任不明;二是違法分包,發包方和承包方承擔連帶責任,對用人單位無法形成有效保護;三是分包給不具備資質的承包單位。發包單位疏忽或者為節省成本將工程發包給不具備資質的單位,存在明顯過錯。如果在用工期間發生事故,發包單位要承擔相應責任。

三、意見和建議

1.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在合同中明確規定勞動者參加教育培訓的義務以及不履行相關義務的責任。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勞動者培訓時間要達到《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要求。培訓內容必須包含法律法規規定的事項。教育培訓要建立教育培訓檔案。勞動者的義務主要表現在應按時參加教育培訓并考核合格,達到相關培訓要求。另外,安全教育培訓與一般教育培訓不同,不能適用競業限制條款。主要是因為安全培訓分為“三級教育培訓”,即班組級、車間級和公司級。每個公司的生產工藝不盡相同,即使是生產工藝完全相同的企業,相應的教育培訓也不能缺少。因此,規定競業限制的必要性不大。

2.做好勞動防護,提高勞動條件和安全水平,同時做好與安全保障權相關權利的保障,督促勞動者履行好相關義務。第一,勞動防護設施“三同時”不可缺少。在設計施工時安全設施設計施工必須到位。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必須具備相關的設計和建造資質。勞動防護設施在投入使用之后必須定期檢測、維護和保養,確保其防護效果良好。第二,勞動防護用品的提供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要求,這就要求對生產場所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分析,根據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的大小進行提供。常見的危險有害因素有噪聲、物體打擊、高溫高熱、輻射、車輛傷害等,根據分析出的危險因素配備不同的防護用品。第三,監督勞動者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首先,要對勞動者進行培訓,告知其正確使用方式和方法。對不佩戴勞動防護用品的進行適當懲戒。其次,在生產過程中,不論機械化水平有多高,必須要有人的參與,因此從人員遵守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出發,勞動者應自覺履行使用防護用品的義務。最后,做好與安全保障權相關權利的保障。與安全保障相關的權利有知情權、緊急避險權、健康檢查權等,這些權利雖然不跟安全保障直接相關,但都是安全保障權某一方面的延伸,以緊急避險權為例,在勞動防護達到防護目的時,勞動者有迅速逃離危險環境的權利,不得以造成設備設施損害為由追究勞動者責任。

3.充分發揮安全生產責任險的風險管理職能。涉及安全生產領域的保險類別有很多,例如,社會保險類的工傷保險,而安全生產責任險則是“帶有一定公益性質、采取政府推動、由商業保險機構專業化運營的新的保險險種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國外的經驗和做法。安責險能夠幫助投保單位分散和化解安全生產事故風險,在實踐中推行較好。例如,山東省從2017年11月開始在全省開展高危行業強制實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到目前為止除高危行業領域必須投保外,其他類一般風險企業也開始投保,安責險已經基本推開實行。下步應充分發揮安全生產責任險的風險管理職能,構建風險管平臺。本文結合本地區推行的“安責險+”來具體說明。比較成功的做法是將企業風險等級分類和隱患治理結合起來。企業風險和隱患排查由監管部門和用人單位上傳平臺,系統根據上傳的風險和隱患情況進行分級,既能評定企業風險等級,也能為企業管理提供參考,借此豐富安責險風險管理職能。

4.規范用工形式。要嚴格區分勞動合同的具體形式,以書面勞動合同加以明確。在現實生活中,某些用人單位經常將承攬和承包,雇傭和承包等概念混淆,書面規定含混不清,導致雙方責任不明。因此要明確勞動合同形式,盡量使用制式合同。另外,應該訂立安全管理協議或附加相關條款,不能簡單規定“出現安全生產事故由某方承擔責任”。例如,在發包、出租勞動關系中,首先,要審資質。審查承包或承租單位的資質;其次,要訂協議,明確各方安全生產職責;最后,抓管理,發包或出租單位要安排專門人員抓安全管理,而不是當“甩手掌柜”,簡單規定出現安全生產事故由誰擔責。如果做好以上幾方面,即使面臨糾紛,也會更有理有據。

參考文獻:

[1]劉超捷,李明霞.新《安全生產法》立法目的評析[J].學海,2014(05):184-189.

[2]曹斯蔚.我國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發展研究[J].區域金融研究,2019(12):34-39.

[3]唐志剛,費長江.實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對企業安全生產的影響分析[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9,33(03):78-81.

[4]李輝.強化安全教育培訓 實現安全和諧發展[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4):40-42.

(作者單位:昌樂縣應急管理局)

1684500520374

猜你喜歡
權利義務勞動關系安全生產
競業禁止協議探究
構建社會主義新型和諧勞動關系實證研究
微信購物中主體的權利和義務
物業管理中的法律關系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