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背景下大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研究

2022-03-17 00:05李海峰王道君王美舒邢新麗
教育現代化 2022年7期
關鍵詞:思政核心技能

李海峰,王道君,王美舒,邢新麗

(青島農業大學 體育教學部,山東 青島)

一 引言

體育素養最早是由英國學者Whitehead提出的,隨后歐盟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提出了與“核心素養”概念相關的論述[1]。通過分析國外的相關研究文獻,發現國外對核心素養的界定主要是透過國家、社會這兩個視角,國外主要強調體育素養是一種綜合的身體的運動能力,這種綜合能力既包括體育的相關知識,也包括身體運動的技能。在此背景下,我國各學科課程也開始借鑒國外優秀研究經驗,積極開展各學科核心素養對于各學科整體發展的價值與路徑的探索。

北京師范大學林崇德教授課題組致力于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研究,于2013年開始進行相關研究,歷時3年于2016年公布了相關研究成果。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教育形成和發展的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所必備的品格和能力,是知識、能力、態度的綜合表現。核心素養具有個人和社會雙重價值。體育核心素養從屬于核心素養的框架體系,目前公認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包括體育精神、運動實踐和健康促進三個維度。它涉及體育情感、體育品格、運動能力、運動習慣、健康知識、健康行為六個要素,各學段根據不同年齡發展階段的特征,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的側重點也是有所不同的。學者們還一致認為,大學體育課程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不僅肩負著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也肩負著育人之大計,更是培養學生良好品格和精神的重要渠道。

當前,在“立德樹人”上升為國家教育戰略背景下,相較于其他學科的“說教”,體育學科具有獨特的德育優勢。大學生即將踏入社會,成為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他們需要具備適應社會工作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大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對于個人、家庭和社會來說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 課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大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的時代需求

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思維方式成為重要的德育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類課程課堂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傲⒌聵淙恕笔歉叩冉逃囊豁椫匾蝿?,通過課程思政深入挖掘各類課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使每門課程都能充分發揮它的育人作用,全方面、全方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正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轉變,高等教育必將面臨新的挑戰。新時代的大學生中有少數學生的思想現狀令人堪憂,存在目標迷茫、盲目樂觀、急于求成、盲目崇外等問題,以自我為中心嚴重,缺乏奉獻精神和進取的精神。

2020年5月發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2]。綱要還指出,必須要抓好課程思政建設,充分深入地挖掘各類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統籌做好各學科專業、各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有利于提煉體育課程中的德育基因和文化元素,實現大學體育課程的德育目標,也有利于實現構建高?!叭恕彼颊w系,形成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協同效應,將更高層次的精神引領滲透到知識、運動或活動中去。21世紀新的課改對體育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標,從體育精神、運動實踐、健康促進這三方面培養大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深入挖掘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運動訓練等的思政教育素材,并將此滲透到體育教學和體育運動中的去,這不僅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充分發揮體育課程的德育功能、執行落實國家相關政策的重要途徑。

三 課程思政與大學體育課程核心素養融合的具體內容

(一) 體育文化是培養科學思維和文化底蘊的基礎

體育文化歷史、運動競賽規則、體育運動基本常識等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蘊含著極其深刻的文化底蘊,例如武術、跆拳道、柔道等的抱拳禮和鞠躬禮,籃球、排球和足球等的運動員入場和退場儀式等,都是體育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蘊含著自我約束、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公平競賽、感謝觀眾的文化內涵。只有了解體育項目的歷史文化、競賽規則和運動常識,才能對該項目產生了解的興趣和學習的沖動。競賽規則約束著參與競賽雙方的言行舉止,為競賽的公平公正開展保駕護航,規則的約束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高水平運動員的健美體魄和高超的運動技能,從健康美、形體美、動作美的角度沖擊著觀眾的眼球,體育審美觀的樹立為運動技能的學習奠定基礎。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在體育文化的基礎上,強調體育精神的培養,能夠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例如“女排精神”,愛國主義精神是核心,扎實苦練,無畏無懼,頑強戰斗、勇敢拼搏,同甘共苦,團結奮進,勇攀高峰是女排精神的總概括。這種精神與現今社會中的一些不良行為有著鮮明對比?!案?、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口號詮釋著奧林匹克運動不僅構成了現代社會所特有的體育文化景觀,更以其強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奮進。北京冬奧會大幕已經拉開,“雙奧”風采,處處綻放。從2008年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來”,中國是奧林匹克運動和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播者和踐行者,中國克服疫情影響,實現冬奧會如期舉行,踐行了大國之諾。中華文化與冰雪文化的交融,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由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的自信。

不同的體育項目中蘊含著不同的科學知識,例如足球的射門、籃球的投籃、臺球的擊球以及賽事的策劃與組織等包含著物理和數學相關知識,大學生利用所學學科知識提高運動技能水平的過程就培養了他們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運動安全和健康常識是科學運動的前提,具備安全意識和健康常識的大學生能夠在安全運動的前提下,根據自身生理和心理狀態制定正確的訓練計劃和飲食方案,最終達到提高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的目的[3]。急救常識更是體育課程中重要、必備的內容,學生在校園中受到的嚴重外傷有一半以上來自體育運動,主要是由于體質差異、好動好強好勝、缺少保護、場地器械不標準等原因導致。學生學習體育課的自救與急救常識,可以有效預防和處置體育鍛煉中的各種意外事故,將傷害程度降到最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關注健康,而運動是保持健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人們希望得到科學、安全、有效的運動指導,準確地將運動科學的知識傳遞給大學生,不僅讓學生自己健康,還要讓他們走在傳播健康的路上,能夠讓別人健康,為他們構建健康生活習慣打下基礎。

(二) 基本運動能力是構建健康生活習慣的前提

基本運動能力,如同數學的加減乘除、英語的單詞一樣,是學科的基礎,因此高校體育課程必須包含基礎體能鍛煉和運動技能學習?;A體能指的是綜合身體素質,是體育運動的基礎,基礎體能練能夠保障大學生在學習運動技能時擁有專項需要的身體素質基礎,同時根據基礎體能表現的數據了解自身運動能力的長處與短處,有效評估自身的運動水平,為運動技能的學習提供幫助。運動技能指按一定的技術要求完成動作的能力。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機能的活動能力,是形成運動技能的條件。大學生對運動技能的學習有兩種:一種是主動學習。這類學生根據身體的優勢選擇運動項目,如個子高、彈跳好的學生喜歡打籃球,跑得快、身體靈活的學生喜歡踢足球,身體協調、柔韌好的學生喜歡健美操等;另一種是被動學習。這類學生沒有什么優勢,選擇什么項目都需要克服自身劣勢,尋求突破,如協調性差的學生通過學習舞蹈、健美操運動來提升自身的協調能力,體重超重的學生通過減脂課程來調節脂肪比例等。運動參與是體育核心素養培養之首,具備了基本的運動能力后如果得不到提升,就會漸漸失去對這項運動的興趣[4-5]。

對大學生進行健康生活習慣、科學鍛煉習慣和健康心理的教育和引導,除了依靠高校體育課程外,還可以通過校園體育活動來實施。大學生活不僅僅只有課堂學習,還有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校園體育活動是體育課程的外延升華,不僅有體育社團、運動隊,還有各種校園體育比賽,它們為大學生提供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校園體育生活體驗,多數學生在大一、大二的時間能夠完成運動技能提升和運動參與,而高年級的學生隨著體育課的缺失、學習壓力的增大、實習與畢業的壓力,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人群會有所流失。因此,體育情懷的培養對大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

(三) 塑造體育人格是實現思想與品德升華的目標

競賽是體育項目交流發展的一個途徑,只要競賽就要分出勝負,我們在培養運動員精湛技藝的同時,還要注意競賽道德的培養,尊重規則、尊重裁判、尊重對手,做到勝不驕傲,敗不氣餒,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在集體項目中顯得更為重要。只有遵守體育道德的比賽,才能真正賽出風格、賽出水平、賽出成績。精湛的運動技能固然重要,良好的道德作風同樣令人尊重。例如,興奮劑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國際體壇,成為難以治愈的一大頑癥。我們都知道使用興奮劑是不道德的欺騙行為,而有些教練員、運動員、甚至是官員為了成績和利益,背道而馳,使用違禁藥物與非法方法來使運動員在比賽中獲勝,這種行為違反了公平競賽的體育道德。體育道德與社會公德一脈相傳,運動員的一舉一動無不體現著個人的素質和修養。體育人格是指在參與體育鍛煉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特質品格,比如不怕苦累、知行合一、知規守則、勇于拼搏、團結向上等。體育人格與體育道德是在熟悉了解運動項目后,通過體育文化的熏陶、體育課堂上教師的傳授和學生參與競賽而逐漸形成,對激發大學生良好的鍛煉動機和培養運動習慣有著積極影響。

只要是比賽就要分出勝負,就會存在競爭。無論是比賽的組織者還是參賽運動員,他們都能夠從競賽組織、策劃、參與、服務中積累到參與、努力、成功的經驗,每一次成功或突破都是一次自我提升,通過不斷提升自我認知,進而激發對更高目標的追求。在參與比賽或服務比賽中,各環節不同的體驗為大學生適應社會提供了實踐機會,將所學的運動技能和理論知識運用到比賽實踐中,鞏固所學。所以大學體育工作要做好課內外銜接,為大學生創造更多參與運動實踐、競賽服務、各類比賽的條件,讓他們有機會實踐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提升運動技能,組建運動隊,培養競賽服務團隊,在團隊中各司其職,在合作中解決實際遇到的復雜問題,最終形成學習經驗和個人能力。讓大學生有機會在實踐中體驗不同角色的轉換,只有適應不同角色之間的轉換才能適應社會不同環境的切換,在社會生活中立足[6-7]。

由此可見,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體育工作要從傳統的“教授”發展為“教育”,高校體育的目標是傳授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和科學運動的知識,通過身體鍛煉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和諧發展。因此培養大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高校體育課程內容分為體育基礎文化、基本運動能力發展、體育人格塑造三個維度。其中體育基礎文化包含中華優秀傳統體育文化歷史、中華體育精神、運動競賽規則、體育運動基本常識,是大學生了解體育文化、尊重體育項目、學會健康運動的基礎;基本運動能力發展包含基礎體能鍛煉和運動技能學習,是大學生健康生活習慣、科學鍛煉習慣的養成和健康心理的教育和引導的前提;塑造體育人格是實現思想與品德升華的目標,是大學生由體育行為升華到個人品格,在實踐中突破自我、實現自我、回報社會,提升個人自信,不斷完善個人品格的過程。整個高校體育課程核心素養的內容遵循知識學習體驗—概念—思考—行動的積累到升華的規律[8]。

四 大學體育課程體育核心素養培養實踐

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都是交流、團結與合作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新學期的第一次課開始部分講授學習課堂禮儀文化,提出教學常規要求,使學生了解體育課堂禮儀制度,學會規定場景下的課堂禮儀實踐,以強化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堅持。生命不息,運動不止,運動健身的前提是保證運動的安全性。通過強調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的重要性講授使學生對運動前動態熱身、運動后靜態牽拉理念有深刻認知,并能夠自覺地在運動實踐中運用,以培養學生科學鍛煉習慣,防止運動損傷。強化體能練習,培養運動健康意識,提高學生體能水平和健康素養,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強運動技術技能學練,使學生對反復學練過程中的堅持、堅強和堅定有深刻認知,并能夠在動作學練過程中,自覺地的實踐,以提高積極進取、刻苦鉆研學練態度。健美操規定套路自編的學習是規定套路學習的前提下,將學生分成人數不等的合作學習小組,小組成員按照隊形的變換原則進行隊形設計創編,整個創編過程需要小組成員集思廣益,團結協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協作精神。

大學體育課程肩負著修身立德、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重任。想要真正解決體育課程培養大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必須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路徑,創新教學模式,尋找新的突破口。

猜你喜歡
思政核心技能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勞動技能up up!
秣馬厲兵強技能
拼技能,享豐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