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政教育與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有機融合路徑研究

2022-03-17 00:05邱英杰徐亞丹
教育現代化 2022年7期
關鍵詞:育人思政汽車

邱英杰,徐亞丹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一 引言

面向新的未來,對于“人才培養”問題,黨和國家始終堅持用思想政治教育來解決。教育部、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指出:要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實現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培養高度融合[1]。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各高等職業院校積極響應并予以落實,深入開展思政教育如何與專業教育協同、融合的專題研究,特別是圍繞“雙創”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大中心任務融合的問題,致力于探索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的路徑,全力營造“大思政”育人生態環境。

二 思政教育與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有機融合的客觀性

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面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現代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舉措,“雙創”教育已然成為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積極適應新形勢的變革要求,用最新的思想理念去指導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創業教育全過程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舉措,也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大改革。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理念,將思政教育潤物細無聲地融入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不論是作為顯性的創業教育還是作為隱性的思政教育,其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以“立德樹人”為導向的教育目標。思政教育是創業教育的精神保障,有了思政教育的保駕護航,創業教育才能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創業觀,才能解決“誰來創業”“創什么業”“為誰創業”的問題,從而為國家、社會培養更多具有高尚情操和拼搏精神的創業人才。

高職汽車專業學生通過接受專創融合教育,結合汽車產業鏈,發現創業契機,自主創業,可以為社會許多求職者提供就業機會,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同時,也有利于創新小微經濟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重體現,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走向共同富裕做出了貢獻。

三 思政教育與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有機融合的必然性

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都是新時代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具有密不可分且又相互促進的辯證統一關系。一是思政教育和創業教育的根本任務相同。兩種教育相同的根本任務都是“立德樹人”。創業教育的目的是激發學生潛在的創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思政教育則是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以及正確的創業觀、價值觀和創業操守,兩者合力培養新時代國家建設發展需要的創業人才。二是思政教育和創業教育的受教對象相同。兩種教育的落腳點相同,面向的教育對象都是學生,以學生為中心,兩者同心同行。三是思政教育和創業教育的施教者相同。無論是專業課教師,還是思政課教師,都是教育者,只是教育過程中教育的側重點不同,但都肩負著“立德樹人”的歷史使命,兩種教育相互配合,共同推進。四是思政教育和創業教育的內容、方式和方法有著共同點。兩種教育有著相通的教育訴求,即培養良好的“三觀”(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和“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本領)等優秀品質,思政教育和創業教育的方式方法可以多樣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共同教育。

思政教育與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的有機融合,實現了創業教育全過程、全方位與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形成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協同育人的良好效應。思政教育貫穿創業教育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契合”中國現代汽車產業發展所需,更要努力讓他們能夠“創新”中國汽車特色市場發展軌跡。

四 思政教育與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有機融合的難點

近年來,在“大思政”背景下,高職院校從課程融合、專業融合、實踐融合等維度積極探索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問題,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有機融合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難點。一是思政教育融入創業知識有一定難度。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當前高職院校深化產教融合的關鍵。高職院校在落實推進過程中非常重視專業與產業、職業、創業的銜接,有重專業輕思政的現象,因此,創業知識領域的“真”與“善、美”如何形成有機融合的統一體,成為思政教育融入創業教育急需突破的瓶頸。二是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協同育人機制建構有一定難度。在現實工作中,由于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協同育人的理念比較“淡”,協同育人的機制建設“粗”[3],頂層設計不到位,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融合度并不高。三是專業教師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有一定難度。一般情況下,學校往往缺乏對專業教師進行“思政教育意識和思政教育能力”的培養,教師對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雙向構建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較弱,思政教育沒有貫穿創業教育整個生態鏈,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活動中紙上談兵多、落地落實少,實效性不強。

五 思政教育與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有機融合的實現路徑

(一) 思政理念貫穿全鏈:全員、全程、全方位,同心同行

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業教育都以“立德樹人”為中心,協同并行、相輔相成。思想政治教育是創業教育實現立德樹人的政治保障,有效引領創業教育的價值導向?!罢n程思政”理念貫穿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就是要做到“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同心同行”,構建具有良好政治生態的全員全程全方位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大格局,是培養新時代汽車領域創業人才的重要路徑。思政教育貫穿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是實現創業教育科學而正確發展的保障,更是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時代創業人才的保障。

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新的載體,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良好的創業操守及純正的創業動機。新時代創業教育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和歷史重任要求我們必須將思政教育貫穿于整個創業教育生態鏈。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同心同行”,是當前國家對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職汽車專業培養創業人才的現實要求。

(二) 思政元素挖掘闡釋:以培育創業精神為抓手,對接“創業教育思政”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征程就是一部恢宏的創業史,在創業過程中所塑造的偉大精神凝聚了中國共產黨人奮斗的信心和力量,贏得了今天的盛世中華。真諦告訴我們,只有在偉大精神的鼓舞下才能一往無前,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因此,在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同時,要從培育創業精神著手,圍繞創業精神深挖思政元素,形成一套以創業精神為核心線索的思政元素體系,并有機融入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中,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于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中,將創業教育置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宏觀視野中去思考和認識其使命和功能[4],著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拼搏精神、擔當精神、敬業精神、法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使其成為新時代汽車領域建設和發展需要的創業型人才。

(三) 思政結構立體多元:寓德于課、人文立課、價值引領

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是課程思政建設的載體,要求專業教師建立系統的教育觀,以“三全”育人的理念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重構、教學目標的細化完善、教學內容的多元重組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創新等教學改革,一方面寓德于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的課程內容和教學過程中,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之人,同時融入人文主義價值觀念的元素,搭建科學和人文之間的橋梁,實現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通[5],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弘揚社會主義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6],實現對學生的價值引領。打造德智體美勞五維交叉融合課堂,構建教書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等多元立體式的一體化教育體系,形式多樣化、內容多元化和途徑立體化,實現傳授知識、塑造價值和培養能力的多元統一。

(四) 思政方法顯隱結合:整體性設計、一體化推進、差異性實踐

思政教育與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有機融合,“不是增開一門課,也不是增設一項活動,而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環節、各方面,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7]。它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將思政教育和創業教育放進一個系統里進行整體性設計,讓思政元素滲透于創業教育的每一個活動細胞,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實現一體化推進,發揮協同育人作用。

創業教育中的思政教育不能只是隱性教育方式,更應是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共同發力。課程思政不是傳統意義的思想政治理論,它具有更廣泛的含義,還包括人文素養、職業素養、道德品質、理想信念等多方面的育人內涵[8]。每個學生對專業課程中的思政教育接受程度和認可度都是不同的,與學生自身的教育狀況、成長環境、性格養成等諸多因素有關,因此,課程思政要依據學生的差異性特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與實踐,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且能夠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可用之人。

(五) 思政機制組織保障:全員認同、形成共識、協同推進

推進大思政育人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建構科學有效的運行機制和保障體系,形成學校、學院、專業、教師四級聯動,做到全員認同、形成共識、協同推進,從而真正實現“課程育人”。

思政教育與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有機融合建設最為核心的是專業任課教師,一是要提高專業教師對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地位的認同,明確教書育人的目的和任務;二是要提高專業教師挖掘思政元素和思政教育的能力,做到汽車專業創業知識的傳授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協同并進。

六 結語

課程思政是高等教育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種創新舉措,深化“專思”融合,做到專業里有思政,實現“道業”融通。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是塑造理想信念和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載體。思政教育把握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的政治方向,引領創業教育正確的價值導向;思政教育與高職汽車專業創業教育生態鏈有機融合,以立德樹人為中心協同并進,將有助于高職院校構建起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推進“大思政”建設和立德樹人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面向新時代、新征程,高職院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必須擔負起應盡的責任和使命,以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和道德修養為目標,使其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

猜你喜歡
育人思政汽車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汽車的“出賣”
汽車們的喜怒哀樂
3D 打印汽車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