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2-03-18 21:47王秀麗
黑河教育 2022年1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王秀麗

[摘 要]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學習和工作的壓力也與日俱增。小學生想要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就要具備優秀的心理素質,在面對責任、挑戰、挫折時保持健康的心態。語文蘊含的德育思想與人文內涵十分豐富,是對小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學科。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為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縱覽義務教育階段的全部學科,語文閱讀教學最適合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文本中蘊含的傳統文化、人文內涵、審美鑒賞等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數文學作品都是日常生活的寫照,揭示了許多人生哲理與生活經驗,語文教師可以把這些素材當作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的載體,指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感悟生活、認識世界、健全品質,鼓勵學生以勇往直前、積極向上的心態來面對未來的挑戰。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一)心理教育理念比較陳舊

有些語文教師對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教育理念也比較陳舊,多將教學重點放在知識灌輸上,沒有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有些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閱讀教學方式有時會偏于嚴苛,導致學生被嚴厲的訓導傷及自尊;有些教師采用枯燥的題海戰術,致使學生對閱讀學習產生厭煩之情……想要改變現狀,語文教師就要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與價值,擺脫陳舊觀念的束縛,積極探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與方法。

(二)授課方法過于墨守成規

改進傳統的“一刀切”“滿堂灌”“填鴨講”等授課模式,是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許多語文教師深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授課方法太過墨守成規,不僅無法激活學生的學習潛力,也會讓學生的心理在不健康的教學環境中以一種壓抑的狀態成長。因此,想要保證高質量的閱讀教學,就要摒棄那些根深蒂固卻又刻板落后的教學模式,就如同治療惡瘡頑疾一般,先將腐肉剔除,才能讓肢體獲得新生。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點

(一)選擇文本素材

在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的內容適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但根據文章風格的不同,所融入的心理教育方式也應適當調整。語文教師應細致地做好教學設計,針對文本素材選擇契合度較高的心理教育目標。譬如,針對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下冊《母雞》《白鵝》這一類描寫動物的課文,可以為學生普及“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的生活理念;針對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海上日出》《記金華的雙龍洞》等文章,可以通過美景鑒賞教學來開闊學生的眼界,用大氣磅礴的景觀來拓展學生的視野,教導學生在接人待物中要寬容大度。

(二)抓準教育時機

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語文教師應抓準教育時機。恰到好處地實現心理輔導目標。首先,教師所滲透的心理教育內容一定要契合閱讀的文章。以人教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魯濱遜漂流記(節選)》一課的教學為例,通過魯濱遜在孤島上獨自一人掙扎求生的經歷,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和堅強的意志,引導學生在面對困境時不要自暴自棄,只要不放棄希望,積極努力,總會有否極泰來之時。其次,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應引發學生的共鳴,以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少年中國說(節選)》一課的教學為例,這篇課文具有強烈的激勵性,寄托了作者梁啟超對中國少年的期望。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感受文章中充沛的感情與磅礴的氣勢,激勵學生以昂揚、奮發的狀態來面對學習和生活。

(三)優化閱讀評價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評價環節非常重要。由于學生的耐挫能力較弱,若評價的方式太過露骨、尖銳,學生很容易承受不了。因此,教師要以鼓勵式評價與期待式評價為主。比如,在閱讀一篇文章時,有的學生雖然讀得磕磕絆絆,但卻明顯傾注了感情,此時教師的評價就要盡量把學生的優點展示出來,鼓勵學生再接再厲;對于學生閱讀卡頓或者讀錯字的情況,也要委婉地指出,并輔以溫和的建議,如“別緊張,把閱讀的速度放緩,仔細看清楚再慢慢讀,相信你能讀得更好”。

(四)充實專業素養

想要在閱讀教學中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語文教師一定要夯實專業素養,具備良好的心理專業技能,能夠將心理教育潤物無聲地融入到閱讀教學中。要細致地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選擇好閱讀素材,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切入的時機和方式。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掌握對話技巧,在提問和互動的過程中,春風化雨般地滲透心理教育,讓學生感到心理輔導教育是一件平易近人而又不失嚴肅的學習體驗。想要達成這個教育效果,需要教師經歷長期的培訓與鍛煉,不斷積累經驗,強化專業能力,進而將閱讀教學與心理教育融合得天衣無縫。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創設情境,熏陶情感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將情感代入到課文之中,引導學生在進入深層閱讀的同時,與主人公產生情感共鳴。以人教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這篇課文的同名電影片段,帶領學生直觀感受革命烈士不懼日寇侵略者,壯烈跳崖赴死的震撼場景,從中體悟八路軍戰士英勇無畏的抗戰意志與崇高的愛國情操,用積極向上的紅色精神幫助學生遠離不健康的負面情感,洗滌心靈上的陰霾。

(二)團隊合作,激發活力

合作學習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由于許多小學生是獨生子女,難免在行為上有一些任性、孤僻,而通過集體方式的教育洗禮,有助于糾正學生心理上的“獨狼”傾向。同時,小組合作閱讀模式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中的內涵,樹立健康的價值觀念。以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將相和》一課的教學為例,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開展互動閱讀活動,讓學生分別扮演廉頗、藺相如等角色,細心品味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變化,并思考如果我是主角,我會采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解決面臨的問題,以此引導學生體會藺相如的寬容大度、勇敢機智和廉頗的知錯就改、爽朗正直。

(三)引入問題,思考內涵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入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思考文章的思想內涵。這種問題教學法十分契合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即通過啟發的方式引導學生撥開眼前的迷霧,用正確的視角來看待生活中的事物。以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囊營夜讀》《鐵杵成針》兩文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置思考問題:車胤用絹做成袋子,裝滿螢火蟲,在晚上照亮書本,夜以繼日地苦讀學習,從故事中可以看出車胤具有什么樣的品質?李白在聽到老婆婆說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以后,為什么不再貪玩,而是開始認真讀書了?由此,逐步引導學生反思己身,與故事中的主人公共情,獲得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

(四)群文閱讀,深入體會

群文閱讀是小學語文常用的閱讀教學策略,教師通常以課文內容為基礎,引入多篇文章,作為一個閱讀整體,讓學生結合其它文章的內容,與原文進行橫向比較,從而加深閱讀體會,達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以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慈母情深》《父愛之舟》兩文的教學為例,在這兩篇文章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入《留德十年》《賦得永久的悔》等文章作為群文閱讀的篇目,讓學生比較這兩篇文章的深邃情感。學生在反復對比品讀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親情的美好,從而懂得關愛自己的父母。

(五)拓展素材,開闊視野

僅憑教材中的閱讀文章,難以滿足課程標準中對小學生閱讀量的要求,因此,結合課文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比較有限。鑒于此,教師應積極拓展課外素材,為學生推薦更多積極向上的閱讀文本。例如,推薦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學生了解主人公保爾的成長經歷,將其視為學習的榜樣,激勵自己勇敢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樣既可以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也能借助這些振奮人心的故事在潛移默化中端正學生的思想觀念。

總之,語文教師應針對當前閱讀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現狀,把握好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點,采取創設情境、團隊合作、問題思考等教學策略,引導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邵娟,白冬青.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7).

[2]李小芬.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才智,2020,(17).

[3]趙松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現代交際,2020,(08).

(責任編輯 趙永玲)

1320500783202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教育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