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質量改進用于胃癌根治術后或者腸內營養管理中的應用

2022-03-18 01:44陶月嬌?周金花?李應堃?錢萍萍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4期
關鍵詞:臨床指標胃癌根治術持續質量改進

陶月嬌?周金花?李應堃?錢萍萍

摘要:目的探討胃癌根治術后腸內營養管理患者采用持續質量改進的臨床價值。方法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醫院接收的126例胃癌根治術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常規管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持續質量改進,比較兩組臨床指標,腸內營養知識掌握情況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拔管、肛門排氣及下床活動所需時間、腸內營養缺陷頻次均較少(P<0.05);研究組總掌握率較對照組高(P<0.05);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胃癌根治術后腸內營養管理者采取持續質量改進,有助于加速患者術后康復,提高其知識掌握度,且并發癥情況較少,值得應用及推廣。

關鍵詞:胃癌根治術;腸內營養管理;持續質量改進;臨床指標;并發癥;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4--02

臨床中,胃癌屬于較為普遍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其發病率呈遞增趨勢,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是其主要解決方案,而術后營養支持對患者病情康復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1]。通過借助液囊空腸導管對患者進行早期腸內營養護理期間,利于患者腸道形態與功能的快速恢復,并能夠加強血管系統與腸粘膜的血流速度,加速腸的生長及蠕動,使其免疫功能得到提高的同時,腸道內的菌群數量隨之減低[2-3]。但是,為了能夠提高腸內營養管理的整體效果,還需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案,而持續質量改進則是針對問題進行資料收集與質量評估的一種質量改進方法,對護理服務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4]。因此,本文將持續質量改進應用于胃癌根治術后腸內營養管理的患者中,以探討其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醫院接收的126例胃癌根治術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男39例,女24例,年齡53-78歲,平均(61.7±4.8)歲;體質量16-21kg/m2(22.1±1.9)kg/m2。對照組男41例,女22例,年齡51-79歲,平均(61.9±4.6)歲;體質量14-23kg/m2(22.3±2.0)kg/m2。兩組資料無差異(P>0.05),且研究經倫理委員會許可。

納入標準:(1)符合胃癌的臨床診斷,且均接受手術治療;(2)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罹患其他惡性腫瘤;(2)伴有嚴重的感染性及免疫性疾病;(3)凝血功能障礙;(4)精神異常及資料缺失。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依據患者具體情況采取早期腸內營養管理,并進行相關注意事項講解及患者生命體征監測。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持續質量改進,具體為:(1)成立質量管理小組,其成員為科室內的全體護理人員,護士長擔任組長。通過座談會的方式對胃癌術后患者在腸內營養期間可能存在的問題及缺陷進行討論,并制定針對性的營養護理計劃與流程。后期,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期間,應進行持續性的資料收集與整理,并通過討論不斷完善護理流程,定期進行經驗的總結與分享。(2)增強科室內的制度化管理,例如,可通過加強護理管理差錯事件登記及考核等方式,使得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得到顯著提升,提高其安全醫療觀念,減少甚至避免護理事故出現。(3)定期開展專業培訓,并制定標準化的操作準入管理制度。以座談會的方式使得護理人員能夠對營養支持的治療方法、原理及具體運用過程等均進行詳細掌握,并對科室內護理人員的職責加以規范,嚴格護理操作制度,并進行及時考核。(4)完善腸內營養方案,在對患者進行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期間,其輸注速度需按照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的原則,進行緩慢輸注,且溫度控制在38℃-40℃較為適宜,從而有效減少甚至避免腸痙攣或腹瀉等情況出現。(5)評價管理,在持續質量改進實施后,還需對其具體的實施計劃進行評估,如患者及護理人員對腸內營養知識的了解度,并依據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并加以改進。

1.3觀察指標

1.3.1記錄比較兩組臨床指標,包含拔管、肛門排氣與下床活動時間,并對腸內營養缺陷頻次(液囊空腸導管開始評估值拔管結束)進行對比分析。

1.3.2評估比較兩組腸內營養知識掌握情況,借助我院自制的腸內營養知識問卷調查表進行判定,總分100分,≥90分為完全掌握;70-89分為部分掌握,<70分為不掌握。

1.3.3對兩組并發癥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包含腹痛、腹脹及腹瀉。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19.0數據分析,計數為X2(%)檢驗,計量為t檢測(x±s)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結果

2.1臨床指標對比

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拔管、肛門排氣及下床活動所需時間、腸內營養缺陷頻次均較少(P<0.05),具體見表1。

2.2腸內營養知識掌握情況對比

研究組總掌握率較對照組高(P<0.05),具體見表2。

2.3并發癥對比

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3。

3討論

近年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致使胃癌發病率呈遞增趨勢,且其治愈難度相對較大,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均造成嚴重威脅[5]。外科手術是對胃癌患者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案,同時輔助以放化療,為提高機體血管系統的血流速度、加速其腸道蠕動,術后大多會給予患者相應的營養支持治療。經臨床實踐顯示,對胃癌術后患者采取腸內營養管理,在加速腸道蠕動的同時,還有助于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利于將腸道組織中的細菌進行有效清除[6-7]。但是,單一的腸道內營養管理在加速患者術后康復期間仍存在一定局限,因此,為了提高總體的應用效果,需配合其他的護理干預措施[8-9]。持續質量改進是經由美國衛生保健組織鑒定聯合委員會所提出的一種質量管理的觀念,其更加注重對于環節的質量控制與過程管理,并對監督照顧全過程中的改進結果加以強調[10-11]。經本研究顯示: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拔管、肛門排氣及下床活動所需時間、腸內營養缺陷頻次均較少;研究組總掌握率較對照組高(P<0.05)。說明,對胃癌術后腸內營養管理者采用持續質量改進,有助于加速患者術后康復,提高其相關知識的掌握度。持續質量改進屬于一種新型的護理方案,通過對腸內營養的濃度、溫度及速度等進行合理控制,進而有助于穩定患者病情,減少甚至避免因溫度過高或過低而對腸道黏膜造成刺激,以致發生不良事件[12-13]。另外,研究顯示: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胃癌根治術后腸內營養管理患者中采用持續質量改進,其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利于患者預后。在持續質量改進管理應用期間,通過成立質量改進小組、加強科室內的制度化管理、提高專業培訓、完善腸內營養操作流程及確定質量改進的評價指標等方法,能夠使得臨床護理過程更加規范化、細節化,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得到顯著提高,其自身職責得以規范,從而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科學且針對性的護理服務,護理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的同時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水平也相應提升,利于護患關系的明顯改善,進而可以獲得較為理想的應用效果[14-15]。因此,持續質量改進的應用及實施,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腸內營養管理的相關知識水平,使得腸內營養管理實施期間存在的缺陷及不足明顯減少,可有效的預防并發癥情況出現,加速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胃癌根治術后腸內營養管理者采取持續質量改進,有助于加速患者術后康復,提高其知識掌握度,且并發癥情況較少,值得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Yoshida Y , Beppu T ,? Kinoshita K , et al. Five-year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After Surgery Followed by Oral Chemotherapy for Gastric Cancer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J]. Anticancer research, 2019, 39(4):2233-2238.

[2]韓建平,朱建華,楊小進,等.經空腸減壓-腸內營養在合并肺功能不全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9,30(4):490-492.

[3]汪新有,翁延宏,陳偉.胃癌根治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的應用探討[J].腸外與腸內營養,2021,28(4):216-219.

[4]劉玉猛,張新勝,劉釗,等.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腸內營養對胃癌患者營養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臨床營養雜志,2020,28(3):151-157.

[5]程云,張巖松,秦立翚.生脈注射液在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機體狀態改善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14(1):114-117.

[6]Lu Y X ,? Wang Y J ,? Xie T Y , et al. Effects of early oral feeding after radical total gastrectomy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20, 26(36):5508-5519.

[7]黃曉旭,李仁志,夏亞斌,等.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皖南醫學院學報,2019,38(1):39-42.

[8]Koivusalo A I , Rintala R J , Pakarinen M P . Combined management of perianal rhabdomyosarcoma with chemotherapy, radical surgery, and irradiation: A series of three consecutive children - ScienceDirect[J].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2019, 54(2):285-287.

[9]簡陳興,吳黎敏,鄭子芳,等.兩孔法全腹腔鏡遠端胃癌D2根治術中的團隊配合體會[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9,19(6):564-566.

[10]王雨潔.早期腸內營養對胃癌根治術患者的治療效果[J].衛生研究,2019,48(4):637-639.

[11]李景武.全程質量控制,提高胃癌腹腔鏡手術患者的生存質量[J].中國綜合臨床,2021,37(6):569-570.

[12]張瑛瑛,齊香玉.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的腸內營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0,24(8):73-75.

[13]Zhuang C L , Shen X , Huang Y Y , et al. Myosteatosis predicts prognosis after radic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analysis from a large-scale cohort[J]. Surgery, 2019, 166(2):297-304.

[14]程康文,王貴和,唐愛平,等.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20,19(2):109-114.

[15]Bianchi L ,? Borghesi M ,? Barbaresi U , et al. How does 68Ga-PSMA PET/CT impact the treatment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recurrence after surgery?[J]. European Urology Supplements, 2019, 18(1):e685-e686.

第一作者;陶月嬌 女? 本科 1987.11.20 漢族 營養師(初級) 研究方向;臨床營養?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虹口院區 營養科? 200081

通訊作者;錢萍萍 女 碩士 1965.4.22 漢族 副主任醫師? 研究方向;臨床營養?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虹口院區 營養科? 200081

3450501908223

猜你喜歡
臨床指標胃癌根治術持續質量改進
2型糖尿病腎病危險因素及臨床指標變化的研究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及其價值分析
持續質量改進在管理PICC帶管出院患者中的應用
對比全阻斷(隔)胃癌根治術與傳統胃癌根治術臨床有效性觀察
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i!l手術期護理120例臨床分析
持續質量改進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持續質量改進在預防神經外科術后感染護理中的應用
持續質量改進方法在呼吸感染護理中的運用觀察
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與腹式子宮全切術的臨床效果比較
腸道病毒71型感染重癥手足口病臨床指標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