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詞教學重在情境創設

2022-03-19 22:44宋斌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5期
關鍵詞:古詩詞情境教學

宋斌

摘要: 古詩詞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歷史悠久,作為中華民族所特有的傳統文化樣式,古詩詞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對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小學語文教材中寶貴的教育資源。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情境,借助場景表演的方式再現古詩詞的詩情畫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最佳狀態下學習。

關鍵詞: 古詩詞? 教學? 情境

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既是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又符合小學古詩詞教學的特點。小學生在觀察事物時一般只關注自己感興趣或者生動有趣的事物,這一點在低年級的學生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重視學生的認知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古詩詞教學課上得生動有趣。

一、借助實物展示情境

古詩詞在語文課本中具有獨特的魅力。其教學情境,是指與其內容有關的課堂氣氛與情感體驗的融匯,是確保課堂教學獲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古詩詞教學情境的創設方法多種多樣:一、運用背景資料,創設教學情境;二、描繪詩詞畫面,創設教學情景;三、精心選擇樂曲,創設教學情境;四、真情朗讀詩詞,創設教學情境;五、調動記憶內存,創設教學情 境…… 在具體創設情境開展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知識儲備、生活經驗、認知思維等,充分調動和整合各種資源,相機借助多種教學手段,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古詩詞教學應該以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切入點,這樣有助于更加直觀地展現課堂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觀察和感知。直觀展示包括實物展示、實物投影、實踐操作輔助方式。

如在教學《詠柳》一詩時,筆者帶來發芽的柳枝,讓學生觀察。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并讓學生發揮想象進行比喻。學生們討論后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的比喻,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說柳芽像毛毛蟲,有的說像手指甲,有的說像小兔的耳朵,等等。通過實物的展示,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古詩的情境之中,既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也能夠幫助學生輕而易舉地理解古詩內容。

二、通過閱讀想象情境

怎樣在閱讀中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首先要理解詩歌的意思,然后再了解作者創作時的情景,把學生帶入場景,從作者當時作詩的心態去想象?!皶x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在引導朗讀時帶著學生進入情境,感悟古詩詞中的真情實感。朗讀是語文教學的最基本方法,教師應該有效利用此手段,充分引導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進而從創設的不同情境中受到熏陶和啟發。學習古詩時,應當提高朗讀要求,要求學生注意停頓、韻律,指導學生隨著作者心情的變化去感受古詩,學著用不同的語氣去朗讀古詩。語氣讀準確了,學生自然而然地就進入了老師營造的課堂情境,更有助于理解古詩,從而有更深的感悟和體會。通過誦讀,可以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借助于已有的知識儲備,想象出詩人要表達的情境。教師適當地提示學生注意朗讀的節奏、情感,變抽象為具體,加深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讓學生準確地把握詩人抒發的思想感情。

三、聯系生活再現情境

所謂情境是指引起人情感發生變化的具體的自然環境或具體的社會環境,那么“情境再現”就是指把古詩中反映的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通過語言或其他形式再現出來。生活是語文之源,小學生雖然對當代社會生活有所認識和了解,但他們的生活閱歷并不豐富。聯系生活,再現情境,通過創設情境把學生的生活和作品中描述的生活聯系起來,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而更好地感受古詩。

在學習《望洞庭》這首詩時,學生并不理解“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中“鏡未磨”的意思。于是筆者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鏡子的樣子,讓他們知道生活中鏡子因為很光滑,所以可以照出事物的樣子。而詩句中的鏡子是指古代的銅鏡,需要打磨才能變得光滑和明亮,無風的洞庭湖平靜得像一面未打磨的銅鏡,朦朧中帶著一種寧靜、柔和的美。通過孩子特有的生活體驗,將詩句帶入常見的生活情境之中,讓學生誦讀、感悟,體會作者平和的心境和廣闊的情懷。

又如學習古詩《送元二使安西》時,為了讓孩子們理解送朋友去邊塞的依依不舍之情,筆者首先讓孩子們觀察地圖,了解元二將要出使的安西在哪里,離中原有多遠,環境怎么樣。聯系生活對比邊塞和“渭城朝雨浥輕塵”的中原風光的不同,想象元二面對的是怎樣不堪的生活,因此就能體會作者當時不舍和擔憂的心情。詩人既了解戰爭的無情,更深知此次的分離或許就是永別,但他仍然期盼著友人能夠平安歸來,期盼國家和平與安寧。

四、利用多媒體渲染情境

詩的意境是指詩所蘊含的情調和境界,需要用心去體會。詩人將自己最為豐富的思想感情寄托在凝練的作品中,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各種多媒體渲染氣氛,創設不同情境,讓學生用誦讀、想象、感悟等方法去欣賞古詩的意境之美。運用多媒體,通過形、聲、光、電、色等形式,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直觀、形象、具體的視聽文字,營造趣味盎然的學習情境。

比如在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煙花三月”,筆者利用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送別》,并且滾動播放一系列展現江南風光的圖片,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并思考:為什么是“煙花三月”?在音樂與畫面的雙重刺激下,孩子們展開想象體會著三月江南的盛景,進而體會到詩人對孟浩然此次去揚州游玩的欣羨。

五、角色扮演表現情境

為了將課文情境真實再現在學生面前,筆者常在古詩詞教學中讓學生扮演角色。這種方式比分角色朗讀更深入,更能很快地將學生引入課文情境。

比如學習《贈汪倫》這首詩時,筆者在課堂導入時播放歌曲《送別》,并讓兩名學生表演送別的場景。隨著音樂,孩子們了解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因此筆者的導入也變得自然起來。合理地進行角色表演,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更有利于讓學生以文中角色的視角感悟和體驗古詩詞所描繪的意境。

在古詩詞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自主探求,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因而對于古詩詞有了自己的閱讀體驗,這就達到了小學階段對于古詩詞“熟讀成誦,不求甚解”的基本要求。情境創設有助于學生真實感受古詩詞的思想魅力,不失為一種新穎、有效的教學手段,它將使古詩詞教學活色生香。

參考文獻:

[1]田曲芬.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之我見[J].讀寫算(教學版),2014(17).

[2]林立華.小學古詩詞情境教學談[J].新教師,2016(12).

[3]顧之川.古詩詞與中小學語文教育[J].中國民族教育,2017(4).

責任編輯:黃大燦

3315500589285

猜你喜歡
古詩詞情境教學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古詩詞里的清明時節
踏青古詩詞
我愛古詩詞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