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移動終端的五環節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構建

2022-03-19 22:44朱國慶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5期
關鍵詞:混合學習模式構建智慧課堂

朱國慶

摘要:蕪湖市田家炳實驗中學以學校信息化提升工程為基礎,依據混合學習理論,借助信息技術支持,探索構建了“基于移動終端應用的五環節”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本文以化學學科《羧酸》一課教學為例,直觀展現該模式在五個教學環節中的運用,體現了本模式的廣泛性、及時性和智能化。

關鍵詞: 混合學習? 五環節教學? 智慧課堂? 模式構建

??2014年開始,我校作為蕪湖市信息化工程提升學校,申請了安徽省“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項目研究”的項目;2016年,被安徽省確立為智慧學校建設示范學校。學校師生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總結出“基于移動終端應用的五環節教學法”,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培育了學生核心素養。

一、理論基礎

(一)混合式學習理論

混合式學習(Blending Learning),就是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在信息技術已經發展至智慧云的今天,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創建線上線下互聯學習環境和泛在的學習資源,把傳統教學優勢與網絡自主學習優勢結合起來,對各個教學要素進行整合,進行教學信息的傳遞,促進學生有效學習,便于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是在先進的技術條件支持下,以培養學生智慧能力為根本目的,變革教學模式,營造輕松、愉快、個性化、數字化的新型課堂,最終實現智慧教育。

二、基于移動終端應用的五環節智慧課堂教學模式

基于移動終端應用的五環節智慧課堂教學活動要素包括教師、學生、內容、信息化支持。利用移動互聯技術,在班級內設置微云服務器,讓學生使用移動終端,安裝移動教學系統,構建智慧課堂學習環境,利用豐富的網絡優質資源組織實施教學。根據教學流程,移動終端在課前預習、新課導入、互動探究、評價反饋、課后延伸五個環節得到有效應用,形成初步的智慧課堂教學行為模式。

1.課前預習環節:教師通過移動終端直接向學生推送微課、實驗視頻,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利用應用程序提供的放大鏡功能、慢放功能等觀看實驗中的細微變化,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根據系統自動判別功能,查看預習成績。對于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在線提問,與同學交流互動,并提交無法解決的問題。

2.新課導入環節:教師根據學生“自主學習任務單”和學生提交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研討答疑,確定問題解決后,開展投屏進階練習、學生現場答題,利用搶答、隨機抽答等功能,確定新的探究問題;也可播放視頻、音頻等引出討論話題,導入新課。

3.互動探究環節:提出探究問題,隨機給不在一個區域的學生進行分組。探究過程中記錄學生探究方案或實驗過程,在線分享給不同學習小組成員。小組協同合作學習,進行成果(如作圖、討論、作業)展示。

4.評價反饋環節:將上一環節的課堂生成,推送至移動終端,組織深度討論,促進教學成效螺旋式上升。在知識點的反饋練習后、展示統計數據,及時反饋點評,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鞏固學習成果。

5.課后延伸環節:充分利用存儲功能,錄制課堂關鍵環節,以便課后回看,突破疑點難點;也可在線布置作業,讓學生完成社會調查,關注科學熱點,拓展學科視野,提升核心素養,發展關鍵能力。

三、應用案例——《羧酸》一課教學

【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中關于本節的具體內容標準是:“認識羧酸和酯的組成和結構特點、性質、轉化關系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應用。認識官能團羧基和酯基,能從官能團的視角認識有機化合物的分類,知道簡單有機化合物的命名。認識官能團與有機化合物特征性質的關系,認識同一分子中官能團之間存在相互影響,認識在一定條件下官能團可以相互轉化?!?/p>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新課標人教版《化學選修5》第三章第三節第1課時。羧酸是繼醇、酚、醛之后又一種很重要的烴的含氧衍生物,本節知識既是對前面知識的鞏固和深化,同時又是后面學習酯、有機合成的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教學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學好本節知識,能夠使學生更好地了解醇、酚、醛、羧酸、酯等各類烴的衍生物之間的相互聯系,有利于強化有機化學學習思維體系。同時,羧酸還是PET、PLA等有機合成的重要原料,所以,本節內容具有重要的學科價值和社會價值。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與學情分析確定了本節課的核心素養目標:

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通過設計實驗方案探究醋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強弱,了解羧酸酸性的強弱,發展“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素養。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通過搭建酯化反應產物的球棍模型,掌握酯化反應的認知模型,發展學生的“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素養。

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通過分析乙二酸和乙二醇發生酯化反應,深入了解酯化反應的本質及其應用,發展“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素養。

【教學重難點】

酯化反應本質的理解及其應用

【學情分析】

學生狀況:學習主動性較強,但有機化學基礎相對薄弱。

知識儲備:已掌握羧酸代表物乙酸的性質,但對酯化反應本質的理解以及應用有待深入。

能力儲備:有一定的信息技術素養,能熟練使用移動終端;有一定分析思考的能力,但有機物研究方法有待進一步強化。

【教學方法】

基于移動終端應用的五環節智慧課堂教學模式,通過任務驅動、實驗探究、模型建構等方法,著力營造“以生為本”的課堂結構,利用“云·網·端”實現課堂教學的精準高效。

【微課教學內容及設計目的】

《乙酸的結構和性質》:詳細介紹羧酸的典型代表物——乙酸的結構和性質,使學生對羧酸的性質有初步了解,以便在課堂上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化探究,建構酯化反應的認知模型,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

【課后反思】

本節課采用基于移動終端應用的五環節教學模式,課前通過作業平臺發布微課、“自主學習任務單”,并及時進行作業分析,反饋結果,學習任務明確,問題解決與生成通過平臺即時反饋,強化了學習效率。在學生實驗探究時,利用平板電腦的實物展臺功能,每一小組把實驗過程記錄下來,上傳到班級空間共享,可以重現真實的實驗過程,并通過放大、慢放等功能,關注實驗細節,利于學生體驗探究過程,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在酯化反應的原理探析階段,利用微觀3D圖像,進行微觀辨識與宏觀表征之間的轉化,有利于學生構建模型認知,促進核心素養發展。同時利用在線檢索功能,引導學生及時關注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使其樹立科學、正向的價值觀??傮w上,利用智慧課堂,以技術助力,打造以生為本的課堂,是新課程實施的重要路徑。

四、研究結論

基于移動終端應用的五環節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在學科教學方面的應用,體現了以下優勢:

(1)師生交互的廣泛性。在問題引導的形式下,師生交流突破傳統課堂的限制,通過移動互聯技術,能夠實現師生立體的交流互動,師生之間信息交流的多元、靈活,體現了一定的泛在學習特征,打破了課堂的時空界限。

(2)評價反饋的及時性。教學評價體系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自主學習任務單”、課中多屏生生互評等動態伴隨式的學習評價模式,使得課前預測反饋、課堂實時交流分享、課后作品評價追蹤等評價反饋體系的效率得到質的提升,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3)資源推送的智能化。智慧課堂在豐富的網絡資源和數據分析的支持下,動態分析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為學生提供針對性資源,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李美鳳,杜娟,王馨,等.智慧教育下的教學變革[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3]楊光瑩.“互聯網+”背景下高效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

[4]唐燁偉,龐敬文.信息技術環境下智慧課堂構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1):23 29.

[5]李新義,劉邦奇.基于建構主義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6):44 48.

[6]岳玉山.基于iPad的地理智慧課堂教學設計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6.

責任編輯:黃大燦

3194500589261

猜你喜歡
混合學習模式構建智慧課堂
淺談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
多元化評價體系融入體驗式大學英語教學的模式構建
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探究數學奧秘,創生智慧課堂
SPOC平臺下IPAD在初中生物混合學習中應用初探
高職院?!?+3”企業化教師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基于混合式學習理念的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混合學習模式及其實施要點 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