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要具有“農味”

2022-03-19 22:44趙穎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5期
關鍵詞:走進小語綜合實踐

趙穎

摘要:

開展“農味”實足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能激活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在誘因,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能施于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使他們養成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習慣。此外,語文實踐活動對學生審美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發展和美好心靈的塑造,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農味? 小語? 走進? 綜合實踐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鞭r村小學語文綜合實踐課如何充分利用當地的教育資源,充分融合本土、地域文化信息,真正上出“農味”,并使學生能從中受益,這是農村教師現實而長期的探究主題。

一、走進大自然,讓心動起來

農村這片天地天藍水碧,草青花繁,氣爽物美,隨時隨地都可以捕捉到課本以外和城市中所無法感知的多元資源。

春天,可以開展“觸摸春天”“聆聽春潮”“親親我的春天”等綜合活動。師生一同河邊采風,叢林間聆聽鳥兒歌唱,菜花里觀賞蝴蝶飛舞,草地上仰天小憩,土丘下盡情野炊……在活動中或活動后,同學們難免心潮涌動,有的放歌一曲,有的妙筆生花,有的述說著春天的故事,還有的用手機把春天的符號拍攝下來做起了攝影展、美篇……不論是說是畫、是唱是舞、是寫是拍,他們收獲的不僅僅是春的信息,更有內心世界里燃起的對家鄉熱愛的火種。在這燃燒的激情中,孩子們自主發現、自主品讀、自主展示的能力得到彰顯和激活。語文中的春天,春天中的語文相融和諧,讓學生既能獲取知識又能開啟情智,更可享受人生之快樂。

二、搜集農民語言,豐富人文內涵

農民的語言本身就是祖國語言文字的發源根脈所在,具有原生態語素特征。它以生動活潑、樸實無華、寓意深刻、實用直白為本色。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眲趧尤嗣裨趧谧魃⒅袆撛炝素S富而具有本土氣息的語言,教師可以挖掘此類本土資源,讓學生平時到鄉村里向年長的人虛心求教,收集農民口口相傳的生動語言。也可以選擇適宜機會,組織開展單項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通過活動,學生能夠收集到許多妙趣橫生而又意義深刻的農諺或歇后語等。下面就是我的學生收集到的具有鮮明特色的農民本土語言,大多關乎天氣、時節與農時、農事:

冬鼠歸家室——糧食要遭殃。(到了冬天,地里沒了糧食,就連田鼠也到農民家里偷吃糧食了。提醒人們防鼠滅鼠)

燕子低飛蛇流連,大雨不久到眼前。(觀動物活動跡象知天氣)

天上瓦瓦云,天氣曬死人。(看云識天氣)

三星對門,門口坐人。(看天象知冷暖)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根據日、月天象知天氣,安排生產)

春霧雨,夏霧熱,秋霧風,冬霧雪。(根據不同季節霧況,能基本判斷天氣狀況,進行生活、生產安排)

搜集農民語言不僅增長了學生的見識,拓展了他們的詞匯,同時也對中華民族優秀民間文化進行了有益的傳承,真是“擦汗抹去泥巴——一舉兩得”。

三、走進尋常百姓家,感受農民高尚靈魂

為了使學生能夠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產生真實的生活體驗和心靈感知,可以讓學生以小記者、小調查員的身份,對學校周邊的農民企業家、蔬菜種植大戶、養殖專業戶等進行采訪、調查,從他們的經歷中收獲鮮活的人文案例,起到心靈震撼與情感熏陶的作用。例如,我讓學生采訪××村里的一位“倔老頭”,在聽了他的故事后,所有學生都豎起了大拇指,心生敬仰。這位老人是方圓十里出了名的“河倌”,家在澮河岸邊住,看到有人到河里捕捉野鴨、水鳥甚至亂丟農藥瓶,便竭力阻攔,勸告別人留點德,為此還曾被打過。但這并沒有削弱他對野生動物和環境保護的那份摯愛,一管就是幾十年。他的行為感動了村民,感動了社會,被鎮里聘為“河長聯絡員”。一個普通老百姓,能具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意識,如此高的覺悟和思想境界,怎能不讓今天的少年兒童動心、動容?采訪回來后,學生有的寫人物傳記,有的出人物???,有的整理成故事在學校講故事比賽中講述。

四、體驗勞動過程,感知勞動苦與樂

農民的生產、生活、勞動是本土色彩突出的教育資源??筛鶕W生年齡層次、認知水平、身體狀況特征等,要求學生在家里必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家務,使他們在親歷中體會勞動的苦與樂。大多數學生在老師的督促下,在家長的指導下,參加了不同負荷、不同種類的生產、生活勞動,對勞動的體驗入心入骨。這種切身體驗會促進學生更加珍惜糧食,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另外,通過這些體驗,孩子們的習作不再空洞無物、“干燥”無情,而變得有血有肉,情飽意滿。

五、悉知土特產,撰寫應用文

淮北平原上盛產不少土特產,挖掘與之有關的信息,拓展本土“農味”實足的課程資源,不失為開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絕佳契機。我們這兒有紅薯、西瓜、大棗等土特產,教師可以特設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近之、知之、用之,學習有條理地、系統地述說產品特色、分類或種植、加工方法等。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學會向別人推銷這些土特產。如寫寫廣告詞、解說詞、說明書之類的應用文。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純樸的鄉土情懷,還能增強學生的市場經濟意識和寫作應用文的能力。有一位生產、銷售粉絲的微企老板曾找我幫他寫產品廣告詞,我借機把學生推薦給他??吹綄W生們寫的充滿創意的廣告詞,他十分滿意。

六、了解風土人情,感受多元文化

教育學生了解家鄉的風土人情,不僅能培養學生愛農民、愛農業、愛家鄉、愛生活的樸實情感,更能推動學生立根于美好鄉村建設的動因生成。為此,教師可組織或要求學生觀察、了解農村婚喪嫁娶、移風易俗、逢年過節中區域味十足的風俗習慣時,收集影像資料,撰寫通訊報道,在校園廣播、校園網絡平臺、??靶麄鳈谏险故竟蚕?。此外,我在組織實踐過程中,還開展了“家有喜事”作文競賽、“我看家鄉陋俗”辯論會、“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演講比賽等專題活動。這些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獲得的感知或作品,不僅培養了學生社會觀察、甄別和綜合實踐的能力,而且也對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起到了推動作用。

總之,農村教師應立足于本土特色資源,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對語文學習的積極作用,拓展課堂空間,以發展學生實踐能力為中心,使學生能在“農味”實足的語文綜合實踐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觀察、學會聆聽、學會實踐,最終提高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全面提升語文素養。

責任編輯:黃大燦

3954500589207

猜你喜歡
走進小語綜合實踐
VR技術幫忙 孩子們“走進”了課文
落實數學綜合實踐活動 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溫馨小語
溫馨小語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有效策略探究
甜蜜的夢
心靈小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