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2-03-19 22:44侯雁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5期
關鍵詞:滲透教學心理健康教育閱讀教學

侯雁

摘要: 小學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發展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的了解,促進學生各方面向好發展的重要手段。但因為小學生的年齡、心智、學習能力等均在發展階段,尚未有成熟的認知能力,對其實施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顯得不現實,對學生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在小學正常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的同時完成心理健康的疏導,實現一舉多得的教學效果,是一線教師考慮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發點。比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便是十分有效的一種措施,在閱讀教學的同時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滲透,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并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活動狀態,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心理健康教育? 滲透教學

閱讀永遠是人獲取有效信息的最好途徑,也是最主要的途徑,這一點在學生上學階段體現得更為明顯。課本上的文字知識、試卷上的題目、課外讀物等等無論什么科目類型都需要我們去閱讀。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真正的閱讀已經從人們的生活中漸漸消失。人們也缺乏相應的“心靈食物”,因而便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一些心理問題。隨著對“全民閱讀”和“閱讀智慧”的重新強調,作為啟蒙教育領導者的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在豐富閱讀教學內容的同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為祖國的花朵心理健康建立起第一道防線。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現狀

有數據顯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越來越趨于低齡化,雖然絕大多數的小學生都十分積極向上,活潑開朗,但據統計,小學生中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占據總數10%左右,他們存在著不同的心理問題,諸如社交恐懼、自負或自卑、任性孤僻等。

同時,部分教育者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學學科教育的工作分開,忽視了健康的小學學科教育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到的輔助推動作用。

(二)學校及社會層面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現狀

目前學校及社會層面也往往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正常教學工作分開,甚至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階段無法開展,只關注學科教育。另外還錯誤地認為成績優異的學生就是心理非常健康的學生,把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各項指標的主要依據。

目前很多老師只是扮演著單一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特別是部分學科老師,將課程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分離,認為自己只是學科教師,只負責學科知識的傳授,心理健康教育則是心理健康老師的課程范疇。 因此,當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不良情緒時,老師不加以思想引導,使得學生的錯誤和情緒無法得到及 時的疏導。雖然各個學校都設有心理咨詢室,但僅僅是由各個老師前去值班,并不具備有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能力的專業人員。而踏入心理咨詢室的學生更是微乎其微,心理咨詢室門可羅雀,形同虛設。

二、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頒布的《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應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課外閱讀總量不得少于一百萬字。僅一套語文教科書是難以支持如此大量的閱讀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肩負使命感和責任感,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開展一系列閱讀教學活動,建立多元化的閱讀教學模式,從而豐富閱讀內容。教師可以閱讀內容為載體,加載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內容,在學生內心深處埋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種子,讓學生在感受閱讀樂趣的同時,又收獲了心理健康的教育。

比如在《爭吵》這篇文章中,兩個朋友因為彼此間嫉妒產生了爭吵,最終差點失去對方這一個朋友。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便可以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通過學生間不同的閱讀方式,體會主人公的嫉妒心理,讓學生體會這種嫉妒心理的危害,還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二次創作,用角色扮演情景再現主人公的各種心理狀態。之后讓學生交流每一種心理狀態的感覺,教師再加以引導分析,幫助學生梳理出正確的心理狀態。如此一來,學生便在閱讀中認識到多種心理的作用,以后遇到同樣的心理狀態問題時便可以課文為參考去調節,一讀兩得。

三、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

(一)閱讀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主次分明

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包括了兩種教學內容,即學科教育和心理教育,二者之間應有主次之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借助閱讀教學的平臺,因此要以閱讀教學為主,切忌在閱讀教學時為了心理健康教育而讓學生去讀一些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疑難文章。小學生的理解水平畢竟有限,這樣不僅沒有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反而也沒有完成閱讀教學。所以要在閱讀教學的時候穿插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文章主人公身上挖掘心理活動,遷移到學生群體中完成心理健康的間接教學。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與閱讀教學實踐活動緊密結合

小學階段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個體學習目標,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學生的實際角度為出發點,在教學中以學生的興趣、好奇心和自尊感為主要導向。例如建立心理健康閱讀學習角,讓學生在學習交流時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學生在這里彼此交流自己對閱讀內容的看法,老師也可隨時參與其中,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講解閱讀內容中涉及的心理健康問題。這種融為一體的狀態下,老師將心理健康教育也帶入其中,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基本素質的提高,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素質、能力培養、個性化特色、身心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

雖然在小學學習教學中,學科任務教學是最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心理健康教育仍是以滲透的方式進行,但是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重要的意義,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那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則必不可少。不過在開展實踐活動時,仍然可以采取閱讀學習的模式,將心理健康教育放到主題位置上來,明確引導學生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在這種輕松歡快的實踐活動氣氛中進行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的閱讀學習活動,既可以舒緩學生 的學習壓力,又能引起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更有利于老師在自然狀態中觀察學生心理狀態,有效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心理的變化,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也要激發學生積極情緒和健康向好的心理狀態,在不斷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更好地推動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玉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華傳奇,2019,34(8):171.

[2]朱伶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9(7):154 155.

[3]張蘭香,朱燈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討[J].教育界,2020(10):68 69.

責任編輯:黃大燦

3435500589210

猜你喜歡
滲透教學心理健康教育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探究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滲透應用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