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科學項目式學習應用研究

2022-03-19 22:44馬穎琳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5期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小學科學應用研究

馬穎琳

摘要: 在小學科學項目式學習的實踐當中,要通過對核心素養的培育,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注重實踐探究,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以及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為小學生在未來不同階段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基礎,實現小學科學項目式學習的有效落實。

關鍵詞: 核心素養? 小學科學? 項目式學習? 應用研究

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聚焦落實立德樹人,凝練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小學科學是一門綜合性課程,重視實踐探究;科學核心素養培育是科學教學的核心。項目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問題驅動的方式,以現實生活為背景,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以團體合作方式共同完成一個項目或解決一個問題,并對所完成的作品進行評價。開展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在對學習的內容進行選擇時,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遵循科學學科的性質,從中反映出社會現象。項目式研究性學習能更好地培養科學素養。

一、小學科學學科核心素養與項目式學習

2017版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課程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式學習,為學生的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小學科學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科學核心素養,通過培養核心素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學到科學的實驗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勇于實踐、勇于創造。小學科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實證反思、科學概念、科學探究、科學思維和科學態度等。在新課標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學將改變以往以知識傳授為主線的教學方式,以科學探究為核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以及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為學生在未來不同階段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基礎。

項目式學習(PBL)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一種自主學習的形式。其整合學科內甚至是跨學科的學習內容,以解決一個問題或完成一項任務為目標,引導學生展開學習。學生通過調查問卷、查閱資料等方式收集資料,整理分析后討論制定研究方案,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并通過不斷反思、分析、討論,不 斷修改、驗證,提出建議,最終形成研究成果,以此來解決生活中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習科學知識與技能,還需要應用所學的學科知識,懂得在生活中學以致用,解 決實際問題,在探究與創作中形成一定的作品。

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主要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學會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地開展自主學習。其中,項目式學習就是一種有效形式。小學科學的項目式學習是在科學知識基礎上開展的研究性學習,要綜合多個學科的知識內容,然后在實踐中進行實際操作。因此,在開展小學科學項目式學習時,學生要對基本的理論知識和科學方法進行學習,把握科學的本質,樹立正確的科學思想,并且擁有對實際問題進行處理的能力。

二、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項目式學習

(一)注重科學探究的實踐

科學教學不單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以科學探究為核心??茖W課的學習要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好奇心以及對科學探究的興趣??茖W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教給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并以有趣的科學導入讓學生動起來,對問題提出大膽的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通過觀察、動手實驗來驗證假設或否定假設,分析實驗數據,從而獲取知識,形成科學的前概念。

項目式學習是科學課堂的延伸,是科學教育的拓展,更注重對科學課上學到的科學知識的靈活運用,通過科學探究方法進行實踐,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其包括發掘來自生活中的探究問題,基于探究前期調研而選擇的探究方法、設計的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證據的收集、探究結果的分析等理性思維的過程。項目式學習中所涉及的科學知識與技能,更多來自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查閱資料、調查訪談、同伴互助。項目式學習的評價方式更注重開放性的活動展示,展現學生在科學探究中獲得的自信。學生的生活世界通過項目式學習而得到拓展,科學素養在探究自然世界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二)注重科學教材的整合

開展項目式學習,教材是基礎。在當前的課程內容和體系上,要注重對核心素養的培育,努力地滲透有關科學教育理念、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有關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等,才能夠發揮科學教材的作用。不僅如此,還要注重當地的實際情況,與本土特點進行聯系,對地方特色進行凸顯。如在課堂上,以科學課本知識內容為參考,布置課后的科普閱讀作業,讓學生觀看或閱讀相關的電視節目、報紙、雜志和書籍等。例如,推薦學生閱讀《十萬個為什么》《昆蟲記》等書籍,也可以推薦學生觀看《走近科學》《人與自然》《探索發現》等科普節目,讓學生跳出課本,探索科學知識,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

項目式學習的研究內容不單是科學課本,也可以是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內容,如開展青少年玩具安全性的調查研究。這是源于生活中的問題,教材提供這個項目探究的基礎??闪私獠煌挲g組別的青少年喜歡什么玩具,通過試驗測試市面上具有安全隱患的毒玩具、危險玩具、不良玩具的危害性,對青少年可造成的化學傷害、物理傷害、精神傷害等。這些問題具有學科價值和社會價值,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社會的公民意識。

(三)注重科學活動的拓展

科學教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更應該走出學校,走進生活。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發現生活中的問題,通過探究生活中、大自然中遇到的問題,獲取知識并加以運用改造,將其應用于生活實際。項目式學習是課外與課內、理論與實踐、學習與拓展的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均可積極參與??萍紕撔麓筚惢顒泳褪且环N很好的項目式學習模式。

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增長了許多相關的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體會到科學研究的復雜性和嚴謹性,領悟到掌握不同學科相關知識的重要性,學到了認識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和進行研究所需要的嚴謹的科學態度。進行實踐研究前,學生從沒有想到過,一個看上去很簡單的問題最后要用復雜的邏輯分析、數理統計和回歸分析等方法來解答。這是學生參與此項活動的最大收獲。同時,實踐活動也讓學生明白:韌性就是堅持不懈的精神,是人們研究事物的最好的載體??萍紕撔麓筚愅ㄟ^完成一個項目,讓學生獲取創新的自信心,增強對科學創新的興趣,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學校還可以積極地為學生提供科學交流的平臺,開展“科技節”,通過這個平臺讓學生充分地進行互動交流。

三、項目式學習實施效果評價

小學科學項目式學習讓學生通過猜測、調查、討論、實驗、分析、反思、建議等步驟開展活動,注重研究性學習的實踐過程,整個過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突出“做中學”。教師不僅密切地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以及開展對項目作品的評價。學生通過自我反思、自我審視,從而正確地認識到自己在學習態度和方法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地加以改正。小學科學項目式學習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互評,讓同學之間互相監督和學習,共同提高。對研究性學習作品的評價,可以通過學生介紹、項目展示等方式進行,通過向公眾展示、介紹作品,進一步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高榮譽感與科學自信。

科學教學不僅教授科學基礎知識,更應該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以學生為主體的項目式學習,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揮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促進小學科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賀慧,張燕,林敏.項目式學習:培育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J].基礎教育課程,2019(6).

[2]王曉波,陳麗竹.重識“項目式學習”——訪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副院長董艷教授[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7(6).

責任編輯:黃大燦

3675500589294

猜你喜歡
項目式學習小學科學應用研究
項目式學習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實施項目式學習
網絡信息平臺支持下的PBL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進駐數字課堂的新興教學媒體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