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特色中藥罐輔治護理頸椎病的療效觀察

2022-03-20 06:34吳學美
中醫外治雜志 2022年6期
關鍵詞:火罐滿意率頸椎病

吳學美,趙 艷

(山東省淄博市中醫醫院 治未病科,山東 淄博 255300)

在臨床上,頸椎病發病率逐年攀升。本病是由于頸椎間盤變性或頸椎骨質增生誘發,典型癥狀是頸肩部疼痛,疼痛區域能放射到頭枕部,也可放射到上肢,且多數患者伴發眩暈。本病的發生與頸部長時間姿勢僵化,導致頸部應力異常和肌纖維低負荷收縮有關,主要病變為頸椎4~5節和5~6節這兩個區域。西醫治療多以抗炎、止痛、抗水腫為主,收效有限。而中醫外治法對頸椎實施干預效果尤為突出,包含針刺、艾灸、刺血、火罐、推拿等中醫外治方案,使中醫護理真正能夠發揮顯著的臨床作用。我院近年來開展了頸椎病的中醫外治專項護理研究,為此類患者應用特色的中藥罐進行輔治護理,收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報請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納入病人群體均為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確診并收治的116例頸椎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實施常規查體、X線檢查完成臨床確診,將全部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8例。對照組中,男31例,女27例,年齡38歲~72歲,平均(50.32±6.78)歲;病程0.5 a~9 a,平均(3.22±1.49)a。觀察組中,男28例,女30例;年齡36歲~70歲,平均(49.58±7.25)歲;病程0.5 a~12 a,平均(4.01±1.09)a。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西醫診斷符合《頸椎病的分型、診斷及非手術治療專家共識(2018)》中關于頸椎病的臨床診斷標準;中醫診斷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012)》中頸椎病的中醫診斷標準[1]。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嚴重臟器功能不全、嚴重神經系統疾病、嚴重貧血、嚴重皮膚病、惡性腫瘤、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精神類疾病、皮膚對研究藥物過敏。

2 治療方法

2.1 常規對癥治療

所有患者給予頸椎病常規對癥治療,根據患者情況予以休息、牽引、脫水、止痛等西醫處置。同時給予針刺治療。針刺治療選穴包括夾脊穴、風池、肩井、肩中俞和外關穴?;颊咦?,常規以醫用酒精消毒針刺區域皮膚,術者用30號毫針科學對選穴依次進針,得氣后給予平補平瀉法留針30 min即可出針。每3 d治療1次,連續治療2周。同時選穴大椎、風門、風池、肩中俞,給予艾條溫和灸治療,每穴灸至皮膚溫熱泛紅為宜,每次15 min,每日1次,合計治療2周。

2.2 對照組

在臨床治療方案基礎上給予常規護理,包括患者每次灸后給予其頸部按摩,促進其頸部充分放松,改善其頸部皮膚血運。護理人員在患者病情穩定時,指導和監督其每日進行低頭、抬頭、旋轉頸肩等康復動作,糾正其不良生活習慣,避免其長時間從事文職工作,必須定時休息和活動頸部,合理配置枕頭高度。

2.3 觀察組

在臨床治療方案基礎上給予特色中藥罐輔治護理。中藥罐輔治的選穴同艾灸方案,首先進行散刺放血治療,患者取俯臥位,護理人員為取穴區域消毒,以消毒后的三棱針對取穴區域快速向下點刺造成出血,然后放血5 mL~10 mL。而后配置中藥罐煎煮方。藥物組成:獨活、地龍、牛膝各15 g,秦艽、羌活、杜仲、川芎、茯苓、桃仁、甘草、沒藥、當歸、人參、香附各10 g,防風、丹參、肉桂、生地黃各8 g,桑寄生、細辛、白芍、白芷各6 g。以此方兌入5升清水內,連同竹罐浸泡水中30 min后再煮沸30 min,而后將浸泡煮沸后的竹罐從中藥液內撈出,首先甩干中藥液,而后迅速用冷水蹚過竹罐開口處,并趁竹罐內熱氣未散將竹罐果斷扣在出血點處吸拔,5 min后取下藥罐,充分擦凈出血點處污漬并充分消毒,每3 d處置1次,合計開展5次。

3 療效分析

3.1 觀察指標

①疼痛療效: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2]對患者治療前、治療3 d、治療7 d、治療2 周、治療后2 周的疼痛進行評分。②癥狀功能:采用頸椎病臨床評價量表(CASCS)[3]對患者的癥狀功能實施評分,滿分100分,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癥狀越輕、生活質量越好。③滿意度分析:為所有參與研究患者發放調查問卷,調查和比較兩組的滿意率,問卷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和不滿意四個選項??倽M意率即非常滿意與比較滿意人數之和除以總病例數再乘以100 %。

3.2 統計學方法

3.3 干預結果

3.3.1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VA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3 d的VAS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7 d、治療2周及治療后2周兩組VAS評分均顯著順次改善(P<0.05),觀察組治療7 d、治療2周及治療后2周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VAS評分比較分)

3.3.2 兩組治療前后CASC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3 d的CASCS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7 d、治療2周及治療后2周兩組CASCS評分均顯著順次改善(P<0.05),觀察組治療7 d、治療2周及治療后2周的CASC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ASCS評分比較分)

3.3.3 兩組治療后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總滿意率93.10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3.79 %(P<0.05)。見表3。

表3 兩組滿意率比較 例

4 討 論

西醫治療頸椎病多給予對癥干預,如止痛、改善微循環、消腫、抗炎、牽引等[4]。中醫治療本病方案豐富,如湯劑、針刺、灸法、針刀、推拿等,可松解頸部粘連的肌肉組織,恢復血供,解除神經和血管所受到的壓迫,從而使癥狀減輕或消除。由于本病是慢性疾病,因而高度重視護理層面的干預,傳統的簡單生活方式調整及康復訓練雖然能一定程度上鞏固療效,但是難以發揮顯著的輔治效果。因而,臨床上亟待更新頸椎病的治療及護理理念,開辟更多的臨床路徑應用于頸椎病的臨床干預之中,以期發揮更為顯著的效用。

散刺放血療法和中藥罐法都是中醫外治的重要輔治療法[5],將其應用于中醫護理,能夠極大地鞏固治療效果。散刺放血療法能夠刺激穴位,促進病灶區域的血液循環恢復通暢。在散刺放血基礎上,應用中藥罐進行出血點拔罐,還能夠在發揮火罐療效的同時,使中藥有效成分滲入患者皮膚內直達病灶起效。

由于火罐對皮膚產生溫熱刺激,且拔罐處距離腦部接近,因而可將刺激傳遞到神經系統,改善病灶處的神經傳遞。同時,火罐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病灶處的局部代謝,且增加局部的應激耐受性,清除蓄積的炎癥物質和自由基。

頸椎病屬于中醫學“痹證”范疇[6],本次應用的中藥罐泡煮方劑,以獨活寄生湯這一經典方為根基,額外添加羌活,使發散效果更強,還可輔助獨活祛風除濕、散寒除痹、通絡止痛。川芎、當歸、地黃可以養血、活血、行血;秦艽、防風祛濕通絡;肉桂溫中散寒溫內、通達血絡;細辛散寒止痛;桑寄生、杜仲、牛膝、白芍壯骨強筋;地龍利水通絡;桃仁、沒藥、香附活血行氣;人參、茯苓、甘草益氣扶正,且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可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祛邪逐濕、行氣活血,因而能夠極大地強化整體治療效果。中醫護理應用火罐輔治頸椎病,當前臨床上也有廣泛研究,邢濤琴[7]等曾針對頸椎病給予平衡火罐康復護理,結果顯示:試驗組護理后的頸椎功能障礙指數量表評分改善更優,癥狀恢復時間更短。歐陽意霞[8]等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給予火龍罐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療效更好,治療后的疼痛VAS評分更低,且治療后的頸椎病癥狀量表評分改善更優。以上文獻報道均支持本次研究的結果和學術結論。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治療7 d、治療2周及治療后2周的VAS評分和CASC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由此可知,頸椎病引入中醫特色中藥罐輔治護理可顯著減輕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獲得患者滿意,因而具有顯著臨床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火罐滿意率頸椎病
頸椎病與老年癡呆
閃火罐加溫和灸 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游泳 趕走頸椎病
含氯消毒液在火罐消毒中的運用體會
頸椎病的簡便貼敷療法
蘭州公共交通乘客滿意度達94.14%
不能在滿意率百分比上盲目樂觀——四川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首次評議代表建議辦理情況更重實效
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滿意度調查分析
提高96659熱線服務滿意率實施方案
火針加火罐療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淺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